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人眼很难、也不应该用“像素”来衡量1、像素是图像数字化、栅格化之后的度量单位
一个图像。数字化之后。变成了由很多个点组成的集合体。只有位图(栅格化图)才有。电脑上的矢量图。是没有像素概念的。
1)很多实际的图像。没有像素的概念
比如一幅油画。油画本身。没有像素的概念。它本身又不是由一个个点组成。是一笔一笔画出来的。如果把它扫描或者拍照成为电脑jpg照片。那就有像素的概念了。像素多少。看你扫描的精度。
2)矢量图。没有像素的概念
比如CAD图。只存在点、线、面的概念。一条没有宽度的线。再怎么放大。也是没有宽度的线。
2、人眼有很多视神经。来感受光的强弱、色彩等信息
1)人眼常见的、用于成像的视神经细胞是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
视杆细胞(rod cell)是感受弱光刺激的细胞
视锥细胞(cone cell)膜盘上嵌有的感光素。能感受强光和色觉。人的视网膜上含有三种视锥细胞。分别具有感受红、蓝、绿三种颜色的视色素。
2)如果把一个细胞当成一个像素。那人眼大概是这样的:
人的视网膜内约有600—800万个视锥细胞。12000万个视杆细胞。在黄斑中央凹处只有视锥细胞;越往外。视杆细胞的数目逐渐增多。视锥细胞的数目逐渐减少。辨色的能力则逐渐减弱。
这可能和现在手机的黑白和彩色双摄像头。有异曲同工之处。
3、人眼成像的特点
1)由上面也可以看出来。不同的细胞负责不同的感光。它们是不均匀的。一张照片的像素。是均匀的。都有明暗和色彩。
2)人眼只有黄斑处。视觉能力最强。分辨率最高。辨别能力最高。人眼看一幅照片。是不断的变换关注点位置的。不是一下子全部看清楚。
(图片来源:Leo1980街头摄影)
比如上图。人眼可能是按照箭头的顺序。不断变换关注点。然后大脑形成一个统一的图像印象。所以可能看一张图。有的人没注意到某个细节。所以你说人眼多少像素。一个人可能看图的时候。某个地方完全没有形成像素。
可能让一个人看20秒之后。你问他:图里有几个墩子?
啊?图里有墩子?
墩子都没看见。这是几个像素?
3)看到多少内容。和注视时间也有很大关系
看一秒钟。和看一小时。对应看到的内容肯定有所区别。所以看1秒钟看到多少像素?看一小时多少像素?
4)人眼看东西。主观性也比较强
这一点也很重要。有人失恋了。满大街。看谁都是自己女朋友。那算多少像素?
看到一块石头。都是美女。特美特详细。“像素”很高。但都是主观想象出来的。
(图片来源:网络)
其他观点:
人的眼睛看物体的清晰程度。一是受眼睛本身的感官材料的影响。二是受人的大脑决定的。我们的大脑的辩识能力也不是一层不变的。也是因人而异的。这要看我们的大脑开发到什么程度。
其他观点:
首先你应该先了解人的眼睛更像是一个动态照相机。硬性比较的话像是有高达5.76亿的超级相机。大约等效于一台50毫米焦距。光圈F4~F32,400万像素。是的只有这么多。
我的看法是人的眼睛是世界上最好的相机。当然是对于我们人来说。因为世界上的美我们都能
感知。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79347.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像素,细胞,都是,墩子,概念,大脑,图像,眼睛,能力,栅格
没想到大家都对人的眼睛的“像素”究竟有多高?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人眼很难、也不应该用“像素”来衡量1、像素是图像数字化、栅格化之后的度量单位一个图像。数字化之后。变成了由很多个点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