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语的概念究竟是什么?
原创

谓语的概念究竟是什么?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谓语。其实很好理解。一点都不深奥。

谓语。就像“谓语”的字面意思一样。有一种“谓”的意思。什么是“谓”?“谓”在汉语里是“告诉、说”的意思。用来陈述主语的内容。仅仅是因为汉语里的“谓”字最为贴切。所以。我们就把这种句子成分叫做“谓语”。英语里。对应的单词是“predicate。断言叙述的意思”。

我们说过。一句话里一定要有主语。否则就没有谈论或表达的内容。一个句子也就没有下文了。有了主语。也就有了表达或谈论的话题。接下来。就需要有对“该话题(主语)”的陈述内容。也就是。你要想表达一句话。除了要有话题。还要有该话题相关的具体讨论或陈述。只有这样。才能传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比如:

A:我。

这句话没有谓语(根本就不是一句完整的话)。你说出去。别人是不知道你要表达什么意思的。你什么你。你说清楚啊。

B:我爱你。

这样。别人才知道你要表达的意思。可能会产生各种误解(原来你爱我啊。你只说个“我”字。我还以为你恨我呢)

大家也都注意到了。谓语。是由动词充当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啊。是物质的。然后。它是运动的。这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

好了。说了这么多。就是让大家不要惧怕“谓语”这个看起来好像很抽象很学术的词。理解之后。再学习 谓语 相关的语法。就会简单多了(当我们理解了“一”。后面的二三四五。乃至无限项。都可以轻松学会)。

■ 首先是谓语的位置:

谓语(动词)一般谓语主语后边。找到了 谓语。也就找到了句子中的其他成分(前面是 主语。后边是 宾语、补语)

■ 谓语由动词充当。不同的动词属性。决定了其后面的句子成分属性:

动词有哪些属性呢?

1.及物动词:

所谓“及物”。“及”有“从后头跟上、达到、关联”等意。“及物”说明需要带“物”来完成一个动作。这个动作是有对象的。这个对象就是它后面要加的宾语。后面必须跟宾语。意义才完整的实义动词。叫做及物动词(transitive verb)。有的动词必须接一个宾语。有的必须接两个宾语。

如:

He's reading a magazine. 他正在读一本杂志。(read读。是“及物”的)

2.不及物动词:

本身意义完整后面不须跟宾语的实义动词。叫做不及物动词(intransitive verb)。

如:

It happened in June 1932. 这件事发生于一九三二年六月。(happen发生。是“不及物”的)

3.系动词:

系动词。全称是 连系动词(Linking Verb)。系动词的功能主要是把表语/补足语(名词、形容词、某些副词、非谓词、介词短语、从句)和它的主语联系在一起。说明主语的性质、特征、品性或状态。系动词一般是具体的“am/is/are”。可以翻译成“是”的意思。

如:

I am a teacher.(我是一名老师)

所以谓语后面就接2种成分 - 宾语/补足语(也可理解成 表语。表语其实就是“主语补足语”)。所以。大家以后在看句子时。首先找到句子中谓语动词。根据动词的不同属性。最终判断句子的成分。确定句子的意思。如下图:

例1:

He died.

他死了。

这里的谓语动词是 die。它的动词属性是:不及物动词。所以后面不能加宾语(我们总不能说:他死了谁..吧)。该句的意思就是:他死了。

例2:

He killed a rich man.

他杀了一个有钱人。

这里的谓语动词是 kill。它的动词属性是:及物动词。所以。a rich man 是宾语。该句的意思就是:他杀了一个有钱人。

例3:

He died a rich man.

他死的时候是个有钱人。

该句就是本文一开始给出的问题。有同学第一眼看到。可能会翻译成:他死了一位有钱人(什么鬼!!)。或者。他被杀死了。或者。他杀死了一个有钱人。这都是错误的。我们说过。分析一句话的意思在于动词属性。这里的谓语动词 die 是一个不及物动词。所以。后面不会有宾语。不像 动词 kill(及物动词。后面必须加一个“杀”这个动作的承受着。也就是宾语)。die 这里后面不需要有什么承受者。哪有什么“死了谁..”的说法。但这里。die 后面又加了 a rich man。我们说过。谓语动词后面只有2个成分 - 宾语 或者 补足语。这里不是 宾语。那就一定是 补足语了。也就是说。“a rich man”是 这句话所表达主题的补语。也就是 He 的补足语。用来补充说明 He 的情况。哦!He 死了。He 死的时候是一个“有钱人”。所以。该句话的意思就是:他死的时候是个有钱人。相当于:He was rich when he died.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动词决定了句子中的宾语和补足语。另外。我们分析句子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看懂句子。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逻辑语义”。比如上面那句话。最终我们还是通过找到符合逻辑的语义。结合动词的属性。最终判断句子的成分(宾语/补语)和句子的完整意思。

■ 说到逻辑语义。又引出了一个概念:非谓语。

一个句子里。除了有谓语。根据(逻辑)语义表达的需要。也可能出现非谓语。此时。非谓语后面也是可以加 宾语 或 补语的。

例如。本文开头的另一句话:

He went to Beijing met the star.

这句话其实是错误了。怎么错的呢?

1.一句话出现了2个动词:went 和 met。这是错误的。一句话只能出现一个动词。若出现2个动词。会导致句义不明确。“他到底是去北京了。还是去见明星去了?”

2.作者可能是想表达“他去北京见明星去了”。恩。如果要表达这句话。就要用到“非谓语”的知识了。该句的met。应该改为 meeting 。就对了。因为。He 去北京看明星是一个主动的动作。应该用 ing 形式。所以该句的正确表达应该是:

He went to Beijing meeting the star.

他去北京见明星去了。

这里的非谓语动词 (meeting) 后面的成分“the star”就是宾语。是 meeting (见)的宾语(明星)。

所以。非谓语和谓语一样。也决定其后的宾语和补语成分。

■ 总结:

动词在英语里特别重要。动词做句子的谓语。

谓语决定句子的核心意思。

谓语决定句子的宾语和补足语。

英语的很多语法规则变化。都是在动词上做变化。

所以:大家以后要特别注意一个句子的动词。然后分析它的属性。就可以找到对应的句子成分。准确地理解句子的意思(句子意思四步法)

其他观点:

语法学里的谓语和我们课堂里讲的谓语不是一个概念。

谓语的语法学上的。初高中学生没必要知道。

语法学上的谓语

语法学里的谓语是描述或说明主语的动作和状态的。所以一个句子除了主语就是谓语。宾语也是谓语的一部分。系动词+表语同样是谓语的一部分。

课堂上的谓语

但是我们课堂上。把谓语弱化成了有实义的谓语动词。也就是表示具体动作的那个词。

其实我很认同课堂上的这种分法。这让语法结构变得更简单。

并且基于此。归纳出了五种简单句:

主谓结构

这个结构说的是主语的动作。

谓语动词有人称和数以及时态的变化。

主谓宾结构

这个结构说的是主语对谁做了动作。

动名词可以作主语或宾语。

主谓间宾直宾结构

这个结构说的是主语把什么作用于谁。

主谓宾宾补结构

还有一种。主系表结构。里面没有谓语成分。

这类句子说明主语。而不是关于主语的动作。

I am the king of the world.

The color of the rainbow is beautiful.

其他观点:

这样只拿对应概念中的一个概念单独问不好解答。

“谓语”是语法概念。一般地说。一个完整的句子最基本的应该包括主语谓语。

主语是陈述的对象。谓语是陈述的内容。谓语是对主语动作或状态的陈述或说明。

这个解说你满意吗?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上柳絮倾城雪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6:21:11

    谓语,动词,宾语,主语,句子,死了,补语,句话,动作,属性

  • 独一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6:21:11

    没想到大家都对谓语的概念究竟是什么?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眼泪、说拜拜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6:21:11

    谓语。其实很好理解。一点都不深奥。谓语。就像“谓语”的字面意思一样。有一种“谓”的意思。什么是“谓”?“谓”在汉语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