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出身的秦相吕不韦做了什么事让那么多后人崇拜他?
原创

商人出身的秦相吕不韦做了什么事让那么多后人崇拜他?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吕不韦从一名成功的商人转变为一名成功的政客。虽然结局不完美。但是足以让无数的后人崇拜他。商人重利。他所做的一切包括投资和包装、宣传都是为了让自己摆脱商人的身份并扬名立万。他先是成功的投资和包装了异人。籍此让自己坐上了秦国的相国。权倾朝野。后来又投资门客。弄了一部《吕氏春秋》。他用“一字千金”成功的宣传了这本著作。让他扬名于后世。他的一生就是一个励志大剧。但在官场浸淫久了。难免贪恋权势而忘了急流勇退。或者明知会不容于国君却依旧舍不得手中的那点权力。白白搭上了性命。

吕不韦在认识异人之前是一名纯粹的商人。他在赵国的邯郸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但是仅仅是商人是不够的。吕不韦有野心。他想在乱世中建功立业。只是商人从政却并不是简单的事情。当时的各国虽然都在招揽人才。但是基本上还是以公族子弟为主。要么就是有大才能的人。吕不韦想要靠正常途径从政是很困难的。因此他只能另辟蹊径。

当他结识异人后就有了一个大体上的规划。异人当时是秦昭襄王的孙子。但是他的地位比较尴尬。是太子安国君的庶子。被扔到了赵国做质子。在正常情况下。异人这辈子是不会有什么大的出息的。但是他遇到了吕不韦。命运由此改写。吕不韦想通过异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他要将这个不受待见的庶子加质子变为秦国的未来国君。这样异人一定会感激他。那么他想要的就可以得到了。

于是他拿出千金。一部分用来包装异人。一部人用来在秦国为异人铺路。然后异人就变成了嫡子。接着又成为秦国的太子。再之后就是秦国的国君秦庄襄王。而把自己的姬妾都贡献出来的吕不韦自然也得到了庄襄王的重用。在秦庄襄王时期成为秦国的丞相。又被封为文信侯。食邑十万户。由此。吕不韦实现了从商人到政客的华丽转变。

庄襄王去世后。秦王政继位。也就是后来的秦始皇。这个时候。吕不韦的地位进一步提升。甚至被秦王政尊为“仲父”。此时的吕不韦已经达到了人生的顶峰。地位不可能再升了。因此他又开始琢磨别的东西。

前文说了。吕不韦起先是一名商人。并没有饱读诗书。但是这并不妨碍他想通过书籍让自己扬名立万。很多人应该都知道。战国有四公子。包括孟尝君、信陵君等在内。他们礼贤下士。养士三千。只要有一技之长即便是鸡鸣狗盗之辈也招致门下。这大大提高了四人的政治地位。吕不韦也仿而效之。不过他招揽门客是有门槛的。大部分都是饱读诗书之辈。或者有政治才能。等等。

吕不韦就让这些人编纂了一部《吕氏春秋》。书籍是编出来了。虽然融合了三教九流、诸子百家。但是认真说起来。也不是多么的出彩。或者说它的知名度并不是很高。为了让这部书籍为世人所熟知。吕不韦做了这样一件事。他让人将这部书籍重新誊写一遍。连带着一千金一起悬挂在咸阳城的城门上。然后遍请各国的有志之士来观看此书。倘若能将此书增删一个字。那么一千金就归这个人所有。这也就是一字千金的来历了。最终《吕氏春秋》并未增删一字。

当然。这部书确实不错。无论从史料还是风俗人情。甚或文学上来看。它都是很有价值的。但真要说此书增一字则多余。减一字则缺憾。改一字则变味。也不尽然。毕竟吕不韦的身份摆在那里。大家想结交他还来不及。又怎么公然对《吕氏春秋》提出异议?不过这件事却是让《吕氏春秋》大火。

“奇货可居”和“一字千金”都是吕不韦为我们贡献的成语。成语的背后展现了一名商人变为一名成功的政客的史实。这也正是后人崇拜他的地方。

但是。吕不韦从一开始就埋下了悲剧的隐患。即他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将赵姬献给了异人。并生下了秦王政。而在异人去世后。吕不韦和赵姬竟又勾搭在一起。后来为了和赵姬撇清关系。吕不韦又将嫪毐介绍给了赵姬。这一切都在秦王政时期成为吕不韦的催命符。更不要说吕不韦位高权重。本身已经功高震主。而秦王政想要真正亲政就不可能容忍得了吕不韦。

只可惜。吕不韦看不透这些。或者说他明白这些但是因为贪恋权势而以为自己会是例外。最终的结果是。吕不韦自尽。

其他观点:

吕不韦不仅是一个眼光毒辣的投资商。而且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

吕不韦本来是一介商人。在封建社会商人的地位最为低下。吕不韦奔走于列国。东买西买。逐渐积累起了雄厚的家底。

在当时。秦赵两国刚刚在长平发生激战。秦将白起坑杀赵军四十万。赵国国力急转直下。而此时。秦昭襄王嬴稷之孙。秦太子的长子嬴异人正巧在赵国为质。

独到的眼光——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

一次偶然的邂逅。让吕不韦与赢异人相遇。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更改变了秦国乃至中国历史的命运。吕不韦以商人的眼光审视赢异人。认为这个落魄贵族“奇货可居”。这次相遇。让吕不韦的野心逐渐膨胀。他想做的就是以赢异人为货物。做一次政治投机买卖。

如果没有这次相遇。吕不韦也只是一介商人。一生或者东买西买的日子。更没有日后大名鼎鼎的文信侯。如果没有这次相遇。赢异人也只是一个秦国弃子。在赵国饱受欺凌终此一生。便没有了日后的秦庄襄王。如果没有这次相遇。也就没有赢异人与赵姬的故事。更没有历史上的秦始皇嬴政。

惊人的口才

吕不韦求见赢异人。张口就来:“我能光大你的门庭”。赢异人望着这个商人。不懈的说:“你先光大你的门庭吧”。吕不韦反驳说:“你的门庭光大之后。我得门庭自然光大”。

赢异人也是一个聪明人。听出了吕不韦的意思。吕不韦认为。秦国太子安国君即位之后。华阳夫人便是王后。按照宗法制。王后之子就是公认的继承人。可是华阳夫人偏偏没有儿子。

对华阳太后来说。如果立安国君的其他儿子为太子。那么华阳太后便会失势。对华阳太后来说。只有立一个和远离朝中势力。又不可能登上王位的人。这个人才会对她唯命是从。她就不会失势。

吕不韦现在商人的角度。分析了华阳夫人与赢异人的供求关系。让赢异人豁然开朗。本来以为无缘于王位。但经过吕不韦的分析。让赢异人也对王位有了兴趣。

吕不韦找到了货源。接下来就是解决资金问题。吕不韦找到父亲。他给父亲算了一笔经济账。吕不韦问父亲:“种地能有几倍的利润”。父亲说有十倍的利润。吕不韦又问:“贩卖珠玉能有几倍的利润”。父亲说有百倍的利润。吕不韦又问:“拥立一个国王能有几倍的利润”。父亲说“无数”。

吕不韦说:“今力田疾作。不得温衣余食。今建国立君。泽可遗后世。愿往事之”。就这样。吕不韦从父亲那里申请了巨额的经费。用来“建国立君”。如果赢异人能够成为秦王。那么这次交易一本万利。如果失败那就是血本无归。还有生命危险。但吕不韦志向远大。他不愿意一直做一个商人。他愿意押上自己的身家性命。去做这场豪赌。

吕不韦很聪明。他不会贸然前去求见华阳夫人。而是先重金求见华阳夫人的姐姐和弟弟。先从目标周围的人下手。华阳夫人是一个买家。吕不韦打动了买家身边的人。就是为了取得好评和口碑。

通过对华阳夫人亲属的渗透。就是为了告诉华阳太后一个道理:“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驰。华阳太后以美色取得的地位并不牢固。一旦年老色衰或者安国君去世。那就会失势。

吕不韦告诉华阳夫人。夫人目前无子。一旦安国君之后。新秦王即位。那华阳一族就会面临灭顶之灾。华阳夫人应该趁着目前正在受宠。从安国君的儿子中过继一位。但这个人必须是最没有可能登上王位的人。只有这样此人才会感恩戴德。即使安国君百年之后。华阳夫人仍然可继续显赫。

吕不韦讲述自己在赵国的所见所闻。夸赞赢异人的贤明。她告诉华阳夫人赢异人日夜思念着嫡母华阳夫人。对膝下无子的华阳夫人来说。赢异人就是自己最好的选择。于是。在华阳夫人的软磨硬泡下。安国君立赢异人为嫡嗣。异人改名为子楚。吕不韦的投资成功了。

在吕不韦拥立赢异人的过程中。吕不韦既有商人毒辣的眼光。又有惊人的胆量和过人的口才。

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去世。太子安国君即位为秦孝文王。但是秦孝文王在位仅仅三天之后也猝然崩逝。

赢异人以安国君嫡嗣的身份登上王位。也就是秦庄襄王。秦庄襄王认命吕不韦为相邦。封他为文信侯。拥有洛阳十万户的食邑。秦庄襄王没有忘记对吕不韦的承诺。吕不韦从一介商人成为了大秦相邦。秦庄襄王在位三年之后。因病去世。长子嬴政即位为秦王。

按照先秦时期的礼法。秦王政年仅十二岁。秦国大权由嬴政的母亲赵姬掌管。在秦国。调动军队不仅要盖上秦王印玺。还要加盖太后的印玺。

吕不韦在这个特殊时期。与赵太后共同掌管秦国大权。到达一生的光辉时刻。一方面。吕不韦拥有相邦这个制度化的权力。他位极人臣。位列百官之首。秦国朝臣唯吕不韦马首是瞻。

《史记》:庄襄王即位三年。薨。太子政立为王。尊吕不韦为相国。号称“仲父”。秦王年少。太后时时窃私通吕不韦。不韦家僮万人。

另一方面。吕不韦作为赵太后的情人。在秦庄襄王去世后。他可以通过操纵赵姬代行王权。因此。在秦始皇幼年时期。秦国王权实际上是由吕不韦执掌。

那么。在吕不韦执掌秦国时期。吕不韦究竟有哪些功绩呢?1.东出函谷。蚕食列国

自秦孝公商鞅变法之后。东出成了秦国的主要任务。而秦国要想东出。摆在秦国面前的就是三晋的阻碍。

吕不韦将蚕食三晋作为秦国的军事战略。从秦王政元年到秦王政九年。秦国派遣蒙骜等人。轮番功绩韩赵魏。韩赵魏三国被秦国拿下数十座城池。军事实力不断衰落。面临灭亡的危险。

2.招贤纳士。广罗人才

在战国时期。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就是国力的比拼。但说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谁能掌握天下的人才。谁就会在群雄争霸中崛起。自从秦孝公任用商鞅之后。秦国的命运就此改写。

吕不韦也深知人才的重要性。吕不韦不断地从列国广罗人才。使之成为自己的门客。为秦国效力。他用重金从列国招纳人才。编撰《吕氏春秋》。扩充了秦国的人才储备。对列国有釜底抽薪的作用。

3.编纂《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是吕不韦主持编纂的一部杂家典籍。以道家为主。名、法、儒、墨等为辅。将先秦思想融为一体。吕不韦想用这本书。为统一后的秦国做意识形态上的铺垫。

吕不韦志向远大。聪明的他。从一介商人。摇身一变变成了大秦相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吕不韦的故事。对古往今来的读书人。都有着激励的作用。人们崇拜吕不韦。更多的是他那种志存高远。不安于现状的创业精神。

吕不韦不仅是一位眼光毒辣的商人。而且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在战国的乱世中。吕不韦从一个商人。通过“奇货可居”而成为一介相邦。人们会说。乱世出英雄。是时代造就了吕不韦。但是。谁又能看到。一个卑微的商人。在成功之前的努力和抗争呢?

@历史方位原创作品。字字皆是心血。您的每一次点赞和评论。都会让我欣喜万分。

其他观点:

成功的投资者。

商业典范型的谋局者。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上柳絮倾城雪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5:40:24

    吕不韦,秦国,异人,秦王,国君,商人,夫人,襄王,的人,太后

  • 公主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5:40:24

    没想到大家都对商人出身的秦相吕不韦做了什么事让那么多后人崇拜他?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意中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5:40:24

    吕不韦从一名成功的商人转变为一名成功的政客。虽然结局不完美。但是足以让无数的后人崇拜他。商人重利。他所做的一切包括投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