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冯玉祥西北军的“五虎上将”。指的是张之江、李鸣钟、宋哲元、鹿钟麟、刘郁芬五人。
至于“五虎上将”的最终结局。整体来说都算得上是善终。张之江和鹿钟麟活得最高寿。最后都成了全国委员。
李鸣钟在全国解放前病逝。去世后被中央追授为爱过民主人士。宋哲元和刘郁芬一前一后病逝。彼时国家仍处于黑暗时期。
值得一提的是。冯玉祥眼里的老实人刘郁芬。是五虎上将中唯一当过汉奸的。着实有些晚节不保。
下面。有书君将对五人的最终结局一一做具体阐述:
位处五虎之首的张之江病逝时。享年85岁。是五人当中最为高寿的。除了年龄。张之江晚年的结局也算得上是最好的。
张之江和冯玉祥是老相识。凭着两人休戚与共。一起反过清、一起起过义的情谊。在投靠冯玉祥后短短几年就成了西北军里首屈一指的大员。
1926年。冯玉祥宣布下野。西北军群龙无首。张之江临危受命。成为了总司令。
彼时。是张之江一生中最为辉煌的时期。可是。机遇与压力往往是并存的。张之江相比冯玉祥毕竟水平欠佳。西北军很快就被奉系和吴系的联军打成了四分五裂。
无奈之下。冯玉祥只好匆匆回国。继续接管重组西北军。
张之江呢。经此一役。心力交瘁。患了中风。直接退居了二线。此后。张之江除了以西北军元老的身份出席一些重要场合外。再无甚大功绩。
直到1936年。在张之江的带领下。中国武术表演在柏林奥运会轰动世界体坛。他才又一次找到了生活的重心。
抗战胜利后。张之江退了役。此后一直生活得极为低调。直到毛主席亲自致信给他。对他的爱国情怀表达了敬意。他的报国热情才再一次被点燃。
他开始公开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提倡发展中国武术。更在古稀之年当了一次全国武术表演的总裁判长。
后来。张之江继续在喜爱的武术行业发挥余热。直至病逝。
同样身为冯玉祥的左膀右臂之一。李鸣钟相比张之江。要更“忠心”一些。
因为。张之江曾经一度抛弃冯玉祥。投入了蒋介石的麾下。但李鸣钟却一直舍命追随冯玉祥。直到中原大战爆发。
李鸣钟本不是好战之人。早在蒋、冯、阎三人有意挑起战争时就多方奔走。试图平息战火。然而未果。
心灰意冷之下。李鸣钟负气出国。远走他乡。待他再一次归国时。效力半生的西北军已经彻底解体。李鸣钟突然就没了去处。
蒋介石为了延揽人才。第一时间招录了李鸣钟。并且授予了他高官厚禄。
但是。李鸣钟反对内战的信念十分坚决。所以当蒋介石强令要求他带兵攻打红军时。他选择了辞职。离开政治舞台后。李鸣钟经过几年的商。期待以实业救国。
奈何。日寇一次又一次挑起争端。李鸣钟渐渐发觉以实业救国十分无望。再次转行。毅然请命。打算再上沙场。
可是。发出的请命信封封石沉大海。直到好友孙连仲连番向蒋介石力荐。李鸣钟才有了再次为国出力的机会。
解放前夕。李鸣钟拒绝了蒋介石同去台湾的邀请。留在了大陆。可是。上海刚刚和平解放。李鸣钟就突发了食道癌匆匆离世。后来。中央为了感念李鸣钟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付出。专门发文批复。将他定为了爱国民主人士
宋哲元的一生。几乎是随着冯玉祥的升降而升降的。
他最辉煌的时候。是在九一八事变后。他发出了“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的宣言。几乎是在瞬间就引爆了全民抗战的热潮。
由他创立的“大刀队”。更是屡创佳绩。直至现在仍有故事口口相传。
可是。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宋哲元突然变得优柔寡断起来。虽然初衷是为了保住西北军的余脉。可因为宋哲元的消极抵抗。平津地区相继落入了日寇手里。
好在。后来蒋介石再次启用了宋哲元。又将他送往了抗日战场将功折过。
遗憾的是。不知道为啥。宋哲元带领的部队却节节败退。没有守住国土不说。部队还损耗严重。几乎失去了战斗力。此后。宋哲元的职业生涯一落千丈。
1938年。心力交瘁、心情郁闷的宋哲元突然肝病、脑血栓多病齐发。被迫只能闲居疗养。
休养期间。宋哲元仍不忘救国。只奈何身体不给力。又强撑了一年后。宋哲元因病去世。
他这一生。虽犯过错误。但他在抗日战场上的贡献有目共睹。宋哲元去世后。国民政府追授了他为一级上将。
1981年。中共中央也给予了宋哲元“抗日爱国将领”的称号。全了他的一番拳拳爱国之心。
鹿钟麟追随冯玉祥。是在袁世凯搞帝制复辟期间。此后。鹿钟麟开始随着冯玉祥建功立业而步步升迁。
在冯玉祥躲避出国的那段时间。鹿钟麟为国民军的得以存续贡献了极大的力量。所以五原誓师后。鹿钟麟被直接任命为了国民联军的总参谋长。但是。随着冯、蒋、阎的矛盾日益白热化。彼时的西北军已然成了强弩之末。
饶是鹿钟麟多方奔走。最终还是没有阻挡住西北军的颓势。可是。抗日战争期间。冯玉祥无论去哪都不会忘了带着鹿钟麟。他任司令的话。鹿钟麟就是副司令。后来。冯玉祥更是在蒋介石跟前力荐。让鹿钟麟去了河北战区。
可是。因为当时战事复杂。各方力量摩擦不断。鹿钟麟既做不到联合八路军抗日。又制止不了反动武装破坏。只好无奈辞职。闲居期间。鹿钟麟虽也曾复出做过一段时间国民党的官员。但都不得长久。
新中国成立后。鹿钟麟接受组织安排。成为了一名普通的街道工作者。五年后。毛主席亲自接见鹿钟麟。并将其任命为了国防委员会委员。1966年。鹿钟麟安详病逝。终年82岁。
国家为他举办了隆重的葬礼。政府也派了专门的官员上门吊唁。
可以说。鹿钟麟和张之江一样。都是五虎上将中最为幸运。结局最好的大将。
刘郁芬——早期十分耀眼。晚年沦为汉奸。名节不保
有书君一开始就说了。五虎上将其一的刘郁芬是冯玉祥眼里的老实人。但却晚节不保。投靠了汪伪政权。做了汉奸。
相比其他四人。刘郁芬是唯一一个死后没有得到好名声的。
成为了冯玉祥的部下后。刘郁芬也曾一度十分耀眼。很是为西北军做了一些事。冯玉祥下野后。刘郁芬也和其他四名上将一起。全力为西北军的存亡尽过心力。甚至还与宋哲元一起。与蒋介石虚与委蛇。骗来了许多的战备物资。
然而。他却没有就此继续奋发。而是随波逐流。成了蒋介石围剿红军的陕甘青宁总司令。
这还不算。刘郁芬甚至还公开勾结汪伪政权。成为了汪伪政权掌实权的总参谋长。一代大将就此沦丧为汉奸走狗。刘郁芬彻底毁了自己的身家清白。
然而。也许是坏人终有报。一年后刘郁芬就病死在了北京。终年才57岁。
到了现在。但凡提起五虎上将之一的刘郁芬。他都戴着一顶“汉奸”的帽子。被钉死在了耻辱架上。也是十分讽刺了。
总而言之。西北军五虎上将。都在国家最黑暗的时候为国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因为选择不同。各人的最终结局也大不相同。真真应了那句名言:选择决定命运。
有书君语 :有书送书季开始啦~每周会免费赠送1000本实体书给大家作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读之书《无声告白》。私信回复:福利。即可免费包邮领取书藉。本次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其他观点:
魏延、姜维、李严、马岱、王平。
前督部——镇北将军、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都亭侯魏延;前军都督——领扶风太守张翼;牙门将——裨将军王平;后军领兵使——安汉将军、领建宁太守李恢。副将——定远将军、领汉中太守吕义;兼管运粮左军领兵使——平北将军、陈仓侯马岱。副将——飞卫将军廖化;右军领兵使——奋威将军、博阳亭侯马忠。抚戎将军、关内侯张嶷;行中军师——车骑大将军、都乡侯刘琰;中监军——扬武将军邓芝;中参军——安远将军马谡;前将军——都亭侯袁綝;左将军——高阳侯吴懿;右将军—— 玄都侯高翔;后将军——安乐侯吴班;领长史——绥军将军杨仪;前将军——征南将军刘巴;前护军——偏将军、汉城亭侯许允;左护军——笃信中郎将丁咸;右护军——偏将军刘敏;后护军——典军中郎将官雝;行参军——昭武中郎将胡济;行参军——谏议将军阎晏;行参军——偏将军爨习;行参军——裨将军杜义。武略中郎将杜祺。绥戎都尉盛勃;从事——武略中郎将樊岐;帐前左护卫使——龙骧将军关兴;右护卫使——虎翼将军张苞。
蜀汉后期大将---魏延:
当初刘备打下汉中这个军事要地时别人都以为刘备会让张飞去守,连张飞自己都这么认为,但是刘备却让魏延去守可见刘备对于他的肯定和信任了。也可见魏延是能力不在关羽之下。魏延的确是个人才。但是他为人有点狂傲,人际关系处理的不好,所以最后杨仪诬陷魏延谋反时别人都帮杨仪.最重要的一点是诸葛亮同志不喜欢魏延同志那种脾气和冒险战术.(观点基于三国志。非演义).魏延威武!!乃蜀国之大将!!
蜀汉后期大将---姜维:
历来对姜维的北伐贬多褒少。像《三国演义》篇末的长诗就有“姜维独凭力量高。九伐中原空勋劳”之说。纵观姜维历次北伐。具体战绩是:大胜两次;小胜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败一次。小败一次。总的来说还是胜多败少,部队损耗也是魏重蜀轻。边境线又诸葛时期北移至金城一带。成果明显。姜维一人要担当起统帅。大将。顾问的全部职责。稍懂军事的人可以懂得姜维当时作战的艰巨了吧。可是尽管是在这种条件下。姜维仍然能在战术上不断取得成功。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说他不是大将呢?
最悲剧的大将---李严
与诸葛亮同为刘备临终前的托孤之臣。公元231年。蜀军北伐时。李严延误押运粮草。为推卸责任而阻挠诸葛亮的北伐。使诸葛亮不得不退兵。因而获罪。被废为平民。迁徙到梓潼郡。虽说他被废。但是李严数次平叛有功。且镇守东部地区。策反孟达。实力可见一斑。无奈斗不过诸葛亮落得不好的下场(诸葛同学很不地道啊。排除异己独霸朝纲。蜀汉之堕落诸葛亮罪不浅)。但是这个人的能力还是很出众的。算是一员大将。
蜀汉后期猛将---马岱
马岱是马超的堂弟。蜀汉中后期的重要将领。早年他曾经从曹操手中死里逃生。后跟随马超大战曹操。建安十九年。马岱随马超归附刘备。马超临终前将马岱托付刘备。跟随丞相诸葛亮南征孟获和北伐曹魏。马岱久经沙场、多负辛劳。作战冷静而勇猛。深得诸葛亮信任。诸葛亮临终授命于马岱。袭斩魏延。马岱成功的完成任务。论武力在那个时期没几个比马岱厉害的。能力不俗。战功不少。
这个可以是大将---王平
蜀汉后期的绝对大将。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王平随马谡防守街亭。因其卓越的见识和在撤退时的出色表现被诸葛亮赏识。得到破格提升。之后。王平在第四次北伐时成功防守住了魏将张郃的进攻。在诸葛亮去世后帮助众人平定了魏延之乱。蒋琬执政初期。王平、吴懿防守汉中。后升为镇北大将军。统领汉中。成功防御了魏将曹爽的大规模伐蜀行动。后随诸葛亮南征、北伐。多次受命执行任务。表现十分活跃。诸葛亮去世后。王平在蒋琬的推荐下。到永安防守吴国。
不解释。绝对大将级别---罗宪
看一下他的实力:(罗宪也是一个悲剧。因为不满黄皓被贬永安)坚守永安 罗宪招集众人。表示孙吴不守信用。意图趁机并吞巴东。便归顺了曹魏。并整顿兵马。严阵以待。孙吴先派遣步协强攻白帝城。罗宪沿著长江防守。同时派遣参军杨宗向安东将军陈骞求救。之后吴军攻入巴东。罗宪退入白帝城坚守。吴军屡次强攻皆被挡住。之后又派遣陆抗率3万人支援。这场攻防战长达六个月之久。
司马昭得到罗宪求救后认为成都刚经历邓艾钟会事件。目前已无力支援。所以派遣荆州刺史胡烈率军攻打吴军入蜀据点西陵。陆抗在腹地受胁之下退兵。自此永安之围解除。罗宪担任原职。加封陵江将军。万年亭侯。西晋时期。罗宪举荐不少蜀汉人士。例如巴西陈寿、琅邪诸葛京等等。这些人后来都成为有名的官员。 最后罗宪攻下了孙吴的巫城(今重庆市巫山县)。同时也向司马炎进献伐吴之策。西元270年。罗宪卒于任上。被追封为安南将军。谥号“烈”。
蜀国南方守卫者---马忠
诸葛亮南征。拜马忠为牂牁太守。率偏军平定当地叛乱。马忠治理牂牁政绩显著。诸葛亮又辟为参丞相军事。作为丞相留府长史蒋琬的副手。处理后方军政事务。接着又兼任益州治中从事。魏军大举进攻汉中。马忠到诸葛亮军中帮办军务。之后。又指挥牙门将张嶷等将领平定叛乱的汶山郡羌人。南中豪族刘胄叛乱。各郡骚动。诸葛亮以马忠接替原庲降都督张翼。马忠不负使命。平定了叛乱。诸葛亮加忠为监军、奋威将军。封博阳亭侯。建宁郡曾经杀害太守正昂。绑架太守张裔送给吴国。所以以前庲降都督常常驻扎在汉族居多的平夷县。马忠移屯汉族和少数民族杂居的味县。越巂郡一直处于混乱状态。马忠指挥并协助越巂太守张嶷恢复秩序。并因此直接晋升为安南将军。进封彭乡侯。大司马蒋琬北驻汉中。而马忠入朝述职。于是受命到前线宣传诏旨。加拜为镇南大将军。
此外。霍弋。黄崇。诸葛瞻。吴懿。夏侯霸。张翼。张嶷。陈到。蒋琬。张苞。关兴。廖化等都是战功赫赫。实力不俗。蜀汉栋梁。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80182.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将军,蜀汉,太守,大将,汉中,蒋介石,宋哲元,上将,是在,刘备
没想到大家都对三国蜀汉后期的五虎上将是哪些人?他们结局如何?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冯玉祥西北军的“五虎上将”。指的是张之江、李鸣钟、宋哲元、鹿钟麟、刘郁芬五人。至于“五虎上将”的最终结局。整体来说都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