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因材施教?
原创

如何做到因材施教?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在教学中。老师们都会发现每个学生的性格爱好、学习情况、接受能力等都是不同的。真心想做好教育的教师。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因材施教。找到适合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主性。

那么。教师怎么才能够做好因材施教呢?小徐老师在常年的教学中有一定的经验。现分享给大家。

一、从学生的性格脾气下手。找到学生愿意接受的、有效的沟通方式引导学生学习。

常年当老师都知道。每个孩子的脾气性格是不一样。有的乐观向上。自我感觉良好。有的悲观敏感。内在动力不足;有的顺从。有的叛逆等等。而正因为性格脾气不同。因此他们愿意接受的、有效沟通方式也不同。只有找到学生愿意接受的管理教育方式。学生才愿意“亲师。信师”。学习起来才更有效果。

青少年时期。孩子的个人价值感几乎全部来自老师和家长的评价。一些悲观敏感的学生。多数学习成绩不好。常时间被否定。被忽视。被打击等。造成此类学生对自己失去信心。每天像老和尚撞钟一样。学习机械。没有动力。正因此个人学习态度处于迟钝的状态。因此学习也很难有起色。因此。对这类学生一定要鼓励。要帮助孩子“转念”。也就是改变对自己的自我评价。提高自我期望值。从而提升内心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帮此类孩子“转念”要告诉孩子三个步骤:

一要善于沟通。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在学习上的困惑。并且在学生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时要告诉此类学生的优点在哪里。帮他树立起相对准确的自我评价。

二要不断给此类学生合适的机会。让他们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设计适合此类学生的问题。让他们来回答。不断强化在学习上和积极性和信心。

3、对于叛逆的学生而言。是老师和家长最怵头的学生。这样的孩子戒备心强。往往跟老师有很深的隔阂。所以在和此次学生沟通时。要有足够的宽容心和耐心。当他们感觉自己的自尊心和内心的自由空间不被侵犯时。才能慢慢放下逆反心理。减少师生之间的内耗。才会认真学习。

在学校叛逆的学生。大多都对老师有不满。此时。老师不可进一步激化学生对老师的不满。做一个与众不同的老师。不逼着他做他不喜欢的事情。对他像朋友一样的关心和爱护。化解内心的坚冰。同时也给这类学生一些适合的问题。让他们参与到课堂中来。变学习的旁观者为课堂上的主人公。当老师和学生化干戈为玉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此类学生才会收起锋芒。跟紧老师的步伐向前走。

二、从学生的学习情况下手。按可接受的能力和学习的进度安排学习和作业内容。让教学有层次感。让学习成绩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找到存在感。

现在有些孩子为什么学着学着就厌学了。就不想跟了。自暴自弃了?很多人仅看到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看到学习在接受能力上和其他同学的差距。如果一味地打击接受能力差的孩子。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而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如果每天只让他们重复简单的学习任务。他们也会厌倦。因此因材施教。才是让学生找到学习动力。找到信心的最有效办法。

1、接受能力不同的学生。作业层次也不同

每天。我给学生们留的作业是分层次的。第一项作业是基础性的。比如复习这几天课上所学内容。并整理错题集。将今天出现错误的题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第二项作业是拓展性的。留一些拓展性习题给学生们做。

这样一来。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选择。后劲生可以通过复习前面所学的功课。达到知识上的巩固。而不会因为知识的拔高和拓展打压到自己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当这些接受能力差的同学真正理解了知识。再去做题就会感觉轻松很多。对学习的厌恶之情就会消失。学习的自信心也会慢慢建立起来。所以对接受能力差的学生。老师一定要学会等一等。千万不可拔苗助长。

而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则可以通过做一些拓展提高性的题来满足自己对学习的挑战。不会被简单重复性的作业搞得了无生趣。

2、接受能力不同。在课堂上所设计的问题也不同

很多初中生。最怕在课堂上回答不上老师的问题而丢脸。因此老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尽量不要发难学生。尽量通过启发可以让学生答出来。并给学生以肯定。

另外。在教学中。因材施教还体现在各个方面。例如排座位。担任班干部上也要在了解学生的个性和特点上来安排。什么学生适合什么样的座位和同桌才能互帮互助。互相激烈。提高学习成绩。什么学生适合担任什么班务这些都是因材施教的一个方面。

总之。作为教师。只有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方式。选择适合学生的沟通和教育方式。选择适合学生的座位和职务等。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的能动性和集体的凝聚力。将学习效果发挥到最好。

其他观点:

教师怎么才能够做好因材施教。这是一个关于策略与方法的问题。下面。三水三心结合自己的实际教育教学的经历。来谈谈自己的策略和方法。

一。因材施教。是孔子对教育的重要贡献

凡事。我们需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因材施教。字面意思是根据不同人的学习能力、性格志趣等。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让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基础上获得最好的发展。这背后隐含的。其实是个性化——我们很多人都以为个性化是西方的舶来品。其实。我们的古人。几千年前都高度关注个性。只是被我们忽视了罢了!

因材施教。最早是由孔子提出来的。在《论语·为政》中。子游问孝、子夏问孝。同样的问题。孔子的回答。差别很大。其原因就在于。“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意思就是:子游能赡养父母。但不够尊敬;子夏太过于耿直而缺少圆润。

二。因材施教。我们需要采取的基本策略和方法

作为教师。我们都知道。需要因材施教。但如何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呢?

首先。要树立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尊重和爱护每一个学生。

做任何事情。理念都应该是先行者。前些年。有一首很流行的歌《我们不一样》。事实上。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先天禀赋有差距。后天的生养环境不一样。人生际遇也大不相同——可以说。正是因为每个人的不一样。才成就了这个世界的丰富多彩!

所以。要实施因材施教。就必须明白一点:我们实施因材施教。是为了尊重和爱护每一个学生!

其次。要掌握一些基本原则。培养认识学生特点的基本能力。

有了因材施教的理念。我们还必须掌握一些基本的原则。

1. 教师要留意观察分析学生学习的特点:

学生在出现问题时的表现尤其是值得分析的迹象。从中有可能发现他们独特的认知特征和动机倾向。教师要多提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会感到困惑。卡在哪里了?”“为什么老是出同样类型的错?”“为什么会出现反常现象?”学生学习中明显的顺利也是值得关注分析的。从中可以发现学生擅长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和学习的动力所在。分析学生在什么状况下特别顺利。在思维和理解方面具有什么特点。等等。通过观察分析。了解学生的特性。

2.对待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要做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有的学生因为思维水平较低。有的学生因为学习风格的限制。有的学生因为学习动机的障碍。导致了学习成绩差。在实际情景中。动机因素和能力、风格的因素是交杂在一起、相互作用的。因此。必须从动机的激发维持和学习方法的指导等多方面入手。采取不同的措施使学生在自尊自信的状态下学习。对于能力水平低的学生尤为重要。如果教育不得法。抹煞了能力较差学生的自尊心。则无异于雪上加霜。抽去了他们发展的动力之源。

3.教师要根据对学生学习风格的了解。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提供风格相配的教学方式:我们知道。当教师的教学风格与学生的学习风格相匹配时。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比如。对于喜好图像表征的学生用图式来讲解概念。避免把喜欢安静的学生安排在教室门口坐等。由于任何认知风格都不会适用于所有的知识学习。如果学习者在学习中坚守某一种认知风格。势必会在一些不适于自己风格的学科学习中失败。研究者认为。个体的学习风格是一种习惯。后天经验和训练起着很大的作用。要注意的是。方式先配的教学不会像匹配性教学那样容易展开。必须细致渐进。并且随时注意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学习的反馈及时进行调节。

最后。要创造各种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站在“舞台的中央”。

每个儿童都是天才。关键是我们有没有发现。有没有给他一个合适的舞台。西方有句很经典的话。“上帝关上了一扇门。一定会给他打开一扇窗”。作为老师。我们需要做的。是要找到这一扇窗。然后帮助学生打开。

我以前有个学生。学习成绩相当差。但我发现他的运动能力很强。就积极鼓励他参加学校的田径队。结果。通过他的刻苦训练。每次运动会。他都可以大出风头。在全区、全市的运动会上。都获得过冠军——站在了舞台的中央。他的自信心“爆棚”。对于学习的积极影响。很快就显现出来。

由于考试评价的问题。我们的家长。几乎都只是用一根赤字在衡量自己的孩子。我们还需要引导家长。采取多种评价手段。

其他观点:

自身学识 素质和能力很关键!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退到无路可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4:16:03

    学生,因材施教,自己的,老师,能力,作业,风格,此类,教师,孩子

  • 郎不知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4:16:03

    没想到大家都对如何做到因材施教?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孤飘的蒲公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4:16:03

    在教学中。老师们都会发现每个学生的性格爱好、学习情况、接受能力等都是不同的。真心想做好教育的教师。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