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一词最早出现在哪里?金庸的书里江湖指的哪些人?
原创

江湖一词最早出现在哪里?金庸的书里江湖指的哪些人?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江湖”。一说出来仿佛就感受到了刀光剑影。快意恩仇;就看到了侠客驰骋天涯。演绎儿女情长。豪歌纵酒。起伏跌宕的故事。

“江湖”。是春秋时道家所用的哲学名词。最早出现于《庄子•大宗师篇》“泉涸。鱼双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这也是成语“相濡以沫”的出处。

释义的演变和多解

“江湖”。本义指“江河湖海”。后来又引申为“天下。四方各地”;再后来又解释为:旧时流浪各地靠卖艺、卖药、占卜等谋生者。也指这种人从事的行业。宋范仲淹《岳阳楼记》里“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里的就“江湖”则是指民间社会。有与朝廷相对的意思。又因为高人隐士不甘于受当权者掌控。以睥睨傲然姿态。逍遥于广阔天地。故又被近代武侠小说赋予了新的意义:那就是豪杰侠客所闯荡的不受朝廷管控的社会。非正常生活秩序。常有暴力冲突。自成体系。自有规则;延续到现在。有了较为负面的含义:黑道。而“老江湖” 指见多识广阅历多的某一领域的人物;“江湖险恶”。又指是非纷扰之地。

我的理解的江湖。是一个人所处的空间环境。当官也好。百姓也罢。都自有江湖;白道也好黑道也罢。都自有江湖规则。

"乃乘扁舟。浮江湖。变姓名。话齐为鸱夷子。之陶为朱公 "——《汉书•货殖传•范蠡》

"高士想江湖。湖闭庭植芦"——王贞白《芦苇》

"绿酒醉眠闲月。白蘋风定钓江湖"——吕岩《七言》

这。是洒脱自在的江湖。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这。是壮志未酬悲凉的江湖。

"还家梦绕江湖阔。薄醉醒来句忽成"——查慎行《寒夜次潘岷原韵》

这。是有家未归凄冷的江湖。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寄黄几复》

这。是世事变迁的江湖。

"遨游半在江湖里。始觉今朝眼界开"——王安石《狼山观海》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王维《送邢桂州》

这。是豁达豪迈的江湖。

"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陆游《秋思》

"岂知因谪宦。斑鬓入江湖"——钱珝《江湖无题一百首》

这。是繁华落尽终归寂寞的江湖。

题主问金庸书里的江湖指的是哪些人?应该提作“金庸书里的江湖是哪些人的江湖”或者“金庸书里的江湖人是指哪些人吧”。这样。似乎更确切些。

我的回答是“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外加《越女剑》。这十五部书中的人物都身在江湖。一定有人说我回答的太绝对了。会问为什么呢?

按照狭义的说法。“江湖”可以用电影《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里古烈和凌风的对话来解释:古烈问凌风“江湖是什么”。凌风答“江湖就是我们武林人出出入入的地方”。可你看武林人出出入入的是什么地方?名川大山。居家市井。酒肆妓院。寺庙庵堂。甚或官府皇宫。尘世间哪有他们不去的地方?

按照广义的说法。“江湖”可以用《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任我行的话讲解“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的地方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你怎么退出?”。可是。世界上什么地方没有人呢?

就拿《天龙八部》来说。乔峰是丐帮帮主。武林人物;可因为他是契丹人。只能请辞;他失手打死深爱的阿朱。后来又和阿紫痴缠;他被耶律洪基封为南院大王。最后却有自尽于雁门关前。他的江湖终结了。可他身后的江湖还在继续。

慕容复行走江湖。却以兴复祖业为己任。放弃青梅竹马的王语嫣。想娶西夏公主;为了复国不择手段。可谓用尽心机。在他疯了之后。还自导自演着皇帝梦。他的人疯了。心里却还是对天下江湖念念不忘。

段誉。身为大理镇南王之子。却也是有意无意地混进了江湖;最终王位压制了江湖身。可是。那朝堂之上后宫之内。何处不是江湖?家国天下。文韬武略。勾心斗角。更大的一个江湖。虚竹。逍遥派掌门。最后却和公主隐居灵鹫宫;了悟击退了江湖心。可是。那灵鹫宫里。就是世外桃源么?徒弟侍女。尊卑名分。远近高低。别有一处小江湖。

金庸老先生的江湖在书中。我们闲暇之余偶尔做做的梦;我们自己的江湖却在生活里。逃躲不了躲避不开的现实。

其实。我们的江湖又何尝不是刀光剑影?而且因为无形更惊险刺激。比如你看不到的剑。口蜜腹剑。尚方宝剑。项庄舞的剑。磨了十年的剑;比如你没看出的刀。两面三刀。笑里藏刀。借来杀人的刀。杀人不见血的刀。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其他观点:

江湖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意思是:泉水干了。鱼就一同困在陆地上。用湿气互相嘘吸。用口沫互相湿润。倒不如在江湖里互相相忘。此处的江湖。就是江河湖海的江湖。适于鱼生存的有水的环境。

金庸小说中的江湖。是一个特别的社会环境。它的产生。首先是韩非子所说的\"侠以武犯禁\"。在那个冷兵器时代。有武艺的侠士。可以越过社会秩序。去除恶扬善。社会上总有一些\"行走江湖\"的江湖人士。这些人逐渐形成了一种\"江湖道义\"。并约定俗成地遵守着\"江湖规矩\"。但在旧的武侠小说中。他们的最后归宿往往是帮助官府捉拿一些会武艺的\"飞贼\"。所以。他们的格调有了局限性。摆脱不了一个\"俗\"字。

金庸小说中的侠士大大地提高了人生的境界。郭靖的信条是\"为国为民。侠之大者\"。倽命守襄阳的义举。为了国家。也为了天下苍生。张无忌带领明教推翻暴政。是救民于水火。而且他能够对唾手可得的大明皇帝宝座不顾而去。真正实行着古人赞叹的\"功成身退\"。萧锋为了阻止一场会使生灵塗炭的辽宋之间的大战。血溅雁门关前。这些。不仅是提高了武侠的品味。而且达到了\"杀身成仁。舍身取义\"的很高的境界。就连很多知识人士也喜欢上了他们。



其他观点:

古梁镛解答。

小哥出品。必属精品。

江湖一词最早出现在那里?金庸的书里江湖指的是那些人?小哥详细解答。

“江湖”一词的最早出处

“居庙堂之高。则优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这四句诗是爱国诗人范仲淹所做。很多人认为这是“江湖”一词的最早出处。其实不然。“江湖”一词的最早出处在《庄子》。

庄子作为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老子道家文化继承和发扬者。在其著作《庄子》里面。一共用了五次“江湖”。这也是目前为止中国文学里面。“江湖”一词的最早出处。

古典名著《庄子》中。包含“江湖”一词的名句。

《庄子·内篇·逍遥游》: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

《庄子·内篇·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庄子·外篇·至乐》:夫以鸟养养鸟者。宜栖之深林。游之坛陆。浮之江湖。

《庄子·外篇·山木》:夫丰狐文豹。栖于山林。伏于岩穴。静也;夜行昼居。戒也;虽饥渴-隐约。犹旦胥疏于江湖之上而求食焉。定也;然且不免于罔罗机辟之-患。

《庄子·内篇·大宗师》: 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

金庸武侠之江湖

金庸先生作为现代武侠小说泰山北斗。在武侠小说界地位超然。其一生共创作十五篇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佳作。深受广大读者追捧。

在金庸先生武侠世界。江湖其实不远。因为“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大千世界。人心各自不同。有人的地方。就有不同的心思理念。不同的追求。有不同。必然有冲突。有冲突。必然有争斗。牵一发而动全身。世间不同地方不同时间不同人物所发生的事情。它们犹如一张大网的线。共同绘制成“江湖”这张大网。

金庸武侠小说中。江湖指的是那些人?

金庸武侠小说中。江湖指的是人心。也就是说。所有的人。都可以看做江湖中人。除非一个人能够做到隐居桃源之外。孤身一人。那么这个人才不算江湖中人。

在《笑傲江湖》中。刘正风举办金盆洗手大会退隐江湖。可是最终却导致全家惨死。江湖包括了武林。还包括了很多其他的内容。

在金庸武侠中。江湖人士有我们平常看得到的武林人士。也有看不到的达官贵人。因为金庸武侠中。江湖再大。大不过庙堂。所以在《天龙八部》中。有西夏元帅郝连铁树。大理皇室段氏。辽国国君耶律洪基。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这些人都有各自的追求。他们的人心各不相同。所以他们虽然不是武林人士。却都属于江湖的一部分。

简而言之。金庸武侠中。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人人都可谓江湖人士。

谢谢大家。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清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6:16:51

    江湖,庄子,地方,一词,就有,武侠小说,雁门关,宗师,人士,他们的

  • 滴蜡泪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6:16:51

    没想到大家都对江湖一词最早出现在哪里?金庸的书里江湖指的哪些人?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只求﹂份安宁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6:16:51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江湖”。一说出来仿佛就感受到了刀光剑影。快意恩仇;就看到了侠客驰骋天涯。演绎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