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这个国家是如何消亡的?
原创

高句丽这个国家是如何消亡的?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高句丽是西汉到隋唐时期东北地区出现的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从公元前37年夫余人朱蒙在玄菟郡高句丽县辖区内建立政权到公元668年高句丽被唐王朝李勣攻克宣告灭亡。其在历史上持续了705年之久。

朱蒙剧照

一、开国君主朱蒙的神话色彩

高句丽国的开国君主朱蒙象所有的开国君主一样。充满了神话和传奇色彩。相传古代扶余国的国王解夫娄老而无子。便向山川祈祷。希望老天爷能赐给他一个儿子。有一天国王打猎归来。发现一个长得象金蛙似的孩子被压在石头底下。就把他抱回家去。立为金蛙王。金蛙王救了河伯神的女儿柳花。把她安排在后宫里奉养起来。自从柳花进宫。一缕强烈的白灵光照在她身上。过不几天。柳花出奇地怀孕并生下了一个肉蛋。金蛙王以为人生肉蛋是不吉之兆。就让手下人把肉蛋扔给猪狗。可是它们都不吃。又把肉蛋弃在路上。牛马都躲避它。后来把肉蛋扔进了深山沟里。一会儿山里的飞禽走兽就围拢上来。守护着它。金蛙王叫手下人剖开肉蛋看个究竟。可就是剖不开。于是把肉蛋还给了其母柳花。柳花将肉蛋裹好。放在热炕头上。几天后一个英俊的小男孩破壳而出。哭声特别宏亮。孩子刚满月。竟能说话、走路。七岁便能自作弓矢。百发百中。

金蛙王有七个儿子。没有一个能比得上朱蒙的本事。但却也因此遭到兄弟们的妒忌和谋害。朱蒙将此事秉告母亲。柳花劝朱蒙赶快出奔。到遥远的地方去施展他的宏图大略。朱蒙向母亲施礼告别。跨上骏马。带上乌伊等三个朋友。逃离了东扶余国。抵达纥升骨城。建立了国家。

初建的高句丽实力弱小。归汉朝治下的玄菟郡管理。玄菟郡连同乐浪郡、真番郡、临屯郡。是汉武帝灭卫氏朝鲜后。在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设立的四个郡。在这四郡及其周边。生活着很多少数民族。除扶余、高句丽外。还有挹娄、沃沮、鲜卑、濊貊等。

这些民族汇聚在一起。经常发生摩擦。高句丽国在东明圣王高朱蒙、琉璃王高类利父子的统治下。高句丽屡败沃沮人、鲜卑人、扶余人。高句丽在强敌环绕的情况下迅速发展起来。鼎盛时期其势力范围包括吉林东南部、辽河以东和朝鲜半岛北部。

高句丽的灭亡首要原因是阻塞了朝鲜半岛和其他政权入贡中原王朝的道路

高句丽存在的700多年间。其主要活动范围都是在中国中原王朝管辖地区。并与中原王朝保持着隶属关系。当然这种关系会随着国力的强弱而改变。到隋唐时期。中国结束了南北朝几百年的分裂局面。隋唐时期的君主一统江山的主观愿望渐强。而且高句丽在经过多年的发展后。国力强盛。也开始奉行扩张政策。高句丽的发展阻塞了朝鲜半岛和其他政权入贡中原王朝的道路。这也是导致隋唐两朝开始不断征讨高句丽的主要原因。

隋炀帝时期。当时国力已达致盛。有实力可以收复失地了。于是才有了隋炀帝的三征高句丽。只不过征伐未成。国家先灭。

高句丽的不守臣规。傲慢无礼是导致隋唐两朝一心灭亡它的原因之一。

隋文帝在给高句丽的国书里就说道:“(高句丽)虽然做了隋朝的藩附属国。却没有尽到臣子应有的忠诚。

隋朝的统治者认为“高丽之地。本孤竹国也。周代以之封于箕子。汉世分为三郡。晋世亦统辽东。今乃不臣。别为外域。故先帝疾焉。欲征之久矣”(《隋书·裴矩传》)

高句丽对于以天朝上国自居的皇帝。高句丽拥有常备军60万。国力强盛自然信心膨胀。高句丽不但不称臣还暗地里还勾结突厥等游牧政权。试图颠覆中原政权。这也引来中原政权不遗余力地征讨。

高句丽国力渐强已经威胁到中原政权的统治

根据《旧唐书》记载。高句丽灭亡时人口69万又7千户。这样按5口人一户。那就有300多万人了。这样一个人口规模在当时的东北亚已经是比较大的国家了。有一定的赋税和兵源去支持其争霸的意图。同时。高句丽具有游牧民族的特征。民风彪悍。善于骑射。能征善战。国民在军事素质方面高于中原王朝。实力不容小觑。如果运作的好高句丽是有机会定鼎中原的。

最后。隋唐两朝君主征伐高句丽。确实有君主们穷兵黩武。想要彰显自己的文治武功的嫌疑。但迫使君主们不遗余力的要灭掉高句丽的决定性因素则是威胁到了中原政权的统治。最终在唐朝两代君主的努力下。灭亡了高句丽。

其他观点:

高句丽族为我国东北历史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在朱蒙建立高句丽国前。以氏族、部落为单位。分布于今辽宁省新宾县至吉林省集安市一带。

高句丽国建于公元前37年(西汉元帝建昭二年)。据说为扶余国王子朱蒙所建。后其被尊为始祖东明王。王都初建于纥升骨城(今辽宁桓仁县境内五女山城)。公元3年。琉璃王(朱蒙子)南迁国内城(今吉林集安市东鸭绿江畔、洞沟河口东侧)。14年。琉璃王西灭梁貊。夺占玄菟郡治所高句丽县(今辽宁新宾县西老城附近)。于是正式改国号为高句丽。427年。长寿王(在位79年)将都城迁至平壤。与半岛南部的百济(居朝鲜半岛西南部)、新罗(居东南部)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三国之间互争霸权。相互攻城略地。攻伐不已。475年。长寿王攻陷百济都城南汉山城。并据有汉江流域。为高句丽极盛时期。六世纪后其势渐衰。551年。百济联合新罗复夺汉江流域。新罗夺占竹岭以北十郡之地(今江原道西部一带)。隋朝时。高句丽婴阳王高元转而联合百济同新罗争夺汉江流域。642年(唐太宗贞观十六年)。高句丽国王高建武与众大臣因东部大人泉盖苏文性情残忍粗暴。遂密谋诛杀之。盖苏文事先侦知。遂抢先下手发动政变。率兵屠杀诸大臣及国王。另立高建武弟大阳子高臧为国王。是为宝藏王。盖苏文自为莫离支(相当唐朝的兵部尚书兼中书令)。专擅朝政。盖苏文联合百济共抗新罗。新罗丢掉四十余城。处境危殆。遂遣使向大唐乞师求援。644年十一月。唐太宗命令大将张亮、李勣率军分别由海陆并击高句丽。并决定御驾亲征。唐军攻拔盖牟(在今辽宁抚顺市)、辽东(今辽宁辽阳市)、白岩(今辽阳市东燕州城)等城。攻安市城(今辽宁海城市东南)久不克。唐太宗遂班师。高句丽遣使谢于唐。其后。唐太宗又两征高句丽;三征时。赶上太宗驾崩(649年四月)。继位者高宗罢辽东之役。唐高宗前期。也先后三次发兵东征高句丽。并于660年灭掉百济;既灭了高句丽的盟友。又可对其形成南北夹击之态势。

666年五月。高句丽权臣泉盖苏文病死。其长子泉男生继任莫离支。泉男生与弟弟泉男建、泉男产关系不睦。两个弟弟趁泉男生外出巡视之时。抢班夺权。杀男生儿子泉献忠。泉男建自任莫离支。发兵追捕泉男生。泉男生只好走保国内城。遣使向大唐求救。强势首脑泉盖苏文之死。引起诸子争权内讧。导致势衰。为大唐灭其国提供了良机。

666年十二月。唐高宗任李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提师东征高句丽。新罗亦趁机联合唐军发兵攻之。转年九月。李勣率军攻克高句丽新城(今抚顺市北高尓山山城)。复趁势连下十六座城池。667年。唐将薛仁贵率军攻拔扶余城。扶余川四十余城望风而降。李勣破高句丽五万大军于萨贺水(今辽宁丹东市西南赵家沟河)。斩杀五千余人。俘获三万人。乘胜攻克大行城。薛仁贵沿着海边挺进。与李勣大军会师于平壤城下。唐军围困平壤城一个多月。高句丽国王高臧见回天无力。只好遣使来到唐军大营向李勣投降。但泉男建拒不投降。关闭城门固守。五天后。唐军破城。泉男建绝望自杀(未死)。高句丽灭亡。

唐分高句丽为五部、六十九万余户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置安东都护府于平壤。留兵二万戍其地。

其他观点:


随炀帝大业八年(612年)为了征服它。杨广皇帝号令天下农民。组成一百一十多万军人。及运输送粮支援队伍二佰多万。齐聚涿州。想一举歼灭高句丽。却因为随炀帝杨广过度残暴的征敛百姓。导致国内困穷。物资与民力衰渴。他却又怕再闹独立。怕各路军队纷纷争功抢勋。要求各路齐头并进。使河北挤满了民工和军队。各道路昼夜不停赶路。天热中暑死者堆集。相枕臭秽盈路。造船工常在水下身溃烂。天下开始骚动造反。加上隋军在攻打辽东城时。将城要被攻陷的时候。城中敌人做假降。隨朝诸将奉隋炀帝的旨令。而不敢继续进攻。先报告远方的皇帝。等命令到达。城里敌人又准备好防御。又再次开始抵抗。如此多次 往返。使隨军反而没有攻下辽东城。高句丽的其他城市也在坚守扺抗。

次年随炀帝接着征高句丽。正月又一次下令。征召天下兵马又是汇聚涿郡。可著名将相杨素的儿子尚书杨玄感在调集粮草。在听说杨广逼死父亲杨素还要杀尽杨家全家。与故交李密从长安率兵至黎阳。在六月合师后。滞留粮草。割据叛乱。迫使隋炀帝杨广密令撤军。留下大批军资器械。堆集如山给了敌人。弃之而去。

高可丽出动数干土兵。追击杀了随军弱兵数干人。杨玄感的叛乱。也被迅速平定。




东突厥乘机崛起强大。侵入中原。唐太宗在攻灭东突厥。吐谷浑及西域诸国。又打败薛延陀汗国后才强大起来。四夷威服 。遣使朝贡。

高句丽却继续为敌。断绝唐朝入新罗之道。又征战新罗。唐太宗命它停上战争。遭高句丽拒绝。太宗开始发兵东征高句丽。

贞观十六年(644年)以张亮为行军大总管。率兵四万三干从莱阳走海路进兵平壤。以李世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军六万多的西域胡人和突厥兵的也向辽东进军。一路顺利。打下建安城。击败敌兵。斩首数干人攻占盖牟城。俘获两万多人粮食十余万石。

李世民打到辽东城外 。高句丽人的骑兵四万来救。首战开始李道宗率兵4干迎战。李世勣助战。斩敌干余。


走前唐太宗却赞赏安市城主。坚守不降与忠成国家赐给城主缣布百匹。

唐太宗回军路上因为要去灭高句丽国未灭。认为没有成功很是后悔。这次唐军实攻占下玄菟。横山。盖牟。磨米。辽东。白岩。卑沙。麦谷。银山。后黄十座城。徒走辽。盖。光三城一万户七万口人到中国内地。打胜新城。建安。驻跸三大捷。消灭高句丽大量军队。杀了4万余人。缴获马牛军资。战果辉煌。

回国后。又听从群臣建议。对高句丽依然用小规模偏师进袭骚拢。使高句丽长期疲惫不堪。耽误农时。想使其久而土崩瓦解。多次用骚扰性的攻击策略。在647年。648午进军高句丽都有小胜。还使得百济与新罗也参与进来。百济还攻破的新罗十三座城。

唐太宗死后。高宗即位。654年安固将军率高句丽和勿吉军队攻打契丹。唐朝松漠都督李窟哥。率领的突厥人在新城把他们打的大败。高句丽。百济。勿吉联合后入侵新罗。新罗王金春秋又来求援唐朝。高宗派程名振。苏定方率军击高句丽大胜。杀敌干余。´

在658年。659年。都出兵赤烽。横山击破高句丽军队。杀敌各一。二干人。在660年新罗以百济借以高句丽支持后入侵又求救于唐朝。唐朝以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率十万军队。直接去伐百济都城。大破百济军。获百济王义和太子隆。次子。使各城主。都投降于唐。使百济五部归附唐朝。三十七郡。二百城。七十六万户。成了唐朝熊津等五都督府。唐军乘胜进军。以契毖何力。苏定方。刘伯英。程名振各路率军分道进攻高句丽。

次年高宗又派去四万四干余人以肖嗣业为行军总管。率领回纥军诸部再进攻平壤。因为有了百济基地。各路云集。在662年高宗下令。向高句丽大规模进攻。发35路大军。水陆分道合击。苏定首先在坝江击败高句丽军队。再以屡战屡胜进围住平壤。契毖何力于鸭绿江边大败高句丽军。斩三万人。但在百济旧将叛乱后。苏定力军围平壤也久攻不下。又逢天降大雪。天寒地冻。高宗下令二月班师。

各战场捷报频传。李绩攻取新城和附近的16城。薛仁贵在金山杀敌五万多。攻下南苏。木苍。苍岩三城。与泉男生会师。

李绩再攻占扶余城。杀敌万人。使其它40城望风归降。再胜薜贺水。杀敌三万多。攻占大行城(丹东娘娘城)

到668年进入刚夏时。各路唐军会师一起在鸭绿栅大败高丽军。乘胜又奔二百里攻下辱夷城(朝鲜永柔境)。高句丽其它各城守军民或逃或降。一路势如破竹打进到平壤城下。围平壤月余后。高句丽王高藏派泉男产率首领98人出降。

668年9月12日。高句丽僧信诚打开城门。唐军冲进城中。俘虏守将男建。高句丽全部平定。唐朝将其境分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县。

并于在平壤设为安东都护府。以唐朝都护全部统治。任命左成卫大将军薛仁贵为检校安东都护。领二万人镇守其地高句丽。到此时历经第二十七代。七百余五年。在国王宝藏王高藏被唐朝俘虏。

贵族和都城富户。与高句丽国内的数十万百姓。被迁入中原各地。融入汉族之中。部分留下人成为渤海国的臣民。也有些人融入突厥人。新罗人之中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退到无路可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4:10:15

    高句丽,新罗,平壤,辽东,中原,唐朝,百济,扶余,柳花,太宗

  • 归属感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4:10:15

    没想到大家都对高句丽这个国家是如何消亡的?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意中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4:10:15

    高句丽是西汉到隋唐时期东北地区出现的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从公元前37年夫余人朱蒙在玄菟郡高句丽县辖区内建立政权到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