为什么在县一级要从副科提拔到正科很难呢?
原创

为什么在县一级要从副科提拔到正科很难呢?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我在乡镇工作过11年。当过党委委员兼党政办主任。深知在县一级提拔正科级的难度。下面以一个下辖20个乡镇的中等县城为例。分析一下县城提拔正科级的难度。

其他观点:

县直单位50人以上的单位。领导配置是一正三副加一个党组(党委)成员。既局长1人。副局长3人。1个班子成员。共5人。正科只有1人。其他4人都是副科。机构改革领导干部的瘦身是看得见的。

县直单位局长。如果不能提拔为副处级领导。在正科岗位基本到头了。任职五年后。再平调到另外一个单位任职。直到退居二线。

局长不能提拔。副局长就没有提拔的机会。县直单位3个副局长到了副科实职也会感到提拔无力。有的副局长在同一个岗位上任职超过二十年都转不了正。从副局长再到常务副局长。到了交流时间。再去其他单位任副职。副局长要提拔为局长机率非常小。局长位子空缺时多般会将镇长、镇党委书记平调到局长位子。再加上。乡镇很多党委一把手位子空缺时。都是从市直单位空投干部去任职。直接挤占了县里面正科实职领导的职数。

县里面。副科提拔为正科为什么难?

1、正科位子少。正科实职岗位不多。副科实职岗位相对较多。副科提拔正科。也只有少数人可以实现。多数副局长、副镇长。副科就是职业天花板。提拔基本无望。也只能在职级上得到晋升。

2、干部流动性不强。县里面副处级领导岗位有限。换届时候。本地能提拔一个正科实职领导到副县长位子已经很不错了。多数副处级岗位都是外地交流干部来担任。造成一个县正科级干部的上升空间非常窄。也导致绝大多数副科实职领导根本没有机会提拔为正科。

3、提拔渠道不宽。县里面干部基本上都在本地提拔交流。县直单位局长。乡镇党委书记、镇长能跳出县里到市直单位任职的不多。正科实职领导往上提拔的空间只局限于本县。任职渠道非常狭小。

4、空投干部挤占了职数。市直单位干部也要成长锻炼。但市直单位岗位有限。作为上级部门。从市直单位空投干部去县直单位任局长。去乡镇任镇长、镇党委书记是很正常的事。作为下级单位只有服从。这也造成县里面能空出的正科领导岗位很有限。正科无法提拔副处。副科提拔正科也就不要多想了。

总结。县里面副科实职岗位是多数领导干部的职业天花板。正科升副处要靠运气和机缘。能力强业绩好的局长和镇党委书记。也不一定可能提拔为副处。副局长。副镇长能转正的是少数。多数副局长搞工作直到退休还只是副科。职级上晋升到一级主任科员就差不多了。提拔一级实在太难了。

其他观点:

平台决定上限。

体制内的晋升。三分之一来自于努力。三分之一来自于机缘。还有三分之一取决于单位所在的层级。在中央部委。轻轻松松可以干到厅处级;在省直机关。退休前解决一级调研员也不是问题;在市直机关。保底正科。能否到处级看个人造化;而在县直或乡镇。绝大多数人的天花板是副科。甚至到不了正科。

在我国。普通地级市下辖的县行政架构就是正处。县直、县属包括乡镇都是正科级规格的单位。县局局长、主任。乡镇书记、乡镇长和人大主席。是正科级职务;副职则是副科级。从副科级到正科级。意味着必须要扶正担任一把手。一个县类似的岗位。县直部门像委办主任、府办主任、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纪委副书记、发改局局长、财政局长、自然资源局局长、工信局局长等大概有30多个职数。另外算上人大、政协内设机构负责人、县委县政府直属机构、直属事业单位。部分县直部门下属或归口管理的事业单位。林林总总算起来也有三四十个正科级岗位。算上乡镇三套班子正职。一个中等规模的县正科级岗位不下100个。副科级职务比照正科级职务的比例大概是1:4。也就是说一个中等规模县大概有400多个副科级职务。从副科提拔正科几率大概是25%。而一个中等规模的县保有公务员不下2000人。从2000人中选拔400名副科级领导。提拔概率为20%。换算概率。也就是说在县里要从普通科员晋升正科。概率20%×25%=5%。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清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2:51:21

    副科,正科级,实职,单位,局长,副局长,县里,乡镇,岗位,领导

  • 滴蜡泪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2:51:21

    没想到大家都对为什么在县一级要从副科提拔到正科很难呢?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意中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2:51:21

    我在乡镇工作过11年。当过党委委员兼党政办主任。深知在县一级提拔正科级的难度。下面以一个下辖20个乡镇的中等县城为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