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在《道德经》提出“绝圣弃智,民利百倍”,这句话有什么特殊含义?
原创

老子在《道德经》提出“绝圣弃智,民利百倍”,这句话有什么特殊含义?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说说我的看法:

首先。“绝圣弃智。民利百倍”有不同的版本。从《道德经》通篇来看。处处都是“圣人”如何做。而非“绝圣”。故有可能是后人根据需要加上的。

原文句子:绝智弃辩。民利百倍;

古文今译:抛弃巧辩。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

我的理解:古人有句话“宁作太平犬。莫作乱世人”。那乱世的人命。倒还不如太平盛世的鸡犬。人命危如垒卵。随时都有被毁灭的可能。现在人们常说:“人世间。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当今的网络社会。有些人为了吸引粉丝关注。从而获得背后更多的利益。只管利用网络平台大放厥词。发表一些偏激的言论。于是弄得人心都乱了。很多事情原本不大。但经这么一争辩、一传播就变成了大事。

老子曰:“绝智弃辩。民利百倍。”意思是。抛弃巧辩。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人们如果不卖弄聪明才智、不巧言令色。本来还会有和平安静的生活。却被上面一些所谓的才智之士搅乱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这是“我读《道德经》”系列文章之一。如果感兴趣。可以到我的主页浏览更多!

其他观点:

老庄的思想。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他们看透了各诸侯国的君主和新兴的地主阶级代表卿大夫互相斗法。争权夺利。国无宁日。民生艰难。所以把上层统治者看作大盜。即所谓大盜窃国。小盜窃物;窃国者侯。窃勾者诛。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盜贼无有。″结合庄子《(qiu)箧》一文更容易理解。庄子说:\"故绝圣弃智。大盜乃止;摘玉毁珠。小盜不起;焚符散玺。而民朴鄙;剖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意思是说。儒家的圣人所提出的仁义道德的理念及治国方法。往往被那些自认为有聪明才智的人所利用。以仁义道德之名。行大盜窃国之实。这才是国家混乱。民众遭殃的根源。所以只有去除那些假仁假义的所谓智者。才能让国家(诸侯国)稳定。民众得利。摘玉毁珠。让百姓不为利益相爭或者炫耀。也就不会产生偷窃的行为了。符丶玺丶斗丶衡这些器具。本来都是为防止欺诈所用的。但偏偏被坏人用来进行诈骗。不如干脆不要它们。反而会減少诈骗行为。而文。武。周公之圣法。也已成了坏人作乱之本。只有把这些法废除了。才能告诉民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总的来看。仍是老庄无为而治的思想。但是过于理想化。无法真正实施。

其他观点:

题主您好!

我来回答您的提问。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对圣人。要抛弃一切害人的知识。不害人了。那谁有利呢?人民有利。因为绝对圣人抛弃了一切危害人民的知识。不害人了。所以民利百倍。对人民百倍有利。当然大家受益。

《道德经新译》第十二课“治国”讲。古之善。为道者。古时候善于治国的国王或者侯王。都是修道修德的。辅佐国王的大臣也都是修道修德的。他们抛弃了一切害人的知识。人民受益。

《道德经新译》第三十课“谷王”也讲了。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他们地位都很高。但是不欺压人民。人民负担不重。减轻人民的负担。做领导的身先士卒。特别有灾难的时候。他们在前面抵御灾害。保护人民。使人民不受其害。人民当然受益了。这是绝圣。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初心未变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8:33:13

    道德经,都是,绝圣弃智,圣人,这是,仁义道德,民众,才智,庄子,人命

  • 樱花吻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8:33:13

    没想到大家都对老子在《道德经》提出“绝圣弃智,民利百倍”,这句话有什么特殊含义?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只求﹂份安宁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8:33:13

    说说我的看法:首先。“绝圣弃智。民利百倍”有不同的版本。从《道德经》通篇来看。处处都是“圣人”如何做。而非“绝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