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父亲为什么叫叔梁纥,却不姓孔?
原创

孔子的父亲为什么叫叔梁纥,却不姓孔?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有人说。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孔子叫孔丘。他俩居然不是一个姓吗?其实孔子的父亲既不姓叔。孔子也并非姓孔。他们都姓“子”。(但孔子的“子”也不是指他的姓。这是古人对有德高望重的文化人的尊称。)

先来说说“叔梁纥”这个名字。“叔梁”既不是姓。也不是名。而是字。“纥”才是名。所以“叔梁纥”这个名称中并不包含姓氏。再说孔子。孔子非“孔”姓。正如屈原非“屈”姓一样。“孔”和“屈”都是他们的“氏”。而“孔丘”则是“氏+名”的形式。也不包含姓。那为什么这些名字中都不带姓呢?这就得从姓氏的起源说起了。

二、姓氏的源流

“姓”字从女生。《说文解字》里说。“人所生也”。姓最早始于“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会。为了与其他氏族相区别而设。起着明血缘、别婚姻的作用。后来。大致是在父系氏族社会时期。开始产生了氏。氏以达到别贵贱的作用。

三、孔氏何来

《孔子家语》中说。孔氏是殷商后裔。故为子姓。孔子祖上是宋国贵族。到孔父嘉一辈时。“五世亲尽。别为公族。故后以孔为氏焉”。这是说。按照宗法制规定。传至五世后。亲缘已疏。应该别立一族。既然别立一族。就要别立一号。于是就取了孔父嘉的字——“孔”作为氏名。

先秦时期。姓与氏是有着严格区别的。姓是标志整个家族系统的族号。由于后世子孙繁衍。同姓的大家族就会分为若干分支小族散居各地。为了区别。每支就会再另起一个族号。这便是“氏”。就如殷人子姓。后来逐渐分支为华氏、向氏、鱼氏;齐人姜姓。后来又有申氏、吕氏、马氏等等。

参考资料:《孔子家语》、《从孔子不姓孔说起》、《孔子姓子不姓孔》、《孔子的父亲姓叔。他为什么姓孔》

作者:我方团队子繇

其他观点:

关于孔子为什么姓孔。而他老爸叔梁纥为什么叫叔梁纥。好玩的国学打算用一篇长文。介绍一下孔子的先祖那光荣的家族史。然后我就知道答案了。

孔子的先祖是贵族。不仅是贵族。还是商朝的王族。商朝的统治者姓子。比如商纣王就叫子受。而孔子的先祖叫微子启。是商纣王的哥哥。在商朝灭亡之后。商纣王自焚而死。他他的哥哥微子启与周朝的统治者采取了合作的态度。周公把原来商朝都城的地方分封给了微子启。建立了宋国。微子启传位于微子仲。微子仲就是孔子的正牌老祖宗。微子仲后历经九代到了弗父何。弗父何就是孔子的十世祖。

弗父何本是宋缗(mín)公的长子。按照中国古代的传统。应该是嫡(dí)长子继承大位。嫡长子就是帝王的正妻所生的大儿子。弗父何身为正牌嫡长子。理所应当继承君位。但在商代还有一套继承系统作为“预案”——作为国君的大哥。可以把君位传给弟弟。也可能是弗父何平时不乖。不受父亲的宠爱。所以宋缗公就把君位传给了弟弟熙。后来叫宋炀(yáng)公。宋国作为殷商的后代。按照殷商的传统。大哥将君位传给弟弟。也是符合规矩的。但这让弗父何的弟弟鲋(fù )祀感到“很不爽”。鲋祀表示严重不服。杀了叔叔宋炀公。把王位夺了回来。送给弗父何。弗父何偏偏是个很低调的人。说什么也不愿做国君。没有办法。鲋祀就亲自坐上了王位。弗父何把王位让给弟弟。世人给了他很高的评价。但是他的后代从此失去了继承王位的机会。而是成为宋国的大官。

弗父何生宋父周。宋父周生世子胜。世子胜生正考父。正考父辅佐过三位国君。是宋国地位最为显赫的大官。正考父也是一个极为低调的人。他在家庙的一尊大鼎上刻下了自己的座右铭:“一命而偻。再命而伛(yǔ)。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zhān)于是。粥于是。以糊余口。”意思是。“每逢有任命提拔时都越来越谨慎。一次提拔要低着头。再次提拔要把背弓起来。三次提拔要弯腰。连走路都要小心翼翼靠墙走。生活中只要有这只鼎煮粥糊口就可以了”。正考父的谦虚谨慎有些过头。要是再次被提拔任命的话。岂不是要在地上爬了。但他生活简单朴素。工作勤勤恳恳。做人谦虚谨慎这种精神。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正考父的儿子孔父嘉就没有这么低调了。他在宋国贵族间的争权夺利中被杀。但孔父嘉却是孔氏家族历史上的一个关键人物。从他开始。他的后人开始以“孔”为氏。这是孔父嘉对孔氏家族的最大贡献。但是孔父嘉给孔氏家族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从他开始。孔氏家族就开始走向败落。这也意味着。他的后人将为重新获得贵族的身份而苦苦打拼。

孔父嘉的儿子木金父在宋国已经无法立足。只好逃亡到鲁国。做了无官无职的平头百姓。直到他的第三代孔防叔。才成为鲁国贵族臧孙氏的家臣。做了防邑宰。大概相当于“防”地的“县长”。人称“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叔梁纥生了孔子。从孔父嘉开始一直到孔子。历经了五代。当时一般取五代祖先的氏为族名。所以孔父嘉的“孔”就正式成为孔子的族名。这就是孔子为什么姓孔的原因。

这就是孔子为什么姓孔。而孔子的老爸叔梁纥。由为什么叫叔梁纥呢?事实上。叔梁纥这三个字的来历是这样的:叔是排行。古人兄弟很多。为了区分。就用伯、仲、叔、季、孟来排行。要是一个家族的兄弟们很多。超过了五个数。那就干脆用数字来表示。比如唐朝诗人元稹家族里排名第九。干脆就叫元九。李白排名十二。所以有人叫他李十二。梁大概是出生地。叔梁纥的纥。才是他的名。所以。好玩的国学认为。要是按照现在的标准。孔子的老爸应该叫孔纥。

其他观点:

孔子的父亲一般称之为“叔梁紇”。在《孔子家语》中讲叔梁纥的个人信息比较详细。

《孔子家语》上说。叔梁纥有九女而无子。其实叔梁纥有一个儿子。是妾室所出。叫“孟皮”。但孟皮生来有缺陷。“有足病”。于是不甘心的叔梁纥在自己年老时又求婚于颜氏。希望能再娶颜氏女为自己再生个儿子。

颜氏有三个女儿。颜父跟自己的三个女儿讲明情况。说这位郰大夫。父祖为“士”。也就是说。虽为贵族却地位等级不高。只是“士”的级别。但是“先圣王之裔”。身份的起点还是很高的。“先圣王”指的就是开创商朝的商汤。“姓”表示来自于同一血缘关系的集团。叔梁纥从血缘上说是商朝帝室子姓后裔。虽然年代隔得远了点。

不要以为孔子是教育家、思想家。其父叔梁纥就是文弱的谦谦君子。其实正相反。叔梁纥是个力大无比的大力士。《左传*襄公十年》记载一段故事:春秋时期。晋国与楚国抗衡争霸。晋悼公欲联吴抗楚。但是位于吴国以北的偪阳国很碍事。于是晋国打算攻下偪阳。把它作为送给宋国向戌的封邑。于是晋国联合鲁、宋、卫、曹等国联军讨伐偪阳。偪阳在山东枣庄峄县一带。《左传》说偪阳“城小而固”。所以刚开始晋国的中军将荀䓨觉得攻下来也是胜之不武。没想到的是偪阳虽小。实难攻破。

在僵持中。鲁国孟氏家臣秦堇父带着人力辎重持援。这时偪阳城门打开城门。诸侯联军趁机也冲了进去。这时偪阳内城闸门放下。已经冲入内城的诸侯联军被堵在城里。这时“郰人纥抉之以出门者”。鲁国的郰邑大夫叔梁纥双手托起闸门。让被堵在城里的诸侯联军撤出。这位力托闸门的大力士、郰邑大夫叔梁纥就是孔子的父亲。

《孔子家语》里颜父对自己的三个女儿说叔梁纥本人。身长十尺。武力绝伦。但就是“年长性严”。年龄大了点、性格严恪了点。显然颜父比较中意叔梁纥。三个女儿中两个都不中意。只有最小的女儿颜征在同意了。前提并不是看中了叔梁纥。是“从父所制”。愿意听从父亲的安排。于是后来的事从《史记》的记载里来说。就是“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这里所说“野合”不一定指的是在野外发生那什么的行为。野合。可能指的是双方之间的结合并不完全按照当时的正式礼仪规定。不合乎当时的礼制。只是以简单私下的形式成为配偶。也就是说这种结合可能不是正式的。但又是被当时社会所承认和允许的。

作为贵族的叔梁紇因为是殷商后裔、宋国贵族。所以以“子”为姓。当时西周春秋时期的贵族男子除了有标明血缘的“姓”。还有作为贵族标志的称呼“氏”。叔梁纥是“子”姓“孔”氏。孔子作为叔梁纥的儿子当然也是“子”姓“孔”氏。

作为宋国贵族的叔梁纥其先世木金父因避宋国内乱而流亡至鲁。叔梁纥曾经任职鲁国郰邑大夫。这个问题要追溯到孔子的六世祖宋国大司马“孔父嘉”。

孔父嘉字“孔父”名“嘉”。是辅佐宋缪公、宋殇公的贤臣。宋国的统序传承在宋宣公时出了问题。宣公没有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太子与夷。而是在临终时把君位传给了弟弟宋缪公。宋缪公又在他临终时把君位还给了哥哥宣公的儿子与夷而没有传给自己的儿子公子冯。于是宋国因此而发生内乱。太宰华父督想杀宋殇公与夷而立公子冯。于是大司马孔父嘉成为障碍。孔父嘉这个人很贤德。“孔父正色而立于朝。则人莫敢过而致难于其君者。孔父可谓义形于色矣。”孔父嘉正色站在朝堂上。就没人敢过去杀害他的君主。这就叫作“义形于色”。因此华父督要先杀孔父嘉再杀宋殇公。

孔父嘉被杀后。他的儿子木金父逃出宋国而奔于鲁。其后人以先祖父孔父嘉的字为氏。即以“孔”为氏。此后在鲁国的这一支孔父嘉后裔都以“孔”为氏。所以叔梁纥和孔子都是“子”姓“孔”氏。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亦久亦旧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4:07:26

    孔子,晋国,商朝,自己的,家族,贵族,国君,儿子,殷商,父亲

  • 情多浓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4:07:26

    没想到大家都对孔子的父亲为什么叫叔梁纥,却不姓孔?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只求﹂份安宁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4:07:26

    有人说。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孔子叫孔丘。他俩居然不是一个姓吗?其实孔子的父亲既不姓叔。孔子也并非姓孔。他们都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