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唐诗重情趣。宋诗重理趣。而这首诗的作者则尝试将情趣和理趣相结合。希望探索出一种新气象。
虽然后人将此诗的作者曾几列入江西诗派。但其诗风偏闲雅清淡。有别于江西诗派崇尚的瘦硬奇拗诗风。这首七绝《三衢道中》是曾几的代表作之一: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题解:
三衢。山名。在今浙江剩衢县。三衢道。是这首七绝的主题意象。那么。作者希望借此一主题意象表述些什么?我们一起看看:
梅子黄时日日晴
起句点明时节。在笔法上称为明起。但此一明起。却暗藏着此诗的第一个同与不同的对比。
在诗词中。梅子黄时总是和雨关联。称为“梅雨”时节。例如。贺涛的《青玉案.横塘路》结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在这里。贺涛用“一川烟草”比喻闲愁之多;用“满城风絮”比喻闲愁之乱;而“梅子黄时雨”。则是比喻闲愁的绵长。作者在这里用的是博喻修辞手法。
作者的起笔。实际上是利用诗词的特定意象“梅雨”。作了一个与“日日睛”的不同对比。相同的是季节。不同的是“日日雨”的常态和现在“日日晴”的实况。
小溪泛尽却山行。
紧承“日日睛”。以游山玩水展开描述。小溪泛尽是玩水。山行是游山。中间着一却字(却。在这解作“再”)。说明游兴之高。
相同的是兴致。不同是水一程和山一程。仍是用同与不同为主题作铺垫。
绿阴不减来时路
转句的运笔极巧。紧承游山。但将游山的过程全部作了省略。直接跳转到归程上。并且用归途上的“绿阴”与“来时路”的“绿阴”作出对比。
相同的是“绿阴”。不同的是“来时”与“归途”。
添得黄鹂四五声
前面三句。都是一句一对比。但作者在游山过程的“来时”与归途对比中。将来时没有的“黄鹂”叫声。作了强调。以扣合起句的“日日晴”。即将“黄鹂”的叫声作为此七绝的诗眼。以突出归途的兴致与情趣。
此诗初读时。觉得只是写梅子黄时出游的情趣。但细读之下。便会发觉作者是想借此情趣。探求诗的理趣。
三衢道中。就好比是人生的旅途中。尽管都是雨多睛少。尽管都是水一程、山一程。尽管经常都会处在好象回到出发点的运动中。尽管我们每天面对的都是熟悉的景物、熟悉的脸容。但只要我们认真观察。用心感受。便会在这些相同当中。发现不同。人生也就有了很多鸟语欢声般的情趣。
其他观点: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好一幅天空晴朗。梅子成熟。外出游览的景象。这句诗出自南宋诗人曾几的《三衢道中》。
曾几学识渊博。历任江西、浙西、浙东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南宋诗人。也是一位旅游爱好者。这首诗是他游浙江衢州三衢山时写的。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五月份。天天晴朗。没有一丝云彩。是难得的好天气。梅子成熟黄了。到了摘果的季节。
曾几带着书童。一起游览三衢山。先是乘小船沿着小溪前行。清澈的流水缓缓地流着。不觉到了小溪的尽头。然后再沿着山间小路往上爬。
游完返程时。曾几没有走原路。而是走了一条山间道。看到山路上的古树苍翠。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仕途顺利。心情愉快。曾几这首诗取名《三衢道中》。可以看出这是他从江西提刑。调整到浙西任提刑。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顺路看看有名的三衢山。人逢喜事精神爽。到更好的地方任职。心情肯定高兴。游完后。诗兴大发。满满的是喜悦之情。
景色优美。不虚此行。五月。本是梅雨时节。难得有这样“日日晴”的好天气。因此诗人的心情自然也为之一爽。游兴愈浓。就连返程的路也与”来时路”一样。绿树荫浓。爽静宜人。更有黄鹂啼鸣。幽韵悦耳。渲染出诗人舒畅愉悦的情怀。
全诗都用景语。浑然天成。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诗人将一次平常的游览行程。写得错落有致。平中见奇。不仅写出了初夏的宜人风光。而且诗人的愉悦情状也栩栩如生。
其他观点:
诗句出自《三衢道中》。创作于诗人曾几去往三衢州(浙江常山县)的路途上。这是一位拥有诗和远方的旅行爱好者!
曾几此人。南宋诗人。自号茶山居士。学识渊博。勤于政事。其诗作风格清淡灵动。语意浅显生动。多为个人生活之作。也不乏爱国抗金名篇。著有《茶山集》。
值得一提的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陆放翁是曾几的学生。曾为他题写墓志铭“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归于江西诗派(以黄庭坚创作理论为中心形成的诗歌流派)。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首句就是一个明显的对比。大家都知道梅子黄时正是江南梅雨季节。能够有日日放晴的天气是多么的不容易!仿佛压抑在心中的苦闷不渝一下子清空了的感觉。有诗云: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诗人泛舟而行。清风习习卷翻了衣角。直到溪流的尽头。兴之所至。改道山行。一个“却”字表面上道出了诗人游兴正浓。结合上下文来看。这是归途。因为有“来时路”。正所谓乘兴而来。尽兴而归。在归途的寂静山路中。喜得黄鹂欢快地啼鸣陪伴。
诗情画意
人在旅途。正是梅子黄透的季节。天气出奇的好。水天交际之处。一叶轻舟顺着蜿蜒的九曲溪翩翩而来。随波逐流直到溪水的尽头。
“公子。靠岸了。”说话的是身着灰色麻衣的船夫。面容沧桑却带笑意。显得憨厚朴实。
船舱中走出一位青衫文士。身后跟着一书童一仆人。
“谢谢老人家了。”青衫文士稳稳地上了岸。仆人抬手递了些许船资。与书童一道提着两个包裹上了岸。接下来要走山路了。
曲曲折折的山路上依旧绿树葱茏苍翠。林间时不时地传来几声黄鹂欢快鸣叫。清脆动人。看那青衫文士的表情就知道了。满是陶醉和喜悦。
一行三人也不赶路。索性走走看看。亦或停下来吃点干粮。尽情享受大自然之野趣。这个自然是指那青山文士咯。因为他没有包袱一身轻~
天气晴朗。心情愉悦。漫步山林。随心而至。鸟语莺啼。清新自然如在画卷当中。诗人明快愉悦的心情在诗中得到了完整的体现。
这个春天虽然尚未到梅雨季节。出门仍然受限。就让我们的心灵感受诗意去到远方旅行吧~
这个回答你们还满意吗?喜欢的请关注或转发。留言发表不同见解~与@晴空莽莽一起分享!(图片来源网络)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准备与好友合伙做生意,开什么店合适?
-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82527.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梅子,的是,黄鹂,诗人,文士,小溪,归途,都是,梅雨,江西
没想到大家都对“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唐诗重情趣。宋诗重理趣。而这首诗的作者则尝试将情趣和理趣相结合。希望探索出一种新气象。虽然后人将此诗的作者曾几列入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