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书籍上把隋炀帝杨广塑造成杀父篡位荒淫奢靡的形象?
原创

为什么书籍上把隋炀帝杨广塑造成杀父篡位荒淫奢靡的形象?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隋炀帝杀父淫庶母有点玄

隋炀帝(569~618年)。即杨广。隋文帝之子。在皇帝位9年。即位后大兴土木。修筑宫殿。开掘运河。开辟驰道。因每项工程均耗人、物无数。国运渐衰。各地起义烽火连天。隋朝覆灭。其在江都被禁军将领宇文化及缢死。一说其是弑父篡位。

  隋炀帝还未出生。怀孕的独孤皇后某夜梦见一条龙从身中钻出来。在天空中飞了十多里。然后坠落于地。尾部折断了。独孤后将这个梦告诉隋文帝。文帝沉吟不语。传说隋炀帝出生的时候。红光漫天。乡间牛马皆鸣。

  隋炀帝三岁时。一天在文帝身边玩。文帝抱着他玩视良久。然后叹气说:“此儿极贵。然而破灭杨家的恐怕也是他。”隋炀帝到了十岁左右。喜欢读书。甚至于方药、天文、地理、伎艺、术数。无不通晓。然而他性子偏急。阴贼刻忌。好猜测别人的心理。自权臣杨素死后。隋炀帝开始肆无忌惮地淫乐。

  炀帝即位后。大兴土木。他造的西苑方圆二百里。役使的民夫超过百万。苑内分十六院。聚集精美的石头堆成山。凿池做成五湖四海的规模。下诏令凡天下所有珍异的鸟兽草木。全部送至长安。西苑十六院的名称都是隋炀帝亲自所起。每院有二十位美女。选炀帝经常幸御的那个为首。院里的树叶冬天凋落后。就剪彩绢为花。点缀于枝条。冬天。杨广所到的宫院。池沼中的冰得赶快凿掉。用彩绸剪成莲叶荷花布置在上。隋炀帝又凿了五湖。这每湖方圆都有四十里。湖中积土石为山。山上有雕刻精美的亭台楼阁。澄碧的湖水四周环绕。接着又凿了北海。方圆四十里。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山。山上都是台榭回廊。到了大业六年。后苑草木鸟兽逐渐繁息茂盛。炀帝的离宫遍天下。自长安至江都。置离宫四十余所。各离宫都置备大量宫女。炀帝照《礼记·昏义》所说的。置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共一百二十人。其实《礼记·昏义》的说法。只是古人设想的一种制度。并未真正实行过。而炀帝却替古人实行了。

  隋炀帝造迷楼。互相连属。回环四合。进入迷楼的无不迷路。连续几天都出不来。隋炀帝对左右说:“就是仙人游在其中。也会迷路。”他在迷楼上设了四副宝帐。分别称为:散春愁、醉忘归、夜酣香、延秋月。接着诏选后宫良家女子数千。住在迷楼中。隋炀帝好御童女。但童女往往因羞涩不能配合。大夫何稠便进了一辆专门御童女的车。这车只可容一人。其中有机关。小女孩躺在里面被机关锁住不能动弹。御女的时候车子会自己摇动。

  隋炀帝大悦。问何稠:“此车叫什么名字?”

  何稠说:“臣任意而做。未曾取名。”

  隋炀帝说:“卿以巧意成车。朕任其意自乐。可叫‘任意车’。”又有观风行殿。殿开间为三间。可容纳数百人。饰以珍宝。光辉洞彻。房间可开可合。殿脚设轮轴。行走如飞。

  隋炀帝令画工绘制男女交合图数十幅悬在阁中。大臣上官时铸了乌铜屏风数十面。铜屏风被磨成镜子。环绕在床榻边。隋炀帝在屏风内与女子交合的身影。纤毫不漏地映在屏风上。隋炀帝大喜:“绘画绘得像才好。这是真容。胜绘画万倍。”隋炀帝日夕沉荒于迷楼。与诸女周旋。身体慢慢地就有些吃不消了。他对近侍说:“朕还记得登极的时候。十分辛苦却不瞌睡。只有枕在妇人腿上。才能合目。如今却一睡下就醒不来。一近女色就疲倦。这是为什么?”他身边的弄臣侏儒王义说:“臣是一个废人。不如别人明白事理。但臣听说精气是人的根本。陛下当初处世勤俭。少近声色。精实于内。神清于外。如今陛下数年来日夜声色。以有限之体而投无尽之欲。怎么会不枯竭呢?”隋炀帝连连点头。第二天在后宫选了一间静室养身。宫女皆不得进入。才过了一天。隋炀帝忿然地出来说:“像这样活一千万岁又有什么意思呢?”于是又进迷楼纵乐去了。

  后廷宫女无数。一生都见不到隋炀帝的有很多。侯夫人有沉鱼落雁的美色。一天她以白绫自尽于梁柱下。身上的锦囊里有一篇《自伤》诗:“初入承明日。深深报未央。长门七八载。无复见君王。春寒入骨清。独卧愁空房。飒履步庭下。幽怀空感伤。平日新爱惜。自待聊非常。色美反成弃。命薄何可量?君恩实疏远。妾意徒彷徨。家岂无骨肉。偏亲老北堂。此身无羽翼。何计出高墙?性命诚所重。弃割良可伤。悬帛朱栋上。肝肠如沸汤。引颈又自惜。若有丝牵肠。毅然就死地。从此归冥乡!”内容是在寂寞后宫里无限的幽怨。隋炀帝见此不禁伤感。他看着侯夫人的尸体说:“人虽死而颜色犹美如桃花。”于是急召中使许廷辅说:“朕要你择后宫女入迷楼。你为何独弃此人。”令许廷辅自尽。炀帝欲效汉成帝。可惜侯夫人不是王昭君。

  大业八年。有炼丹的术士进媚药。隋炀帝服后淫思不可抑制。一夜御女数十人。入夏的时候隋炀帝烦躁不安。每天要引饮水数百杯。却仍旧口渴。御医找来冰盘。使隋炀帝望着以治烦躁。从此后。后宫美人都去买冰制成冰盘。希望得到炀帝的宠幸。京师的冰一时涨成了天价。凡藏冰的人家。都因卖冰成了富室。

  大业九年。隋炀帝游江都。有个迷楼内的宫女静夜高歌:“河南杨柳谢。河北李花荣。杨花飞去落何处?李花结果自然成。”隋炀帝披衣起来侧耳倾听。他召那个宫女问:“谁教你的这首歌?”宫女说:“妾有个弟弟在民间。乡间道途儿童多会唱。”隋炀帝默然良久才说:“难道是天意么?”接着取酒自饮。内心不胜悲凉。

大业十二年。炀隋炀帝再幸江都。命越王杨侑留守。一路上炀帝每天在行走的车里御女。车窗挂着鲛绡网。缀着玉片鸣铃。车走时铃铛摇动发声以掩盖车中的呻吟浪语。长安进贡了一个叫袁宝儿的御车女。袁宝儿年仅十五。隋炀帝极为宠爱。当时洛阳进献了一种不知名的异花。花色殷紫。粉蕊红心。散发着醉人的芳菲。香气粘在襟袖上经月不散。隋炀帝令袁宝儿持花。号为“司花女”。炀帝对虞世南说:“昔传赵飞燕可以做掌上舞。朕曾以为是儒生的文字粉饰。现在得到袁宝儿。方才相信传说的不假。”

  隋炀帝所乘龙舟上有舞台。台上垂着“蔽日帘”。是蒲泽国进贡的。以负山蚊的睫毛串小珍珠编成。日光不能透过。每条船上都有妙丽的女子千人。手持雕板镂金楫。号为殿脚女。一天隋炀帝见殿脚女吴绛仙滟滟独立。姿色不凡。吴绛仙善画长蛾眉。隋炀帝色不自禁。在她身边一步也不离开。从此殿脚女都效仿绛仙以螺子黛画长蛾眉。螺子黛出自波斯国。每颗值十金。隋炀帝对近臣说:“古人语秀色若可餐。像绛仙这样美色真可以疗饥了。”

  日子就在温柔乡里倏忽而逝。一天。炀帝问萧后:“日月若白驹过隙。今年是哪一年?”

  萧后说:“听说外边群盗蜂起。希望陛下稍以社稷为重。”

  隋炀帝说:“国事一切已托杨素。人生能几何。想也无用。别说那些烦心事了。”炀帝每夜必召幸侍女来梦儿。来梦儿在床上上下迎合。极尽浪态。

  萧后私下对来梦儿说:“帝身体不适。你怎么可以夜夜恣意取媚?”

  来梦儿说:“妾见陛下常在如意车。车摇时女自摇。妾今侍寝帐下。效仿车中之姿态以使陛下不动身子就可愉悦。”

  萧后无词可驳。炀帝在扬州日夜游乐。各地的反叛势力已是风起云涌。隋朝江山摇摇欲坠。炀帝是只图眼前的快活。根本不愿知道外面真实的情况。萧后忧心如焚。一位宫女听说外间情况。便告知了萧后。萧后把这个消息转述给炀帝。不料炀帝竟大怒。将该宫女斩首。自此。萧后不再寄任何希望。其实隋的灭亡已非人力可以挽回了。当有人要报告说宫廷宿卫们也想要谋反时。萧后冷静地说:“天下事一朝至此。势已然。无可救药。不用上奏了。徒令皇上忧烦!”

  一天黄昏。隋炀帝在北海泛舟。月色朦胧。晚风轻轻吹过。波浪汩汩地一层层推过去。恍惚间水上有一叶小舟。只容得下两人。起初隋炀帝以为是十六院中的某个美人。待舟到了跟前。才看见是已经被隋平灭的南朝陈后主。陈后主死去多年。但隋炀帝心意恍惚。竟忘了陈后主已死。隋炀帝起来迎接他。陈后主身边环绕舞女数十。其中一女尤其美艳。仿佛见过。又想不起来。后主说:“不认识了么?这是张丽华。”隋炀帝请张丽华舞玉树后庭花。张丽华起来舞了一曲。后主问炀帝:“萧妃比她怎么样?”隋炀帝说:“春兰秋菊。各一时之秀啊。”陈后主又与炀帝说了一会儿话。临走时说:“我走了。我走了。一年后吴公台下相见。”说着便隐没于茫茫的水际。炀帝这才想起后主已死去多年。不由得十分惊悸。

  明霞院的美人杨氏对炀帝说:“酸枣邑所进的玉李。一夜之间忽然成熟。”

  炀帝沉默片刻问:“这是什么原因?”

  杨氏说:“那天晚上。听见空中好像有千百个人一起喊:‘李木当茂!’第二天一看。那些李子竟然茂盛如此。”炀帝便将这些李树全部砍去。

  又一夜。晨光院的周氏来奏:“院中的杨梅一夜忽然繁盛。”

  炀帝大喜。问她:“杨梅的繁盛。比玉李如何?”

  周氏说:“杨梅虽然繁茂。但终比不过玉李。”炀帝亲自去看。院妃献上杨梅和玉李。

  炀帝问这两种果实哪一种好吃。院妃说:“杨梅虽好。但味涩清酸。比不上玉李的甘甜。苑中人多好吃玉李。”

  炀帝叹息说:“恶杨好李。难道是人情天意么?”后来隋炀帝在扬州被弑前。院妃报知杨梅已全部枯死。不久炀帝便在扬州丢了江山和性命。

  还有一次。打渔的在洛水获鲤鱼一尾。金色的鳞片。红色的鳍尾。十分好看。炀帝问打渔者的姓名。姓解。没有名字。炀帝用朱笔在鱼额写下“解生”二字以做标记。接着又放入北海中。后来炀帝在北海见到这条鲤鱼长已丈余。浮出水面见炀帝。炀帝当时正与萧后同看。鱼的额头红字犹存。只是“解”字没有了右边的一半。单剩一个左边的“角”字。萧后说:“鲤鱼有角。那不是龙么。”炀帝怒道:“朕为人主。岂不知此意?难道还要你说!”接着弯弓射鱼。鲤鱼沉于水中。所谓“玉李”、“鲤鱼”不过与李唐王室的“李”字谐音。当时民间流传李氏当得天下的谣言。隋炀帝对此十分反感。因此才有了砍李射鱼的举动。

大业十四年。少监宇文智与郎将司马德勘、直阁裴虔通等人。推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为主。煽动士兵。于傍晚时入室杀了隋炀帝。炀帝死后。萧后叫宫女拆去床做成棺材以装殓尸体。宇文化及将他葬于江都西的吴公台下。不久李渊灭宇文化及。取得天下。建立了唐朝。到了唐太宗贞观初年。除夕时大事装点宫掖。到处灯烛掩映。宫女穿着缀满珍珠宝石的衣服笑语喧哗。殿内诸房绮丽异常。殿阶下的火堆映得庭院明如白昼。在酒乐声中陶醉的唐太宗感到很得意。便请被俘的萧后同观此景。太宗一再问萧后:“朕这里比隋炀帝怎么样?”萧氏被追问无奈。便叙述了隋炀帝当年宫内的奢华情形。太宗听了黯然不语。

  隋炀帝是个极其复杂的人。他认为自己的文才在天下文士之上。曾对侍臣说:“天下皆谓朕承藉绪余而有四海。设令朕与士大夫高选。亦当为天子。”但当发现一些文士的才华竟超过他便不能容忍。他杀薛道衡时。恨恨地问说:“看你还写不写‘空梁落燕泥’!”“空梁落燕泥”是薛道衡诗中的佳句。未想到引得炀帝如此衔恨。叛乱被俘的杨素之子杨玄感死前。隋炀帝说:“‘庭草无人随意绿’。复能做此语邪!”今天想来。其性格幼稚得可笑。他杀得了人但又怎能杀得了那些巧夺天工的诗句呢。

其他观点:

众多历史资料中。对于隋炀帝杨广都曾大加贬低。史料描写杨广得位不正。甚至称他还曾犯下违背人伦的“弑父辱母”之罪。事实真是如此吗?首先我们要知道。大隋朝始于杨广的父亲杨坚。杨坚是通过谋夺女婿的皇位。才建立了大隋朝。这是杨坚身上的污点。但我国首先推行科举取士制度的。便是杨坚和杨广父子。始自南北朝。多年国土纷乱的格局。也是被大隋所统一的。

其次杨广也是第一个将高句丽打服。并力主开凿当时世界上最早也是规模最大运河的君主。大运河属于内陆航道。它的开凿意味着大隋朝的南北运输将不再仅依赖于海运。而是可以利用内陆河来沟通南北贸易。繁荣大隋的经济。大运河对于后来的李唐王朝而言。就像是秦朝的郑国渠一般。促成了李唐王朝经济上的大繁荣。

李唐王朝覆灭大隋以后。四海臣服。最早向大唐称臣的番邦便是当时的契丹和奚族。契丹和奚族正是看到大唐征服了高句丽才做出了如此选择。而高句丽之所以选择臣服大唐。正是因为被杨广打怕了。打得人口凋零。所以说李唐王朝的盛世。是站在杨坚、杨广父子两代人经营的大隋肩膀上发展起来的。杨广有缺点吗?答案是有。杨广太过自负。太好大喜功。杨广打高句丽。开凿大运河的做法并没有错。但他有些操之过急。这是因为如此滥用民力。才让李唐王朝钻了空子。

要想知道杨广有没有弑父辱母。先要看当时的背景以及杨广的母亲宣华夫人。公元604年杨坚驾崩。杨广终于如愿以偿。坐上了大隋皇帝的宝座。然而杨坚的去世。却让杨广陷入了流言蜚语之中。隋朝史料记载: 从公元604年初春开始。杨坚便定居仁寿宫。随后杨坚便将朝中事务交给了太子杨广来打理。又过了两个月。杨坚却突然患病。等到了秋季。杨坚的病情突然加重。处于弥留之际的他紧急召见了心腹大臣。交代起身后事。从隋朝史料记载便可得知:杨坚应该是正常死亡。因为能召见大臣。嘱托身后事。正说明杨坚此时的头脑十分清醒。随之杨广弑父之也就说根本不存在。

而流言之中。杨广“辱母”的对象便是宣华夫人陈氏。陈氏原本是陈国皇帝的女儿。陈国覆灭以后。陈氏被纳入了杨坚的后宫。入宫后的陈氏十分受宠。独孤皇后去世以后。陈氏更是负责打理起六宫。其地位已经堪比皇后。杨坚身染重疾以后。便组织大臣们来处理朝政。杨广见父亲病重。就准备做些后手。以防隋朝在国丧期间发生大乱。所以当时的杨广就给杨素写了一封信。询问朝中百官的动向。谁曾想信却被杨坚得到。当时的陈氏便趁着杨坚猜忌杨广。声称杨广对自己有无礼之举。随之杨坚招长子杨勇入宫。准备更换太子。

察觉到杨坚动向的杨素。赶紧派出兵卒驻守杨坚的寝宫仁寿宫。杨素下令。所有人都只能进。不能出。这就是说杨素已经变相将杨坚和一众大臣给软禁了起来。其中也包括杨勇。杨素此举最大的获利者便是杨广。后来深感得罪了杨广的陈氏。却收到了杨广所派使者。送来的一个锦盒。陈氏原本以为锦盒内装的是毒药。谁曾想却是一枚同心结。正是这些。才让民间开始出现。杨广弑父辱母的流言蜚语。

竟然杨坚已经病入膏芒。已经是太子的杨广只需要耐心等待几日便可。为何他偏偏要如此冒险呢?即使陈氏生得再貌美如花。杨广真的会为她。断送自己二十多年的努力?在《隋书后妃列传》中曾记载:昔年还是晋王的杨广。为了结交受宠的陈氏。送去了不少珠宝。因此便可以说。陈氏是杨广安排在杨坚身边的眼线。杨广和陈氏是夺嫡过程中的盟友。既然是盟友。那陈氏又如何会状告杨广呢?

即使杨广真的被陈氏所迷。陈氏又不傻。是选择即将去世的杨坚。还是选新皇杨广呢?久居深宫的陈氏。应该很聪明。很懂得审时度势。杨广以储君身份和陈氏结盟。只要陈氏不傻。杨广就是她未来富贵荣华的保障。这样的陈氏又如何会会状告杨广呢?所以杨广弑父辱母之说。根本就是李唐王朝修改的史料。对杨广进行的抹黑。

参考资料《隋书》

其他观点:

隋炀帝杨广。是隋朝二世而亡的罪魁祸首。是后人所公认的暴君。在史书上虽无明确其弑父的过程。但是却或多或少地暗示了杨广是杀了隋文帝杨坚的真凶。

那么。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杨广隐忍多年。终于取太子杨勇而代之

说起隋文帝杨坚。那也是古今少有。他和自己的妻子独孤伽罗曾经发誓。今生无异生之子。来表达自己对爱情的忠贞。而他确实也做到了。因此。无论是杨坚也好。还是独孤伽罗也好。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忠贞不渝。

只是很可惜。杨勇是个直肠子。没有那么多心眼。所以他也就按着自己的性子来了。当时。杨勇的正妻是元妃。独孤皇后对他特别喜爱。与此同时。杨勇还有一个爱妾为云氏。杨勇独宠云氏。冷落元妃。使得元妃最后郁郁而终。

这件事情被独孤皇后知晓以后。十分恼怒。她一直觉得是杨勇害死了元妃。因此对他一直十分不满。

与之相对的。则是杨广的隐忍。他十分知晓杨坚和独孤伽罗的性子。所以他日常的所作所为都是根据杨坚和独孤伽罗的要求来的。

独孤伽罗喜欢自己的儿子对妻子忠贞不二。杨广就在表面上独宠萧妃。杨坚喜欢节俭。杨广就吃穿都非常朴素。

渐渐的。杨坚是越看杨广越顺眼。越看杨勇越不顺眼。最后在独孤伽罗的建议下。杨坚终于废了杨勇改立杨广为太子。

杨广已经是太子。为何还要弑父?

关于杨广弑父的记载。《资治通鉴》上是这么说的:当时杨坚病危。杨广为了以防万一。便向宫中的杨素询问情况。谁曾想这份询问的书信被错误地送到了杨坚的手上。杨坚看了以后就大怒。这还不止。在这之后。杨坚发现自己的宠妃陈夫人脸色不对劲。就询问其缘故。一问之下才知道是刚刚杨广对他无礼。一怒之下的杨坚当即有了废太子的念头。于是逼不得已的杨广选择了篡位。而杨坚也在这个过程中死去。

虽说在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隋文帝是如何死的。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史书上是暗示了杨广弑父的。

然而。这一记载本身就没有什么可信度。杨广取代杨勇的过程。并非是杨广比杨勇优秀。而是因为杨广善于隐忍。善于伪装自己。就是这么一个人。为何会在最后关头选择暴露自己呢?

再者。杨广调戏陈夫人的举动也很奇怪。杨广因为知道杨坚和独孤伽罗喜欢自己的儿子忠贞不渝。所以他能够数十年如一日的独宠萧妃。只为了赢得父母的欢心。这足以说明在美色和权力面前。杨广选择的是权力。

因此。这些史书上的记载很可能是唐人编造的。而之所以后人会对杨广弑父的情节如此信以为真。大概是因为杨广即位后的模样和这样的桥段十分匹配吧。

结束语

杨广本来就是太子。为什么要在杨坚快死的时候弑父夺位?杨广确实算不上是一个好皇帝。但是要说他在隐忍了那么久以后。突然要弑父夺位。这个真实性还是有待考究的。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北海茫月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8:46:02

    炀帝,杨广,陈氏,宫女,自己的,独孤,隋朝,后主,王朝,太子

  • 夜深时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8:46:02

    没想到大家都对为什么书籍上把隋炀帝杨广塑造成杀父篡位荒淫奢靡的形象?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意中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8:46:02

    隋炀帝杀父淫庶母有点玄隋炀帝(569~618年)。即杨广。隋文帝之子。在皇帝位9年。即位后大兴土木。修筑宫殿。开掘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