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病人做完手术。从病人身上取下来或者切除的病变组织。医院是怎么处理的?
主要有以下三个去向:
(1)送去病理科
这是最常见的去处。例如切下来的乳腺癌。直肠癌。胃癌。脂肪瘤等组织。都要送去病理化验。病理科医生将病变组织取材。石蜡包埋。切成一片片的。非常薄的病理切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如果在显微镜下发现癌细胞。就可以诊断癌症。
病理科医生。还要根据肿瘤浸润的范围。测量肿瘤的大小。有没有淋巴结转移等等。得出患者的肿瘤分期。病理分期是最准确的癌症分期办法。根据病理分期结果。可以将癌症分为一二三四期。不用分期的患者。生存率不一样。复发率不一样。治疗方法不一样。
病理科医生还会做一些免疫组化或者基因检测。用来帮助判断预后。肿瘤恶性程度。对某种治疗是否敏感。
病理取材制成的石蜡切片。医院需要长期保存。用来制作石蜡切片的组织。只是小部分。剩下的大部分组织。在保存一段时间之后。如果对病理结果没有异议。医生会把剩下的组织当医疗废物处理。有专门的人。销毁这些医疗废物。
(2)交给患者
有一些不需要病理诊断的组织或者异物。可以交给患者或者家属。例如骨折内固定的患者。再次手术。取出来的钢钉。钢板等等。可以交给患者。还有切下来的胆囊结石。肾结石。拔下来的智齿等等。如果是多颗结石。并不需要将所有的结石送去病理科。可以将其中的一些结石还给患者。
还有一些有特殊癖好的人。往自己的直肠。阴道。尿道等部位。塞入一些异物。例如茄子。鸡蛋。擀面杖。按摩棒。啤酒瓶。体温计等等。这些异物取出来之后。可以还给患者。
(3)医生自己保存
医生也是人。也会有成就感。有一些医生。就会收集一些标本。作为自己的“战利品”。或者用来教学。给年轻医生。实习生等讲课。所以。有一些医生会收集肾结石。胆囊结石。拔下来的牙齿等等。当然。收集标本的前提是不影响患者的诊断和治疗。
其他观点:
许多人都非常的好奇。病人做完手术后。从病人身上切除的东西医院到底是如何处理的?是直接扔到垃圾桶呢?还是交给别人呢?
第一。送去病理科检查化验
我们检验科就在病理科旁边。所以经常看到一些病理组织都会送到病理性检查化验。有时候我们还曾经帮病理科代收过几次标本。比如一些乳腺组织、阑尾组织。还有一些比较大的肿块组织等。这些都是从手术中切除下来的一些病变组织。
为什么要将这些手术后的组织送到病理科化验呢?
这是因为病理科医生通过将这些组织进行病理切片。也就是将这些已经发生病变的组织进行处理之后。取一部分比较典型的组织细胞进行石蜡包埋。再将它它们切成一片片制成非常薄的病理切片。这样就可以通过显微镜的作用。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些组织细胞的情况。看是否发生严重的病变。比如炎症性改变、有没有发现癌细胞等。用来诊断这些组织是否已经发生癌变以及鉴别肿瘤的良性与恶性等用途。
另外。还可以通过组织活检。用来确诊癌症的分期。进而给临床医生提供临床上的指导意见。最后。还有一些疾病的诊断也有赖于病理组织切片。比如。肝脏的纤维化、肺部的纤维化等等。
当然了。这些都是取小小的一部分。将它们制作成病理切片之后。那么剩下的那些组织就当成医疗废物。由专门的人员进行无害化处理。
第二。交还给患者
如果不是一些病变需要进行病理检查的组织或者异物。在手术后医生往往会将这些东西交给患者或者家属。比如我们常见的一些结石。往往都会交给患者本人。让患者作为一个留念。
另外。像生完孩子的胎盘。有时候也会交给患者。但是我记得我爱人生完孩子之后。医院并没有将胎盘交给我们。也不知道他们最后如何处理。话说。现在医院有将胎盘交给患者吗?这就不得而知了。
第三。制成标本。用作教学
在许多大医院。特别是医学院的附属医院。一般都会将这些从手术上切除的组织或者器官制成标本。将它们放防腐剂中进行浸泡保存。用作教学。特别是一些比较典型的标本。那可是教学中不可多得的材料。可以给在校的医学生、或者实习生、年轻医生等讲课。
当然了。这些组织或者器官在制作成标本的时候。一般都会征求患者本人的同样。而且这些标本大多数都是在进行病理切片之后才会制作成标本。并不会影响到这些原本的组织或者器官用来诊断病情的需要。
总的来说。对于手术中切除下来的东西我。一般不会随意扔掉。先要进行疾病的诊断需要才进行无害化处理。毕竟做手术的目的不仅仅是将那些病变的组织切割下来。而且还要对这些组织进行病理分析。以便明确病因。做出疾病的诊断。
其他观点:
没有经历过大型手术的人可能会好奇。当病人们做完手术后。从病人身上切下来的肿瘤或者其他东西医生们是如何处理的?是直接丢进垃圾桶?还是交给病人家属呢?
在医院有很多不成文的规定。其中有很多是针对医患关系的。特别是在大型手术后。为了打消患者家属的一些疑虑和顾虑。医生们无论术后多累都要进行最后一个步骤。这不仅仅是医患间约定俗成的规矩还是“硬性需求”。
对于医患之间的这种约定最初我也不理解。直到几年前姑妈做手术时亲身经历一番后。才明白了医院这样做的原因。
大约在8年前。姑妈下班回家洗完澡后无意间用手摸到腋下淋巴处有一块鸽子蛋大小的包块。用手捏了捏没有任何的痛感。当时姑妈没有在意。以为是因为身体肥胖长出的脂肪瘤。过了一段时间后。姑妈开始频繁地感冒低烧。用手再去摸腋下那个包块时竟然发现长大了一圈。
于是去医院做了身体检查后。查出了乳腺癌。腋下淋巴包块属于恶性肿瘤的淋巴转移。医生建议直接手术切除肿瘤。并跟家属预约好了手术时间。
手术需要2个半小时。我们一群人焦急地在手术室外等待着手术结果。当手术室的门打开后。我们赶紧迎了上去。之间两名护士推着还处于麻药昏迷中的二姑往麻醉恢复室走。正当我们一群人准备跟着一起前往时。负责二姑手术的主刀医生手里捧着一个不锈钢大托盘从手术室里出来。喊住了我们:病人家属等一下。还有些事情需要跟你们说。
主刀医生把手中的托盘端到了我们眼前。顿时一股血腥味弥散开来。只见托盘里有一块香瓜大小血肉模糊的肉块儿。看到眼前这血淋淋还散发着一股奇怪味道的东西。我们下意识的皱起了眉头。差点没吐出来。
医生丝毫不在意。用手指了指盘里的这块东西后对我们说道:这个是从病人身上切下来的肿瘤。你们看整体的切面比较完整。没有什么残留。说明这次手术比较成功。后期让病人慢慢恢复。坚持治疗。如果家属对这场手术没有什么异议了。等下就去护士那里签个字。这个肿瘤我们要送病理检查了。
二姑夫听完后赶紧双手合十感激的对医生说道:王主任。感谢你救我老婆一命。我们就是特别信任你的医术才找你来主刀的。就算你不拿这给我们看。我们也不会有什么别的想法的。
主刀医生听后笑着把托板转交给身后的护士说道:这其实是医院的规定。给病人做完手术后。从病人身上切除的东西必须先拿给家属们看一看。然后再送去病理检查。也是怕有些家属不理解我们的工作。觉得花了钱切不干净肿瘤。不过你们家属能这么支持工作。我们也挺欣慰的。
事后我也咨询过一些在其他医院上班的朋友。没想到朋友告诉我在他们医院也有这样不成文的手术规定。主要是为了防止一些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手术后。从病人身上取下来或者切除的病变组织。医院是怎么处理的?
在医院每场手术都是不同的。也因为每位患者身患的疾病不同。医生在术后所切除的东西也不同。小到一些结石大到一些肿瘤组织。甚至拔下的牙齿或者患者无意吞咽的一些异物。都需要手术才能取出。因此医生们在处理这些东西时的方式也是不同的。
一般情况下。处理的方式有以下几点:
1、手术结束后先让患者家属看一看。
医生在手术后都会第一时间把切除的东西拿出手术室。让在门外等待的患者家属观看一看。向家属们证明手术比较顺利。打消家属们的顾虑。因为从法律的角度来说。患者本人或家属有权知道切除的组织。为了引起一些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医生都会主动把切除的组织给患者本人或家属查看。同时也是满足一些家属的好奇心。
2、接着会把切除后的东西送到医院病理科检验。
特别是一些恶性肿瘤组织。在术后一般都会送去医院的病理科做进一步的检验。术后这些切除的组织对于疾病的研究很有帮助。有助于帮助医生们更好的去治愈患者。进而给临床医生提供临床上的指导意见。
3、有教学意义的东西会制作成标本送去医学院做学术研究。
如果患者患的疾病比较罕见。或者在以往的医院病例中比较特别。那么手术下来后。从患者身上切除的病灶。医院可能会把它专门制作成“标本”一样的东西。送去医学院做研究或者供医学院的老师们做教学“道具”。
4、对于一些从患者体内取出的异物。如果患者想要可以带走。
有些患者可能无意中把一些“纽扣”、“石头”、“硬币”等细小的零部件吞进肚子里。多以婴幼儿和一些患有异食癖的居多。当手术把这些异物取出后。会根据患者的个人意愿。如果想要把它们带走。医院也会直接交给患者。比如有的患者取出结石后。想要拿回家留作纪念。医院也会直接把结石交给患者。
为什么医生手术后取出的肿瘤要给家属看一下?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医院在给病人做完手术后。明知道患者家属们不懂医疗常识。医生们还会把切除后的肿瘤拿给他们看?如果你仔细观察。似乎这一行为成了每家医院里“默认约定”。
就像上文中所述。这种做法其实是医院对医生的一种“保护”。既能保护医生的权益不受伤害。又能维护医院的名誉。还能减少医患之间的冲突。
1、为了消除患者家属心中的顾虑和疑虑。让患者家属更加安心。
对于患者家属来说。做手术是一件大事。特别是那些花费了高昂手术费的手术。心里都是希望医生们能够一步到位。彻底消除患者病灶。
而有的家属比较多心。也可能是听了一些不实的信息。对医院和医生们产生不信任感。总觉得医院为了多收患者的钱。不会好好的做手术。除非亲眼所见病灶被切除。否则心里总会存有疑虑。进而跟医院发生冲突和矛盾。
所以。为了让家属和患者心理更加心安。医生们手术后无论肿瘤大小如何都会端出来让家属们瞅一眼。甚至有的医生还会给家属们简单讲解一下。科普下医学知识。也是明确的告诉家属们这场手术“切得成功”和“手术结束”。希望家属们能满意放心。
2、为了减少医疗纠纷。一旦家属跟医院发生冲突。这一操作就会成为证据。
医生们辛苦救人。但是社会上总有一些忘恩负义之人。享受完医生们的劳动成果后。还反咬一口。所以。为了防止类似的医疗事故的发生。也为了减少医疗纠纷。把肿瘤拿出来让患者家属看一下。就成了医院手术后的一种惯例。不管病人或家属愿不愿意。反正都得让你看一看。瞧一瞧。也算是让家属们有个知情权。其次。如果真的不幸发生了什么医闹事件。医院里也有监控。这一操作也能成为院方打官司的有利证据。
3、为了满足患者家属们的好奇心。如果想要拿走也可以选择带回家收藏。
有些家属比较好奇。总是喜欢追问医生关于患者病灶的一些问题。比如肿瘤长什么样子?它是如何形成的?所以医生为了满足患者家属的要求。顺便给家属们普及一下医学知识。所以就通过这种方式让家属及患者更直观的看到病情。
之前重庆就有一个关于手术直播的报道。重庆市武警医院肝胆外科医生们就用过视频直播的方式给97岁的高龄患者做胆道支架植入手术。患者家属们甚至还可以通过直播来咨询医生一些手术问题。医生在手术过程中也会通过视频给患者家属做一个简单的讲解。其实这也是为了让患者家属们更加放心。
而有些患者对于自己身上切下来的组织想要收藏。比如智齿、生产后的胎盘、碎石手术后的人体结石等。有些患者想要带回家收藏。医院也会同意其要求。
4、为了让患者家属们珍爱生命。敬畏生命。
面对血淋淋的肿瘤。给人造成视觉冲击感。也会造成一定的心理阴影。当以后再熬夜时。会下意识想起这血淋淋的东西。也算是敲个警钟吧。
现在患重大疾病的人群越来越年轻化。很多年轻人都不爱珍惜自己的健康和身体。医生们在手术后把肿瘤拿给家属们看。其实也是为了侧面的告诫他们。一定要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敬畏生命。
结语。
医生给患者家属看手术后的肿瘤。也是为了规避一些风险。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当然。如果对这些东西感到恐惧。也可以事先告知医生。
其实。如果按照医学上来讲。这种做法有违肿瘤组织病理的保存和保护原则。不利于肿瘤以后的病例研究。但为了保护医患之间的权利。医院也不得不耍这种“小心机”。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95784.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患者,家属,医生,组织,医院,手术,肿瘤,病理,理科,标本
没想到大家都对病人做完手术,从病人身上切除的东西医院是怎么处理的?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病人做完手术。从病人身上取下来或者切除的病变组织。医院是怎么处理的?主要有以下三个去向:(1)送去病理科这是最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