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三国演义》是小说。不是正史。而罗贯中是尊刘贬曹的。自然会多替刘备讲话。为了塑造刘备的伟大形象。就将很多别人的光辉事迹。移花接木给刘备这边的人。那么《三国演义》有哪些张冠李戴的故事呢?
一、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是虚构的。事实上根本没有可操作性。十万只箭二十只船。每只船承受五千只箭。每只箭二百五十克。那么一只船承受三千斤重量。不沉船才怪。而且曹操也没那么傻吧。假如射一阵火箭。诸葛亮岂不成了烤乳猪。
不过。正史上倒是有孙权借箭的记载。说是孙权乘轻舟到江对岸观察曹军部署。曹操发现后。令军队射箭。很快孙权的船因为一侧负重太多倾斜了。于是孙权下令将船掉了个头。很快两边平衡了。
二、火烧博望坡
火烧博望坡这事其实是刘备干的。刘备混了大半辈子很少打胜仗。唯一一次打了胜仗还被罗贯中挪给了诸葛亮。刘备泉下有知。不气死才怪。
刘备博望坡放火的时候。诸葛亮还是个毛头小伙子。当时还在隆中种地呢。要等五年之后。才出来找工作。
三、三英战吕布
三英战吕布是《三国演义》最有名的桥段。吕布以一敌三。勇不可当。最后虚晃一招。还能轻松逃离。不愧三国第一猛将。当时关羽、张飞和刘备刚刚崭露头角。还没什么名气。
事实上三英战吕布根本没有发生过。当时刘关张三兄弟依附公孙瓒。刘备是个小队长。关羽和张飞只是小小弓马手。而公孙瓒根本没参加讨董卓行动。其实打吕布的另有其人。他就是孙权的爸爸孙坚。三国里面能单挑的过吕布的。也只有孙坚一人。
四、空城计
司马懿十五万大军兵临城下。诸葛亮独自一人在城楼装神弄鬼。司马懿愣是被绝妙琴声感化。主动退兵三十里。这个太离谱了。司马懿如此聪明的人。难道不会先派五千军马攻城试探一下。或者让弓箭手万箭齐发。如果这样。诸葛亮还不被射成筛子。
曹操倒是对吕布使过空城计。吕布有勇无谋。谋略比司马懿差十万八千里。以他的智商确实能上当。
罗贯中确实是个乾坤大挪移高手啊!
其他观点:
谢邀。我是以史为鉴。
这段话说的很有意思。其实正如同吕先生所讲。《三国演义》中改造最多的。恰恰是老百姓最耳熟能详的。
老百姓最喜欢三国中的谁呢?
诸葛亮、关羽啊!
所以这三人的记载大都是经过了许多年层层的文学渲染。逐渐导致诸葛亮和关羽的事迹从真实到虚构。这两位也逐渐走向了从人至神的历程。
一、关羽
关羽的许多故事都是虚构的。
1、温酒斩华雄
历史上诸侯酸枣会盟的时候。袁绍远在河北。刘备职位低微。吕布是骑督还得听命于董卓任命的大督护胡轸。华雄更是董卓军中一个普通的都督。
各诸侯讨伐董卓时。只有曹操和孙坚二人真正和董卓打了一场硬仗。
曹操遇到了董卓部将徐荣。一战下来跟着曹操起兵的五千人损失殆尽。要不是曹洪让马。曹操第一战怕是就OVER了。
孙坚遇到的是大督护胡轸。孙坚毫无悬念也遭遇了惨败。逼得孙坚只带了十几个人逃命。要不是祖茂带着孙坚的帽子引开了追兵。孙坚也差不多OVER了。
结果胡轸和吕布不和。竟然帅大军自己撤了。孙坚这才收拢残军。抽冷子击败了董卓军断后的军队。斩了华雄。
所以说华雄和关羽压根没关系。小说中为了描写关羽的勇猛。借用了华雄的名字和孙坚的功劳罢了。
2、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
不论怎么形容关羽降汉不降曹。关羽毕竟是投降了曹操。在官渡之战中。颜良的确是关羽所杀。而文丑也的确是曹军所斩。但是否是关羽所杀实在无法考证了。
而且文丑是和刘备一起领兵来追杀曹操的。关羽在曹军中估计看到了刘备的消息。于是记关羽知道了之后就逃归刘备去了。
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於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三国志中这一行短短的记载。经过民间艺人的不断加工创造。就变成了斩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义保二嫂;夜读春秋……等等知名的故事情节。
其实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对抗。位置是在黄河边上。要投奔在袁绍军中的刘备。直接过河就完事了。
但是在演义中。为了突出关羽的忠义和勇猛。硬生生的把关羽塑造成了路痴:关羽从许都出发不向东北方向走。反而走向西北。到了西北的洛阳。
到了洛阳关羽斩了韩福之后。估计才发现走错路了。这才改道向东北。在黄河渡口又斩了秦琪。这才过了黄河投奔了袁绍。
其实这事怪罗贯中也不怪罗贯中。为啥这么说呢?
因为最早的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本子上写的是曹操定都长安。所以关羽要投奔袁绍必须从长安出发先到洛阳。在一路向东北投奔刘备。
罗贯中虽然地理不好。但历史好啊。他一寻思。这曹操啥时候定都过长安?这不是扯吗?然后大笔一挥。把曹操从陕西长安拉回到了河南许昌。
但是罗贯中虽然改了曹操大本营。但是关羽这段故事却忘了改地点。于是乎。曹操哪怕搬家到了许昌。关羽还得接着往洛阳走。不然韩福的戏份咋办?
二、诸葛亮
诸葛亮的故事里。虚构的成分就更多了。
1、博望坡
首先小说中诸葛亮出山三把火。先烧了博望坡。给了曹军一个大惊喜。但是不好意思。这把火是刘备自个放的。这个时候还没有诸葛亮啥事呢。
三国志记载:
(刘表)使(刘备)拒夏侯惇、于禁等於博望。久之。先主设伏兵。一旦自烧屯伪遁。惇等追之。为伏兵所破。
2、其次是舌战群儒。
史书中诸葛亮是刘备使节。更多的是说服孙权。在史书中没有关于诸葛亮和张昭等江东名士辩论的记载。但是通过三国演义的这一情节。完美展现了诸葛亮的才华和人格魅力。对于江东儒生不同特色、不同背景、不同性格的儒生也刻画十分到位。
虽然本故事是虚构成分较多。但依然不失为三国演义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片段。
3、赤壁奇谋:草船借箭与借东风
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其实是借用了两个典故。
一个是濡须口之战中的孙权。孙权乘船夜探曹营。结果被曹军发现。于是乱箭齐发。孙权急忙命令回营。但是船只一面插了太多的箭支。平衡有问题马上要翻船。孙权灵机一动命令船只掉头。让另一边也插满箭。等船只平衡了。就赶紧回去了。
魏略曰: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
另一个是唐朝安史之乱时期的名将张巡;张巡被安史之乱叛军围困。箭支很快用完。于是张巡在晚上。命令士兵们制作数百个稻草人。吊在城墙上。装作要出城偷袭。故意让叛军看见。于是叛军争相放箭打算射杀唐军。从晚上射到早上才发现射的是假人。张巡白天一数。白得了十万余支箭。把叛军气的要死。
然后第二天、第三天晚上。叛军又发现张巡把草人挂在墙上。于是叛军都嘲笑张巡贪得无厌。还想骗我们射箭。
结果第四天。张巡真的派五百勇士下了城墙。半夜突袭叛军大营。叛军顿时大乱。十几万人被五百人追杀了十几里。
借东风更不用说了。这基本上属于是志怪小说、神话小说中的桥段了。
4、羽扇纶巾
从宋朝候开始。诸葛亮羽扇纶巾。坐个小车的形象深入人心。但实际上羽扇纶巾的却是周瑜。
宋朝野史《类说》中。有一个小故事讲诸葛亮和司马懿对垒。战前司马懿一身戎装主持军务。而间谍报告说诸葛亮“乘素车。葛巾。持羽毛扇指麾三军。”司马懿叹曰:‘真名士也。’”
宋代诗人苏轼著名的赤壁赋中说的: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说的就是周瑜。而非诸葛亮。
5、空城计
三国演义中。空城计也是非常著名的桥段。可惜这个故事也是假的。
在三国中。倒是还有一个类似空城计的故事。故事的主人翁依然是孙坚。
孙坚在鲁阳城当豫州刺吏的时候。打算带兵讨伐董卓。于是准备派自己的长史带人去督促军粮。然后鲁阳大小官员都在城门口搭好了帐篷。准备欢送长史。
结果董卓听到孙坚要来打自己。干脆先下手为强。派兵去打孙坚。正在孙坚举行欢送仪式的时候。董卓军的几十名骑兵前锋已经到了。
孙坚命令文官都坐好了接着喝酒。不许乱动。命令士兵整顿兵器。排列整齐。也不得妄动。
眼看着董卓的兵马越聚越多。孙坚才慢慢结束酒席。缓缓引导文官和士兵回城。进城之后孙坚才说:我不让你们起来。是怕你们一慌士兵就更慌了。到时候被挤在门口互相踩踏。谁都进不来。
董卓兵看见孙坚的队伍都准备好了。也不敢攻城。就干脆撤兵了。
当进军讨卓。遣长史公仇称将兵从事还州督促军粮。施帐幔於城东门外。祖道送称。官属并会。卓遣步骑数万人逆坚。轻骑数十先到。坚方行酒谈笑。敕部曲整顿行陈。无得妄动。后骑渐益。坚徐罢坐。导引入城。乃谓左右曰:“向坚所以不即起者。恐兵相蹈籍。诸君不得入耳。”卓兵见坚士众甚整。不敢攻城。乃引还。
所以说。三国演义是非常经典的小说。但小说毕竟是小说。历史是历史。可千万不要弄错哦。
我是以史为鉴。每天都有靠谱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
其他观点:
谢谢邀请!
笔者认为。在《三国演义》小说当中。“张冠李戴”的故事主要有:
(1)关于“赤壁之战”。据相关的史料记载。赤壁之战的主要指挥者是周瑜而不是诸葛亮。而且。包括小说和影视剧当中的诸葛亮“羽扇纶巾”的形象。都是罗贯中先生把原本是属于周瑜的“行头”。“张冠李戴”都给了诸葛亮了!
(2)关于荆州牧刘表。历史上的刘表是“江东八俊”之一。史书记载刘表为人风流儒雅。刘表在担任荆州牧期间。把荆州治理得是井井有条有声有色的。刘表并不是像小说里描述的那样昏庸懦弱。刘表更没有遗留下什么所谓的蔡瑁张玧等人。迫害刘备并且导致刘备最终是“马跃檀溪”的事件的!
(3)关于周瑜之死。在历史上。周瑜是自己病逝的。不是被诸葛亮给气死的;在历史上。也没有什么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的。另外。诸葛亮要比周瑜更年轻得多了。
(4)关于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华佗是东汉时期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中医医学家。华佗发明了麻醉药剂“麻沸散”和健身操“五禽戏”。华佗生活的年代要比关羽生活的年代要早得多。而且华关二人其实并没有什么交集的。
此外。关于“单刀赴会”。历史上的“单刀赴会”的主人公其实是鲁肃而不是关羽!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83041.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关羽,刘备,叛军,演义,吕布,孙权,华佗,羽扇纶巾,的是,空城计
没想到大家都对《三国演义》中有哪些张冠李戴的故事?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三国演义》是小说。不是正史。而罗贯中是尊刘贬曹的。自然会多替刘备讲话。为了塑造刘备的伟大形象。就将很多别人的光辉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