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1900下不下船。还是1900。正是因为他选择了不离开这个让他觉得舒服和熟悉的空间。哪怕是遭遇这个空间的毁灭。他也宁愿与这个空间一起毁灭。这才让《海上钢琴师》成为了一部伟大的作品。如果1900下了船。1900还是1900。但就不是《海上钢琴师》了。
其他观点:
1900年。在远洋游轮弗吉尼亚号上。一位煤炭工人丹尼在头等舱的钢琴上捡到了一名被遗弃的婴儿。为了纪念新世纪的到来。他为婴儿取名为“1900”。《海上钢琴师》就讲述了1900与钢琴结缘的传奇一生。
老丹尼固执的认为装着1900的“TD”牌柠檬箱。上面的两个字母是“Thanks Danny”。这是上天对他善良的赠予。于是他把自己的一切都给了1900。
因为1900是弃婴没有身份证明。丹尼怕他被抢走。只得将他藏匿在船上不能见世。他还告诉1900:除了弗吉尼亚号。外面的一切都是坏的。
在1900捉弄船长。丹尼被船长警告说他收养这个小鬼头甚至触犯了法律时。丹尼回击说“去他的法律”。1900长到8岁时。老丹尼意外身亡了。船只靠岸后。船长联系了孤儿院的人来接1900到陆地上生活。1900却选择了逃避。他藏匿了整整22天。没人知道他藏在了船上的哪一个角落。只是在船只起航的那天。头等舱传来的美妙音乐唤醒了沉睡中的乘客。
从未接触过音乐的1900坐在钢琴前。流畅音符从他的指尖自由流露。那陌生又动听的旋律感染了船上的乘客。甚至船长都被眼前的场景震撼到。船长告诉1900这是违反规定的。1900像老丹尼一样说了一句:“去他的规定”。从此。1900成为了船上的钢琴师。为头等舱的客人们演奏舞曲。他从不循规蹈矩不按套路出牌。总能把死气沉沉的交际舞曲变成激情四溢的欢乐颂。但只有在三等舱。1900才会弹奏自己的音乐。无师自通的天赋、无人能及的手速、无人知晓的曲调。来自于广袤大海的灵感。在喧闹的三等舱里。这位天才钢琴家在有限的黑白键上创造出无限的音乐。
后来。一个自称爵士乐创始人的音乐家。听闻了1900能将十种爵士乐融合出新乐章的传言。他决定上船与1900来场钢琴对决。带着必胜的信念和自以为必胜的实力。不出所料1900胜了。这场对决也使他名声大噪。唱片公司欲与其合作录制唱片。让世界都能听到1900那举世无双的音乐。
这时。一个漂亮的姑娘走进了他的世界。1900鼓足勇气想去搭讪。想将唯一一张录制好的唱片送给这个心爱的姑娘。他偷偷在深夜亲吻姑娘。练习了好几种表白方式。最后只当面说了句“我想我见过你的父亲”。姑娘留下了自家的地址。1900亲手毁掉了没有送出的唯一一张唱片。
后来1900告诉朋友他要下船。也许是为了站在远方倾听大海的声音。也许是为了寻找那个心爱的姑娘。他穿上朋友的大衣。与陪伴自己一生的朋友们道别。站在船舷上凝望眼前高楼林立的城市。
然后他将自己的帽子抛向大海。转身回到船上。从此再也没有踏出弗吉尼亚号半步。甚至在战争之后。弗吉尼亚号将被作为废墟进行爆破处理。他仍然选择了与这艘船共存亡。直至今天。仍有无数人在讨论一个问题:为什么1900不下船?有人说。1900不是俗人。从他被装在箱子里出现在钢琴上的时候就注定他的一生与钢琴、与这艘船绑定在一起;
有人说。1900是懦弱的。他的懦弱跟我们一样真实。不敢面对未知的世界。不敢做出改变。只想在自己的舒适圈安享现状罢了;还有人说。每个人的追求不同。1900的选择在每个人心中也有不同的解读。是非对错自在人心。不必过于计较原因过程。从电影中收获到精神世界的满足就够了。
的确。对于一件作品。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悟。每种说法皆可成立。而我想问的是。如果1900下船了。他还是1900吗?1900与麦克斯最初相遇的时候。他的音乐就注定只能与大海为伴。
在这一段回忆里。海上风浪使船只颠簸不止。1900却放开了钢琴固定的轮毂。他带着钢琴一起旋转在飘摇不定的船舱里。他的手指像是与风雨共舞。这音乐来源于大海并与这片大海交织相融。
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船一靠岸1900就不再弹琴了。因为他的音乐不属于陆地。其实1900是敏感而孤独的。他善于观察。能从乘客的语言听出他是哪里的人。从每一个人的行为动作分析出他的身份阅历;有人找他钢琴对决。他想的不是胜负。而是“应该可以听到一些新的东西”;在船靠岸后没了听众他还会随机播出电话。问陌生人可不可以陪自己聊天......
正是这份孤独造就了天才钢琴师的音乐成就。也是这份孤独让1900不知如何面对充满诱惑的大千世界。如果1900下船了。他与他的音乐脱离了大海。他当然会感到不安。
他太纯粹了。他能想到的只有音乐。“在这些琴键上。你能创造出的音乐是无限的”。他太洁净了。他从没有直面过音乐之外的东西。“并非是我眼见的让我停住了脚步。而是我所看不见的”。世间有法律、有规则、有看不见的危险以及望不到头的空洞。《海上钢琴师》所展现的也并非只有1900一个人的选择。那个拉着小手风琴的落魄乘客。1900心爱的姑娘的父亲曾跟1900讲述过自己的故事:他几十年来从未离开过生活的故土。直到疟疾肆虐。他的家人一一离世。只剩下最小的女儿与他相依为命。然后他听到了大海的声音。听到命运的呼唤。呼唤自己换一种方式去生活。呼唤自己走向更宽广更多样的世界。于是他选择出海。去看看远方是否还有未知的精彩。去为自己为女儿博一博。“自由”是人不变的追求。这个词对每个人来说定义也许有所不同。对于那位父亲。追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实现物质生活的丰满是一种自由。对于1900来说。不受拘束的为音乐而生。选择与音乐共消逝亦是一种自由。电影最后。1900随着弗吉尼亚号的爆破一起消失。留下来的只有那张重新拼合的不知歌名的唱片。还有麦克斯娓娓道来的传奇故事。1900这个传奇的人物是否真实存在过。好像都不再重要了。下不下船是不是也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1900教会了我们什么叫“坚守”。坚持内心所要追求的东西。回望自己的任何决定时。可以遗憾但不会后悔。足矣。
其他观点:
如果是我。我也愿意选择不下船。在世界影史上。根据小说改编成电影的作品不在少数。正因为这些作品的数量之多。因此如何让电影演出原著的内涵。或者说超越原作。成为不少导演想破头脑的问题。而有这么一部电影。在1998年就被我们熟知。并且它也是根据同名原著改编。是一部影史留名的好作品。它就是《海上钢琴师》。
这是一部爱情文艺片。但是却有着别样的哲理。让人看电影的时候不由深思。据悉。这部电影主要讲述的是一名弃婴被抛弃在轮船头等舱的钢琴上面。被轮船工人收养的故事。婴儿被取名为1900。他在轮船上出生、长大。始终没有下过船。在他短暂的一生中。虽然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但心中只有让他眷恋无比的轮船。因此就算是后来。他有下船的机会时。依然选择呆在轮船上。
同时。他也与众不同。有着与生俱来的音乐天赋。靠着自己不断摸索。成为了一个技艺精湛的钢琴家。每天在轮船上演奏。为他吸引了大批听众。久而久之。名气也越来越大。很多人都知道。在一艘轮船上。有一个才华横溢的钢琴师。还有不少人专门为了听他演奏。来乘坐这艘轮船。
后来。有一个世界著名的钢琴师也知道了1900的名号。慕名来到这艘轮船挑战他。他自诩技艺不错。可是却被1900惨虐。弄的一点脾气也没了。也正是因为这次PK。让更多人知道了这个海上钢琴师的存在。以1900的知名度。他大可在陆地上找到一份收入高的工作。但他自始至终却没有下过船。甚至有一次可以下船时。他收回了迈出的脚步。转而又回到了船上。
曾经我特别不理解1900为啥不下船。因为在我眼里。陆地上有更多有趣的事物。比起轮船的狭小。在陆地上能干很多事情。同时还能认识更多的人。或者是找到一段浪漫的爱情。这样的生活毫无疑问比船上的日子更加丰富多彩。可是1900就是不下船。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可是如今。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我渐渐理解1900为啥不下船。甚至我认为他选择不下船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做法。正是因为害怕陆地。所以他选择固守自己的小天地。
生于轮船、长于轮船。1900一生都没有接触过陆地。对于他来说。陆地上的一切都是未知的。他害怕离开登上陆地后。再也找不回这艘轮船带给他的家一样的感觉。毕竟轮船与陆地相比。显然后者更大。
其次。1900每天接触的人也有限。不过就是船员和一些乘客。其中也不乏一些不怀好意之辈。要知道1900本身钢琴技艺高超。谁也不能保证在他上岸后。不会有人特意来欺骗他。而他本人也害怕这样的事情发生。毕竟。1900是特别单纯的。在他眼里。除了大海。就是钢琴。
影片中。1900喜欢上一个女孩。但是后来在深入了解那个女孩后。他也清楚自己不能和那个女孩子在一起。因此这段感情最终不了了之。随着这艘轮船被爆破。与1900一起葬身海底。对爱情的向往。让1900充满好奇。然而感情碰壁。给他对于大陆的热情浇了一把冷水。他还是害怕踏上这片未知的陆地。
影片最后。好朋友知道1900待的船已经废弃。将会被爆破回收。他急忙赶到这艘船上面。找寻1900。想让他及时下船。可是最后他还是失败了。1900已经坚定了不下船的决心。最后与轮船一起终结。
回望1900的一生。说平淡确实很平淡。但他也经历过很多大场面。毕竟本身就是个世界著名的钢琴师。这样的结局对他来说。确实不美好。但是从另一角度来想。与陪伴自己这么多年的轮船母亲一起走向衰亡。1900做到了从一而终。至少对于他自己来说。他无怨无悔。是自己选择不下船。那么每一个决定都有自己的理由。
我们都不是1900。所以当看到他有下船的机会却不下时。感到焦急不已。但如果我们都是1900。也许我们也会固守那一方属于自己的小天地。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92749.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轮船,自己的,陆地,弗吉尼亚,音乐,钢琴,船上,钢琴师,这艘,丹尼
没想到大家都对《海上钢琴师》:如果1900下船了,他还是1900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1900下不下船。还是1900。正是因为他选择了不离开这个让他觉得舒服和熟悉的空间。哪怕是遭遇这个空间的毁灭。他也宁愿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