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完整的
原创

一次完整的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谢邀~

我们打开浏览器。在地址栏输入\www.wukong.com\。几秒后浏览器打开问答的页面。那么这几秒钟内发生了哪些事情。我就带大家一起看看完整的流程:

解析URL

浏览器首先会对输入的URL进行验证。如果不合法的时候。那么会把输入的文字传给默认的搜索引擎。比如你只在地址栏输入“问答”几个字。

如果URL通过验证。那么可以解析得到协议(http或者https)、域名(wukong)、资源(首页)等信息。

DNS查询

浏览器会先检查域名信息是否在缓存中。

再检查域名是否在本地的Hosts文件中。

如果还不在。那么浏览器会向DNS服务器发送一个查询请求。获得目标服务器的IP地址。

TCP封包及传输

这时候浏览器获得了目标服务器的IP(DNS返回)、端口(URL中包含。没有就使用默认)。浏览器会调用库函数socket。生成一个TCP流套接字。也就是完成了TCP的封包。

TCP封包完成之后。就可以传输了。在完成“你瞅啥”。“瞅你咋地”。“来。过来唠唠”一系列操作之后。浏览器和服务器就完成了TCP的三次握手。建立了连接。后面就可以请求服务器资源了。

服务器接收请求并相应

HTTP有很多请求方法。比如:GET/POST/PUT/DELETE等等。我们浏览器输入URL这种。是GET方法。

服务器接收到GET请求。服务器根据请求信息。获得相应的相应内容。例如我们输入的是:\www.wukong.com\。那么意味着访问首页文件。

浏览器解析并渲染

浏览器从服务器拿到了想要访问的资源。大多数时候。这个资源就是HTML页面。当然也可能是一个其他类型的文件。

浏览器先对HTML文档进行解析。生成解析树(以DOM元素为节点的树)。

加载页面的外部资源。比如JS、CSS、图片。

遍历DOM树。并计算每个节点的样式。最终完成渲染。变成我们看到的页面。

这次请求响应之后。会断开连接。就这样。完成了一次HTTP的请求。

我将持续分享Java开发、架构设计、程序员职业发展等方面的见解。希望能得到你的关注。

其他观点:

“我是哟哟吼说科技。专注于数据网络的回答。欢迎大家与我交流数据网络的问题”

如题。一个完整的HTTP过程是怎样的?

下面哟哟来详细介绍一下每一步:

1、TCP建立连接

2、浏览器发送请求命令

在与服务器建立连接后。Web浏览器会想服务器发送请求命令

3、浏览器发送请求头消息

在浏览器发送请求命令后。还会发送一些其它信息。最后以一行空白内容告知服务器已经完成头信息的发送;

4、服务器应答

在收到浏览器发送的请求后。服务器会对其进行回应。应答的第一部分是协议的版本号和应答状态码;

5、服务器回应头信息

与浏览器端同理。服务器端也会将自身的信息发送一份至浏览器;

6、服务器发送数据

在完成所有应答后。会以Content-Type应答头信息所描述的格式发送用户所需求的数据信息;

7、断开TCP连接

欢迎大家多多关注我。在下方评论区说出自己的见解。

其他观点:

前言

今天我们来彻底聊聊。什么是TCP/IP、http、socket、长连接、短连接

TCP/IP

TCP/IP是协议组。分为三个层次:

网络层

传输层

应用层。

在网络层有:

IP协议

ICMP协议

ARP协议

RARP协议

BOOTP协议

在传输层中有:

TCP协议

UDP协议

在应用层有:

TCP包括:

FTP协议

HTTP协议

TELNET协议

SMTP协议

UDP包括:

DNS协议

TFTP协议

短连接

流程:连接->传输数据->关闭连接

HTTP是无状态的。浏览器和服务器每进行一次HTTP操作。就建立一次连接。但任务结束就中断连接。

也可以这样说:短连接是指SOCKET连接后发送后接收完数据后马上断开连接。

长连接

流程:连接 -> 传输数据 -> 保持连接 -> 传输数据 -> 。。。-> 关闭连接。

长连接指建立SOCKET连接后不管是否使用都保持连接。但安全性较差。

http的长连接

HTTP也可以建立长连接的。使用Connection:keep-alive。HTTP 1.1默认进行长连接。

HTTP1.1 和 HTTP1.0 相比较而言。最大的区别就是增加了长连接支持(貌似最新的 http1.0 可以显示的指定 keep-alive)。但还是无状态的。或者说是不可以信任的。

什么时候用长连接。短连接?

长连接多用于操作频繁。点对点的通讯。而且连接数不能太多情况。

每个TCP连接都需要三步握手。这需要时间。如果每个操作都是先连接。再操作的话那么处理速度会降低很多。

所以每个操作完后都不断开。次处理时直接发送数据包就OK了。不用建立TCP连接。

例如:数据库的连接用长连接。 如果用短连接频繁的通信会造成socket错误。而且频繁的socket 创建也是对资源的浪费。

而像WEB网站的http服务一般都用短链接。因为长连接对于服务端来说会耗费一定的资源。

而像WEB网站成千上万甚至上亿客户端的频繁连接。用短连接会更省一些资源。如果用长连接。而且同时有成千上万的用户。如果每个用户都占用一个连接的话。那可想而知吧。

所以并发量大。但每个用户无需频繁操作情况下需用短连好。

总之。长连接和短连接的选择要视情况而定。

数据发送接收方式

异步

报文发送和接收是分开的。相互独立的。互不影响。这种方式又分两种情况:

异步双工:接收和发送在同一个程序中。由两个不同的子进程分别负责发送和接收

异步单工:接收和发送是用两个不同的程序来完成。

同步

报文发送和接收是同步进行。既报文发送后等待接收返回报文。

同步方式一般需要考虑超时问题。即报文发出去后不能无限等待。需要设定超时时间。超过该时间发送方不再等待读返回报文。直接通知超时返回。

在长连接中一般是没有条件能够判断读写什么时候结束。所以必须要加长度报文头。读函数先是读取报文头的长度。再根据这个长度去读相应长度的报文。

Socket是什么

Socket是应用层与TCP/IP协议族通信的中间软件抽象层。它是一组接口(TCP/IP是协议。Socket是他们的具体实现和对外api)。

在设计模式中。Socket其实就是一个门面模式。它把复杂的TCP/IP协议族隐藏在Socket接口后面。

对用户来说。一组简单的接口就是全部。让Socket去组织数据。以符合指定的协议。

Socket 通信示例

主机 A 的应用程序要能和主机 B 的应用程序通信。必须通过 Socket 建立连接。而建立 Socket 连接必须需要底层 TCP/IP 协议来建立 TCP 连接。

建立 TCP 连接需要底层 IP 协议来寻址网络中的主机。

我们知道网络层使用的 IP 协议可以帮助我们根据 IP 地址来找到目标主机。但是一台主机上可能运行着多个应用程序。如何才能与指定的应用程序通信就要通过 TCP 或 UPD 的地址也就是端口号来指定。

这样就可以通过一个 Socket 实例唯一代表一个主机上的一个应用程序的通信链路了。

建立通信链路(有点烧脑。可绕过)

当客户端要与服务端通信。客户端首先要创建一个 Socket 实例。操作系统将为这个 Socket 实例分配一个没有被使用的本地端口号。并创建一个包含本地和远程地址和端口号的套接字数据结构。

这个数据结构将一直保存在系统中直到这个连接关闭。在创建 Socket 实例的构造函数正确返回之前。将要进行 TCP 的三次握手协议。TCP 握手协议完成后。Socket 实例对象将创建完成。否则将抛出 IOException 错误。

与之对应的服务端将创建一个 ServerSocket 实例。ServerSocket 创建比较简单只要指定的端口号没有被占用。一般实例创建都会成功。同时操作系统也会为 ServerSocket 实例创建一个底层数据结构。这个数据结构中包含指定监听的端口号和包含监听地址的通配符。通常情况下都是“*”即监听所有地址。

之后当调用 accept() 方法时。将进入阻塞状态。等待客户端的请求。当一个新的请求到来时。将为这个连接创建一个新的套接字数据结构。该套接字数据的信息包含的地址和端口信息正是请求源地址和端口。

这个新创建的数据结构将会关联到 ServerSocket 实例的一个未完成的连接数据结构列表中。注意这时服务端与之对应的 Socket 实例并没有完成创建。而要等到与客户端的三次握手完成后。这个服务端的 Socket 实例才会返回。并将这个 Socket 实例对应的数据结构从未完成列表中移到已完成列表中。所以 ServerSocket 所关联的列表中每个数据结构。都代表与一个客户端的建立的 TCP 连接。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几度无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5:19:12

    协议,浏览器,服务器,报文,实例,数据结构,数据,封包,信息,通信

  • 渭城曲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5:19:12

    没想到大家都对一次完整的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一桥孤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5:19:12

    谢邀~我们打开浏览器。在地址栏输入\www.wukong.com\。几秒后浏览器打开问答的页面。那么这几秒钟内发生了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