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这个李绩。就是徐世勣。被演绎成隋唐演义的徐茂公----徐世勣。因为军功被赐姓为李。也叫李世勣。后改名李勣。
唐太宗李世民立太子李治以后。一直太子担心不能控制权臣。当时李绩大破突厥。开疆拓土。出将入相。功勋卓著。为人谦虚谨慎。取得胜利多把功劳推让给部下。在军队威信很高。
没过几年。李世民觉得自己身体不行了。就对李治说:\"我现在准备贬李绩为外官。如果。他得到任命以后。进宫表示不愿去。立即找个理由杀之。如果他迟疑拖延。将来你不能用他。如果他立刻出京。说明此人忠心。可以信赖。我死后。你便立即召开回来。封为仆射。他蒙受你恩惠。必定为你尽死力。\"
于是。李世民上朝宣布任命。派李绩出任叠州都督。李绩结果连家也没有回。直接赴任。也许在路上。原以为可以做顾命大臣的他。却怎么也没想到这样的结果。真不知道如此忠心的他心中是何等悲凉。
李治即位。成为唐高宗。召李绩入朝拜洛州刺史。接着又加封开府仪同三司。命他任同中书门下。参与执掌机要事务。这一年。又册拜为尚书左仆射。
李世民如此布局。虽是精妙。但是可以看出他作为帝王。手段高超。冷酷无情一面。
后来唐高宗要立武媚娘为皇后。李治和武则天便亲自上门送礼。去征求顾命大臣之首自己亲舅舅长孙无忌的同意。但长孙闭口不谈。褚遂良等几位带领百官反对。立后之事已无希望。
最后。唐高宗来到李勣府上。看有病没有上朝的李勣。高宗说:“我准备立武昭仪为皇后。无忌、遂良等百官不同意。只好作罢。”
李勣不动声色地说了一句改变历史的话:“此乃陛下家事。何须问外人。“
这一下。唐高宗和武媚娘下定了信心。终于通过艰苦的斗争。把武媚娘推上了皇后宝座。
其他观点:
“荣耀历史”用心为你解答。
《隋唐英雄传》中。徐茂公是李世民军师。料事如神。看来成就大事的人身边标配诸葛亮式的人物。可惜的是徐茂公是小说虚构的人物。但是他却有历史原型。而且这历史原型的名声不输于任何一个大唐开国功臣。他就是徐世勣。字懋功。本篇将全景展示大唐英国公的辉煌一生。
瓦岗寨风云人物
早年徐世勣加入瓦岗寨反隋。是瓦岗寨大当家翟让依赖的智囊。在瓦岗寨击杀隋朝名将张须陀的战役中。徐世勣表现出优异的军事才能。面对张须陀的2万精锐隋军。翟让已经让亲信收拾行囊准备跑路了。关键时刻徐世勣站出来。先是诱敌深入。随后巧设伏兵。隋军全军覆没。张须陀也战死。瓦岗寨一战成名。
也许是看出翟让不是干大事的人。徐世勣和王伯当商议后劝翟让迎李密入瓦岗寨。李密出身士族。四世三公。袭爵蒲山公。有逐鹿中原的雄心。彼时刚刚和杨玄感造反失败。正想东山再起。便接过了瓦岗寨的橄榄枝。“落草为寇”。李密是枭雄。怎甘心造反大业受翟让掣肘。便设计杀了翟让。徐世勣也差点被杀。幸得王伯当及时保护。李密做了瓦岗寨大当家的。为了安抚翟让旧部。依然让徐世勣、王伯当、单雄信等人领兵。
李密一心想攻克洛阳。洛阳为隋朝东都。天下中枢。西可入关中。南可入中原、黄淮。东可入山东。北可入华北、山西。隋朝还在洛阳周边见了黎阳仓等粮仓。粮食充足。谁占据了洛阳。谁就有资格逐鹿天下。洛阳由王世充镇守。双方鏖战。李密先胜后败。投降唐朝。徐世勣等人也一起降唐。
李世民得力大将
降唐后的徐世勣和父亲徐盖均被李渊赐姓“李”。故称李世勣。自此跟随李世民南征北讨。
武德三年。跟随李世民击败宋金刚;
武德四年。跟随李世民擒获窦建德。逼降王世充。回到长安后李渊论功行赏。李世民自然第一。为上将。而李世勣功劳仅次李世民。为下将;
武德五年。窦建德余部刘黑闼反扑。李世勣在洛水之战击败刘黑闼部将高雅贤。稳定山东局势;同年跟随李世民讨伐杜伏威。迫使其入朝称臣;
武德五年。唐朝以李世勣为主将。讨伐徐元朗。不久便斩获其首级。再次平定山东;
武德六年。随李孝恭、李靖讨伐辅公祏。李世勣率部击杀辅公祏。江淮平定;
国内统一之后。大唐又面临边患。李世勣等大将纷纷挥师北上。
武德八年。以李世勣为行军总管。在并州大败突厥人;
武德九年。李世民登基。为避讳。李世勣改名为李勣;
贞观十九年。跟随太宗征讨高句丽。作战前期唐军摧古拉朽。来到安市城。遇到顽强抵抗。李勣向太宗进言城破后屠城。这也暴露李勣沙场宿将的杀性。安市城内民众惊闻要屠城。守城更加卖力了。唐军迟迟不能攻克。因粮草不继。天气转冷只能退军。但是十多年后。李勣会再次站上这片土地。
李治的肱股之臣
太宗病重。自知时日无多。召太子李治交代后事。提到李勣。便对太子说:“你对李勣没有恩情。现在我要将他贬官。等你做了皇帝之后再给他升官。这样你就对他有恩。他也就能为你尽心尽力了。”
其实早在贞观十七年。李治刚被立为太子的时候。太宗就降了李勣的官位。命他为太子詹事。已经将他作为未来的托孤大臣培养。李治登基后。立即将李勣从外地召回。任命为尚书左仆射。这便是唐朝的宰相了。
高宗乾封二年。74岁的李勣挂帅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统帅大军征讨高句丽。完成太宗未竟之事业。大军势如破竹。次年便合围平壤。高句丽王持白幡投降。高句丽灭亡。大唐设安东都护府管辖其地。
李治安排了隆重的献俘仪式。首先在太宗昭陵献俘。得意洋洋地向太宗宣示自己的功绩。然后又在太庙献俘。向列祖列宗再次宣示自己的功绩。不久在含元殿举办受俘仪式。随后又在南郊祭天。向上天禀告。可谓是过足了瘾。而作为征讨高句丽最大功臣的李勣也是备受荣宠。风光一时无两。
几年后。李勣去世。享年76岁。高宗为其辍朝七日。并下令陪葬昭陵。参照汉之霍去病故事。仿照阴山、铁山等山脉修建其陵墓。以表彰其击败突厥、薛延陀的功绩。终唐一朝享受到如此待遇的也只有李靖了。
不过李勣去世后也并不安稳。武则天掌权后。其孙李敬业起兵讨武。恼羞成怒的武则天下令将李勣掘墓砍棺。好在中宗复辟后恢复李勣一切荣誉。并迁址重新安葬。
深知为臣之道
李密被王世充击败后。入关投降唐朝。原本瓦岗所占据的土地都交给李勣管理。有人劝他上表把土地、人口所有信息献给李渊。便是大功一件。
李勣却拒绝了。他认为这些土地都是李密的。要献给唐朝也应该由李密来上表。而不应该是自己以此来邀功。于是他把土地军民本册一一整理。派人送给李密。由李密上表给李渊。李渊知道这件事情后。非常高兴。称赞其为“纯臣”。当即封其为莱国公。赐姓“李”。
高宗李治想要立武则天为后。遭遇了众人的反对。他召集长孙无忌、褚遂良、李勣等顾命大臣问策。李勣托病不去。即不当众表态。而褚遂良则是坚决反对。李治感觉很为难。便暗中找到李勣。此时李勣表态立皇后是皇帝的家事。没有必要问外人。由此李治坚定了换后的想法。这也是李勣最为人诟病的地方。混成了官场老油条。不再坚持原则。所以后来的武后乱政。李勣要付很大一部分责任。被武后掘墓算是一种报应惩罚吧。
说不清的历史。窥一斑而见全豹。
欢迎关注“荣耀历史”。一起感受历史荣耀。
其他观点:
大唐贞观时期。此人主要担负守边之任。徐茂公就是徐世勣、字懋功。本为十三岁就劫道杀人的悍匪。后来在战乱中成长为了大将。自喻生平杀人如麻。直到为将之后。才明白了能用兵法以活人。
徐世勣投唐时。以献城池与户籍、人口土地之功而被特赐李姓。之后就改名为李世勣;唐太宗驾崩。避违去“世“字。又改称:李勣。
唐太宗在位二十三年。李世勣出为边将。远离长安。驻并州守边。守了十六年。
其人能征惯战、兵略出众、治军有方。军功显赫。镇守并州时。突厥人闻其威名而远遁。由此被太宗赞誉为“大唐活长城”。
《贞观政要》唐太宗曰:隋炀帝劳百姓。筑长城以备突厥。卒无所益。朕唯置李世勣于晋阳而边尘不惊。其为长城。岂不壮哉!
太宗临终前。对活着的贞观元勋诸将。唯独不放心李世勣。故而试探了一下。让李世勣不知不觉的在鬼门关上打了个来回。
贞观二十三年。
唐太宗卧病。当时勋臣旧将。尉迟敬德龙精虎猛的退休在家。每天听歌舞炼丹药。不问世事。太宗对其很放心。
程知节统领京城禁军。重兵在握。太宗对他也很放心。
然而对将略才能出众、而性格中有些首老鼠两端的中立派李世勣。那是真不放心。
于是。唐太宗对太子李治说:
“李世勣有大才。而你却对他没有什么恩惠。朕现在准备贬他为外官。如果他奉诏之后立即出京赴任。待朕死后。你应当立即召其回京。并授他仆射之职。他就蒙受了你的恩惠。必定为你尽死力。”
又说:
“如果李世勣接到诏书后。不肯离京。而留在京城观望。那么就由你以太子身份下令逮捕他。然后迅速定罪。立即杀了他。决不能犹豫。”
当天太宗下诏。命令李世勣出任叠州都督。
而李世勣接到命令后。竟然连家也不回。直接走马出京。急赴叠州上任去了。这姿态做的。说真的也是用力过猛了。
唐太宗闻知后。估计是否会在心里暗骂一声“有才无胆之辈”。就不得而知了。
李世民终究是胸怀无双的千古一帝。最终没有因猜忌而屠勋臣。使李世勣在高宗朝为大唐灭高句麗立下了赫赫军功。
在唐高宗想立武则天为皇后时。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元勋重臣们极立反对。
高宗李治的压力是山大的!
然而已避讳改名的李勣。又在关键时候祭出一句“不闻帝王家事”。
在高宗问其态度时。李勣声称:
“皇帝欲立谁为皇后。属帝王家事。无须问大臣。”
这就给了长孙无忌们狠狠一击。也让唐高宗与武则天喜出望外。从而为武则天打败勋臣、最后以“武周”取代李唐。铺上了第一块砖!
如果唐太宗地下有知。会如何?
必是拔剑斫石而怒言:“恨不斩此猾贼!”
公元684年。
武则天废唐中宗李显与睿宗李旦。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女皇称帝的局面摆出来了。
李勣之孙李敬业完全没有继承其祖父的不站队精神。在扬州起兵反武则天。兵败。
雌威大发的武则天恨屋及乌。命令将李勣从坟墓里挖出来剖棺锉骨扬灰。
然后。又下旨剥夺了其族之国姓“李”字。复姓为徐。
这时候。李勣又重新变成了徐勣!
【图来自网络】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79891.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太宗,贞观,长孙,大唐,高宗,武德,武则天,李密,洛阳,太子
没想到大家都对唐朝建立以后,帮助李世民的徐茂公去哪了?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这个李绩。就是徐世勣。被演绎成隋唐演义的徐茂公----徐世勣。因为军功被赐姓为李。也叫李世勣。后改名李勣。唐太宗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