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该如何解释这句话?
原创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该如何解释这句话?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题主您好:

我来解答“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最善的莫过于水。水之所以善。是有利万物生长并不争功。

老子在这里是用水来比喻道和德。水善在有利万物生长而不争功。修道修德的人就要学习水善利万物处下不争的精神。应该像水那样善。帮助别人。帮好了。不能争功。不能写到自己账上。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水处于众人都不愿去的地方。低洼潮湿之处。谁都不愿意去。但它最接近大道。符合道性。

老子用这种自然生动现象说明了你要想当个人王。就要有处下的精神。能吃苦。有担当。勇於挑重担。例如脏活、重活、累活、危险的活。一般人都不愿意干。我们都要去抢着干。凡是对人民有利的事。我们要有抢着干。不与人民去争利。而是首先要让人民得利。把自身摆在人民之后。这样人民自然拥护你。

其他观点:

以下内容是我对这段话的理解。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助益。但此仅为一家之言。做不得数!

【我的理解】

水善于滋润万物。上善的人也是如此。他善于成就别人。同时也成就了自己。所以说。“利万物”也是需要方式方法的。否则可能会像我们说的“好心办坏事”。或者“人善被人欺”。善良本身没有错。也许只是我们用错了方法。也许是超出了自己能力范围。

比如。你想救济一个人。他本来是懒的。而非贫穷。你想着去帮扶他。可是越扶越是扶不起来。他觉得反正有人关心我。反正你饿不死我。这就出问题了。一片好心去为人做事。结果适得其反。

“善利万物”。是说对万物要有利的、有好处的。这也包括我们自己。我们“自己”也是这万物之一。比如有人说“我都是为了你好”。可做的事却在伤害对方。或者双方都受到了伤害。那就“不利”了、不好了。

如果我们去救济或帮助他人。而要以牺牲自己为代价。这也不是“善利万物”。有一句话叫“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除非是自己心甘情愿的选择。那就无所谓好坏、对错。我们说“有多大的能力。就做多大的事”正是此理。只有帮助一个人的能力。那就帮助一个人。如果想要拯救社会。那就要承受一般人无法承受的苦痛。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决心。去提升自己拯救天下的能力。

上善的人。尽其所能帮助别人、助人成事。“善利万物而不争”。但他不和别人争功、争名、争利。“处众人之所恶”。即使功成名就。也像水一样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很低。功成不居。谦逊待人。所以最接近于道。

如果大家喜欢。欢迎关注我的其他文字。我们一起学习经典!

其他观点: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是老子《道德经》里的一段话。老子认为人们品德中的善行善念若果做到极致做到最好。就像水的特性一样。水润泽万物却从来不与它们相争。你看水与任何物质相容就和它融为一体。不论是好的坏的它都通通接纳。它只管做出它本来的特性。从来不会因为接触到阴暗。肮脏的地方而抱怨。经常处在众人厌恶的地方。你看人们一看到污水。就掩鼻远之。而水不会。水与污垢同在。并发挥自己的作用。慢慢的将这些脏的物质输送到离人们远的地方。然后将污垢过滤掉。自己慢慢沉淀。循环往复然后又变回清澈甘甜的水。水的这种特性是一种自然的规律。所以很接近于道

那么什么是道?道就是自然。“人法天。天法地。地法道。道法自然”。何为自然?你看天。。从来不说话。每天日月交替为万物所用。你看地。从来不言语承载着万物。天地周而复始运行是自然的。从来不会因为万物去改变它们的运行规律。做为万物中的水的特性就是自然规律的一种体现

老子《道德经》讲的这段话。是告诉我们人要效法于天地。并要像万物之中的水一样按照自然规律去生长。学习和发扬水的特性品质。并成为一个真正的有厚德有修养有作为的人(小生不才。浅写道的悟得。道的真正含义还需要去深悟)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初心未变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5:06:06

    万物,的人,自然,你看,老子,道德经,那就,要有,特性,自己的

  • 公主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5:06:06

    没想到大家都对“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该如何解释这句话?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小新卖蜡笔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5:06:06

    题主您好:我来解答“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最善的莫过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