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从秦献公到秦始皇,前后八代君王,为何都是很贤明的君王?
原创

秦国从秦献公到秦始皇,前后八代君王,为何都是很贤明的君王?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西汉贾谊《过秦论》里的那句“奋六世之余烈”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这所谓“六世”指的是孝公、惠文王、武烈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六位秦王(公)!而献公则是孝公的父亲。提问者所谓八代国君都很贤明多少有些夸张了。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自献公始。一直到秦始皇。秦国没有出过真正意义上的昏君。即便是几位具备庸君、或者昏君潜质的君主也被成功“规避”了!

献公在位期间。秦国实际上并不算强大。并吞六国也无从说起。献公对秦国最大的贡献并不在开疆拓土。而是结束了秦国长期的内乱。为孝公改革奠定了基础。在献公之前。秦公之位的传承充满着血腥。内乱不断。献公年少时就曾经被自己的叔祖父简公夺走了大位。其本人也不得不流亡他国近三十载。在成功复位之后。献公坚定地推行了“嫡长子继承制”。由嫡出的孝公继承了大位。而比孝公年长的庶长子公子虔则遭到了献公的刻意压制。秦国在多年内乱之后。第一次实现了权力平稳过渡。

正是因为这次权力平稳过渡。使得孝公即位之后无须将过多精力消耗在平息内乱方面。这才有了后来的孝公改革、商鞅变法。经过商鞅变法之后。秦国以二十等军功爵制度激励了强大的士气。使得秦军所向披靡!同时。秦国废井田、开阡陌。推行土地私有化。使得秦国的农业生产也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手里有了钱、有了兵。秦国才有了东出争雄、并吞天下的资本!自此。秦国一统天下的铁幕正式拉开。

孝公去世后。权力再一次实现了平稳过渡。即便是号称“智囊”的孝公庶子樗里疾也没有产生与惠文王争位的念头。这就要感谢献公了。正是因为献公结束了内乱。才有了后来权力的平稳过渡。如果是孝公改革还仅仅是奠定了基础。那么惠文王则是将秦国推向了强盛。惠文王即位之后。首先解决了世家大族对王权的掣肘。紧接着便开始了秦国的东出之争。有了孝公积攒的家底。惠文王多少有那么点儿有恃无恐了。东攻魏、南攻楚。把身边的两个大国打得屁滚尿流。最后索性与列国相王。给自己带上了与周天子“平起平坐”的王冠!秦国国君称王。自惠文王始。

惠文王去世后。武烈王即位。这位秦王在位期间虽然在秦国对外扩张方面还是有所建树的。但是在用人方面颇受后人诟病。因为性格好勇斗狠。武烈王特别钟爱大力士。把一些能力平平、好勇斗狠的大力士搞到了朝堂之上。一时间朝堂变得乌烟瘴气。长此以往。武烈王穷兵黩武、任用非人几乎是可以预见的。但是。老天爷帮了秦国一把。武烈王即位仅仅数年。就在周王畿举鼎绝髌身亡。被老天爷给收了。

经历了一些列权力斗争之后。惠文王的庶子昭襄王继承了秦王大位。他的生母宣太后开始了替儿子做主的四十年!这四十年里。宣太后以女人特有的方式摆平了秦国大后方的巨大威胁——义渠。使得秦国东出再无后顾之忧。同时。宣太后依靠自己同母异父的弟弟穰侯魏冉和魏冉的嫡系白起等人对列国展开了攻击。斩获颇丰。使得秦国的势力更加壮大。

在当了四十年虚位元首之后。昭襄王利用范雎这根“搅屎棍子”最终捅破了那层窗户纸。成功驱逐了两个舅舅和两个弟弟(即所谓“四贵”)并彻底架空了生母宣太后。正式执掌了秦国大权。初掌大权不久的昭襄王便任用白起攻赵。“战争屠夫”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降卒。举世震惊!赵国也因此元气大伤。失去了与秦国争雄的资本。后来昭襄王与白起发生矛盾、自断股肱。加之秦军接连兵败。昭襄王不得已暂时停止了大规模对外扩张。但是。彼时的秦军已然成为了列国眼中的“魔鬼”。没有谁再敢公然挑衅!而秦国也因此赢得了休养生息的机会。实力进一步上升。

昭襄王出奇地长寿。熬死了悼太子、熬老了孝文王!等昭襄王去世时。孝文王的身体已经接近油尽灯枯了。再经国丧这么一折腾。孝文王正式登基仅仅三天就一命呜呼了。对于秦国而言。这位秦王实际上就是来“打酱油”的。贾谊把他算入“六世”之中。显然是抬举他了……

接下来便是中国历史上那位著名的“奇货”了。“奇货可居”的典故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庄襄王一生都在被人利用。先是被祖父昭襄王送到了赵国当人质。受尽白眼。后是被吕不韦利用。成为了吕不韦“囤积居奇”的“奇货”!庄襄王即位以后。秦国的大权基本上落入了吕不韦手中。长此以往。庄襄王与吕不韦的内斗恐怕无可避免。对于秦国而言。这并不是什么好事。好在老天爷又一次眷顾了秦国。短短三年。便将庄襄王给收了。而就在这短短三年里。秦国还是有所斩获的。继昭襄王灭掉西周公国、末代周天子周赧王郁郁而终之后。秦国直接灭掉了周天子遗留的唯一象征——东周公国。自此。周王朝正式成为了史籍中的一个符号。秦王事实上正式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庄襄王去世后。继承秦王大位的便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千古第一帝——秦始皇。实际上。秦始皇是第一位皇帝。却不是第一位“帝”。早在昭襄王时期。昭襄王就曾经和齐緡王互尊位西帝、东帝。将周天子视为了无物!至于秦始皇并吞六国、一统天下的事情。众所周知。这里小编就不赘述了。总之就是。秦国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拥有强大的实力、还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昏君。即便是拥有成为庸君、昏君潜质的几任秦王也很快便让老天爷给收了!秦国如果不能一统天下。恐怕老天爷都要看不下去了。

其他观点:

秦国从秦献公到秦始皇总计八代君王。历时数165年。完成了从公到王。又从王到皇的重大历史跨越。结束了数百年的战国纷争。最终建立了大秦皇朝。

早在秦献公时期之前。秦国是七国中最贫穷落后。野蛮闭塞的诸侯国。被山东六国看不上。曾一度准备联手瓜分秦国。而秦国国内政局则经常不稳定。君权的继承往往都会形成一场争斗。新君即位充满了血腥。秦献公十岁时被其叔父夺位并流浪魏国。直到三十年后才回国复位。秦献公就是在无休的内战外战中度过了一生。他痛定思痛。决心改变这一切。他最大的功劳就是确定好了两件事。一是君主接班制度。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幼。这样君权的传位成了唯一性。辟避免了夺位纷争。从此秦国的王位都一直是和平过渡。他自己率先做出表率。没传位给年长公子虔。而是年小的嫡子嬴渠梁。也就是后来的秦孝公;二是让即任者秦孝公停止对外的征战。修生养息寻求一条不是以战生存。而是以养息生存的道路。为后来秦国变法提供了一个和平环境。

秦孝公死后。秦惠文王虽然车裂了商鞅。滿足了部分旧贵族势力复仇的愿望。但商君之法没有变。而且更完善。变法后的体制相比山东六国显示了极大的优势。国力大增。张仪、樗里子、公孙错等军政人才倍出。并培养出了一支虎狼之师。打败了山东六国联军。秦国成功地进行了开疆拓土。在战国七雄中稳立霸主地位。

要说秦国连续八代君王都很贤明有点言过其实。至少秦武烈王嬴荡就很奇葩。他生得虎背熊腰。天生神力。身边的几个宠臣都是大力士。他成天不修德政。只知角力比武。朝臣无人敢忤逆。但幸运的是他在位仅两年。一次与几个力士在洛邑周天子王宫外比试举鼎。鼎落下时被砸死。结束了他短暂的一生。

秦武烈王突然死亡。又没儿子。而秦惠文王的嫡子仅他一人。所以紧急招回在燕国做人质的庶子嬴稷继位。即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即位年仅十六岁。七十四岁亡故。在位五十八年。是历史上少有的长寿之君王。他在位共分两个阶段。前阶段一直没亲政。是其母亲宣太后芈氏(芈月传中的芈月)当权执政。任用外戚魏冉等处理国事。这个过程长大41年之久。宣太后极有政治手段。任用外戚捕佐。用白起为将。扶持少主。平义渠。开疆土。稳定秦国后方。为东出六国开创了条件。后秦昭襄王亲政。任用范睢为相。白起为将。攻上党。以长平之战灭赵国主力。并攻占洛邑废周天子。正式结束周王朝。

秦昭襄王命真长。熬老了儿子孙子。他死后儿子孝文王即位三天就死了。孙子庄襄王嬴异人也只干了三年。

纵观秦国从掘起到建立秦王朝。八位君主虽不能说全都是贤明的君王。但有的堪称为一代雄主。少数差的也没起危害作用。而且任期极短。这就使得秦国由弱转为强盛。在强盛中形成可持续发展。

再者。良好的制度造就了国内的平稳。尤其是人才引进更是一大方略。商鞅、张仪、范睢和李斯均来自他国。但为秦国的谋划及国内军政人才的培养使用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几代贤明君王和铁腕宰相造就了伟大的秦王朝。

图片来自网络。

其他观点:

从秦献公扭转乾坤到秦始皇统一天下。秦国先后经历了八代君王。秦武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在位时间不长。谈不上什么贤明;其他五位都是奋发有为的贤明君主。秦献公、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秦始皇能够如此贤明。与他们的成长经历有很大的关系:这几位都不是温室里的花苗。成长过程中都充满了无数的挫折与艰辛。

秦献公十岁时。本属于他的君位被叔叔抢了。叔叔为防意外。将他流放到陇西大山。十岁出头的秦献公在陇西喝了几年冷风。逃到魏国去。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三十年之后才登上国君之位。

秦孝公成长时期。虽然父亲已成为君主。但国贫民弱。父亲的忧患意识、进取精神早已融入灵魂;十几岁时就随军打仗。见闻各种风险。

秦惠文王嬴驷小的时候。触犯新法。授业师傅均受重罚。自己也被逐出宫墙。风餐露宿、流浪人间。很早就体验了人生的不易。

秦昭襄王作为次子。本来是没有资格继承君位的;小小年纪就和母亲远离故国。到燕国做质子;受尽了不少冷落与侮辱。

秦始皇的命运更坎坷:父亲是爷爷众多子嗣中的一员。无深厚背景。被送到赵国做人质。被人遗忘在角落里。秦赵战争频繁。父子俩在邯郸过得谨小慎微、毫无安全感。

圣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秦国的这五位君主。从小经受颇多磨难。做了国君后倍加珍惜。奋发图强。各国都做出了非凡的功业!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少女恶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7:42:51

    秦国,襄王,秦王,贤明,国君,文王,君王,太后,君主,内乱

  • 写相思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7:42:51

    没想到大家都对秦国从秦献公到秦始皇,前后八代君王,为何都是很贤明的君王?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苏梦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7:42:51

    西汉贾谊《过秦论》里的那句“奋六世之余烈”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这所谓“六世”指的是孝公、惠文王、武烈王、昭襄王、孝文王、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