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历史上乾隆确实很不喜欢田文镜。而田文镜的坟墓被乾隆所平也算是一个误会。具体且慢慢说来。
先说说田文镜这个人
历史上的田文镜其实人生挺传奇的。他比雍正皇帝大了十六七岁。他出生于康熙元年即公元1662年。
田文镜早在康熙二十二年即公元1684年二十二岁的时候以监生身份出任了县丞。后来田文镜逐步升为知县、知州等官职。可以说他是从底层官职一步一步升上去的。但是在康熙一朝。田文镜始终没得到重用。康熙四十五年即公元1706年田文镜才有机会从知州调到中央出任吏部员外郎。
不管是知州也好还是吏部员外郎也好。都只是五品官职。这在清代来说只相当于中层干部。不过有一点好处就是。田文镜从地方知州出任吏部员外郎算是从地方进入中央了。而田文镜也正是在这时期与雍正结识。从而获得雍正赏识。
到了康熙五十六年即公元1717年。田文镜终于在五品官上升了一级。成为了内阁侍读学士。这算是从四品官职。虽然级别升的很慢。这也算是在中央站稳脚了。
到康熙去世时。田文镜已经61岁。可以说61岁之前田文镜基本都是在地方从政。或者出任一些无关紧要的官职。说他是无名小卒也毫不为过。如果田文镜要在61岁前去世了。他都不可能青史留名。
康熙去世。雍正继位。在雍正即位之初。雍正没有可用之才。这时候雍正开始启用之前就比较赏识。且有着丰富地方从政经验年事已高的田文镜。
田文镜可以说充分诠释了什么叫厚积薄发。雍正继位后。山西发生了自然灾害。年羹尧作为当地驻军将领先向雍正报告了此事。请求朝廷救援。
而雍正询问山西巡抚德音时。德音却故意隐瞒山西灾情。企图蒙混雍正。正好当时田文镜奉刚即位的雍正之命去华山祭天。雍正于是就召见田文镜询问山西灾情。田文镜没有替德音隐瞒。据实奏报了灾情。于是雍正震怒。责怪了德音。然后派田文镜出任山西布政使。
布政使相当于现代的常务副省长。在当时清朝官制下。一省之内除了巡抚之外。就属布政使官阶最高。而且以品级论。布政使和巡抚是同级别。都属于从二品官。但是一般巡抚都会在中央兼职。所以清代巡抚大多是正二品官。还是比布政使略高一级。
不过布政使这个官在清代已经算是地方高官了。而田文镜有着非常丰富的地方的从政经验。所以他出任布政使后很快理清了山西公务。同时清楚利弊。救济灾民。使得当时山西吏治焕然一新。
雍正由此看到了田文镜的政治才能。于是不久就调任田文镜出任了河南巡抚。
田文镜在出任河南巡抚时已经62岁。在古代这年龄已经不小了。很多人也都差不多该到退休年纪了。而田文镜在这个年纪时却是刚刚开始起步。开始得到重用。开始大展平生抱负。
在河南巡抚任上田文镜坚决推行雍正所制定的新政。雍正新政是雍正继位后。针对康熙晚年清政府吏治腐败和社会风气进行的一次重要改革。
因为雍正新政中的很多政策都触犯到了贵族地主阶级利益。所以很多地方官不愿意在地方推行雍正的新政。这时候河南巡抚田文镜和浙江巡抚李卫站了出来。他们俩坚决在所辖省内推行雍正新政。这才使得雍正新政在地方得以推行。
而田文镜和李卫也被当时雍正皇帝所倚重。甚至被雍正称为左膀右臂。
后来李卫升任浙江总督兼刑部尚书。田文镜则升任了鲁豫总督兼兵部尚书。在这要说一下。李卫的浙江总督是清代已有的官职。也叫闽浙总督。而田文镜的鲁豫总督则是雍正专门为田文镜所设立。
雍正非常倚重田文镜。特意命他总督河南与山东两省。故此为他特设了鲁豫总督。田文镜去世后。这一职位就被裁撤。可见雍正对田文镜的喜爱和器重。
鲁豫总督田文镜、闽浙总督李卫外加云贵总督鄂尔泰。这三人都是雍正时期最为重要的封疆大吏。也是雍正的铁杆支持者。都堪称雍正的左膀右臂。可以说雍正新政如果没有他们三人在所辖省份坚决推行。那么雍正继位以后会面临很尴尬的局面。所以雍正对他们三人器重有加。
雍正非常喜爱田文镜。上面说过田文镜年龄比雍正大不少。所以田文镜死在了雍正的前面。田文镜在雍正十年即公元1733年去世。享年72岁。
雍正对于田文镜去世很是悲伤惋惜。为了表达他对田文镜的喜爱。他特意命人将田文镜的坟墓葬在了自己的清泰陵附近。想让田文镜在将来九泉之下陪伴自己。
雍正之所以喜爱器重田文镜。首先。田文镜是他的铁杆支持者。坚决推行雍正新政;
其二就是田文镜是出了名的清官廉吏。他不贪钱。而且还不让子女借助他的官位沾光。可以说是清正无私;
其三就是田文镜在政治上非常中立。不畏权贵。秉公执法。不结党不营私。雍正认为他是孤臣是能臣。所以田文镜是雍正树立的吏治典范。
但是一朝天子一朝臣这话说的确实没错。雍正虽然十分喜爱田文镜。但是他儿子乾隆却并不喜爱田文镜了。
乾隆曾经评价过雍正时期三大总督。他认为田文镜不如李卫。而李卫则又不如鄂尔泰。从这可以看出乾隆对田文镜即是不屑也是不喜欢。
而且乾隆继位后第一个公开点名批评的雍正时期旧臣就是田文镜。乾隆认为田文镜为官过于苛刻。虽是清官。却也是酷吏。他坚决推行雍正新政。不顾实际民生。致使河南百姓流离失所。所以乾隆认为田文镜不过是一名酷吏而已。
其实乾隆说的也确实如此。田文镜虽是清官但有的时候急功近利。不顾百姓民生。同时期的李卫虽然没有田文镜这么高的文化水平。但是李卫为官也是十分清正。而且不畏权贵。最关键的是李卫比田文镜更能体谅百姓的民生。所以在雍正时期李卫的官声口碑都比田文镜好得多。
乾隆推平田文镜的坟墓其实算是意外
虽然乾隆对田文镜不喜欢。也很是不屑。但是他还不至于公开要把田文镜的坟推平。这样也太不显君王大度了。
乾隆平了田文镜的坟其实算是一场意外。因为田文镜的坟在清泰陵附近。乾隆每次去祭拜清泰陵时。总感觉有一种还要向他十分不喜爱的田文镜祭拜的感觉。所以乾隆每次给雍正扫墓。都十分厌恶田文镜墓。
后来有一次乾隆又去祭拜雍正。在回去的路上恰好遇到田文镜墓长出的树木妨碍了御道通行。乾隆知道后。只说了一句“拉倒吧”。其实这是算了的意思。结果清泰陵守陵的大臣们向来都知道乾隆厌恶田文镜。所以他们就以为乾隆是要把田文镜墓拉倒。
于是田文镜墓就这么被清泰陵守陵士兵给拉倒了。剩下两座雍正皇帝题写的诔文碑。后来乾隆发现田文镜墓被平了。就问守陵大臣怎么回事。他们就按照以为乾隆的意思给推平了回复。乾隆听后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却也并没有责怪守陵大臣。
这看似是因为守陵大臣会错了意。导致了田文镜墓被误伤。实则不然。看似无意却是有意。因为乾隆厌恶田文镜在当时已是朝野上下都知道的事。守陵的大臣这么想也无可厚非。
而乾隆事后并未责罚守陵大臣。也可以看出乾隆内心里也是将错就错。想把田文镜墓给推平了。虽然乾隆没有特意下令将田文镜坟墓平了。但是这也多少有点清算的意味。
小岛知风拙见
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和点评!
其他观点:
田文镜。与李卫、鄂尔泰并称为雍正时期的“三大封疆大吏”。是雍正皇帝非常信任与倚重的心腹大臣。
田文镜在担任河南巡抚以及河南山东总督期间。坚决贯彻雍正皇帝的旨意。大力推行新政。并且收获了积极效果。雍正皇帝曾评价他:
“忠诚体国。公正廉明。” “老成历练。才守兼优。自简任督抚以来。府库不亏。仓储充足。察吏安民。惩贪除弊。殚竭心智。不辞劳苦。不避嫌怨。庶务俱举。四境肃然。”
田文镜本人也得到了雍正的一再提拔和封赏。且不说田文镜所担任的河南山东总督是为他专门设置的。就连全家的旗籍都从下五旗的汉军正蓝旗抬到了汉军正黄旗。可谓是显赫一时。
雍正十年(1732年)。田文镜逝世。雍正为其上谥号为“端肃”。并特命河南省城为其设立专祠。更为重要的是。雍正亲自在泰陵附近赐予一片土地安葬田文镜。足可见雍正对于田文镜的宠爱。
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皇帝去世。乾隆皇帝登基。对于田文镜负面评价之声是一浪高过一浪。
早在雍正在位期间。田文镜就遭到直隶总督李绂、监察御史谢济世参劾。被雍正压了下来。
乾隆皇帝登基不久之后。罢免了田文镜曾经的下属王士俊的官位。并旁打侧敲表达了对于田文镜的不满。就此拉开了批判田文镜的序幕。乾隆皇帝先是在乾隆三年(1738年)。“阴错阳差”的扒了田文镜的墓地。随后在更是评价说:
“鄂尔泰、李卫、田文镜皆皇考所最称许者。其实文镜不及卫。卫又不及鄂尔泰。”
由此可见。乾隆皇帝自己父亲雍正皇帝的宠臣田文镜是非常的厌恶和不屑。
田文镜墓被乾隆皇帝拆掉。看似是“阴错阳差”。实际上也有着其必然的原因。
乾隆三年(1738年)。乾隆皇帝前往清西陵地区拜祭自己父亲雍正皇帝的路途中。由于车驾太大。通行不畅。经核查才知道是田文镜的墓延伸到了御道上因而影响了乾隆皇帝的通行。随行的官员在问乾隆皇帝处置办法的时候。乾隆皇帝用一个模棱两个的词“拉倒”作为了回应。而等到乾隆皇帝结束了对于雍正的拜祭。返回京城的过程中。发现田文镜的墓已经被人拆平了。而他也没有在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这件事情也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尽管这是一个看似偶然的事件。但其结果有着必然性。
首先。乾隆皇帝本身是真心的看不上田文镜。
田文镜之所以为雍正皇帝所器重。一方面是因为田文镜为官清廉、敬业勤奋。另一方面是田文镜作为监生出身。被雍正皇帝树立为标杆。是为了拉拢这部分官员群体为自己效力。
但是田文镜也有着非常明显的缺点。就是待人处事有欠宽和。过于严苛。可以说田文镜是典型的“酷吏”。同时还有着“沽名钓誉”的黑历史。再加上乾隆皇帝崇拜的是自己以“仁德治国”的爷爷康熙皇帝。并不是自己的非常严厉而又严酷的父亲雍正。所以乾隆皇帝是非常看不上田文镜。
“河南地方。自田文镜为巡抚、总督以来。苛刻搜求。以严厉相尚。而属员又复承其意旨。剥削成风。豫民重受其困。”
其次。田文镜此前得罪的人太多了。乾隆皇帝也是为了平息众怒。
前文中说道。田文镜早在雍正年间就遭到了弹劾。被雍正压了下来。到了乾隆皇帝登基之后。对于田文镜及其下属官员的弹劾就没有停止过。可见整个官场对于田文镜的负面评价和怨言是非常之大的。可以说刚刚登基的乾隆皇帝也是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拉拢官员队伍。所以必须要对田文镜进行一定的清算。
同时也不得不说的是。乾隆皇帝这样处置田文镜也是为了更好的拉拢鄂尔泰。鄂尔泰是雍正临终前安排的“托孤重臣”。也是满洲官员的实际首领和代表人物。乾隆登基之处非常倚重与鄂尔泰、张廷玉这样的前朝旧臣。而鄂尔泰在此之前与李卫、田文镜的关系非常的紧张没。因而乾隆皇帝也是在用这样的方式来拉拢鄂尔泰。
再次。也是最让乾隆皇帝看不惯的是。田文镜的墓地在雍正皇帝的泰陵地区。
田文镜不受到乾隆皇帝的喜欢。也遭到了众多朝臣的弹劾。可是田文镜却依然能葬在雍正皇帝陵寝的附近。继续陪侍雍正皇帝。享受这份莫大的荣誉。这必然让乾隆皇帝感到非常的不痛快。
要知道。雍正最为信任和倚重的兄弟。也是乾隆皇帝非常敬重的叔叔。怡贤亲王胤祥。当年为了彰显君臣身份有别。不惜用“吞土”的方式来拒绝雍正计划将其葬在泰陵地区的安排。相比于胤祥。田文镜无论是地位。声望。还是乾隆皇帝的敬重程度都比不上。自然也就不会允许他葬在雍正的陵寝附近了。
所以。田文镜的墓地被拆实际上是迟早的事情。整个墓地除了两座石龟驮着的雍正皇帝题写的诔文碑外。其余的也都是荡然无存了。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不仅仅是田文镜。李卫也有着这样的经历。
雍正朝时期的宠臣。到了乾隆朝期间被乾隆皇帝打压的不在少数。
鄂尔泰是幸运的。乾隆十年(1745年)就去世的他。生前死后都没有被乾隆皇帝清算。但是与他共享“配享太庙”殊荣的张廷玉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张廷玉晚年遭到了乾隆皇帝疯狂的打压。可以说是在凄凉中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当然。像田文镜这样去世后被乾隆皇帝打压的雍正宠臣还有李卫。
乾隆在第五次南巡。见到西湖花神庙里立着李卫自己及其妻妾的神像。号“湖山神位”。乾隆下谕说:“李卫仰借皇考恩眷。任性骄纵。初非公正纯臣。讬名立庙。甚为可异!”命撤像烧毁。
此时已经是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距离李卫去世已经整整42年。可是西湖边上依然供着李卫的塑像。并且李卫为自己和正室妻子塑像也就算了。还将自己的小妾也塑像让人供奉。因而让乾隆觉得不合体统。而杭州百姓却在李卫死后依然保持了四十多年不撤像。就说明李卫当年治理浙江的功绩让百姓非常的怀念他。同时。当年李卫上奏朝廷。让雍正下令即刻恢复了浙江文士的乡会试。使得第二年殿试的状元、榜眼、探花都被浙人取得。也让浙江百姓对李卫是感恩戴德。因而其塑像一直被保留着。直到被乾隆撤销掉。
其他观点:
在《雍正王朝》里。邬思道临别前。对田文镜说了局肺腑之言:“可疑之利不可受。得之易时失之易。”但是在剧情中并没有交待田文镜的结局。所以搞得这句话有点莫名其妙。
乾隆即位以后。乾隆第一个就公开点名批评了雍正旧臣就是已经死去的田文镜。“河南自从田文镜上任抚督以来。严格治理。然而他的属下官吏竟然剥削民众。致使河南人民深受其困。前年田文镜隐匿。河南灾情不报。百姓流离失所。幸亏先帝爱民。派遣官员前去赈抚。才保证河南的安定。这件事天下人尽皆知。”
并且罢黜了田文镜布局身后的王士俊在河南监视开垦荒地时。开设的“捐输”。解除了王士俊的官位。
而乾隆5年(1740年)。河南巡抚雅尔图上书将田文镜撤出贤良祠。遭到了乾隆的拒绝。但是却又暗中默许民间这么如此操作。
田文镜的得失让人感叹。然而田文镜的一生并没有《雍正王朝》里那样光明磊落。可以说他成也因为“隐瞒灾情”。败也是因为“隐瞒灾情”。
可见田文镜55岁以前的仕途并不顺利。缺乏贵人提携。
因为康熙55年(1716年)。向朝廷建议恢复克盐商以重税。以补盐引缺额。一下子引起了朝廷的哗然大波。因为这个政策虽然解决朝廷的缺额问题。但是很显然对整体盐商是有伤害的。更大的问题还在于盐商会把这个成本转嫁给老百姓。但是最终被朝廷采纳了。并且由于山东巡抚的支持。在山东几个县里试点了。而田文镜终于被提拔为内阁侍读学士。然而此后田文镜再一次没有了任何仕途有提拔的征兆。
田文镜因为如实报告了山西巡抚德音“隐瞒灾情不报”。而得到了雍正的信任。
田文镜如实禀告了山西受灾情况。因此被雍正嘉奖他直言无隐。令田文镜署理山西布政使并前去山西负责赈灾。而田文镜到任后。凭着多年基层经验。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从此62岁的田文镜开启了他逆天的仕途运程。
在工作以及同事关系上。田文镜得到了雍正的大力支持。
然而利令智昏。到了后期的田文镜竟然犯了一个他仕途起势时山西巡抚德音犯的错误。
而此刻的雍正才明白真相。雍正一面派侍郎王国栋前去赈灾。一面让田文镜回京养病。病好之后。雍正仍然让田文静回河南。
雍正10年(1732年)田文镜病逝。雍正是田文镜葬在泰陵附近。谥号端肃。可谓殊荣备至。还命令河南。为其设立专祠。河道总督王士俊曾是田文镜的下属。请求将田文镜入祀河南贤良祠。
然而雍正死后。田文镜开始真正接受那次错误的惩罚。
文/炒米视角
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 准备与好友合伙做生意,开什么店合适?
-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90680.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雍正,乾隆,河南,雍正皇帝,巡抚,乾隆皇帝,总督,山西,新政,灾情
没想到大家都对乾隆为什么命人平了雍正宠臣田文镜的坟墓?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历史上乾隆确实很不喜欢田文镜。而田文镜的坟墓被乾隆所平也算是一个误会。具体且慢慢说来。先说说田文镜这个人历史上的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