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谡如果按照诸葛亮当路扎寨的指示守街亭,如果街亭丢失,马谡会被诸葛亮杀掉吗?
原创

马谡如果按照诸葛亮当路扎寨的指示守街亭,如果街亭丢失,马谡会被诸葛亮杀掉吗?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应:即使马谡按诸葛亮的部署。一是注定失败。二是马谡罪责难逃。否则诸葛亮就得卸了兵权。诸葛是替自己找台阶下。才有一出挥泪斩马谡。

荆州丢去后。蜀汉己是摇摇欲坠。诸葛不识时务。用一比六的实力去发动什么所谓的北伐这本身就是自寻死路。冷兵器时代打仗是靠一刀一枪硬拼的。街亭并非一夫挡道万夫莫开的险要关口。你让马谡一万兵马。去对付张郃的五万兵马。靠的是弓箭。这仗怎么打。无奇兵可出就要正面出击。论领兵打仗此时蜀汉还有几人是张郃的对手。资历上蜀汉也只剩下魏延了。赵云被描写成多神奇。其实赵云一生除拼死救了阿斗。并没什么出彩的地方。马谡岂是张郃的对手。看看这神仙军事孔明还会不会用兵。

再给诸葛亮二十年。再来十次北伐一样以失败告终。因为诸葛亮的行军路线无秘密而言。老是经眉县出祁山曹魏只要用司马懿的战术。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等诸葛粮草用完必自动退兵。就算把诸葛亮有意放进来。送你二十坐城池。每个城池两千军士守城。诸葛手上还有兵可用吗?

曹魏只要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围而歼之。绝对是有来无回。

所以无论怎么讲马谡注定失败。治罪是必然的。总要有人对这次战争失败负责吧。诸葛亮掉眼泪就是说:马幼长呀你就替我背一下包吧!我也知道你冤。但实在没办法呀!



其他观点:

街亭之战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曹魏关键的一环。直接影响到整个战役的胜利与否。因此诸葛亮力排众议将这个重要的任务交给马谡。以期望他能够力挽狂难。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然而。马谡有负诸葛亮的期望。在曹魏大将张郃的攻击下失败。从而导致首次北伐惨败而归。

由此。诸葛亮斩杀马谡以及相关人员。那么假如马谡按照诸葛亮的部署来做。即使街亭丢失。马谡会不会被杀呢?

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分析:诸葛亮为何选马谡驻守街亭?马谡听从诸葛亮的安排。街亭是否守得住?最后。诸葛亮为何要杀马谡?

我们一一来分析。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夷陵之战结束五年之后的首次对曹魏的战役。此次战役让曹魏非常吃惊。他们没有想到遭受惨败的蜀汉居然这么快就恢复过来。并且能够出兵侵扰。因此在西部边境上的部署非常松懈。这让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具备突然性。

蜀汉的突然袭击让曹魏西部边境出现比较大的波动。如天水、南安和安定三郡居然叛魏降蜀。关中震动。更是震惊曹魏朝野。于是魏明帝曹睿亲自到长安督战。派曹真去郿县防守。同时派张郃等人到祁山抗击诸葛亮。

这次北方。诸葛亮统帅的兵力比较雄厚。达十万之众。因此非常期望获得较大的成果。按照诸葛亮的计划。只要能够在街亭这里抗住张郃大军。蜀汉军就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对陇右的吞并。因此街亭之战非常重要。而主帅的选择成为街亭胜败的关键。

按照惯常道理。这么重要的地方一定要用一些宿将比较合适。比如魏延。赵云或者吴懿这样的宿将比较合适。可是诸葛亮力排众议。选了没有实际军事经验的马谡担任这次防守街亭的主要任务。

那么诸葛亮为何要选马谡呢?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诸葛亮认为马谡确实有才。

马谡是蜀汉侍中马良的弟弟。一共有兄弟五人。才华和名气卓绝。人称“马氏五常”。而马谡排行老幺。

马谡最初以荆州从事的身份跟随刘备进入蜀地。先后任绵竹县令、成都县令和越嶲太守。马谡才气器量超过一般的人。而且特别喜好讨论军事谋略的问题。诸葛亮非常喜欢他。

刘备去世之后。诸葛亮让马谡担任参军。时常和他谈论一些军事谋略问题。并且能够通宵达旦不停息。

公元225年。诸葛亮率军平定南中。正是听从了马谡之言。平定了蜀汉的后方重地。并且依照马谡的策略稳定了这些叛乱的部落。正是如此。诸葛亮更是认为马谡是一个杰出人才。

其次。诸葛亮有意提拔马谡。

既然街亭之战如此重要。只要成功的完成了任务。必然是大功一件。一方面可以锻炼军事经验。另外一方面为后续职务安排奠定基础。

按照诸葛亮的计划。防守街亭应该没有问题。虽说张郃有五万之众。可是这里是山地。并不是平原地带。骑兵的作用并不大。只要用心防守街亭。做好部署。防守没有多大的问题。

为了确保马谡更好的防守街亭。诸葛亮命令高翔率领部分兵马屯驻在临渭以北、街亭以左的列柳城接应马谡。又命魏延率领部分兵马人在街亭之右的山谷之中接应马谡。

因此。在马谡的左翼和右翼均有兵马护佑。形成掎角之势。确保街亭万无一失。

最后。培养未来的接班人。

如果只是锻炼马谡的军事才能或者提拔马谡。大不必在这场关键的战役上安排马谡。反而可以在其他的战役中安排锻炼。可是诸葛亮偏偏在这个关键的战役中使用马谡。无非就是为以后的接班人做考量。

马谡的出身很好。襄阳宜城人。同属荆襄集团。年纪相对不大。属于年轻一代。而且具备较高的治政治军的理论才能。

马谡拥有丰富的治理民政的经验。这让诸葛亮非常欣赏。只要再辅以军事经验。必然是一个良好的接班人。因此诸葛亮非常看好马谡。

由此可见。诸葛亮选马谡防守街亭也是从各个方面来考量。并非一意孤行。

马谡率军来到街亭之后。立即改变了诸葛亮的防守策略。将防守地点改到南山据守。张郃率领大军到达之后。不但包围了马谡驻守的南山。而且还截断了水流。随后。张郃军大举进击。大破马谡军。士卒四散。溃不成军。

那么假如马谡听从诸葛亮的安排。街亭是否守得住?其实按照当时的地理条件和兵力来看。马谡很难守得住街亭。

从地理条件来看。街亭两边的山并不高。无法起到阻隔张郃大军前进的道路。而且街亭比较小。并非坚固的军事要塞。马谡军来的比较仓促。很难完善和加固街亭的防守。因此地理条件比较薄弱。这个也是马谡不愿意死守街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从兵力角度来看。张郃本人是军中宿将。其麾下大军也是身经百战的将士。战斗经验必然也是非常丰富。而马谡之军应该是夷陵大战惨败之后招募形成。没有经过高强度的训练和战斗的考验。从而导致战斗经验并不丰富。战斗意志也不够坚定。

在张郃断绝水源并且发动进攻的时候。马谡军居然溃散四散逃亡而无法收拢。这就明显的说明了马谡军缺乏战斗经验和强大的战斗意志。

以一支缺乏训练和战斗意志的军队去对抗身经百战的军队。下场必然惨淡。因此马谡失败确实是必然之理。

由此可见。即使马谡按照诸葛亮的部署驻守街亭。结果必然也是失败。只是其过程和结果没有弃守街亭那么惨烈而已。

诸葛亮要杀马谡是因为他没有守住街亭?其实不然。诸如果因为马谡守不住街亭而被杀。那么同时没有完成任务的赵云。魏延以及高翔岂不是都应该被杀?

可是事实是赵云被降职。而负有领导责任的诸葛亮也自我降职。当然在这场战役中。负有直接责任的马谡则被处死。这是不是太重了一些?他的死其他因素更多。

首先。不服从上级命令。按照诸葛亮的部署要求。马谡到达街亭之后。理应立即组织兵马修缮工事。安排防守。可是马谡一意孤行。不听从王平的劝阻。擅自将人马拉到山上防守。结果导致惨败。

马谡自以为是。仗着自己熟读兵书以及和上级诸葛亮良好的关系而肆意妄为。结果酿成大祸。

其次。危难之际临阵逃脱。在张郃大军截断水源围攻之际。马谡军心涣散。一触即溃。作为主帅的马谡和麾下几个部将不顾部卒死活。擅自逃亡。

作为将帅。在生死存亡之际。不但没有组织士卒进行有力的抵抗。反而临阵脱逃。丢下涣散的部众而不顾。这完全是无组织无纪律的严重行为。

最后。逃亡不归。马谡在街亭之战失败之后。并没有回归大营认罪。而是继续逃往。企图逃过罪责。结果被有关部门抓获之后押回汉中被处以极刑。

由此可见。诸葛亮要杀马谡并非是因为他失掉街亭。而是擅自篡改上级的命令。不听指挥。更为恶劣的是在战斗失败之际。丢下部众逃亡。不可原谅的是在逃往之后不回来领罪。三条罪状加起来。马谡也就死得不冤枉了。

总而言之。马谡之死并非丢失街亭。而是源自他严重的违反了当时的军令。损害了蜀汉建立起来的法制。因此守还是守不住街亭并不是他必须被处死的根本原因。

其他观点:

这个问题问得好。应该不会的。其实导致诸葛亮退军的原因五花八门。比如李严谎报军情。东吴入寇。诸葛亮退军也没杀他。马谡要是当道下寨后就是死守了。导致失败最大甚至唯一可能就是兵少。2.5万敌不过15万司马大军。而马谡要是因为快守不住必将求救。问题就得到申报了。这样丢了的话不是马谡原因。甚至孔明连降罪都不会。更别说杀他。但是要是马谡当道下寨。孔明早就算好了。几天无险立即攻打长安。街亭不可能丢。所以。关键是马谡按照孔明所说。当道下寨!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风华三生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4:07:24

    街亭,马谡,蜀汉,兵马,战役,曹魏,之战,军事,经验,的是

  • 滴蜡泪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4:07:24

    没想到大家都对马谡如果按照诸葛亮当路扎寨的指示守街亭,如果街亭丢失,马谡会被诸葛亮杀掉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对不起是种借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4:07:24

    应:即使马谡按诸葛亮的部署。一是注定失败。二是马谡罪责难逃。否则诸葛亮就得卸了兵权。诸葛是替自己找台阶下。才有一出挥泪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