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杨贵妃的前夫、唐玄宗的儿子,李瑁最后的结局如何?
原创

作为杨贵妃的前夫、唐玄宗的儿子,李瑁最后的结局如何?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李瑁是一个可怜的皇子。在横遭夺妻之恨后。却只能选择忍气吞声。眼睁睁地看着杨玉环被自己的父亲纳入后宫。不过也正是因为他的沉默。也为他换来了善终的结局。

天宝四年(公元745年)。唐玄宗李隆基为自己的第十八个儿子寿王李瑁安排了一门亲事。将右郎将军韦昭训的女儿韦氏许配给李瑁。不仅下诏将韦氏册封为寿王妃。还亲自主持了婚礼。

与此同时。李隆基的后宫中。也多了一个妃子。这个妃子不是旁人。正是大名鼎鼎的杨玉环。而她另一个身份。则是寿王李瑁的前妻。

之所以李隆基对李瑁的婚事如此上心。其中的缘故就在于此。杨玉环本是寿王李瑁的妃子。两人婚后也十分恩爱。但李隆基却横刀夺爱。不顾名分。将杨玉环纳入了自己的后宫。

而为了弥补心中的愧疚和堵住悠悠众口。李隆基就上演了一出亲自负责儿子婚礼的戏码。表面上看。可谓是父慈子孝。但实际上。这是以李瑁极大的痛苦为代价换来的。

对于李隆基的这种做法。我们不做评价。毕竟在当时的社会风气之下。他做出这样的事情也不新鲜。况且他还是皇帝。但对于李瑁而言。这就是一件极为痛苦的事情了。

有句老话叫做夺妻之恨不共戴天。但对于父亲抢走自己心爱的女人一事。李瑁却选择了沉默。并非他愿意如此。而是他没有反对的资本。为了活着他不得不忍气吞声。这个抉择无疑是痛苦的。但对他而言也是明智的。最终。李瑁得以善终。子孙满堂。

李瑁之所以能够出名。不是因为他是李隆基的儿子。而是因为他是杨玉环的前夫。

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李隆基的女儿咸宜公主在洛阳举行婚礼。作为皇子的李瑁跟随母亲武惠妃出席。就在这场婚礼上。李瑁遇到了那个让他纠结一生的女子。

这个女子。就是我们熟悉的杨玉环。之所以她会在婚礼上出现。是因为她的叔父杨玄璬。

杨玉环出生在四川蜀州。其父杨玄琰也是朝廷官员。生在官宦之家的她。从小就接受了很好的教育。像什么音律、歌舞等。十分精通。尤其在乐器上。杨玉环极为擅长弹琵琶。

不过。在杨玉环十岁那年。由于父亲杨玄琰因病去世。在蜀中举目无亲的她。不得已之下。只得投奔在洛阳为官的叔父杨玄璬。

在洛阳的日子。杨玉环并不是十分开心。毕竟这算是寄人篱下。不过好在她的叔父杨玄璬视她为己出。除了在生活上对她无微不至的照顾外。还经常的带她出席各种宴会。以便让她散散心。

因此。在咸宜公主的大婚时。受邀的杨玄璬就带着侄女杨玉环出席了婚礼。但让杨玄璬没想到的是。这一次出门。居然改变了杨玉环的命运。

作为咸宜公主的“娘家人”。寿王李瑁和他的母亲武惠妃自然也出席了这场盛大的婚礼。而在婚礼现场。李瑁第一次见到了十六岁的杨玉环。惊为天人。仅仅看了几眼。他就决定要娶这位女子为妻。

将自己想法告诉母亲武惠妃后。那剩下的事情就水到渠成了。毕竟当时的武惠妃。可是李隆基最宠爱的妃子之一。这点事情李隆基还是会答应的。况且李瑁也是自己的儿子。既然看上人家姑娘了。那就赐婚吧。

开元二十三年。也就是李瑁遇到杨玉环的次年。二人喜结连理。组建了一个小家庭。带着父母亲人的祝福。踏入了婚姻生活。而在婚后。李瑁和杨玉环十分恩爱。可谓是郎情妾意你侬我侬。

如果没有发生后来的事情。那么李瑁和杨玉环就会平平淡淡地走完这一生。而史书上。对于李瑁的记载也不过寥寥数语。但命运就是如此多变。该来的终归会到来。

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李瑁的生母武惠妃因病去世。年仅三十八岁。她的去世。除了让李瑁失去母亲之外。也让唐玄宗李隆基失去了一个十分宠爱的妃子。

这一点毫不夸张。可以说。在杨玉环被纳入后宫之前。武惠妃算是李隆基最宠爱的妃子之一。虽说她是武则天的侄孙女。但并没有影响到李隆基对他的感情。再加上她善于逢迎。因此很的李隆基的欢心。

早在李隆基还是皇子时。武惠妃就成为了他的妃子。而在李隆基登基后。先是封她为婕妤。之后有封她为贵妃。不久后。李隆基又表示出有封她为皇后的想法。但因为武惠妃是武则天后人这个关系。遭到了不少大臣的反对。才最终作罢。

不过。虽说没能封她为皇后。但李隆基对她的宠爱却有增无减。并且。在各方面规制上。对她的赏赐。基本上与皇后无异。由此可见。李隆基对武惠妃的宠爱有多深。

而武惠妃的突然去世。就让李隆基十分难过。当时的后宫中。不乏有姿色上佳的妃子。却没有一个人能让唐玄宗感到开心。因此。在武惠妃去世之后。李隆基郁郁寡欢了很长时间。

“武惠妃薨。后廷无当帝意者。”---《新唐书》

就在这期间。有人向唐玄宗李隆基进言。说李隆基的儿媳妇杨玉环“姿质天挺。宜充掖廷”。在找机会端详确认后。李隆基发现果真如此。于是。就将杨玉环召进了自己的后宫。

此时。距离杨玉环与寿王李瑁大婚。仅仅过去了三年。

为了解决杨玉环的身份问题。李隆基可谓是煞费苦心。再决定要将杨玉环收进后宫后。李隆基先是以为自己的母亲窦太后祈福为由。敕书将杨玉环送进道观。令其出家为道士。赐号“太真”。并在数年后。正式的将她纳入后宫。封为贵妃。

而在这期间。作为杨玉环的原配。寿王李瑁被迫成了前夫。史书中没有记载李瑁在当时如何自处。或者作何想法。但后世中一些关于描写此事的诗词。却能很好的诠释李瑁当时的心情。

“夜半宴归宫漏永。薛王沉醉寿王醒”---李商隐《龙池》

古语有云。夺妻之恨不共戴天。这要是换了旁人。恐怕李瑁会和对方拼命。但尴尬的是。这个抢走自己心上人的。却是自己的父亲。更重要的。他还是皇帝。

因此。在眼睁睁的看着杨玉环成为了父亲的女人。也从自己的妻子成为了自己的母妃之后。李瑁选择了沉默。即便是内心痛苦万分。但也没有表现出来。不仅如此。他还十分顺从的。接受了父亲李隆基给自己安排的另一门亲事。娶了右郎将军韦昭训的女儿韦氏为妻。

可能有人会说。李瑁不算男人。自己的女人被抢。却无动于衷。有道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在当时的情况之下。李瑁这么做恐怕是最明智的选择。虽说他贵为皇子。但李隆基可是皇上。如果李瑁有任何不满。恐怕就会因此死于非命。不久亲刚刚被逼死的三个皇子尸骨尚且未寒。为了活着。李瑁必须沉默。

前文提过。李瑁的生母是武惠妃。虽说她在生前深受李隆基的宠爱。但这并没有给儿子李瑁带来多大的实质性好处。除了按照惯例封为寿王之外。与其他皇子对比。李瑁不仅没有享受到特殊的待遇。反而从小就寄养在伯父宁王李宪的家里。

之所以会被寄养。主要是因为武惠妃在世时。曾先后为李隆基生过四子三女。但大多夭折。活下来的。只有寿王李瑁和咸宜公主。为了让李瑁健康长大。就将他送到宁王府。由宁王妃元氏哺养。

而这样就造成了一种状况。虽说母亲受宠。但李瑁却与父亲李隆基的关系越来越远。说白了就是并不密切。这一点。在太子李瑛被废后。李隆基立李亨为新的太子而不立李瑁就能看得出来。

实在是李隆基的儿子太多。根本不差李瑁这一个。

也正因为如此。在武惠妃去世之后。李瑁在李隆基面前的存在感越来越低。虽说谈不上可有可无。但至少不太重视。

而夺走李瑁的妻子杨玉环。就是最好的证明。虽说当时的社会风气开放。但毕竟还有道德伦理观念存在。不过。李隆基却并没有顾及这一点。在看到杨玉环貌美后。直接就下了手。

究其原因。除了李隆基个人原因之外。更多的就是李瑁在李隆基心中实在是不重要。抢了也就抢了。他也不能怎么着。

但这对于李瑁而言。就是一件如同剜心挖骨般的痛苦了。妻子被夺走。还不能有任何不满。这就好比扒光了李瑁的衣服。并被拉到长安的大街上游行。让大唐的亿兆子民都看着李瑁出丑。

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李瑁被横遭父亲夺妻。并且还会在背后颇有兴致地讨论这件事。

这无疑对于李瑁是一种巨大的伤害。换做旁人。恐怕早就因此疯掉了。但李瑁却在沉默中活了下去。并十分顺从的。听从父亲对自己的安排。

不是李瑁没想过反抗。只是他拿什么来反抗呢?他可是亲眼看着太子李瑛就因为父亲起了疑心。说废掉就废掉。没有什么过错的鄂王李瑶和光王李琚。也是说被杀就被杀。而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寄养的皇子。母亲受宠也已经是过去式。他有什么资格来反抗?

别说反抗。哪怕是流露出一丝一毫的不满意。恐怕都有杀身之祸。李隆基的儿子很多。多一个少一个也无所谓。

正是十分深刻地明白这一点。也想活下去。李瑁才会选择了以沉默示人。所以。在杨玉环从寿王妃晋升成贵妃后。李瑁能做的。只能是眼睁睁的看着。

除此之外。别无他法。不过。当时的杨玉环绝对没想到。数年后。自己居然死在了李瑁的面前。

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公元755年12月)。深受李隆基和杨玉环喜爱的节度使安禄山发动兵变。召集大军20万人。自范阳起兵。史称“安史之乱”。

叛军一路势如破竹。而此时的唐玄宗已经是利令智昏。不仅听信谗言。将大将高仙芝和封长清杀害。还怀疑大将哥舒翰。最终。在洛阳失守后。长安的最大屏障潼关也被攻下。长安城岌岌可危。

不得已之下。李隆基便带着杨玉环等人出逃长安城。行至马嵬坡时。六军将士忍无可忍。认为这一切都是唐玄宗宠信杨玉环造成的。最终。无奈之下的李隆基。令高力士将杨玉环缢死在佛堂之中。

当时。李瑁就在跟随李隆基出逃的队伍之中。从头至尾。他目睹了将士们的群情激愤。也看到了父亲下令处死杨玉环。

对于眼前发生的这一切。李瑁依然是沉默。或者可以说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将自己内心的情绪很好地隐藏起来。即便是这个女人曾经给自己造成那么大的伤害。

不过。后世有一种说法。指出在杨玉环被缢死后。李隆基安排李瑁去安抚众将士。而李瑁也趁此机会。游说太子李亨以及对李隆基心存不满的大臣。从而帮助李亨离开了大部队。转而北上。这才让李亨有机会脱离了李隆基的掌控。能够在灵武行宫自行即位。

如果这个说法成立。那李瑁也算是报了当年的夺妻之仇。

不管如何。杨玉环已经香消玉殒。大唐也从李隆基时代。进入了唐肃宗李亨的时代。而寿王李瑁。在安史之乱后。选择了继续低调地活着。他与韦氏的婚姻平平淡淡。两人共同生活了二十余年。期间。韦氏共为李瑁生下五子两女。也算是在相互扶持中。白头到老。

唐代宗大历十年(公元775年)。寿王李瑁去世。唐代宗追赠其太傅。

小结:

李瑁的前半生。可以说十分的悲剧。自己的母亲处心积虑地想将其推上太子之位。但因为唐玄宗李隆基对李瑁这个儿子感情不深。因此并未成功。而在其大婚后。妻子又被父亲夺走。成为了天下人的笑柄。但在这种情况之下。李瑁十分明智地选择了忍气吞声。以沉默示人。因此也为他换来了活下去的机会。在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以及大唐的风起云涌后。李瑁最终得到了一个善终的结局。不仅寿终正寝。且子孙满堂。这也算是命运对他的一点补偿吧。

其他观点:

李瑁的一生。酸甜苦辣尝尽。他最后的结局是善终。而且子女众多。香火繁盛。三个儿子还被封了郡王。应该是没什么遗憾的了。

↑李瑁一生充满传奇故事↑

李瑁。是唐玄宗李隆基第十八子。在皇室中。儿子的地位由两个因素决定:出生的先后顺序。以及孩子他母亲的受宠程度。

李瑁毫无疑问投对了胎。他的母亲是武惠妃。公元712年。唐玄宗继位后。武惠妃就成为了唐玄宗的妃嫔。作为武则天的孙侄女。多年前唐中宗铲除武氏家族势力之时。因念在武惠妃年幼。留下她一条性命。招入宫中当了一名宫女。

武惠妃显然继承了武则天心机深沉。心狠手辣的特点。她生的美貌非凡。又肯用功学习歌舞和谄媚君王的功夫。所以等到唐玄宗李隆基登基后。武惠妃一跃而起。成为后宫新星。

虽好色却精明的李隆基不是唐高宗。武惠妃也没妄想当第二个武则天。所以武惠妃把所有努力都放在了生个儿子并扶植他为太子。

↑武惠妃是李瑁的最大靠山。却早逝了↑

但武惠妃的生育运气远不如武则天。她先是多次流产。生下两子一女之后。却都早夭【夏悼王李一(716年-717年)、怀哀王李敏(719年-720年)。与一女上仙公主】。其中李一不到两岁去世。李敏不到周岁去世。上仙公主更是在襁褓中就去世了。几次三番的打击。并没有影响李隆基和武惠妃的恩爱。但注定会给接下来的孩子带来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来自于父母强烈的期盼。

在这种背景下。李瑁出生了。唐玄宗怕孩子夭折。瑁初生即养于唐玄宗之兄李宪的宁王府。由宁王妃元氏亲自哺育。有十余年之久。宫中称他为十八郎。

俗话说:生的亲不如养的亲。在亲情原本淡漠的皇室家庭。这个现象更为明显。虽然武惠妃尽心竭力帮助李瑁去争夺太子之位。李瑁荣华富贵不缺。可是李隆基对他的感情。并没有多么深厚。

↑李瑁迎娶了大美人杨玉环。一度是人生赢家↑

他七岁的时候就被封为寿王。公元727年遥领益州大都督。剑南节度大使。公元735年。加开府仪同三司。名字由李清改为李瑁。这一年十二月。他迎娶了大美人杨玉环。

两年后。在李瑁母亲武惠妃的暗害算计下。太子李瑛被废。与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同日被迫自杀。李瑁迎来了绝佳机会。

其实李瑁在当时到底是什么想法。已经无人能知了。父皇李隆基在他眼里。绝不是慈父。要知道这位英明皇父竟然在一天之内逼死三个儿子。其心肠之冷酷无情。让李瑁感受到的绝非窃喜。而是不寒而栗。

武惠妃一旦去世。李瑁真的能被父皇罩一辈子吗?明显不能!

武惠妃在太子李瑛自杀当年。心智失常。常常觉得有鬼魂索命缠身。竟然一病不起。死掉了。这对唐玄宗李隆基打击巨大。对李瑁来说更是毁天灭地的打击。

↑把妻子献给父亲。李瑁经历的是人间惨剧↑

次年。李林甫帮助李瑁争夺太子之位。高力士却推荐皇三子李亨。李亨虽然成功上位。但在阴谋家李林甫的算计下。几乎身死。李亨的王妃韦氏被迫和李亨离异。出家为尼。划清楚界限。另一位妾室杜良娣的父亲杜有邻被赐死。杜良娣也因此被废为庶人。

风雨中飘摇。何其悲戚。但李亨的太子之位好歹保住了。

李瑁的人生。并没有因为李亨的霉运而变得更好。他早已没有成为太子的可能。为他包办一切的武惠妃已经去世。他没能力。也没有斗志去争夺太子之位。那不是走向天下第一人的良途。反而是走向地狱毁灭的凶险之路。

他唯一想的。就是自保。

于是。他不得不失去了他的爱妃杨玉环。以一种莫大的羞辱的方式。失去了这位国色天香的美女。前妻变成了后妈。历史上恐怕仅此一例。

↑李隆基明显是个大渣男↑

面对李隆基对杨玉环势在必得的压力。李瑁屈服了。他能怎么办?李隆基见李瑁很乖顺听话。就给李瑁指派了一位新的妻子——来自于望族京兆韦氏的一位女子。论地位。并不辱没李瑁。算是对李瑁失去的尊严的一丝丝补偿。

从此。父皇。前妻(后妈)和自己相安无事。后世诗人常拿此事调侃——李商隐是调侃最犀利的一位:“夜半宴归宫漏永。薛王沉醉寿王醒”(《龙池》)”;“平明每幸长生殿。不从金舆唯寿王”(《骊山有感》:)”。

说的是李瑁从来不去长生殿。每次去见过父皇归来后。喝酒酒醉人却醒。然而这些都是揣测和传说。史籍上已经淡忘了这位可怜的绿帽子王。

唯一可以确认的是。李瑁和新王妃韦氏感情不错。并生下众多儿女。他一生生育了二十多名子女。产量堪称惊人。

↑晚年的李瑁采取明哲保身的处世态度↑

至德元年(公元756年)。马嵬坡之变。李瑁再度登场。代表李隆基安抚众位将士。此时。杨玉环刚刚自缢不久。尸骨未寒。

太子李亨抓住这次机遇。去了灵武指挥抗敌。并成功登基。李瑁在陪伴李隆基去了四川。等长安光复后。又随李隆基回到了长安。从此闭门谢客。再无消息。公元775年。李瑁去世。

桂折秋风露折兰。千花无朶可天颜。寿王不忍金宫冷。独献君王一玉环。

——杨万里《读武惠妃传》

后人对李瑁的一生。虽有同情。但更多还是嘲讽吧。

其他观点:

对一个男人来说。最耻辱的事情莫过于眼睁睁地看着老婆被别人抢走了;而更耻辱的事情是——这个人还是自己的父亲!

非常不幸。李瑁正是这么一个悲剧的男人!眼睁睁看着与自己恩爱五年的妻子。就这样摇身一变而成为了自己的母妃。并且这个事情还广为人知流传了1000多年。

这就好比是被扒光了衣服在天下人面前巡游一样的痛苦和难堪。但他却不敢反抗。更无力反抗。姑且不论他结局如何。摊上这样的事就已经是个悲剧。甚至到死可能还会犹有余恨吧!

那么。李瑁在被自己的父亲唐玄宗夺妻之后。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生活状态呢?他到底是如何面对自己曾经的妻子现在的母妃杨玉环的?他最后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这段1200多年前的大唐情史。

先从李瑁与杨玉环之间的郎才女貌、一见钟情开始说起。

杨玉环出生于蜀郡(四川成都)。是一枚货真价实的川妹子。她的父亲杨玄琰是一名不入品的衙门小吏。在杨玉环10岁时就因罪下狱死于狱中。

父亲死后。杨玉环就被家人寄养在位于洛阳的叔父家中。叔父也只是洛阳城中的一名衙门小吏。官阶不高。但正是因为这次寄身洛阳。从而拉开了杨玉环千古传奇的序幕。

比起杨玉环的家世。当时的李瑁则是光彩夺目。天之骄子一般的人物。

李瑁的生母武惠妃是最得唐玄宗宠爱的一个妃子。并一度差点被立为皇后。只是因为她是武则天的侄孙女。所以因为政治原因被众臣反对而没有封后。但当时武惠妃在宫中的权力已等同皇后。

李瑁也因母亲受宠而得到了唐玄宗的偏爱。他七岁就受封为寿王。九岁就领益州大都督、剑南节度使。

这个时候的李瑁鲜衣怒马少年时。一定是万千大唐少女心中的梦中情人、白马王子。其中一定也有杨玉环吧。

如果李瑁和杨玉环没有过交集。或许他们的一生都会按照各自的轨迹正常的走完吧。李瑁继续受宠。甚至可能爬上大唐权力之巅。杨玉环或许也就找个士子嫁了。门当户对。相夫教子。过完一生。但上天早就安排好了一切。

杨玉环的父辈虽然都是官阶很低的小吏。但她们家的家世也是曾经辉煌过的。她祖上出身于当时的顶级门阀弘农杨氏。她的高祖父还做过隋朝的上柱国、吏部尚书。

所以不管怎么说。杨玉环也算是出生于官宦世家。从小就接受了优良的教育。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还精通音律。擅歌舞。同时她还生得十分美貌。远近驰名。闭月羞花这个词就是因为她才有的。

所以在洛阳生活的日子里。她也结识了一些当时的社会名媛。其中就包括李瑁的同母妹妹咸宜公主。

公元734年。15岁的杨玉环受邀参加了咸宜公主的婚礼。在婚礼上。16岁的寿王李瑁见到了艳压群芳的杨玉环。顿时便惊为天人。念念不忘。陷入了情网。

而杨玉环也对英俊威武的李瑁一见倾心。然后在武惠妃的操持下。李瑁迎娶了杨玉环。并把杨玉环封为寿王妃。

李瑁与杨玉环二人郎才女貌。相得益彰。小两口婚后也是恩恩爱爱、琴瑟和鸣。这样幸福甜蜜的日子一直过了五年。

父亲唐玄宗见色起意。横刀夺媳。

公元737年。李瑁与杨玉环婚后的第三年。母亲武惠妃去世了。武惠妃死后。唐玄宗深感悲痛。终日郁郁寡欢。后宫佳丽三千。却没有一个能让他中意。

在这个时候。有个人为了邀宠而向唐玄宗进言。说你的儿媳妇儿寿王妃生得国色天香。天生丽质。得召进后宫来。

《新唐书》:武惠妃薨。后廷无当帝意者。或言妃姿质天挺。宜充掖廷。遂召内禁中。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开篇指明:“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这里的汉皇就指唐玄宗。说玄宗好倾国女色。但多年的统治生涯中却没有称心的。直到遇见了杨玉环。

果然。在见了杨玉环之后。唐玄宗怦然心动!当即决定要把杨玉环收进后宫。但有个麻烦却不得不解决。杨玉环是他的亲生儿媳妇呀!这种直接强占儿媳妇为妻的事情。说出去不怕天下人耻笑吗?

李家人面对这种事情早就轻车熟路。唐玄宗的爷爷李治当年娶他父亲李世民的妃子武则天为妻时。不是曾有让武则天出家一段时间来过渡一下的操作吗?

于是唐玄宗便来个依葫芦画瓢。公元740年。李瑁与杨玉环成婚的第六年。幸福甜蜜的小两口突然挨了个晴天霹雳。

这年十月。唐玄宗下了一道圣旨。以为唐玄宗的母亲窦太后祈福的名义。让杨玉环出家。道号太真。从而结束了与李瑁的婚姻。讽刺的是。圣旨中强调。杨玉环是自己申请出家的!

《全唐文》:圣人用心。方悟真宰。妇女勤道。自昔罕闻。寿王瑁妃杨氏。素以端懿。作嫔藩国...特遂由衷之请。宜度为女道士。

更讽刺的是。唐玄宗就连等杨玉环出家一段时间的面子功夫都不想做。直接就把杨玉环出家的道观安排在皇宫里!皇宫里!皇宫里!

公元745年。杨玉环以修道的名义在唐玄宗的身边呆了五年后。李隆基直接给李瑁另外安排了一个寿王妃。彻底划清他和杨玉环的关系。

随后唐玄宗将杨玉环立为贵妃。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这时。杨玉环26岁。唐玄宗61岁高龄。

而李瑁作为杨玉环的丈夫。面对这样的奇耻大辱。却不敢反抗。更无力反抗。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心爱的妻子。变成了自己的母妃。离自己越来越远。不得不说。这是一个男人的悲剧。

在杨玉环被立为贵妃后。李瑁的生活过得如何?他又是何以自处。如何面对呢?

1、权力生涯就此断掉。

其实在李瑁的母亲武惠妃还在世。唐玄宗也没有关注到杨玉环的时候。李瑁的前途是非常光明的。武惠妃差点就将他推上了太子之位。

为了让李瑁能当上太子。在李瑁与杨玉环成亲的第三年。武惠妃联合宰相李林甫构陷当时的太子李瑛兄弟三人谋反。致三人被唐玄宗废杀。

陷害太子后。武惠妃做了亏心事。老疑神疑鬼。担心太子的鬼魂报复。在终日担惊受怕中一病不起。进而去世。

武惠妃死了之后。李瑁终究也没能当上太子。而是被他的三哥李亨(唐肃宗)摘了桃子。其实李亨当太子的时候过得并不如意。唐玄宗曾多次想将他废掉。

如果没有夺媳这个事情出现。以唐玄宗对李瑁的盛宠。李瑁很有可能打败李亨而获得太子之位。但发生了夺媳之事后。唐玄宗不愿也不敢立李瑁为太子了。他不愿看到李瑁。同时也害怕来自李瑁的报复。

于是。无论如何。李瑁的权力生涯也算是走到了终点。面对唐玄宗的各种防范。他难有翻身之日。

2、忍气吞声。远离杨玉环。

或许是因为儿子太多的原因吧。唐玄宗一生共生了30个儿子。所以晚年的唐玄宗杀起自己的亲儿子来丝毫不会留情。

他的三个儿子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都被他统统贬为庶人之后杀掉。之后又对后来的太子李亨百般打压。让李亨终日活得战战兢兢。生怕有朝一日被自己的父亲给废杀。

所以对当时的李瑁来说。能够维持自己的爵位活下去就已经是件幸事。哪还敢表现出一丝一毫的不满?即使他对杨玉环有再多的不舍。也只能深深的埋在心里。

每逢有杨玉环出席的场合。李瑁也尽量避免与其照面。免得尴尬。也免得自己内心再起波澜。更免得横遭唐玄宗的猜忌。

杨玉环被逼死在马嵬坡时。李瑁就在现场。

公元755年底。深得唐玄宗宠信的安禄山起兵造反。仅半年不到便攻下东都洛阳城。然后在洛阳称帝后又兵临长安。

面对着倾国之危。大唐朝廷上下一片混乱。人人惶恐。随着安禄山的大军日夜逼近。唐玄宗果断做出撤退的决定。然后带着杨玉环及太子李亨等皇子皇孙们仓皇出逃成都。而李瑁也在随行之列。

但众人还没有跑出陕西。在来到咸阳的马嵬坡时。太子李亨为了铲除其继承皇位的绊脚石。就与心腹宦官李辅国及领军大将陈玄礼一起密谋发动兵变。

哗变的禁军将士们首先将杨贵妃的堂兄、大唐宰相杨国忠给乱刀分尸。然后又将杨贵妃的姐妹及一干亲戚全部诛杀。最后又担心杨贵妃事后清算。便以红颜祸水、祸国殃民的罪名逼唐玄宗处死杨贵妃。

而这时。李瑁就在现场真真切切的看着这一切。他当时到底是何种样的心情不为人知。或许是幸灾乐祸。或许是怨恨。又或许是痛苦悲切.....

但总之。他最终是作为一个旁观者的角色。看着唐玄宗赐给杨玉环三尺白绫。看着杨玉环凄婉的自尽于梨花树下。看着自己曾经的挚爱就此香消玉殒。

杨贵妃自尽后。唐玄宗唤来李瑁。让他去安抚哗变的禁军将士们。李瑁默然应允。他当时的心情或许是无比复杂又难以言说的吧。

李瑁最后的结局如何?

李瑁的一生充满着悲剧。但他最后的结局比起唐玄宗和杨贵妃来。也完全称得上美好了。

在杨贵妃死后。李瑁与后来的寿王妃韦妃一起平平淡淡的生活了20年。他儿女满堂。一共五个儿子。有三个都被封为王爷。一个被封为国公。还有一个任职国子监祭酒。

公元775年。李瑁寿终正寝。终年大约58岁。在他去世后。当时的皇帝唐代宗(唐肃宗李亨的长子)将他追赠为太傅。

相比之下。唐玄宗的结局就比较凄凉了。在马嵬兵变后。唐玄宗继续逃往成都。太子李亨则转道灵武。在灵武称帝。是为唐肃宗。李亨称帝后便遥尊唐玄宗为太上皇。

唐玄宗知道自己成了太上皇。虽然不甘但却毫无办法。一年后安禄山被杀。唐玄宗又回到长安。以太上皇的身份在长安生活了五年然后去世。

在这五年里。唐玄宗的亲信被逐个洗尽。他自己也受尽宦官的欺凌。最后只身一人。茕茕独处。形影相吊。好不凄惨。

公元762年。唐玄宗在终日郁郁寡欢中凄凉逝去。终年78岁。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风华三生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7:49:43

    杨玉环,玄宗,自己的,太子,看着,父亲,公元,贵妃,洛阳,儿子

  • 公主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7:49:43

    没想到大家都对作为杨贵妃的前夫、唐玄宗的儿子,李瑁最后的结局如何?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一桥孤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7:49:43

    李瑁是一个可怜的皇子。在横遭夺妻之恨后。却只能选择忍气吞声。眼睁睁地看着杨玉环被自己的父亲纳入后宫。不过也正是因为他的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