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关羽被困时。刘封于情于理都应该且必须去救援。讲真。如果是我遇到这么个立功的机会。做梦都会笑醒。也不知道刘封这个傻子脑子里面装的是什么。
于情。关羽和刘备是兄弟。《演义》中是正儿八经的义结金兰。《三国志》中虽然没有结拜。但也说刘关张三人“情同兄弟”。而且关二爷可是最先就跟着刘备混的。这份情谊真不是普通君臣情。而刘封呢。是刘备的养子。关羽是他二叔。你说该不该救。
于理。关羽假节钺。代表皇帝亲临。刘封不救关羽。就相当于见皇帝落难而不救。说他有谋逆之心都不为过。再者。战场上见死不救是大忌讳。比打败仗还严重。
为何不救?
事实上。关羽自围樊城开始。就向刘封、孟达发了出兵的命令。但这两个二货不听。这已经不是自身眼光看不清战局的问题了。而是违抗军令:
“自关羽围樊城、襄阳。连呼封达。令发兵自助。封达辞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羽命。”——《三国志·蜀书》
刘封为什么不救关羽。没有记载。这时候小说的魅力就体现出来了。刘封是刘备的养子。但关羽的地位太高。挤压了他升迁的空间。所以他想借这个机会除掉关羽。这是《三国演义》的说法。在没有明确史料记载的情况下。谁都可以大胆假设。这一说法也不失为一个合理的理由。
上庸的战略意义
好。我们已经知道了刘封不救援关羽。属于违抗军令。那退一万步说。有没有可能是关羽下的军令不合理。刘封根本没有营救的机会呢?
襄樊之战发生的时候。刘封在上庸。我们通过地图先看一下上庸处于怎样的地理位置:
看吧。上庸西边就是汉中。东边就是荆州。放在平常。上庸这地方又穷又没人。实在没有什么战略意义。但在此时。刘封坐镇的上庸。就是连接荆州(关羽)和汉中的通道。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可别以为刘封是小说中那个小透明。事实上这个人很有能力的。在战后处理刘封的时候。先主还念着父子情犹豫不决。这时候丞相补了一刀:
“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三国志·蜀书》
诸葛亮都认为他刚猛。难以控制。可见其人能力。除此之外。因父子之情。刘备对刘封是有极大信任的。所以才会派刘封驻扎上庸。用意很明显。就是当预备军。进可驰援荆州。退可救援汉中。
可惜。刘封辜负了刘备。
刘封能不能救援关羽?
地理上。这个问题我们已经解决了。是肯定能救的。那么时间上呢?毕竟古代交通不便。刘封会不会赶不及援救?
答案是否定的。
关羽北伐时间是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七月。这时候关二爷包围襄樊。已经向刘封发出了军令;到八月。汉水猛涨。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直到当年末。孙十万背刺。吕蒙白衣渡江。关羽才开始败走。
小半年时间。上庸到襄阳的距离并不远。就算在战争之初关羽占优。刘封认为没必要驰援。那么。到中后期。曹操各路援军都进入战场了。这时候刘封进场也并不算晚。
所以时间上。刘封是有足够时间驰援关羽的。然而他没有。
假设救援了。结局如何?
历史没有如果。但是我们复盘的时候可以假设。
当时的情况是。曹操已经被打得跳着脚要迁都了。如果刘封及时赶到。蜀军击败曹操援军并不是不可能。关羽也不会败给徐晃。在这样的情况下。孙权要搞背刺。毁盟约。只有靠梁静茹给他勇气了。
总的来说。这一场战役。蜀汉的赢面太大了。如果刘封救援。根本不知道怎么输。
而假如说关羽真的败走了。也不至于被擒身亡。要知道关羽在当世。是唯一一个被冠以“威震华夏”的大将。是蜀汉的中流砥柱。是魏、吴两国最忌惮的对象。
这样一个人的死。对于整个局面的影响甚至超过了一城一池的得失。
可以说。刘封这次违抗军令。直接导致了“隆中对”战略蓝图成为泡影。
其他观点:
等到关羽被困麦城时。任何救援都是徒劳无功的。即使刘封与孟达倾巢出动去救援身在麦城的关羽。也一样是全军覆没。因为救援的时机不对。
战争是讲究时机的。来得早永远不如来得巧。同样的道理。想要救关羽。只有唯一一个时机。但却被关羽浪费了。而一旦这个时机浪费了。就再也没有时机能救援关羽了。
首先。你得明白襄樊之战后期。关羽到底在做什么?为什么说关羽浪费了救援的唯一一次机会呢?
在吕蒙白衣渡江的消息传到襄樊前线时。关羽正在与魏将徐晃对峙。同时关羽仍然牢牢地围着襄阳城和樊城。随着后方的荆州不断地传来被袭击的消息。关羽的荆州军开始军心动摇。就连关羽本人也力不从心。
结果在襄樊前线。关羽被徐晃击败。于是关羽开始退兵。关羽参与襄樊之战的荆州军至少也有5万人。退兵之后。关羽开始沿樊城--襄阳--当阳---麦城一线撤退。也就是从今天的襄樊地区往荆州地区撤退。
虽然不断的有消息传来。说是荆州三郡被东吴军队占领。可这个时候的关羽一心想的就是夺回荆州。他手上毕竟还有5万荆州军。不是个小数目。而关羽在撤退之初的时机。则是关羽逃命的最好时机。因为这个时候手下兵力有5万人。又没有被包围或者击溃。而是成建制的撤退。
况且关羽还有水军。如果沿着汉水向西撤退。水陆并进。也有希望到达上庸三郡。也就能保住一命和手下数万士兵的生命。可是关羽原本就自负。又在襄樊之战中威震华夏。心中想的还是夺回荆州。压根就没有想到会走到绝路。
于是关羽浪费了一生中唯一一次生的机会。放弃向西逃走。而是选择一路南下。关羽真正走向绝路。就是在从襄樊到麦城撤退的路上。
与此同时。东吴的吕蒙早已手不血刃的占领了荆州三郡。吕蒙招降了傅士仁和糜芳。公安城和江陵城不战而降。谁也没有想到刘备的大舅子居然不战而降。拱手让出公安城和江陵城这两座荆州最重要的城池给东吴。
吕蒙占领公安和江陵城后。大力安抚人心。效法刘邦约法三章。优待城中百姓。对于侵犯百姓利益的东吴军队。吕蒙严格惩罚。甚至还斩杀了一个自已的亲戚。只因为他拿了百姓一家顶斗笠。于是城中粟然。秩序井然。
在关羽向荆州南下撤退的路上。关羽又犯了一个大错误。为了打探荆州的消息。不断地派出使者快马加鞭赶往荆州打探消息。这些到荆州打探消息的使者。受到了占领南郡的吕蒙热情招待。让这些使者在江陵城内自由行动。并将所见所闻带回到关羽南下撤退的军队中。
关羽手下的士兵在听到江陵城中安然无恙时。心中激动。由于这些士兵的家属都在城中。如果随关羽一起南下夺取荆州城。就肯定要与东吴军为敌。到时候攻打江陵城。东吴军队会不会把自已的家属来威胁。还不如现在就逃回江陵城投靠东吴。还能落得个家人平安。
于是在关羽一路南下到麦城的过程中。他手下的五万士兵也是一路逃亡。等关羽逃到麦子城时。手下只有数百人了。五万人逃得只剩下数百人。这仗还怎么打?而且关羽到达麦子城的这段时间。东吴军队一直没有闲着。
吕蒙占领公安和江陵后。陆逊随后就攻占了夷陵和宜都。并一直打到了与蜀汉交界的巫山、秭归附近。再往西就是蜀汉的白帝城了。东吴将领潘璋与朱然领军包围并切断了关羽从麦城可能出逃的后路。
换句话说。身在麦城的关羽连同手下的数百人已经成了孤军。在东吴军队的重重包围之下。不仅退回益州的路被陆逊切断了。而且退往上庸的路也被潘璋和朱然切断了。关羽已经成了瓮中之鳖。
题目问:关羽身在麦城时。刘封、孟达去救援。会是什么情况?
只能是徒劳无功。没有任何意义。弄不好还把自已搭进去。搞得全军覆没。
首先。刘封、孟达得知道关羽在哪里吧?关羽只有在没有到达麦城前。有机会通知刘封和孟达自已的具体位置。到达麦城后。关羽基本上处于四面包围。无路可走的境况。如何通知刘封、孟达来救呢?
三国演义中说廖化冲出麦城往上庸去向刘封、孟达求援了。但三国演义可不是历史。东吴军队已经重重包围麦城。不可能再有人去到上庸求援了。
其次。就算刘封、孟达真的来麦城救援关羽。他们必须冲破东吴军队的包围圈。那就是一场 大战。如何就能肯定刘封、孟达能击败当时气势正旺的东吴军队呢?况且东吴军队早就设置好了包围圈。如果刘封、孟达不幸被伏击了。那么全军覆没都有可能。更别说救援关羽了。
东吴为了全取荆州三郡。已经投入数万军队。吕蒙、陆逊、潘璋、朱然等名将全部上了战场。志在必得。早已做好万全之策。上庸算是离荆州最近的蜀汉领地了。怎么会不防范呢?
最后。就算刘封、孟达得到关羽的求援信息。又能冲到麦城。仍然还是救不了关羽。麦城在今天的当阳市两河乡境内。离江陵城只有70公里。算是荆州的核心区域了。江陵城中的东吴军队只要4个小时就能冲到麦城。这里已是东吴对付关羽的核心地区了。
刘封、孟达能有多少人?不足一万人。而且还是远道而来。一路冲杀才能打到麦城。等刘封、孟达杀到麦城。早已是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已经没什么战斗力。东吴以逸待劳。又有兵力优势。又离大本营近。刘封、孟达哪里是对手呢?况且为了救援关羽这几百人。折了一万人。值得吗?
所以刘封和孟达即使来救关羽。也救不了。搞不好还会把自已赔进去。倒不如不救。就像刘备在襄樊之战和东吴偷袭荆州之战中的表现一样。
其他观点:
引言
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一代名将关羽终因寡不敌众而被迫突围。
当他突围至临沮时。早已埋伏好的东吴将领马忠突然杀出。将关羽及其子关平双双擒获。而此时。关羽距离蜀汉集团所控制的益州只有不到二十里了。
英雄迟暮也好。命运安排也罢。这个曾经于万马军中斩了颜良的美髯公。再没有能发挥出当年的勇武。
被擒之后不久。关羽、关平三人皆被处死。从此。世间再无“关云长”。
分析
人们往往都把关羽失荆州归为关羽大意所导致。这样一来好像关羽的死是咎由自取一般。
可事实上呢?关羽的确有骄傲的一面。但即便他不骄傲就能保证荆州无虞么?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自从刘备因为“妇人之仁”。而错失了夺取荆州全境的机会起。荆州其实就不再属于刘备了。
从地缘来看。荆州是三方政权的接触点。战争随时可能爆发。而刘备的主力军队都在益州。因为荆、益交通不便的原因。蜀汉集团的主力部队根本无法与荆州军队形成有效呼应。换句话说。荆州就是一直孤军。
而反观东吴。孙权完全可以通过水路派遣大军入驻荆州。同东吴在荆州的驻军形成呼应。单从军事地理而言。东吴的在荆州的优势明显大于蜀汉。
再者说。荆州对于东吴而言是咽喉门户。这里对东吴的重要性要大于对蜀汉的重要性。所以说。荆州之失是一种必然发展的趋势。并非关羽一人之过。
至于关羽的性格。所能影响的只有他个人的命运。而影响不了荆州的归属。
败退麦城
从军事角度出发。胜败乃兵家常事。关羽进攻樊城失利。只需要退回南郡即可。而且此时蜀汉在荆州的兵力上可以组织起来有效的防御。
即便最终依旧不及吴魏联军。但关羽性命也可保无虞。起码。此时蜀汉在荆州的实力足以让关羽有机会撤回益州。
可问题就是。荆州的蜀汉军事力量与关羽并不是一条心。至于为什么不是一条心。原因很简单。关羽的性格过于傲慢:
麋芳、士仁素皆嫌羽轻已。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及。羽言“还。当治之”。芳、仁咸惧。
傅士仁暂且不提。糜芳那是刘备的小舅子。如果给一个标签的话那叫“大富豪”。他和兄长糜竺对刘备集团给予了强大的财政支持。关羽凭什么不尊重人家。要没有糜家的支持。刘备都不见得能坚持下来。
关羽的不屑和威胁让糜芳和傅士仁感到了危机。恰值此时。东吴的吕蒙给了他们一个摆脱危机的机会:
于是蒙令故骑都尉虞翻为书说仁。为陈成败。仁得书即降。翻谓蒙曰:“此谲兵也。当将仁行。留兵备城。”遂将仁至南郡。麋芳城守。蒙以仁示之。芳遂开门出降。
为了保命。糜芳、傅士仁选择了投降。这样一来。就等于断了关羽的后路:
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
从历史记载的角度来看。关羽其实并没有撤退到麦城。在麦城进行过防守。而是一路撤退。直至被俘。
如果救援会是怎么样的呢?
对于关羽是否被困麦城。这件事我们无法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但是。关羽的确曾下书向刘封等人求援却是事实。刘封对此不予理睬也是真实发生的:
自关羽围樊城、襄阳。连呼封、达。令发兵自助。封、达辞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羽命。会羽覆败。先主恨之。
那么。刘封为什么不救援关羽呢?对此。绝大多数的观点都认为这是政治斗争所导致的。
刘封作为刘备的义子。如果没有刘禅的存在。那毫无疑问。刘封将是刘备的继承人。可关羽。确实坚决支持刘禅的。刘封这么做旨在减少刘禅的助力。
不过。小编倒觉得这种说法有些刻意的攻击刘封。刘封作为义子在刘备有了亲生儿子之后。基本上就不可能有继承权。
而且。支持刘禅的人。也不止关羽一个。整个蜀汉集团当时都是认同刘禅做继承人的。就算是除掉了关羽对刘封也没有什么好处。只能惹得刘备对他怨恨。
其实。刘封之所以不救助关羽。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根本救不了关羽。
刘封给关羽的答案的确很合理。此时的上庸的确占领不久。如果轻易出兵救助关羽。很有可能连上庸都不保。因为以蜀汉的兵源力量。在上庸的守军不会很多。5000人应当是一个极限。
而此时。关羽所面对的敌人也不是一方。而是吴魏双方的联合。仅以上庸的兵力。就算是全部出动。都做不到救援关羽。很有可能连救援军队都被消灭。
要知道。东吴和曹魏此战的目的。不仅是要抢夺荆州。还要完成一次对关羽的狙击战。所以说。荆州和关羽都是他们此战的目的地。
在此双重战略目的下。刘封就算是想救援关羽也根本不可能成功。如果贸然派兵去救。派兵少了那就是多一些送死的。要是大举派兵。正好给了东吴夺取上庸的机会。
结语
自从糜芳、傅士仁投降开始。关羽的生命就基本上宣告了终结。
如果他还有当年斩颜良之勇。凭借自己的马快刀沉或许还能杀出一条血路。回到益州。可惜的是。英雄已经迟暮。
刘封、孟达没有去救助关羽。我倒觉得并没有什么不妥。因为此时的关羽很难救援成功。如果刘封、孟达从上庸发兵去救援关羽。甚至会把上庸带入到这次战争的危局中。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 初次创业,有什么好的建议,请高人指点下?
- 英雄不问出路,各位第一次创业是做什么?有一样选择摆摊的么?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77166.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关羽,荆州,东吴,蜀汉,江陵,刘备,襄樊,麦城,军队,益州
没想到大家都对关羽被困麦城时,如果刘封、孟达去援助,会是什么情况?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关羽被困时。刘封于情于理都应该且必须去救援。讲真。如果是我遇到这么个立功的机会。做梦都会笑醒。也不知道刘封这个傻子脑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