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在中国的岭南就一个神秘之处。的确。岭南的神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拥有神山秀水岭南的异域风情;二是拥有垂诞三尺的荔枝。以苏东坡的名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为证;三是拥有一件独有的“宝贝”——南越王宫署遗址。
而南越王朝的开创是横刀立马的赵佗。毛泽东曾给予赵佗高度评价。称他是“南下干部第一人”。
其实这7个字的赞誉并不为过。因为赵佗的确是开发岭南的“拓荒者”和第一代“南越王”。赵佗原本是河北省正定(真定)县人。19岁时成了秦始皇的贴身护卫。公元前219年。赵佗被封为副帅随主帅任器率领50万大军征战岭南。赵佗只用了4年多时间就彻底平定了岭南。公元前214年。岭南正式成为大秦版图的一部分。为此。秦始皇将岭南一分为三。分别设立了桂林郡、南海郡和象郡三郡。而劳苦功高的赵佗则被封为南海郡龙川县令。
赵佗上任后。十分重视汉民族的文化他将中原先进的政治制度和生产技术引进岭南。使岭南地区落后的政治、经济状况得到了有效的改善。赵佗推行的“和辑百越”的政策。也促进了汉族和南越国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融合。
公元前208年。南海郡尉任嚣病逝。赵佗继任。赵佗上任后。以快刀斩乱之势。很快用武力征服了桂林郡和象郡。创建了是岭南地区第一个封建王国——南越国。他自称为:南越武帝。
公元前196年和179年。南越国曾先后两次臣属于西汉。称为西汉的“外臣”。公元前112年。南越国末代君主赵建德与西汉发生战争。被汉武帝于公元前11年所灭。南越国自赵佗建国以来。历经五代君主。共存在93年。
南越王和他所建立的显赫一时的南越王朝充满了传奇色彩。也令后人无限神往。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南越王宫署遗逐渐的被发现和挖掘。其惊人内幕也就一点点展露出来。
据悉。1984年。工人们在中山四路忠佑大街电信局电信枢组大楼工地上发现了一个面积约为4000平方米的大型石构蓄水池。石池中一片“皇家”风骨。令人叹为观止。后被考古专家证实为这是南越国御花苑。
南越国宫署御花苑。建筑时间比北京的顾和园和承德避暑山庄要早1000多年。是中国年代最早的宫苑遗址。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园林之最。据专家通过进一步分析认为。水池可荡舟。池边应该还有石构廊榭或凉亭等建筑。水池中的建筑为国内首次发现的石构建筑。被认定为秦汉时期南越国的王宫遗址。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的建筑大多是木架结构或者砖木结构。可是这座我国最早的皇家园林却恰恰采用了类似罗马古城的石构建筑。这在我国秦汉时期的遗址中可是独一无二的。也有不少人因此描测。是否在番禺时便已有西方的建筑技术传入中土了呢?这个至今仍是待解谜团。
目前出土的只是南越王宫殿的一角。还不到整个宫殿群的1%。还未露出宫殿的主体部分。从已经出土的部分加以推测。我们可以看出宫殿形制是模仿西汉的长安城建造的。宫殿之中有规模庞大的排水系统。
1号宫殿位于赵佗城的东南方。其东南面是御花园。很有可能是模仿长安城的长乐宫建造而成。而在其西面的2号宫中的“散水”面上出土的一块陶器残片上印有“华音宫”三字。这表示2号宫殿可能名为“华音宫”。
在南越国宫殿遗址旁。还发现了南汉国宫殿的遗址。该遗址建筑面积约有1000平方米。在发掘现场西部和南部也各找到其他宫殿的铺砖铺石板地面。做工同样精美。
的确。南越王宫殿虽然因为技术原因。还只是开发了冰山一角。但是已经给我们带来了足够的震撼。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这座神秘古堡的面纱在不久的将来将会被彻底地解开。
其他观点:
错金铭文铜虎节。用青铜铸成扁平板的老虎的形状。虎成蹲踞之势。虎口大张。尾部弯曲成“8”字形。
“赵佗墓究竟在哪里?这是至今未能破解的谜题。我们有理由相信。赵佗的墓葬或许就近在咫尺。就在今天的越秀山底下。”日前。首个进入南越王墓一探究竟的黄淼章接受记者独家专访时提出了他的看法。对此。中国考古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广州象岗汉墓发掘队副队长黄展岳也表示认同。
1983年5月。广州市考古人员在西村凤凰岗的山岗。发现一座大型南越国时期木椁墓。此墓墓道残长7.9米。墓室长13.8米。宽5.7米。据考古人员回忆。钻探此墓时发现墓室规模巨大。探铲探到的木椁声音非常清脆。证明地下的椁室保存较好。
当时。赶到现场考察的中山大学教授商承祚认为。从钻探结果看。此墓是一个南越国的贵族大墓。极为难得。考古人员奋战一个多月。终于打开墓室。令他们吃惊的是。巨大的木椁墓室中仅残留几块陶器残片。墓室早被洗劫一空。
细心的考古人员在墓室中部发现了一个盗洞。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盗洞中竟然发现了20余件精美玉器。有壁、璜、舞人、龙形佩饰、虎形佩饰、剑格等。这批玉器制作极为细腻考究。专家判断应是南越国王室工匠的杰作。据考古人员分析。盗墓贼盗墓时可能比较慌张。忙乱中把已盗到手的一包玉器遗漏了。有专家考证。西村凤凰岗木椁墓很可能是当年孙权派人来广州盗挖的第三代南越王赵婴齐的陵墓。
“从氏族宗法制度来看。赵佗墓在越秀山是符合制度的。从理论上说。南越国以赵佗的陵墓为祖位。居中;第二代南越王为穆位。居右。从考古发现看。第二代南越王赵胡的墓在象岗。位于越秀山之右。刚好是穆位。因此。推测赵佗墓在越秀山。是有一定根据的。赵佗陵墓很可能就在越秀山的主峰越井岗—带。”黄淼章说。
黄淼章告诉记者。1950年。广州市成立了文物管理委员会。下设考古队。寻找南越王墓一直是重点调查对象。“但可能当时思考的方向是错误的。因为汉代帝王陵都埋得较远。如古都长安的王陵距长安100多公里。当时由此推断南越王墓也会离广州老市区较远。所以。当时广州考古队将调查、探寻的目标重点都放在了广州城外远郊县区的荒山野岭。”
黄淼章说:“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这短短10年间。在广州市郊34个地点发掘出南越国时期的墓葬200余座。却没有找到涉及第一代、第二代南越王的任何踪迹。”
对话黄淼章
历任南越王墓一直为盗墓贼觊觎。民间的“鬼吹灯”传说。南派三叔畅销小说《盗墓笔记》细节。更给盗墓贼增添了几分神秘。也引发读者的诸多好奇。围绕“建墓”与“盗墓”的话题。记者和黄淼章展开了对话。
南越王墓何以幸免被盗?
广报记者:为什么第二代南越王赵眜墓能躲过盗墓贼完美保留?
黄淼章:南越王墓藏在象岗山地表以下18米的深山腹中心。这样的深度非常难盗。古时候很多汉墓都有封土堆。这个墓却没有。
据史载。赵佗出殡时。“多为疑塚”。灵车分别从番禺城四门出。没有人知道真正装有南越王遗体的棺椁葬在什么地方。赵佗是岭南第一个利用“障眼法”来修筑自己陵墓的人。到了300多年后的魏晋南北朝。许多王公贵族才仿效赵佗的做法。利用“障眼法”来修筑自己的坟墓。
广报记者:能介绍一下历任南越王墓葬的情况吗?
黄淼章:前后五任南越王历时93年。西汉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南越王赵佗去世。下葬之日。番禺城四个城门都上演抬棺出葬。队伍神秘莫测。
根据史记《南越列传》和汉书《南粤传》中的记载。南越王国共五主。后二主赵兴、赵建德两兄弟自相残杀。均死于战乱之中。只有前三主赵佗、赵眜、赵婴齐具备给自己建造陵墓的能力。
三国时期。吴王孙权垂涎南越王的珍宝。命将军吕瑜亲率5000名精兵南下广州。精兵抵达后。伐木毁林。凿山破石。掘地三尺。据传。折腾了半年总算找到赵佗曾孙、南越国第三代王赵婴齐的墓葬。盗掘出“珍襦玉匣三具。金印三十。一皇帝信玺。一皇帝行玺。三钮铜镜”。
从那时候起。盗墓之徒便步孙权后尘。或单干或合伙。将广州一些有蛛丝马迹的山岗都翻了个遍。然而。第一代、第二代南越王墓始终不见踪影。
直到1983年。考古人员终于在广州象岗山发现了南越国第二代王赵眜墓。这一发现。倾注了广州考古界几代人的努力和心血。
“鬼吹灯”现象真实存在吗?
广报记者:民间和电影里常听到“鬼吹灯”的故事。古墓发掘和“鬼吹灯”现场真实存在吗?
黄淼章:民间传说盗墓时需要在墓东南角点上一盏灯。如果“鬼”不让你盗。灯就会自己灭。这当然是小说家想象化的描写。但从考古学角度。“鬼吹灯”的现象的确存在。从科学的角度解释。在缺氧的封闭墓室里。如果下去后灯灭了说明氧气不够。十分危险。
古代有钱人“事死如事生”。会把很多生前使用的东西放到墓里陪葬。尽管死者在生前为了保护自己的随葬品不被盗。设计墓葬时会埋得很深。墓里还会设置防盗措施。如一触即发的机关等。如有的墓葬设有陷阱。有的设计了假墓。还有的做成了积沙积石墓。即墓室旁放了很多石头或沙。一旦挖穿墓壁。沙就会将盗墓人掩埋……但以上种种措施。都难以阻挡盗墓人的足迹。
中国盗墓比较严重的地区包括长沙、西安、洛阳和广州。考古发现广州比较大的墓葬中。90%以上都已被盗。特别是汉代、晋代的墓。
文、图/广报全媒体记者黄丹彤
其他观点:
可能很多朋友对赵佗这个帝王不太了解。更谈不上赵佗的陵墓了。我们先来简单谈谈赵佗。然后对其陵墓所在分析一下。
一、南越国王赵佗是谁?
赵佗。本为秦始皇时期攻打南越的副帅。秦朝末年。天下大乱。赵佗遂割据岭南。建立南越国。成为南越的第一位帝王。即南越武帝。我们来看看他的基本资料。
姓名:赵佗
籍贯:秦恒山郡真定县(现河北正定)人
生卒:约公元前240年-前137年(103岁)
身份:秦朝大将。后为南越国第一代帝王
执政时间:81年!
二、赵佗陵墓为何引人关注?
赵佗陵墓之所以备受关注。主要原因在于赵佗自身的传奇性。中国封建社会帝王有四百余人。其中岁数在八十以上的寥寥无几。而赵佗居然享寿过百。本身就是极为传奇的人物。
南越国在赵佗的治理下。社会和谐、经济发达。百姓安居乐业。据说赵佗除了理政。最大的爱好就是搜寻奇珍异宝。赵佗实际掌权达八十一年之久。生前收集的宝物必然不可胜数。赵佗死前。遗诏将宝物全部随葬入陵墓。成为后世瞩目的焦点。
赵佗身处秦汉之交。深知南越有朝一日必然会被汉朝所灭。如若陵墓修建的过于宏伟明显。极有可能会被掘墓毁陵。于是赵佗生前对自己的墓葬做了周密安排。
据史料记载。赵佗营墓数处。死后丧车从四门出。使人不知墓之所在。千百年来无人知晓。遂为不解之谜。
三、赵佗的陵墓在哪里?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广州市象岗发现了南越第二代帝王。赵佗之孙赵眛的陵墓。如下图所示。
如按古代陵寝制度考虑。再结合风水和广州的地理环境。赵佗陵墓的位置应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一是从地势角度考虑。因岭南地区海拔较低。赵佗陵不可能立足平地。向下深挖建造。因为不出数米即有地下水涌出。
二是赵眛陵在广州城北象岗。位于象岗腹心二十米处。凿山为陵。既利于防水。也非常隐秘。由此看来。赵佗理应埋在山岗高地之处。
三是依据古代丧葬昭穆制度。赵佗陵在中间位置。其儿子应葬昭位。即赵佗陵墓的东侧。其孙子赵眛应葬穆位。即赵佗陵墓的的西侧。
如此判断。从业已发现的赵眛陵墓位置向东反推。考虑到风水问题。陵墓位置应在一处山岗高地之上。得到的结论是:
赵佗陵墓极有可能在现今广州市越秀山主峰越井岗下面的岗腹深处。其规制亦是凿山为陵。
答毕。供参考。谢谢!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准备与好友合伙做生意,开什么店合适?
-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78231.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南越,陵墓,岭南,广州,墓室,越秀,墓葬,宫殿,公元前,遗址
没想到大家都对南越王赵佗墓究竟在何处?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在中国的岭南就一个神秘之处。的确。岭南的神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拥有神山秀水岭南的异域风情;二是拥有垂诞三尺的荔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