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落凤坡死的是卧龙,活着的是庞统,能打赢司马懿吗?
原创

如果在落凤坡死的是卧龙,活着的是庞统,能打赢司马懿吗?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我是文史小默。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司马宣王对战庞统。究竟谁厉害呢?

诸葛亮用兵重在稳。八阵图以练兵、防御为主。进攻并非其所长。虽然一直到宋代依旧在使用八阵图练兵。但主要是防柔然、防西夏。多用于边疆防御。

司马懿用兵重在手段。也就是政治手段。无论是高平陵政变还是对阵孟达几乎都是同出一辙的战法。

庞统用兵重在活。既可马战。也能步战。既能千里偷袭也能步步为营。庞统是个军事型人才。论军事谋略不说蜀汉无人能及。即便是整个三国恐怕也鲜有敌手。至于擅长奇谋的法正。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有庞统、无法正。

庞统入川对刘备的上中下三策不可谓不高明:偷袭、强攻、徐图。可惜用兵之道。半由人事半由天。最终难逃落凤坡的惨剧。

司马懿有看破曹爽伐蜀时全军覆没的眼界。庞统也有荆州不可图大计的先见之明。若干年后。毛主席也从军事角度说过荆州益州千里分兵合击。必不可取。事实上。几千年历史中也没有千里分兵合击成功的案例。

从军事角度而言。庞统无论是突袭还是战略眼光都胜过司马懿太多了。司马懿对战庞统可以说必败无疑。

但是。如果落凤坡死的不是庞统而是诸葛亮。那蜀汉却至少要早亡四十多年。这又是为何呢?

蜀汉基业是刘备创下的。却是诸葛亮守住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从入住益州的那一刻。诸葛亮就肩负起了蜀汉治国兴邦的重任。他是刘备眼中的萧何。在平衡各派势力与安定民心上。诸葛亮功不可没。无可替代。

放眼整个三国论经济发展、论士族操练、论外交谋略、论屯田养兵没有任何人能与诸葛亮相提并论的。更何况蜀汉自夷陵之战后。需要的是一个多方面综合型的人才。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统兵近十万。而夷陵之战后。蜀汉却连南中如此小规模的叛乱都难以平定。这前后仅仅只用了六年时间。试问三国期间。还有谁可以做到?庞统在治国兴邦上是否擅长是未知数。能否有效又是未知数。

庞统能打赢司马懿又有什么用?如果在夷陵之战后对蜀汉经济、军事的恢复没有做到位。如何能熬到司马懿出场!

如果蜀汉没有恢复实力。庞统或许会用类似魏延“子午谷奇谋”奇袭策略。占领关中。但此后将会一路被曹魏全力大反攻。最终结果:关中破、汉中失、成都降!

结语:

庞统打司马懿肯定是没问题。但是庞统在政治层面与司马懿相差太多。治理国家与诸葛亮相差太多。而且庞统是个敢于冒险的人。

如果庞统打北伐战争。曹魏必定会先败。而后反攻。综合国力上的差距绝不是仅凭军事就能解决的问题。蜀汉最大的限度就是占领关中。越早占领越快灭亡!

其他观点:

水镜先生曾说过:“卧龙、凤雏。得一即可得天下”。诸葛亮和庞统都是三国时期顶尖的谋士。虽然两个人擅长的地方不一样。但是两个人的能力毋庸置疑。在各自的领域内都是顶尖的存在。诸葛亮适合做宰相。能够稳定局势。发展经济。在内政方面绝对可以说是三国第一。小小的蜀国被他经营的蒸蒸日上就可以说明诸葛亮的能力。要是蜀国一统天下。绝对没有五胡乱华的黑暗局面。而庞统则是更适合作为太尉。智谋超群。适合攻城略地。开拓进取。蜀国一统天下。北方各族将被打的毫无还手之力。庞统的能力在历朝历代也是排名前列的存在。

我们发现刘备这个人很有自知之明。在进攻西川的时候带了庞统。让诸葛亮留守荆州。决策非常明智。物尽其才、人尽其用。庞统、法正死了以后。蜀汉方面军事进攻能力极强的人就没有了。诸葛亮虽然也很出色。但是更适合守成。他在攻城方面并没有庞统他们厉害。甚至还不如刘备。这也是夷陵之战时。刘备为何让诸葛亮守护后方。没有带在身上进攻东吴的原因。

庞统英年早逝。也让后人怀念他的时候。觉得他有无限可能成为刘备一统天下的变数。曹操在赤壁之战时。就对庞统十分信任。排兵布阵也完全听取庞统的意见(注:《三国演义》第47回里描写蒋干两次过江。被周瑜设计囚禁在江边破庙中。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蒋干巧遇庞统。几经恳求。蒋干带庞统渡江去见曹操。曹操听说庞统来了。很是高兴。庞统又相机处事。巧献计谋。然后离开曹营。曹操按照庞统的计谋。将战船用铁索锁在一起。并排在江边。非常壮观)。这才有了火烧赤壁。因为庞统的名声之大。天下皆知。曹操是个爱才之人。对庞统自然高看一眼。不会因为他的相貌丑陋就难以接受他。而孙权就没有这个度量。让人感慨。东吴偏居一隅不是没有原因。曹操见到庞统的第一句话就是:“就问先生大名。望不吝赐教”。而他对于诸葛亮就没有这么上心了。甚至有些不在乎。

刘备在攻取西川时。想要靠仁信征服西川。可是庞统说要恩威并用。这才有了刘备轻松拿下西川的事实。庞统的见解比平常人更深刻。甚至于诸葛亮也有些比不上他。而且他和每个人相处的都非常好。他在落凤坡去世时。刘备手下所有的将领都悲痛万分。这一点很多谋士都做不到。如果落凤坡死的是诸葛亮而不是庞统。那么蜀国的战略必然会非常激进。司马懿未必能挡住庞统。夷陵之战也不会输的那么惨。失去一统天下的机会。各位网友怎么看呢

其他观点:

诸葛亮虽然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地位很高。还排进了“武庙十哲”。但是我认为诸葛亮在打仗方面还是欠火候。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曾经评价诸葛亮:“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意思就是说诸葛亮在治军。治民上都有一定的本事。只不过不善于奇谋。在北伐中原的时候。遇到善于防守的司马懿。将诸葛亮克制得死死地。致使蜀汉多次北伐都以失败告终。

如果是由庞统率领北伐的话。不一定取得成功。也不一定比诸葛亮取得的成就大。但是在奇谋上一定比诸葛亮更擅长。

诸葛亮在为刘备出谋划策的时候。提出了三分天下的“隆中对”。很多人将其当军事著作来解读。其实诸葛亮的隆中对是一种宏观战略。顶多说是军事战略。而非军事战术。因此。刘备在四处征战的时候。并不时刻带着诸葛亮。而是更信任庞统和法正。

在打仗的时候。稳扎稳打是实力相差不多的时候的常规打法。在实力相差悬殊的时候。就要“出奇制胜”。而庞统最擅长的就是“奇”。

庞统被人称作“凤雏”。徐庶曾对刘备说。卧龙凤雏。得一而可安天下!

庞统的这个名声是怎么来的呢?其实。庞统相貌朴实。不像是一个聪明人。赤壁之战时曾在周瑜帐下担任功曹。周瑜去世后。因为其貌不扬不为孙权所用。投奔刘备后。也因为相貌问题不被重用。只让他担任一个县令。

其貌不扬的人。想要被重要必然要做一些“奇”的事。这样才能吸引别人的注意。庞统在担任县令的时候为了吸引刘备的注意。不去治理县里的事物。于是被刘备免职。

结果。庞统刚被免职。鲁肃就写信给刘备说: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

意思就是说。庞统不是治理方圆百里的人。必须给他当大官才能显示他的才华。于是刘备亲自召见庞统。与庞统一番交谈。才发现这的确是个人才。随即提拔为军师中郎将。与诸葛亮在军中的地位相当。

庞统对刘备最大的贡献就是帮助刘备夺取益州。建安十六年。益州牧刘璋邀请刘备到益州抵抗汉中的张鲁。刘备打算趁势夺了益州。当刘备抵达涪城的时候。庞统就建议刘备直接在宴席中劫持刘璋。以取得益州。

次年。刘璋与刘备闹翻。刘备决定攻打刘璋。询问庞统策略。庞统连出三计:“挑选精兵。昼夜兼行直接偷袭成都。可以一举而定。此为上计计也;杨怀、高沛是蜀中名将。手下有精锐部队。而且据守关头。我们可以装作要回荆州。引他们轻骑来见。可就此将其擒杀。而后进兵成都。此为中计;退还白帝。连引荆州。慢慢进图益州。此为下计。如果犹豫不前。将会有大难。不能在此地久留。”

由此可见。庞统认为想要取益州的最佳方式就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接偷袭成都。即使是中计也是以欺诈的方式。假装回荆州。以诱击益州主力部队。

为了稳妥起见。刘备最终选了中计。在击溃益州名将斩杨怀、高沛后。挥兵直指成都。一路势如破竹奔向成都。

这种用计出奇的策略是诸葛亮所不能接受的。在北伐的时候。大将魏延就曾提出子午谷奇谋。效仿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率领五千精兵从子午谷奇袭长安。一举拿下关中。诸葛亮认为此计过于凶险而没有采纳。

当时。不是说出奇就一定能够致胜。魏延子午谷奇谋究竟能否实现已经成为千年军事难题。而庞统在进取益州的时候。诸葛亮曾写信劝阻庞统进军要谨慎。而庞统并未听从。反倒在行军途中遭遇埋伏。为乱箭所射杀。

在战争上。风险与收益都是并存的。所谓“富贵险中求”。出奇制胜也是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策略。不一定说庞统对司马懿的时候就一定会赢。但是至少相对诸葛亮稳扎稳打必不成功的战略来说。放手一搏或许还有一线胜机。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难拥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4:07:16

    刘备,益州,蜀汉,荆州,奇谋,司马懿,关中,军事,成都,的人

  • 旧日梦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4:07:16

    没想到大家都对如果在落凤坡死的是卧龙,活着的是庞统,能打赢司马懿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只求﹂份安宁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4:07:16

    我是文史小默。我来回答这个问题。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司马宣王对战庞统。究竟谁厉害呢?诸葛亮用兵重在稳。八阵图以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