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教师,如何帮助小学生更好的开展习惯养成教育?
原创

作为教师,如何帮助小学生更好的开展习惯养成教育?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作为教师。如何才能帮助小学生的更好地开展习惯养成教育呢?下面我结合自己三十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谈点看法。

一、要从点滴抓起。促进学生良好养成习惯(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学生的良好习惯养成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长期坚持、不断努力、逐渐培养提高的结果。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是通过学生自身的无数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表现出来的。而良好的养成习惯(思想道德素质)则是通过学生的无数美好的言行举止发展演变和培养形成的。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养成习惯(思想道德素质)表现(言行举止)应该要不论巨细。体察入微。对学生的闪光点。即便是微不足道。也要给予充分肯定鼓励。以促使其进一步发展;对学生的不足处(不良言行举止)。那怕是细如毫毛。也要紧追不舍。及时引导、督促。促使共迅速改正。只有这样。才能使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思想道德素质)得以健康正确地发展和提高。

二、从低要求起步。逐渐梯次提高。万丈高楼平地起。要想办大事、成大事。就必须学会从小事做起。从自己能做的事做起。小事虽小。但它也是一种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光彩的闪耀。因此。培养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自己能做的事做起。努力把小事、现在事做好。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自我完善与发展能力的基础和保证。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充分健康成长和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防患于未然。及时消除不良积累。风起于清平之未。小错也可积成铸成大错。根据这个道理。教师必须要有深刻的洞察学生思想道德形成与发展轨迹的先见之明知预见能力。要充分考虑各种不良因素的成因与危害;要尽可能地將消积不良因素消除到最低限度;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标本兼治的策略。既要对症治疗。又要预防为主。要防微杜渐。切实增强学生相应方面的免疫能力。

四、优化社会大环境。形成全社会共识。做好学生的养成习惯教育。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巨大的综合性的社会系统工程。仅凭学校教师在各科教学冲积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孤军奋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充分调动社会、家庭的一切积极因素。采取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的三军联合作战行动。要在全社会形成:人人都来关心下一代。人人都来为下一代的和谐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认真负责的共识。为此。我热忱希望教师、家长、社会各界的每一位公民都能言传身教率先垂范。引领好、关爱好下一代。要求下一代做到的。自己首先必须做到;要求下一代不去做的。自己首先不去做;要求下一代不去看的影视书刑。自己首先不去看。要以自己的美好言行举止去教育下一代、引领下一代、塑造下一代;要以自己的身体力行积极引领下一代成长;要用优秀、健康、美好的精神食粮去充实丰富下一代的内心世界。陶治他们的思想道德情操。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在光明美好、积极阳光的社会大环境中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切实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他们的终身学习与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

综上所述。我认为从点滴抓起、从低要求起步梯次提高、及时消除不良积累、优化社会大环境。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合力。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也是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以上是我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谢谢!

其他观点:

“行为日久成习惯。习惯日久成性格。性格日久定乾坤”。好习惯的养成则终生受益。

习惯是长时逐渐养成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使人终生受益;沾染上不良习惯。会在青少年时期就埋下隐患。小学这个阶段。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我们应扎扎实实地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我认为加强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以细节入手。结合小学生“八礼”引领养成教育

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养成教育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地。需要着眼细节。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可以结合“八礼”进行。

“八礼”指

仪表之礼: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

仪式之礼:按规行礼、心存敬畏、严肃庄重、尊重礼俗。

言谈之礼: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

待人之礼: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

行走之礼: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

观赏之礼: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

游览之礼: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餐饮之礼: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

教师结合以上“八礼”。要求学生从自己身边小事做起;从学生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抓起。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良好的道德素质是建立在种种良好的道德习惯之上的。

2、积极评价。引导养成

一位教育家说:“在儿童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希望自己被表扬的欲望。”因此。给予孩子积极的鼓励和诱导在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中很重要。

班级的课堂纪律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以前上课时。我经常提醒学生坐好。认真听。多动脑。开始一段时间。这些提醒会引起学生注意。但多次以后效果并不是很显著。持续的时间不长。而后我采用表扬的方式督促学生自觉遵守纪律。凡是上课认真听讲、坐得端正的同学。我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某某同学坐得真神气!”“某某同学神速!”“某某同学字写得真漂亮!”……

平时。我利用“儿童成长自律评价表”记录着学生的日常。每周进行一小评。每月进行一大评。我也会适时给予有进步的学生小礼物进行奖赏。学生受到鼓励。在德、智、体、美、劳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3、以身作则。引领养成教育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永远是教师的主题。

教师的每一个行动都是给学生无言的教育。学校的全体教师都应注意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教师应为人师表。言谈举止、衣着住行都应起到表率作用。因为在小学生眼里。自己的老师是神圣的。教师的举止经常渗透于孩子的言行。

我们应从自身出发。从平时的小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平时。教师走进学校、教室。一发现地面有废纸、垃圾。就随手把它捡起来。扔到垃圾筒里。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感到爱护环境的重要。有时老师一个眼神。学生就会马上意识到错误并很快改正。

4、增强合力。家校联手促进养成教育

我们常听说5+2=0的说法。意思是说学校辛辛苦苦地教育了5天。难以抵挡家庭消极的周六日2天。因此。教师要积极与家长沟通。家校联手。巩固小学生的养成教育。我班的学生在开学第一周就会领到一张“我的假期习惯养成表”。由家长引导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家校齐心协力。小学生养成教育效果更显著。

我的假期习惯养成表(六年级)

(表格详细内容见下图)

其他观点:

谢谢您的邀请。作为教师。要帮助小学生养成好的习惯是非常有优势的。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相对来说更听老师的话。要帮助小学生养成好的习惯。我有如下建议:

1.教会家长。每天孩子回家。首先询问孩子“今天学校发生了什么开心的事情吗?”。这样孩子就会回忆在学校期间快乐开心的事情。每天强化这样的回忆。孩子会觉得上学很美好。也容易培养孩子乐观的人生态度。

2.老师和家长配合。一起监督孩子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完成家庭作业。而不是回到家以后。玩玩这个。吃吃那个。学霸的习惯养成。大多是在小学。我要求孩子放学2小时内必须完成作业。做不完也不让写了。之后的时间1~4年级每天完成50道口算题卡。每周每门课1~2张卷子。自行检查。我批改发现的错题。错一道罚五道。这样就使他养成了自我检查的习惯。扎实的计算功底对将来理科学习非常重要。后来。我问一个孩子考入浙大的家长。她孩子小时候跟我的方式基本一致。

3.小学孩子的业余时间相对充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非常重要。刚开始陪着孩子一起读故事书。然后让孩子把故事情节复述给你听。既锻炼了他的表达能力又锻炼了他的记忆力。后期当他词汇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后。让他看故事书。有的人说。我家里没有阅读氛围。我的做法是。除了日常陪读外。每周末抽一个下午带孩子在书店度过。因为书店是阅读氛围最浓的地方。

另外。当孩子能按既定的规范做时。要及时给予赞扬。这样可以激励孩子把这些习惯固化下来。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且听风雨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6:50:01

    学生,习惯,孩子,教师,小学生,之礼,道德素质,思想,就会,小事

  • 入了迷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6:50:01

    没想到大家都对作为教师,如何帮助小学生更好的开展习惯养成教育?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苏梦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6:50:01

    作为教师。如何才能帮助小学生的更好地开展习惯养成教育呢?下面我结合自己三十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谈点看法。一、要从点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