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一个皇帝叫太监爹,这个皇帝是谁?为什么?
原创

历史上有一个皇帝叫太监爹,这个皇帝是谁?为什么?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纵观中国历史上的不同时期。宦官专权乱政的都存在并不鲜见。甚至一些宦官的权势已经达到了帝王级的万人之上。比如秦末的赵高。现在想想对宦官的严格控制倒还是清朝做的不错。简单琢磨了下清朝还真没有什么大奸大恶的宦官。就是慈禧掌权时期红极一时的李莲英。也没有达到像前朝明星太监那种高度。

其他观点:

历史上把太监称为爹的皇帝就是东汉的汉灵帝。他不但有一位太监爹。还有一位太监娘。还有犬“爱卿”呢。奇葩得让你想象不到。

汉灵帝刘宏(157—189年)。汉章帝刘炟的玄孙。初袭父爵为解渎亭侯。永康元年(167年)汉桓帝刘志死。刘宏被外戚窦氏挑选为皇位继承人。于建宁元年(168年)正月即位。在位22年。

刘宏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非常爱做生意的皇帝。这与他的出身和他所处的环境有关。刘宏出身于落魄的皇族。凭运气做了皇帝。当时正是东汉末年。宦官擅权。他不能亲临朝政。皇帝只是个虚名。

汉灵帝是位生活糜烂。不讲道义的皇帝。他的胡作非为。把国家折腾得乌烟瘴气。他荒唐无耻。令人瞠目结舌。不可思议。他与宫女在赤游馆饮酒作乐。经常通宵达旦。

他还喜欢养犬。把犬唤作“爱卿”。给“爱卿”戴上文官的进贤冠和绶带。汉灵帝在玩犬跑马中。体验着聚敛钱财的快乐。沉浸在美酒和女色之中。把帝王的职责和尊严抛在脑后。为东汉的覆亡埋下了祸根。

刘宏知道自己这个皇帝是被人家请上台的。随时可能被请下台。不如趁机多捞点钱。为以后的出路做出安排。有权不使。过期作废了。

于是外邦、各郡、各封国每次进贡。在未入国库前。刘宏就先行抽成。送进皇宫。据为私有。还美其名曰“导行费”。

宦官吕强看到皇帝贪图小钱。就上了一份奏章。委婉地劝他以天下为重。不要为几个小钱。惹得百姓不满。灵帝看了奏章。大为怒火。把奏章狠狠地摔在地上。

汉灵帝凭“导行费”捞到了第一桶金。他在西园设置了一个小金库。有了丰厚的本金。汉灵帝就在宫里建造了“商业街”。仿造外边的街市。设有各种商店和摊点。

宫女嫔妃或扮成各种商人。或扮成顾客。还有的扮成耍猴的。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歌声笑声。不绝于耳。

商品种类丰富。胭脂、发簪、玉佩、女人内衣、琴、棋、书、画。应有尽有。乃至各种特色服务。五花八门。热闹非凡。

汉灵帝穿着商人的衣服。装成是出售货物的商人。在集市上游荡。或在酒店中饮酒作乐。或与店主、顾客吵嘴、打斗。玩得淋漓痛快。

汉灵帝用截留下来的钱在河间老家置田建宅。以备不当皇帝时。回家还能作个土财主。

皇帝的胃口越来越大。区区“导行费”已不能满足他了。

汉灵帝极为宠信两位太监。一位叫张让。一位叫赵忠。张让是颍川(今河南禹县)人。赵忠是安平(今河北安平县)人。2人在桓帝、灵帝时。都做过小黄门、中常侍等职。张让封列侯。赵忠封都乡侯。他俩以搜刮暴敛、骄纵贪婪见称。灵帝对两个太监言听计从。常说“张常侍是我父”、赵常侍是我母”。

被他称为“爹妈”的宦官张让、赵忠看透了他的心思。给他出谋划策。让他以修宫殿、铸铜人为名。加征田税。每亩多出十钱。他的钱财迅速增加。

但灵帝还下令各州郡输送材木、文石到京城。由宦官验收质量。不合格的按原值的十分之一收。宦官又将各种不合格的材木倒给各州郡。赚取差价。

州郡再将这些不合格的材木。运到京城。运来的木材堆积如山。后来变成一堆烂木。折腾几年。宫殿也没修成。灵帝却敛了巨额的钱财。

汉灵帝敛财又发现一招。手中掌握着很多的官位。这就是钱财。出售官爵的钱来得更多更快。他对各项官职明码标价。年俸600石的官职600万钱。2000石的官职2000万钱。

依此类推。按官定价。上至太尉。下到县令。明码标价。交钱就行。即使是国家选拔的特殊人才。价钱减半或三分之一。肥缺或重要职位。另行加价。

册拜之日。崔烈春风得意。灵帝觉得这个官出售亏了五百万。旁边的宦官劝说:“崔公这样的冀州名士。也花钱做官了。以后官位更好出手了。陛下还用发愁?”

于是灵帝规定。以后新官上任、官吏调迁或晋升。先支付1/3或1/4的官位标价。

当然。也有些人不肯贪赃枉法。所以不愿做官。当时司马直是著名的清官。灵帝为他开恩。只收三百万钱。派他做巨鹿郡太守。

他以请假为名。拒不上任。灵帝不批。他勉强答应。在赴任路上。他上书灵帝。引经据典、抨击时弊。然后服毒自了。

那些花钱做官的人。上任后拼命捞钱。榨取民脂民膏。加重对百姓的盘剥。造成哀鸿遍野。民不聊生。社会矛盾空前激化。导致了黄巾起义的爆发。虽然起义最后失败了。但它加速了东汉王朝的灭亡。

其他观点:

唐朝末期的宦官田令孜与唐僖宗李儇。唐僖宗(公元873-888年)是唐懿宗的第五子。懿宗崩。十二岁的李儇在宦官刘行深等人的拥立幼年登基。这位少年天子登基后的第一件事竟是拥立自己的亲信宦官为公爵。其中就包括这个被李儇尊为“阿父”的宦官田令孜。

田令孜是一个目的性极强又很聪明的人。他本性陈。为了仕途经济。田令孜认有权势的太监田某为义父。并伺候在当时还是晋王的李儇左右。作为一个宦官(服务人员)。田令孜不可谓不尽心尽力。提醒添减衣物、照顾一日三餐。简直比李儇的亲生父母还要体贴入微。这让还是个幼童的晋王对田令孜产生了深深的依恋之情。

李儇即位后。升田令孜为左神策军中尉。是禁军最高统兵官之一。这个官职权力之大让人咂舌。更何况是封给小小宦官的。而田令孜为了留住皇帝的宠信。对皇帝大施“迷龙之术”。除了不让小皇帝读书问政之外。什么吃喝玩乐、调皮捣蛋的事儿都拐带着皇帝做。本就少年心性的皇帝更是喜爱这个太监。田令孜恃宠而骄。祸乱朝廷。无恶不作。早就呈颓势的唐王朝在皇帝无能、宦官作乱的局势下以无回天之力。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几度无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6:59:08

    宦官,皇帝,太监,奏章,官职,钱财,官位,东汉,的人,不合格

  • 樱花吻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6:59:08

    没想到大家都对历史上有一个皇帝叫太监爹,这个皇帝是谁?为什么?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孤飘的蒲公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6:59:08

    纵观中国历史上的不同时期。宦官专权乱政的都存在并不鲜见。甚至一些宦官的权势已经达到了帝王级的万人之上。比如秦末的赵高。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