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歌子》、《和答弟志和渔父歌》有何异同?
原创

《渔歌子》、《和答弟志和渔父歌》有何异同?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谢谢邀请!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关键要弄清几下几点。

张志和及他的词《漁歌子》。知名度很高。不须赘述。录其词如下: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松龄一一张志和的哥哥。也曾为官。他的《和答弟志和漁父歌》如下:

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

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现在清楚了:

(1)唐代人张志和与张松龄为亲兄弟。松龄为兄。志和为弟。且同朝为官。

(2)张志和的《漁歌子》与其兄的《漁父歌》只是叫法不同。

(3)张志和的《漁歌子》先写。其兄张松龄随后写了一首和志和弟的词。为便于理解。可将其词的标题写为:漁父歌·和答弟志和漁歌子。

为什么哥哥张松龄写了这首和词呢?这还得从弟弟张志和的经历说起。

张志私自幼能文、过目成涌。被唐玄宗赏识。二十一岁时即被留在翰林院。供奉东宫。后因力谏肃宗。坐事被贬。接着张志和父母相继去世。张志和借守孝。主动脱离官场。告别亲友归隐山水去了。他的这首《漁歌子》就是这一背景下写的。意思很明白\"斜风细雨不须归\"。这里如此惬意。还须回归仕途吗。

在此情行下。其兄张松龄以唱和的形式。写下了他的这首《渔父歌》。意思也很直白\"狂风浪起且须还\"。劝弟回还朝廷。

请注意:\"不须归\"的\"归\"、\"且须还\"的\"还\"

均是回还朝廷的意思。而不是回家之意。

说到这。两首词的异同就完全清楚了。



其他观点:

清川流梦和行在路上回答的很好。我就不再啰嗦了。谢邀!

其他观点:

就本人的浅见。把《渔歌子》和《和答弟志和渔父歌》两首词的异同作一个比较赏析。

1.两首词有相互关联的写作背景。

张志和。初名龟龄。唐代著名词人、诗人、画家。精通音律。十六岁时。张志和写折子给皇帝。内容是治国良方。皇帝很喜欢。赐名“志和”。后来因事被贬官。隐居在太湖一带。扁舟垂钓。自称“烟波钓徒”。张志和在五首《渔歌子》均抒发了啸歌山水不知忧。乐在江湖不叹穷。乐在风波不用仙。醉宿渔舟不觉寒的心志。最有名的就是“西塞山前白鹭飞”一首。

西塞山前白鹭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松龄是张志和的哥哥。他惧怕志和久游江湖。放浪不返。所以安排好住处。在越州东郭筑室。写诗唱和。劝弟回家。这首诗就是《和答弟志和渔父歌》。

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湖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2.两首词都运用了相同词牌。

两首词有唱和的关系。在传统诗歌学里。和诗是由两首以上的诗组成。第一首是原唱。接下去的是附和。平仄的运用以及节奏的安排上。不同的体裁有不同的要求。这两首词词牌相同。用韵相同。

渔歌子。唐教坊曲。后用作词调。张志和的《渔歌子》词流播不久。即远传到了东瀛。日本嵯峨天皇激赏之下。也仿写了五首《渔歌子》。宋代的苏轼也很钟爱这个词牌。

3.两首词都充分地运用了写景的表达方式。有很强的画面感。

张志和词的前两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描绘了一幅江南山水画:白鹭展翅。桃花映红。鳜鱼泛麟。渔父垂钓。风雨缥缈。让人浮想联翩。完全是一幅幽美典雅的江南山水画。后两句由景到人。简练的勾勒了江湖渔家在烟雨迷蒙之中的诗性栖居生活。“青箬笠。绿蓑衣”点染出了江南特有的别致风景。

张松龄的和答词也有很浓的画面感。第一句“乐是风波钓是闲”写出了在烟波浩渺中悠然垂钓、怡然自得的画面;第二句描绘了越州东郭草堂周围宁静闲适的环境。一条幽径伸向远方。两旁松树成行;第三句画风突变。洞庭湖上。风狂浪大。三种画面各具特色。相映成趣。

1.写作目的、表达的情感不同。

张志和的词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对山野林泉的留恋。据他的好朋友颜真卿记载。张志和的鱼钩是没有鱼饵的。没有鱼饵。钓得到鱼吗?张志和却说。他钓到了很多很多。他钓到了什么?张志和垂钓。钓来清闲。钓来飘逸。朝廷里充满了尔虞我诈。哪有这里清净悠闲?词人只有从乐而忘返的美丽景色。感受宁静和闲适的心境。

张松龄的和词。表达了对弟弟的规劝、担忧和期盼。他用语委婉真诚。首先设身处地站在对方角度说。我理解你乐情山水的心境。也同样感受到风波的可亲可喜以及悠闲的乐趣。然后笔锋一转。说已经在清净幽静的松径旁筑好了草堂等你归来。最后三句。借太湖上风浪的巨大来衬托内心的担忧。也表达了希望弟弟适时归家的诚挚愿望。作为兄长。个中感情可谓情深意长。

2.表现手法有所不同

张志和的词重在触景生情。前面的写景使我们看到了壮美的西塞山的另一面貌:柔美、静谧、自在、随意。山水来把词人衬托成青色和绿色。张志和就是这样和大自然融为一体了。舴艋舟上坐着碧蓑青笠的渔夫。悠然自得地垂钓着。如此清远秀逸的景致。如此空灵微妙的诗心。怎能不令人陶然物外。深契真意而忘却了风雨。忘却了回家?词的末尾卒章显志。“不须归”三字将作者真率洒脱的心境表现得既含蓄又深情。

张松龄的和答词景中含情。情景交融。风拂水面波纹。乐在其中;水面独自垂钓。悠闲自在;草堂旁边的松下小路。漫步其上远比攀高轻松多了。太湖水洞庭山这些美景虽好。可狂风大浪来了也应该远离风险归根故土。这首词边写景边抒情。自然而畅达。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初心未变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5:09:08

    歌子,山前,两首,渔父,鳜鱼,草堂,西塞,斜风细雨,风波,词牌

  • 夜深时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5:09:08

    没想到大家都对《渔歌子》、《和答弟志和渔父歌》有何异同?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小新卖蜡笔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5:09:08

    谢谢邀请!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关键要弄清几下几点。张志和及他的词《漁歌子》。知名度很高。不须赘述。录其词如下:西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