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这么伟大,为何“毒”里却有个“母”字?这两字究竟有何关联?
原创

母亲这么伟大,为何“毒”里却有个“母”字?这两字究竟有何关联?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毒字和母字的关联是:

从形上:毒字上下结构。下部母子。

从意上:一丁点关系都没有。

毒:原指一种毒草。

毒字原来的下部写成“毋”字。在汉字的演化过程中。才写成“母”字。要说联系就是别字的联系。

所以不可胡乱联系。

不可亵渎伟大的“母爱”。

其他观点:

母亲是伟大的。怎么会在“毒”字里出现呢?难道这个“毒”字真是指人们所说的“最毒莫过妇人心”?这的确是个很值得思考的事。为何“毒”字里要有个“母”字呢?难道这两个字真的有关联吗?

我们先从“毒”字说起吧。“毒”字原本是写作“毐”字的。“毐”字是形声兼会意字。说它是形声字。指的是“土”字和“毋”(wu)字上下组合。上“土”字是形。下“毋”字是声。说“毐”字是会意字。是指上从“屮”(che)字。下声“毋”字。“屮”字是象形字。样子像枝茎。有草木初生之义。“毋”字是象形字兼会意字。是“女”字分化出来的字(女、母、毋)。“毋”字表示禁止之义。那么。这个新组合的“毐”字字义。本义指毒草。引申义指毒物、毒害等。

“毐”字是由两个形声字组合而成的会意字。这说明这个“毐”字的出现比“屮”字和“毋”字晚。那么。这个“毐”字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毐”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是以春秋战国至秦朝时期篆书出现的。这说明“毐”字也是象形字。是由两个象形字“屮”字和“毋”字组合而成。下边仍然是“毋”字。而不是“母”字。真正出现“毐”字下边是“母”字。始见于东汉《说文》小篆文字中。可见这个“毐”字下边那个“母”字到了东汉才使用的。为什么此时用“母”字代替“毋”字呢?这与书法简化字有很大的关系。

秦朝开始有了隶书。到了汉朝十分时兴。隶书其实也是汉字简化的一种形式。只是为了书写方便。字形美观。在字义上没有要求。这时候不使用“屮”字了。出现了“土”字和“母”字相结合的“毒”字。“土”字还又多了一道横。从此。这个“毒”字的字形结构。一直延续到今天。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这个“毒”字中的那个“母”字。这个“母”字与“毒”字有何关联?可以毫不怀疑而肯定地讲。一点儿关联也没有!说它没有关联吧。却有人经常用“毒”这个字来形容女人的狠毒。

我们看到今天这个“毒”字是简化字。是由一个“土”字和“母”字构成的。这个字的构成原本是由一个“屮”字和“毋”字组成。是表示禁止毒草、毒物、毒害。字义很讲得通。而换成一个“母”字。就讲不通了。意义不对了。太差了!这是把毒草比喻母亲?还以为母亲就是毒草?现实生活中的母亲可是伟大的。可亲可敬的。歌颂伟大母亲的诗篇也数不胜数。怎么可以把母亲比喻成毒草呢?这显然是很不对的。

也许是历史上出现过蝎蛇心肠的女人?现实生活中也的确有狠毒的女人?例如历史上那些贵妃什么的。为了自己孩子的皇位。什么坏心眼子都敢使。还有现在的母亲为护犊子。维护自己的丈夫或这个家庭。她可以做出意想不到的坏事恶事狠毒的事。小说《封神演义》有句话:“最毒莫过妇人心”。也许这就是从这个“毒”字上受到的启发吧。其实。这个“毒”字的本义并不是指的母亲。

综上所述。现在使用的这个“毒”字。与以前的那个“毐”字字义根本不一样。这是两种意义不同的概念。把“母”字硬拽进“毒”字里。的确牵强附会。是极其错误的。

总而言之。母亲是伟大的。不可诋毁的。“毒”字里有个“母”字是书法界为了书写美观而简化的字。“毒”字和“母”字一点关联也没有。要说有的话。那就是现在“毒”字下的“母”字成了代词“毋”字。在字义上仍然没有变化。

其他观点:

这个字。我早就解释过。

毒字的下半部分并非母字。这是汉代时才改的。是根据先秦的一种篆字改写的。但是篆字原字。下面也不是母字。而是乱草的形象。

毒字。也是在后世才被赋予了“有害物质”的这种意思。原本只是形容苦涩。

比如《广雅·释诂》 里说:“毒。苦也。”

《周礼·医师》中也说:“聚毒药以共医事。”这里说的“毒药”。其实就是指苦味的药物。

《黄帝内经·素问·脏气法时论》里也说:“ 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而《史记·淮南衡山列传》里说得更明白。是千古流传的一句话:“毒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后世才改为“良药苦口”。而原文是“毒药苦口”。

所以。“毒”。本来形容的是“苦”。

汉以后。改变了过去使用的篆字。创造出隶书。始有现在的“毒”字。下边是“母”。为什么是“母”?很简单。因为母亲苦啊。

你知道不知道有个词叫“含辛茹苦”?经常用来形容什么?

母亲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母亲为了孩子受苦。汉代创造隶书里。文人墨客觉得母亲哺育孩子。也相当于在品味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苦涩。所以把母字放入了毒字之中。

所以。“毒”并不影响“母”的伟大。甚至还诠释了“母”为什么是伟大的。

人类发现苦味发现有毒物质。在神话中。源于神农尝百草。百草哪来的?地里生长的。

而“母”字。也有孕育生长的意思。这也是能够表达字义起源的。就是说。人类发现的苦味的东西和发现的有毒物质。最早是从土地生长出的植物内发现的。

中华汉字博大精深。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念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4:22:55

    母亲,毒草,象形字,字义,组合,是由,隶书,毒药,这是,篆字

  • 难入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4:22:55

    没想到大家都对母亲这么伟大,为何“毒”里却有个“母”字?这两字究竟有何关联?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擦掉眼泪我依然是王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4:22:55

    毒字和母字的关联是:从形上:毒字上下结构。下部母子。从意上:一丁点关系都没有。毒:原指一种毒草。毒字原来的下部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