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李渊没有封李世民为天策上将,玄武门之变还会不会发生?
原创

如果李渊没有封李世民为天策上将,玄武门之变还会不会发生?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李渊如果不封李世民为天策上将。那就只能让李世民当太子。正因为李世民功劳太高。封无可封才会创出一个天策上将。否则只会提前爆发夺储之争。只要李世民不是太子。终究还是会爆发玄武门之变。

洛阳虎牢关一战决定天下归属。李世民大胜威名镇天下

虎牢关之战前。李唐据长安建国。关西川陕之地尽收囊中。王世充占河南。窦建德占河北。整个黄河流域可以说是三足鼎力。只南方有诸多小的割据政权。

李唐根据形势制定了先打王世充后打窦建德的策略。先统一北方。

在这个背景之下李世民领军降服河南包围王世充。在虎牢关与救援的窦建德10万大军对峙。

凭借自己过人的勇气与军事才华。李世民分兵围困洛阳。亲率3500名玄甲精兵为前锋增援虎牢关。以少胜多。生擒窦建德等人。迫降王世充。一举平定窦建德、王世充两大集团。奠定唐朝统一的基础。

李渊不创造天策上将。只会将储位之争迅速表面化。唯有暂时稳住李世民再徐徐图之

打败王世充与窦建德李渊在高兴的时候也颇为犯难。其他将领论功行赏容易。然而立下大功的李世民爵位已是位尊秦王。职位已经是太尉兼尚书令。已经是李渊与太子李建成之下第三人。

不封赏。不仅李世民及其手下将领心腹不服。便是中立派也难抚平。有功无赏是大忌。但按照常理。李世民已经是封无可封赏无可赏。

所以李渊只能创造一个能彰显李世民与众不同的称呼“天策上将”职位在亲王、三公之上。仅次于名义上的文官之首三师。并加领三公第二位的司徒仍兼尚书令。

允许李世民设天策府为武官官府之首。在十四卫府之上。许其自置官署。

所以李渊封李世民为天策上将并许其开府置官。实际上是形势使然之下不得已而为之。否则只会让太子之位的争夺立即表面化。李世民一系手握重兵军权。一旦与朝廷不合。对于李唐将是毁灭性的打击。

李渊唯有暂时稳住李世民再徐徐图之。一面削弱李世民的实力。一面让李建成多立军功。增加在军中威望。

这也是为什么刘黑闼起兵时。先派李世民去打。刘黑闼第二次起兵却派遣李元吉去平定。最后更是阵前换帅。让李建成获得了平定刘黑闼的功劳。

有了天策府。李世民不过培养自己亲信方面更方面而已。有没有“天策上将”的称号。李世民只要不是太子都会夺权。尉迟迥、程咬金、长孙无忌等人宁违背李渊旨意也要追随李世民。并督促其发动政变就可知。玄武门之变已是注定要发生的。

玄武门之变不是会不会爆发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爆发……

其他观点:

也会发生 李渊封李世民为天策上将是李世民功劳太大封无可封 。所以想了天策上将这一荣誉性的职位。

李世民经多年征战手下有了一整套班底。文臣武将云集。房玄龄 杜如晦 尉迟恭 秦琼 等等这些人如要更上一层楼李世民只能称帝。一方面李世民一直担住统帅不甘居人之下 尤其他认为李建成能力功劳远不如他 只因长子而居太子位心中肯定不服。

李世民居天策上将 尚书令握有实权军国大事时常发布政令。长此以往底下官员无所适从 到底听谁的?皇帝 太子 还是天策上将。

李建成 李元吉也知道李世民的心态。也有所应对。李渊只是和稀泥。一方面太子无大错轻易不能废另一方面李世民能力资望又如此大也不能得罪。

双方矛盾迟早会爆发。毕竟李世民是战场上搏杀出来的。行事果断先下手为强成就了一代名君开创了大唐盛世。



其他观点:

只要没有立李世民为太子。类似玄武门之变的事变都会发生。只不过是以什么形式发生而已。在唐朝建立过程中。李世民功劳太大。手下人才济济。李渊和李建成都感觉到威胁。李渊既然立建成为太子。则必须对李世民有所抚慰。秦王、尚书令。封无可封。又创造出个天策上将。但是跟皇位比起来。这些都不值一提。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一路有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4:07:39

    上将,太子,李渊,功劳,王世充,秦王,之变,发生,封赏,都会

  • 笑红眼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4:07:39

    没想到大家都对如果李渊没有封李世民为天策上将,玄武门之变还会不会发生?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对不起是种借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4:07:39

    李渊如果不封李世民为天策上将。那就只能让李世民当太子。正因为李世民功劳太高。封无可封才会创出一个天策上将。否则只会提前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