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越王赵佗归降的原因是什么?
原创

南越王赵佗归降的原因是什么?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导言:首先。不是太苟同题主的提法:南越王赵佗归降。赵佗只是接受西汉的册封。不存在归降。赵佗曾对第一次出使南越的陆贾。喋喋不休夸耀刘邦予以反击: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渠不若汉?意思是我要是在中原。成就不在刘邦之下。明显是不服气。试问。归降的有这么霸气侧漏的回应吗?故将赵佗归降之事。说成南越王赵佗称臣。比较合适。至于称臣的原因。不过是其自备待变构想的体现。权宜之计。

自备待变

《史记 南越列传》记载: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龙川令赵佗语曰:“虎争天下。中国扰乱。未知所安。豪杰畔秦相立。南海僻远。吾恐盗兵侵地至此。吾欲兴兵绝新道。自备。待诸侯变。会病甚。

时任南海最高军政长官任嚣并无愚忠。深知秦二世的暴政。不得人心。临终前。将未来岭南的战略构想告诉了战友赵佗:当今天下大乱。未来还不知道如何。将远离战火的南海郡。隔绝栈道。掌握在自己手中。静观以后的局势。可称之为“自备待变”战略构想。

想法契合度颇高的赵佗。很好继承和发扬了任嚣的“自备待变”战略构想。使得南越国能在诸强林立之中。存世93年。

任嚣病逝后。赵佗继任南海尉。注意而不是郡守。当年因岭南僻远。政令不畅。设南海尉。秦中央赋予专断之权。集军、政、财权于一身。统制南海、桂林、象三郡。

秦始皇病逝于东巡途中。赵佗下令隔绝于中原联通的栈道。聚兵自守。除去忠于秦国的官吏。换上亲信。控制南海郡。此后又趁着中原楚汉之争。无暇顾及。兼并了象、桂林郡。建立南越国。比西汉还早一年。

可以说“自备待变”是务实的。务实的还有赵佗。估计在陆贾达到岭南之前。已经盘算好称臣。原因嘛:

军事实力不足

征服岭南的这支秦军人数在50万。分五路进攻。百越之地。大多以分散的部落。未建立统一的政权。需要出动这么一支庞大的军事力量吗?再者“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远隔千山万水。这样一支军队的后勤补给。又该如何解决?

此外。北戍的秦军30万。“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鍉”。说的是秦国害怕造反。收缴了所有兵器。需要军队驻守关东六国。那么。秦国是否还拿的出50万军队南征呢?很有可能这支南征的秦军。包含了后勤部队。

《曹操注孙子兵法》:“车驾驷马。卒十骑一重。养二人主炊家子。一人主保固守衣装。厩二人主养马。凡五人。步兵十人。重以大车驾牛......

曹操麾下。若是骑兵部队。后勤兵占1/3;若是步兵部队。后勤兵占1/5。撇除生产力代差、路途遥远、战斗减员的因素。取1/3。那么。留给赵佗的这支部队大约17万人。

滞后的农业生产

从长远上看。这支秦军统一岭南后。要解决粮食问题。但据根据《水经注》引述《交州外域记》的记载:

交趾昔未有郡县时。土地有雒田。其田从潮水上下。民垦食其田。

是说岭南为设郡县时。在交趾这个地方的农业生产。是一种依靠在滨海潮水涨落处开垦的种植。是靠天吃饭的落后原始生产力。虽然说秦国通过中原移民带来先进耕种技术。但有受制于生产资料。赵佗在吕后执政期间反抗。宣布称帝。脱离西汉政权。就在于吕后实行的“别异蛮夷”政策。控制了生产资料:禁止向南越国输出铁器。牲畜也只给公的。难以繁殖。

政权未稳固

赵佗兼并桂林、象二郡后。忌惮象郡当地部族势力。又将象郡一分为二。分为交趾、九真二郡。各只派一位官员管理。而没有照搬一整套行政机构进行治理。是担心造成当地部族的反抗。史籍记载:西瓯其众半赢。南面称王。有鉴于此。赵佗西瓯地区从桂林郡划出。成立苍梧王国。由同姓王赵光治理。加强其控制。

南越国周边。东北是闽越国。北面是长沙国。秦末农民起义之时。无诸率众归附吴芮。两人助汉灭楚有功。刘邦分别封将无诸在闽越国。吴芮封在长沙国。其中闽越国有一定的投机性。趁着赵佗逝世。发兵攻打南越国边境。

之所以刘邦将吴芮封在长沙国(下辖湖南、江西)的原因:

1、吴芮担任鄱阳令时深得民心;

2、吴芮手下多越将;

3、吴芮对刘邦忠心耿耿。

此外。刘邦还分封徭毋余为海阳侯。南海武为南海王。封地都在南越国境内。诸多措施是为了达到分化南越国的目的。

结语

赵佗是一位有远见的政治家。能审时度势。做出正确的选择。使得南越国处在有力位置。南越国立国不久。无论从军事实力、农业经济、国内外形势。都不足以对抗西汉。与其意气用事令岭南陷入兵祸。不如称臣。只是个名头。实际上呢。正如赵佗对第一次霸气回应陆贾一样。虽然称臣。关起门来仍是皇帝。从赵佗孙赵眜墓。出土的器物与墓葬形制。都违反了西汉的礼制。可见一斑。

各位看官。不知道您。怎么看?

欢迎点赞留言^_^

其他观点:

统一六国后的大秦王朝。有一个更为宽广的帝国版图构想。秦始皇将目标瞄向岭南百越之地。赵佗深受秦始皇器重。两次为副将征讨岭南。公元前223年。赵佗追随国尉屠睢的50万大军攻打岭南。屠睢因为滥杀无辜。引起当地人的顽强反抗。被当地人用毒箭射死。秦始皇重新任命任嚣为主将。赵佗为副将一起率领大军平定越地。经过四年的努力。公元前214年。岭南大地划入了大秦帝国的版图 。

然而此时的中原大地硝烟四起。大秦帝国摇摇欲坠。病重的任嚣和赵佗分析了岭南的未来局势。岭南现在虽然属于大秦的领地。根基不稳。如果大军离去。北上中原。很难预料会有怎样的后果。两人一致认为。必须守住岭南这块土地。无论中原谁来称帝。岭南都不能随意丢弃。任嚣死后。赵佗筑起三道防线。还趁机兼并了桂林郡和象郡。将岭南地盘扩大。中原战乱平息后。以番禹为都城。建立了南越国。赵佗成南越王。

公元前195年。刘邦的使臣陆贾来到南越国。在陆贾的劝说下。赵佗选择了臣服。南越国开始向汉朝称臣。并向汉朝进贡。好景不长。同年刘邦去逝。吕后临朝掌控朝政。与南越国的矛盾激化。派军前来攻打南越国。因环境不适应而未到达。赵佗见汉越矛盾不断产生。担心吕后通过相邻的长沙国来吞并自己。心灰意冷。于是就脱离了汉朝。自称“南越武帝”。十几年后。吕后去世。汉文帝又派陆贾前来劝说。赵佗再次归顺汉朝。同时去除了自己的帝号。

赵佗是南越国的第一位君王。因为是他把岭南并入中国的版图。所以他被后世认为是第一个开发这里的人。毛泽东更是评价他为“南下干部第一人”。

在赵佗的统治下。南越国不仅社会稳定、民族融合。经济和文化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国家欣欣向荣。公元前137年。一百多岁的赵佗去世。南越在他死后不到三十年就被汉朝灭亡。

赵佗第一次征讨岭南时。不像主将屠睢那样滥杀无辜百越人。而是对百越却一直实行“和辑汉越”政策。一方面安抚当地越族。另一方面又劝导自己的士兵和越族通婚。由此。他促进了汉族与当地各族人民的融合。赵佗是一个民族融合的功臣。

其他观点:

导语:

南越国王赵佗。活了足足100多岁。统治岭南81年之久。所谓归降汉朝。只不过是中原王朝好面子的一种说法罢了。赵佗的确接受了刘邦封赏印信。却始终没有真正投降过汉朝。

西汉王朝刚刚建立。刘邦在国内还有很多诸侯国没有消灭。百废待兴之时。刘邦根本腾不出手来收拾南越国。而且他担心赵佗手里50万秦军席卷关中。那一切就都完了。所以这是一次平等共存的相处方式。不存在谁臣服了谁。

01陆贾成为说和南越国王赵佗的重要人物。

其实如果郦食其活着。这件事铁定是他去。当年郦食其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就能将齐国七十多座城池都纳入刘邦的版图。可见他的口才有多厉害。

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吏。以其党为假守。秦已破灭。佗即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故释佗弗诛。汉十一年。遣陆贾因立佗为南越王。与剖符通使。和集百越。毋为南边患害。与长沙接境。---《史记》

这次的任务是一样的。但是行程却完全不同。陆贾必须要从长安前往广州。直线距离就有1200多公里。按照当时绕路的程度。陆贾几乎走了足足4000公里才到达广州。

广州是赵佗的都城所在。他见到赵佗以后。并没有任何卑躬屈膝的行为。而是以大汉使节的身份与赵佗对话。只用了四步。就劝成功了赵佗。

首先。陆贾明确地告诉赵佗。赵佗本是中原人。亲戚朋友也都在中原地区。甚至祖先的坟墓也都在中原地区。如果想要以偏安一隅的小政权和大汉王朝对抗。那就是以卵击石。

其次。陆贾不断吹嘘刘邦出色的地方。从沛县一个亭长开始。第一个攻入关中。虽然遭到项羽不公平待遇。可是刘邦励精图治。收复各路诸侯。最终灭了项羽。完成了一统天下的大业。总之陆贾就是为了告诉赵佗。刘邦是不可战胜的。

再者。陆贾开始说软了。他说刘邦虽然这么强大。但是这么多年的战争下来。刘邦心疼自己的百姓。他不希望再打仗了。陆贾这次来的目的。其实也就是为了避免两国交战而来。

最后。陆贾甚至指责其赵佗。他严词告诉赵佗。如果刘邦命人带十万人马南下的话。不要汉朝军马动手。你手下的人马就会因为不想跟汉朝作对。而把你给绑了送到汉朝去。而且你的祖先坟墓。铁定是要被汉朝人给挖了的。我们拦都拦不住。

这一系类的说辞。抑扬顿挫。简直就像是在表演口才一样。赵佗听了陆贾的说辞。不仅没有感到生气。反而觉得很过瘾。

所以赵佗接受了陆贾带来的印信。答应臣服汉王朝。不过这只是口头上的承诺。因为南越国从始至终都是他们家的天下。

02赵佗纯属捡了个漏。成为南越王也是运气好。

秦始皇一统六国以后。并没有收拢自己的野心。为了扩大自己的版图。他吩咐屠睢带领大军进攻岭南。结果屠睢真战死了。所以秦始皇再次任嚣为主将。赵佗为副将。带领50万大军进攻南方的百越。

佗曰:“高帝立我。通使物。今高后听谗臣。别异蛮夷。隔绝器物。此必长沙王计也。欲倚中国。击灭南越而并王之。自为功也。”於是佗乃自尊号为南越武帝。发兵攻长沙边邑。败数县而去焉。高后遣将军隆虑侯灶往击之。会暑湿。士卒大疫。兵不能逾岭。岁馀。高后崩。即罢兵。佗因此以兵威边。财物赂遗闽越、西瓯、骆。役属焉。东西万馀里。乃乘黄屋左纛。称制。与中国侔。---《史记》

50万大军南下以后。没想到没过多久秦始皇就病死了。任嚣并没有带兵回去。而是继续在南方作战。

而秦二世上台以后。赵高乱政的局面。使得任嚣和赵佗失去了回去的想法。他们打算在岭南地区开辟一个属于他们的王国。

很显然。任嚣当时已经有了这个想法。所以后来楚汉争雄的时候。任嚣手下的50万人马压根就没打算参加战斗。

所以说一直到汉高帝刘邦灭亡秦王朝之前。任嚣一直都是这50万人马的主帅。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任嚣将会是南越国的首任国王。

很可惜的是。公元前206年。听说秦朝灭亡的消息以后。任嚣忧郁成疾病死了。这可给了赵佗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过去赵佗不过就是任嚣的一个跟班。做梦也不可能想到会成为50万大军的主帅。现在群龙无首之下。赵佗果断接过帅印。成为了50万人的头目。

这个时候赵佗将秦国派到岭南各地的郡长官。全都换成了他的自己人。实实在在地掌握了整个岭南地区的控制权。

时机成熟以后。赵佗便在岭南地区建立南越国。成为了南越国第一任君主。由此可见。赵佗纯属运气好。否则哪里轮的到他做皇帝呢?

03南越国最强大时。曾经席卷广西湖南地区。

赵佗可不是一个省油的灯。他成为领袖以后。极力想要扩大自己的地盘。不仅将广西桂林打了下来。而且继续北上。一直将长沙纳入了自己的版图。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汉高帝刘邦才意识到了南越国的可怕之处。所以他立刻从长安派人前往南越国招降。

因让佗自立为帝。曾无一介之使报者。陆贾至南越。王甚恐。为书谢。称曰:“蛮夷大长老夫臣佗。前日高后隔异南越。窃疑长沙王谗臣。又遥闻高后尽诛佗宗族。掘烧先人冢。以故自弃。犯长沙边境。且南方卑湿。蛮夷中间。其东闽越千人众号称王。其西瓯骆裸国亦称王。---《史记》

为什么说是招降呢?理由很简单。因为刘邦占领了关中。他自认为关中包括中原地区。才是大国所该拥有的地方。南越国偏安一隅。人口稀少。刘邦并不重视。

可是赵佗手里有50万大军。而且是强大的秦国军队。这可不是开玩笑的。所以刘邦以比较高的姿态。招降南越国赵佗。

还有一个可能。因为南越国最后是被汉朝给灭了。所以他们在历史上的地位就相应变得非常低。为了美化汉王朝的大一统局面。所以后人故意开始抹黑南越国的存在。

甚至南越国最强大时拥有半壁江山的事实。都逐渐被汉朝给抹杀了。这也很容易理解。毕竟你的王朝已经消失了。现在是汉朝说了算。想怎么说。南越国都无可奈何了。

总结:刘邦不愿意跟赵佗开战。

陆贾说得十分慷慨陈词。简直就是在威逼赵佗。其实这就是一种假象。当时的刘邦哪有功夫对付赵佗呢?

异姓王基本都开始造反了。刘邦四处征战。又杀了军事指挥官韩信。所以他压根就没有这个能力。对付赵佗手里的50万秦军。

担心秦军卷土重来。刘邦只好以一种强硬的态度来处理南越国北上的事情。真实实力也正如赵佗所言。如果他带兵北上的话。是不是就可以跟刘邦一样。成为天下的皇帝呢?

其实一切都是有可能的。毕竟秦军的战斗实力在哪里。而刘邦又把自己的诸多功臣给诛杀了。好在赵佗是一个知足的人。

参考资料:《史记》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清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4:21:29

    南越,刘邦,陆贾,岭南,汉朝,南海,自己的,中原,秦国,长沙

  • 心太野╮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4:21:29

    没想到大家都对南越王赵佗归降的原因是什么?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一桥孤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4:21:29

    导言:首先。不是太苟同题主的提法:南越王赵佗归降。赵佗只是接受西汉的册封。不存在归降。赵佗曾对第一次出使南越的陆贾。喋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