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顺治死后第12天。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位辅政大臣就以皇帝名义发出第一道诛杀令。处决了他们的头号政敌吴良辅。撤销了十三衙门、内阁及翰林院。把顺治帝、吴良辅拿走的权力又夺了回来。
佟妃因儿子玄烨继位。与顺治皇后一道被尊为太后。但因长期体弱多病。23岁即病亡。根本不是坊间谣传的与吴良辅有私情而被康熙秘密弄死。大家别被清宫戏毒害了。这类电视剧除了所处朝代和皇帝名号是真的。其他统统都是假的。
其他观点:
顺治皇帝死后。吴良辅被处死。内监吴良辅。交通内外官员。作弊纳贿。罪责难逃。研审情真。
上面的话是顺治皇帝发给吏部的谕旨。可见虽然顺治皇帝宠幸吴良辅这个太监。但是顺治也是很清楚这个人是有问题。并且在顺治15年。吴良辅也被牵扯到作弊案子中。牵扯到大学士陈之遴、巡视中城御史王秉乾、都督同知王之纲等人中去了。吴良辅收了很多贿赂。宦官干政、勾结外官那是死罪。但是顺治皇帝却舍不得杀他。还给他安排好了出路。让他去出家保命。
不过顺治皇帝去世才几天。吴良辅就被处死了。登基的康熙才几岁。处死吴良辅应该是孝庄太后的意思。孝庄太后辅佐了顺治、康熙两代君王。为人谨慎。处死吴良辅自然是有道理的。
野史中。吴良辅和佟妃有染。
在野史中。康熙处死吴良辅时因为这个小太监和自己的生母佟妃有染。在《少年天子》中还有这样的一幕。那就是康熙还是三阿哥玄烨的时候。曾经亲眼看见吴良辅和自己的母亲有染。
佟妃为何要投靠一个小太监了?
那是因为顺治皇帝宠爱董鄂妃。佟妃投靠顺治看重的太监吴良辅是给自己找靠山。其实这件事情想想就很荒唐。顺治皇帝再怎么看重吴良辅。也不会容忍他给自己戴绿帽子吧。吴良辅也不会傻到去和皇帝的女人有染。要是两个人真的有染。顺治皇帝早就除掉他了。
正史中。吴良辅被孝庄太后处死。
顺治皇帝去世后没几天。吴良辅的确被处死了。有四大罪状:干预朝政、结党营私、勾结外官、祸乱朝纲。这四条罪状条条都是死罪。至于是何人处死的?才几岁的康熙不可能。还是孝庄太后的主意了。孝庄太后以前之所以没有和吴良辅翻脸。那是因为她和顺治皇帝关系本来就不好。这件事情被暂缓了。
明朝灭亡的原因之一是宦官干政。吴良辅还建了十三衙门。那又把宦官的权力提高了。孝庄怎么会容忍宦官干政破坏超纲了。孝庄杀掉吴良辅其实也是杀鸡给猴看。警告其他太监得安分点。纵观清朝历史。还真没有几个宦官干政的。可以说。孝庄这件事情还是干得是很漂亮的。
吴良辅被处死是最有应得。
很多人说吴良辅很精明。能够得到顺治皇帝的信任。可是我却觉得他挺傻的。作为一个太监。侍奉好自己的主子。一生安稳就不错了。也没有子嗣。贪污钱财有什么用了?李莲英就比他精明多了。吴良辅干政。掌控新建立的十三衙门。更是把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位辅政大臣都得罪了。孝庄太后就更不用说了。只是顺治皇帝保护着吴良辅。暂缓动他而已。
可以说。顺治皇帝一死。失去了保护伞的吴良辅是必死无疑。也是罪有应得了。
其他观点:
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顺治皇帝去世。曾经深得顺治皇帝宠信和器重的太监吴良辅。也随即迅速迎来了他的人生末日。
在不少民间野史以及影视作品之中。都将吴良辅的死归结于他与康熙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有染”。甚至还有一些说法称。康熙就是吴良辅与佟佳氏的“私生子”。当然。这样观点纯属无稽之谈。其灵感更多的来源于历史上秦始皇生母赵姬与“假太监”嫪毐的故事。在正史中绝非如此。
吴良辅之所以在顺治皇帝去世后迅速被处死。归根结底还是内廷宦官与朝堂官员之间权力争斗的结果。
吴良辅。顺治皇帝最为信任和器重的宦官。
顺治皇帝对于太监们的宠信其实也是一种必然。原因就在于多尔衮的擅权专政。
崇德八年(1643年)。清太宗皇太极去世。顺治皇帝“阴错阳差”般的登上了皇位。很快便在多尔衮等人的辅佐下。定都北京。坐拥了天下。然而。年幼的顺治皇帝更像是一个“傀儡”。权臣多尔衮才是整个大清王朝真正的最高统治者。
此时的多尔衮不断排除异己。长期把持朝政。并且还强迫顺治皇帝先后加封其为“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将自己凌驾于皇权至上。不仅如此。多尔衮为了更好的控制顺治皇帝。还对其“生活”方面大加干涉。除了限制顺治皇帝与其生母孝庄太后进行见面与交流外。包括顺治皇帝的婚姻以及后宫事务的安排。也都全权由他来进行定夺。
顺治七年(1650年)。多尔衮去世。尽管顺治皇帝对多尔衮及其党羽进行了非常彻底的清算。可多尔衮的擅权专政给其留下的心理阴影却是难以磨灭的。于是。顺治皇帝选择重用一大批曾遭到多尔衮排挤和迫害的官员。这其中就包括索尼、鳌拜、遏必隆等人。同时。他也对自己身边的近侍和宦官产生了极度的依赖与好感。
吴良辅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功“上位”。成为了顺治皇帝非常宠信的太监。
要说吴良辅最为人所熟知的事情。还是他曾“代替”顺治皇帝剃度出家。
顺治十七年(1660年)。顺治皇帝最为宠爱的董鄂妃因病去世。顺治皇帝是伤心欲绝。不仅罢朝五天。放下全部政务专心处理董鄂妃的丧事。更是就此看破红尘。准备剃度出家。甚至都已经将为他剃度的师傅请进了宫中。
然而。顺治皇帝准备剃度出家的举动遭到了孝庄太后以及所有朝臣的强烈反对。所有人均上疏表示“国不可一日无君”。希望顺治皇帝能够回心转意。
在《汤若望回忆录》中。对于这件事情也有着这样的记载:
“此后皇帝便把自己委托于僧徒之手。他亲手把他的头发削去。如果没有他理性深厚的母后和汤若望加以阻止。他一定会充当了僧徒的。”
就这样。顺治皇帝放弃了出家的念头。并且就此安排吴良辅“代”他剃度。
“悯忠寺观内珰吴良辅祝发。”
此时。距离顺治皇帝去世只有五天的时间。五天之后。伴随着顺治皇帝的去世。吴良辅。这位顺治皇帝最为宠信与器重。甚至还安排“代替”其剃度出家的官宦。也就此迎来了他的人生末日。
吴良辅之死。归根结底还是政治权力斗争的产物。
就在清朝刚刚挥师入关、定鼎中原的时候。掌握绝对权势的多尔衮为了防止明末宦官专权的局面再度出现。制定了非常严苛的“内廷不得干政”的制度。
“嗣后太监不许朝参。亦不必排列伺候。”
在多尔衮去世。顺治皇帝正式亲政之初。也沿袭了这一制度安排。为此他还将自己的上谕铸成铁牌。立于交泰殿。
“顺治十年六月二十九日。谕内院:凡系内员。非奉差遣。不许擅出皇城。职司之外。不许干涉一事。不许招引外人。不许交结外官。不许使弟侄亲戚暗相交结。不许假弟侄等人名色置买田产。因而把持官府。扰害民人。其在外官员。亦不许与内官互相交结。如有内外交结者。同官觉举。院部察奏。科道纠参。审实一并正法。防禁既严。庶革前弊。仍明谕中外。以见朕酌用寺人之意。内院即传谕该衙门遵行。著刊刻满、汉字告示。自王以下及官吏军民人等咸宜知悉。”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顺治皇帝对于太监们开始愈发的倚重和信赖。尤其是吴良辅。更是深得顺治器重。
就这样。在吴良辅的建议下。顺治皇帝仿照明朝时期的“二十四衙门”制度。建立了“十三衙门”。
所谓“十三衙门”。即司礼监、御用监、御马监、内官监(宣徽院)、尚衣监、尚膳监、尚宝监(尚宝司)、司设监、尚方监(尚方院)、惜薪司、钟鼓司(礼仪监、礼仪院)、兵杖局、织染局(经局)。在此之前。清朝的内廷事务皆由内务府负责。而随着“十三衙门”的建立。内务府的职权遭到了彻底的取代。已然是“名存实亡”。
与此同时。“十三衙门”的建立也造成了一个非常严重的后果。那就是宦官势力开始抬头。并且宦官集团与朝堂官员。特别是满洲官员之间的矛盾在不断加深。
一方面。“十三衙门”的主管皆为宦官。而宦官集团正是借助“十三衙门”将势力范围向整个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等领域进行全面的渗透。并且在各个方面施加自身的影响力。严重触及了满洲官员以及贵族宗亲的利益。
另一方面。内务府的高级官员都是由满洲贵族担任的。而“十三衙门”彻底架空了内务府。打破了此前的制度安排。进而破坏了满洲统治阶级内部的稳定。再加上“十三衙门”的宦官们还不断利用职权之便。他脏枉法。中饱私囊。更加激起了官员们的极大不满。
于是乎。内廷与外朝之间的权力争斗变得愈演愈烈。而吴良辅作为宦官集团的重要核心。自然成为了朝中大臣们的眼中钉、肉中刺。
而在这一时期。吴良辅自己的一些狂悖举动。也进一步激化了双方之间的矛盾。
顺治十五年(1658年)的时候。吴良辅因与大学士陈之遴、都督同知王之纲、巡视中城御史王秉乾等人串联勾结、纳贿作弊而遭到了朝臣们的弹劾。可这个时候的顺治皇帝对于吴良辅极度宠信。因而只是处置了了陈之遴等几位涉事官员。对于吴良辅不仅网开一面。并且继续委以重用。这使得吴良辅更加为朝臣们所嫉恨。
到了顺治十八年(1661年)。顺治皇帝去世之后。此时的吴良辅依然非常的不安分。他与“十三衙门”是蠢蠢欲动。不断秘密进行着串联活动。企图利用新君登基、政局不稳的时机来争权夺势。进而可以把持朝政。
最终。在孝庄太后以及索尼、鳌拜等“辅政大臣”的共同打压下。吴良辅等人的计划最终破产。吴良辅本人也被下令诛杀。
在吴良辅及其党羽遭到了极为迅速而又彻底的清算后。“十三衙门”也遭到了裁撤。内务府的职能得以恢复。经此之后。清朝内廷的官宦势力遭受到了毁灭性打击。而这也为整个清朝时期没有出现类似于明朝末年那种宦官专政的政治局面。奠定了非常重要的根基。
而吴良辅。他作为“十三衙门”建立的“始作俑者”。同时又是宦官势力的代表与核心。自然是处在了这场内廷与外朝政治权力争斗的风口浪尖上。于是。伴随着他的最大靠山——顺治皇帝的离世。吴良辅“议罪当诛”的人生结局也就变得无法避免了。
至于吴良辅与康熙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之间的“绯闻”。也仅仅是一些野史编撰以及影视作品的演绎而已。一来。吴良辅是“真太监”。不像嫪毐是“假太监”。因而他并不能真的祸乱顺治皇帝的后宫;二来。吴良辅是顺治皇帝的近侍。除了时刻陪伴顺治外。就是在管理“十三衙门”。与佟佳氏之间也没有过多的接触机会。
所以这样的说法只可能是无稽之谈。历史上是绝无此事的。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78962.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顺治,皇帝,宦官,衙门,太监,太后,孝庄,多尔衮,自己的,康熙
没想到大家都对顺治宠爱的太监吴良辅为何在顺治死后被处死,和佟妃有关系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顺治死后第12天。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位辅政大臣就以皇帝名义发出第一道诛杀令。处决了他们的头号政敌吴良辅。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