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小学教育对于学生的培养需要从几个方面入手呢?
原创

目前中小学教育对于学生的培养需要从几个方面入手呢?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绅士人生认为现在中小学教育重点要进行抗挫折教育。学习能力。审美能力。国情教育。劳动教育。

随着经济的发展。孩子越来越像温室里的花朵。禁不起阳光的暴晒。看过一个报到。十分吓人。中国官方公开报道的一组数据表明。中国是世界上儿童自杀第一大国。选择口服药物的占了95.5%。我们要让孩子们知道。成长的道路上有苦辣酸甜。需要披荆斩棘的。人生哪会一帆风顺。遭遇狂风暴雨是不可避免的。让孩子在挫折中成长。抗挫折是孩子教育的必修课。

学习能力是学习的方法与技巧。也就是让中小学学生会学。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概括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创造力等等。绅士人生在此不再赘述。

审美能力属于美育的具体要求。不仅仅局限于艺术范畴。它还是一种精神文明的范畴。涉及道德修养。思想及价值观的形成。知道什么是自然美、生活美和社会美。审美能力完善学生的人格。辨别美与丑。不会轻易为腐朽的。色情的。暴力的冬西击垮。现在好多的孩子。包括香港的愤青们。他们已经失去了美丑的概念。

国情教育是必须长抓不懈的。孩子们必须了解我国政治、经济、自然、历史等基本情况。有浓厚的爱国热情。屈辱的近代史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国家不强大。人民就惨遭蹂躏。国富才民强。中国人民站起来只是近几十年的事。面对美国等国家的蓄意破坏。全国人民更要坚强地维护国家利益。

劳动教育在什么时候也不能放弃的。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尊重劳动者。简单到洗衣做饭。打扫房间。劳动就是要吃苦。要体会农民和清洁工的辛苦。抵制贪图享受。奢侈浪费的恶习。

其他观点:

教育的根本在于唤醒学生

这个学年我代高二两个文科班的课。经过这一学年的磨练。我已经不再埋怨大多学生的基础差。也不埋怨个别学生的习惯和品行有亏。相反。我体会最深的就是“教学相长”。换句话说。虽然我是老师、我的工作是在教育他们。而实际的结果是在这个艰难的教学教育过程中。无形中自己也在成长。

我的成长体现在对知识的更加熟练、对学生实际情况的更加熟悉以及对各类课堂问题的准确把握和掌控。

自我提升带来的一个强烈的心理期许就是对自己教育对象的提升。作为老师。我真诚地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在现有的基础是有所提高。甚至是大幅度的提升。教师不是圣人。教育也不是万能的。我不敢奢望自己能够创造教育奇迹。我只是希望自己的学生在自己的教育下能有所成长。哪怕只是一点点。

当然。面对眼前这样的学生。我觉得最主要的是要唤醒他们上进心。没有自我提升的需求。任何老师的教育教学都是徒劳无功的。因为他们压根就不学。也不以差为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

所以。一段时间以来我一直在思考并实践着唤起学生上进心的工作。

比如。我会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有意地结合课堂内容。穿插讲一些名人的励志小故事。然后告诉学生。“名人都是从普通人中走出来的。他们之所以由普通变得不普通。就在于他们懂得了上进。懂得了通过努力赢得别人尊重的道理。”

再比如。有时候课堂遇到玩手机的学生。我不仅仅只是做简单的没收处理。而是要让学生真正明白玩手机的危害。否则。没收了这次还会有下次。没收了这一个还有下一个。根本不可能彻底解决问题。其实。学生在校内所有不好的言行都是因为思想认识上有问题。思想上的问题不解决。永远都是治标不治本。所以。我认为。教育最根本的问题是要首先唤醒学生。唤醒他们的自尊心、上进心和自信心。只有学生懂得了学习。教学才算是真正走上了轨道。总是牛不喝水强按头地灌输。其实徒劳无益。收效甚微。学生累。教师也累。

其他观点:

首先要注重对孩子的习惯培养。比如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而在这习惯的养成中。一定要注重对孩子的道德品质的培养。其次是能力的培养。所谓能力是指孩子的综合素质。其中包括学科中渗透的能力和生活中渗透的能力。当然学科成绩也是很重要的。应试也是一种能力。总之对孩子的培养要考虑其综合性。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上柳絮倾城雪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6:50:00

    学生,能力,自己的,孩子,上进心,都是,劳动教育,这一,上有,挫折

  • 笑红眼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6:50:00

    没想到大家都对目前中小学教育对于学生的培养需要从几个方面入手呢?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孤飘的蒲公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6:50:00

    绅士人生认为现在中小学教育重点要进行抗挫折教育。学习能力。审美能力。国情教育。劳动教育。随着经济的发展。孩子越来越像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