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的舅舅,一代传奇人物祖大寿,他的墓为何出现在加拿大?
原创

吴三桂的舅舅,一代传奇人物祖大寿,他的墓为何出现在加拿大?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他身为袁崇焕手下第一猛将。大明王朝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在满清与明朝战役时。不仅炮杀努尔哈赤、击退皇太极。还曾先后两次投敌;第一次为炸投。乃兵败后的权宜之计。第二次则是真投。但也属无奈之举。虽然投降归顺后。皇太极不计前嫌地封他为汉军正黄旗总兵。可他却不愿为满清效力。所以直到他于顺治十三年(1656)病逝。除了给外甥吴三桂写过一封劝降信。基本上无所作为。对此。世人联称“一代名将。据关外。收关内。堪称往复有忠义;两朝贰臣。悖前主。负后主。真个里外不是人”。

辛亥革命后。封建主义虽被推翻。但帝国主义仍很猖狂。再加上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不久后军阀混战。整个中国乱成一团。不少外国的传教士、资本家和投机者将目光投向我国珍贵的历史文物。意图低价购买。而当时我国的老百姓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根本无暇顾及文物。甚至还出现了一批盗墓者与文物贩子。大约在1919年。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委托英籍在华商人克罗夫茨采购一套完整的且是明清高官显爵的墓葬。于是克罗夫茨首先从北京开始挑选。当他看到祖大寿的陵墓(暂且这么认为)后。毫不犹豫地从文物贩子手中将其买下。并将祖大寿墓及墓前的石雕、石桌、文武翁仲、石骆驼等一起装运上船。漂洋过海倒卖给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座墓一定来自北京清河永泰庄。但是是祖大寿的几率较小。首先从我国目前可参考的史料来看。没有祖大寿葬在北京的记载。相反史料上多次提及祖大寿的墓地在辽宁兴城。清康熙刻本《祖氏家谱》记载:祖大寿卒于清顺治十三年(1656)四月十五日申时。寿七十有八。葬于宁远西河右岸新茔。即“镇国将军祖公茔”。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户部尚书兼国史馆总裁张玉书在为《祖氏家谱》所作的序中:“而宁远祖氏尤为诸望族之冠。曩余扈从。至陪京过明东协副总戎祖公墓道。驻马肃入。抚碑拂藓。则其子大将军兄弟之名在焉。”这句话的意思大概是说张玉书曾前往宁远“镇国将军祖公茔”墓地拜祭祖大寿。

另外在2013年。辽宁兴城的当地村民发现了祖大寿祭文碑。最小的残件也有百余公斤。其中一块残碑上“祖大寿”三个字格外引人注目。这块祭文碑复原。至少有3米高。其重量也要超过2吨。清朝刻制这样的巨型祭文碑规格算相当高。可见对祖大寿的重视。尽管目前碑文尚缺字。但大部分碑件的出土也为破解祖大寿墓葬之谜提供了难能可贵的考古实物。也为证实国外的“祖大寿墓”是误传。提供了最为有力的证据。

我国学者一致认为。一代传奇人物祖大寿的墓葬位于今辽宁省兴城。而迁移到加拿大的墓室是他子侄的。虽然祖氏家族的叔侄二人几百年来只能隔海相望。但是无论相距多远。宗族和血脉是不能分割的;无论位于何方。都彰显着华夏的辉煌历史。

其他观点:

出身军旅世家的祖大寿。在明末的辽东战场可谓是引人注目。

辽东名将祖大寿。字复宇。辽东宁远(今辽宁兴城)人。

自明宣德年间正式迁居辽东开始。祖家便世守辽东。实际上。不仅仅是祖大寿。祖大寿的父亲祖承训。兄弟祖大乐、祖大成、祖大弼。子侄包括祖泽远、祖泽沛、祖泽盛、祖泽法、祖泽润、祖可法等。都是在明末清初的辽东战场上响当当的人物。崇祯皇帝登基之后。为了表彰祖家世代的功勋。特命于宁远城内敕建祖氏四世镇辽的功德牌坊。足可见家族的影响力。

也正是因为祖家在辽东地区威望以及当时辽东明朝军队中的特殊地位。引得了吴三桂的父亲吴襄的重视。进而通过联姻的方式就此与祖家建立了非常密切的联系。吴襄迎娶了祖大寿的妹妹续弦。而祖大寿也迎娶了吴襄的妹妹。所以祖大寿即是吴三桂的舅舅。同时也是他的姑父。

祖大寿最早发迹于熊廷弼守辽期间。得到了熊廷弼的充分认可。之后。帝师孙承宗督师蓟辽。祖大寿同袁崇焕、满桂、赵率教、毛文龙、吴襄等人一起。得到了孙承宗的培养和提拔。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将领。

而在此期间。以及之后的宁远大捷与宁锦大捷的战斗中。祖大寿皆与袁崇焕并肩作战。共抗强敌。他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情谊。特别是袁崇焕被崇祯皇帝以“通敌叛国”的罪名拿下的时候。祖大寿不仅上疏称愿用一世军功换下袁崇焕的性命。更是意图带兵杀进北京营救袁崇焕。只是最终袁崇焕还是为崇祯皇帝所杀。

整个“己巳之变”。除了袁崇焕被杀外。满桂、赵率教等人先后战死。在此之前毛文龙也被袁崇焕“计斩”。此时的祖大寿也成为了辽东地区最炙手可热的将领。

之所以称祖大寿为传奇。也是因为其两度“叛降”的经历。

后金天聪五年(1631年)。皇太极率兵攻打大凌河。此时大凌河也面临着当时后金军队的重重包围。城内弹尽粮绝。

此时的祖大寿杀掉了决心力战到死的何可纲。向皇太极投降。然而很快又以劝降锦州为名。逃离了后金。重新回到明军之中。继续同皇太极进行对抗。祖大寿这样的“不忠”的行为。遭到了后金朝堂之上大多数将领的反感与排斥。只有皇太极力排众议。甚至不但没有为难在后金帐下作为人质的祖大寿的儿子们。包括其长子组润泽、养子祖可法等。并且还给了他们极高的位置。

而返回明朝的祖大寿。尽管也受到了朝中众多官员的弹劾。可是崇祯皇帝却下令将其官复原职。并且是极尽安抚。这与在多年之前杀掉袁崇焕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崇祯皇帝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因为崇祯对于杀掉袁崇焕的事情已经有了懊悔的情绪。所以对于祖大寿也就此留有了余地;另一方面。则是崇祯此前亲自给祖家建祠立碑。如今却又批评其投降行为。无疑是在打自己的脸。这是刚愎自用的崇祯皇帝所不会做的。

只不过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十年之后的清崇德七年(1642年)。祖大寿要再一次要面对与当年大凌河之战中一样的窘境。

这一年。松锦大战以明军惨败收场。主将洪承畴被俘后投降。此时祖大寿所困守的锦州已经被清军围困长达一年的时间。城内早已是弹尽粮绝。甚至如同当年大凌河城中一样。再次出现了杀人相食的惨状。迫于无奈的祖大寿只能选择开城向清军投降。

尽管有着此前“降而复叛”的经历。可是皇太极依然不顾朝臣的反对。用极高的规格和礼仪欢迎了已经63岁的祖大寿。并且还被授予了汉军正黄旗总兵的职位。

此时的皇太极还能如此重视祖大寿。原因也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祖大寿的两个儿子祖泽润和祖可法。都是汉军八旗的高级将领和主要领导人。他们与石廷柱、马光远。以及李永芳之子巴颜、佟养正之子佟图赖(康熙的姥爷)。这些人是有着同样的级别和地位。这也是为了更好的稳住他的两个儿子以及其他的家族子侄更好的为清朝效力。

其二。祖大寿在明军中的影响力依旧非常的大。厚待祖大寿以及洪承畴等人。实际上也是为了树立怀柔政策的榜样。以劝导更多的明朝官员将领来降。进一步从内部对明朝的统治阶层进行分化瓦解。

其三。皇太极也是看到了祖大寿同吴三桂的特殊关系。而此时的吴三桂困守的宁远是明朝在关外的最后一个据点。同时也是山海关前的最后一道防线。吴三桂本人及其统领的关宁铁骑皇太极更是垂涎已久。于是他也希望借助祖大寿和吴三桂的舅甥关系对其进行劝降。

只不过。面对祖大寿三番五次的劝降。吴三桂完全不为之所动。而在山海关大战时。吴三桂又是阵前投降了清军。这就使得入关之后。已经年过六十的祖大寿对于清朝的价值大打折扣。因此其在投降清朝后并没有太多作为。也就此开始消失在政治舞台上。直至顺治十三年(1656年)。祖大寿以77岁的高龄去世。

祖大寿去世之后。其被葬于北京清河附近的永泰村。

祖大寿的墓出现在加拿大。并不是家族后人的移民。而是被人“买”走的。

如今。祖大寿的墓整体被加拿大的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收藏。

这个皇家安大略博物馆。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多伦多市中心。是北美洲第5大博物馆。馆内收有很多中国的艺术品及古董。是全世界上收集中国收藏品的大本营。除了中国之外。还有希腊、埃及、罗马等其它国家的珍贵收藏品。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委托英籍皮货商克罗夫茨在中国采购一套完整的明清高官显爵墓葬。克罗夫茨最终选择了祖大寿墓。经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认可后。克罗夫茨掘墓后整体倒卖给了加拿大。

于是。整个墓包括石门。石供桌。坟丘。成对的石人和石骆驼。以及墓中的随葬品。均出现在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的收藏名单中。这位中国明末清初时期的名将也就此“被安葬”在了异国他乡。

其他观点:

当时皇太极攻打锦州与宁远。但是两军相持不下。于是改变了策略。从蓟州攻入长城。直达北京城。

当时是袁崇焕镇守山海关。急忙派遣祖大寿前往北京救援。但是援兵到达北京城时。却被崇祯帝拒绝在外。祖大寿只好带领援兵驻扎城外。

皇太极亲自帅金军攻打。满桂副将应战。被炮火轰炸受伤。前去诬陷是袁崇焕的关宁军杀害的。崇祯帝不容分说便下令把袁崇焕押进监狱。祖大寿内心惶恐。又被陷害说三天必反。所以他直接率宁关军离开京城。

大战几天之后。城中粮尽。城内士兵惶恐。祖大寿率军队几次要突出重围都没有成功。所以他坚守不出。

虽然久久不见明军来援。却收到了皇太极几封劝降书。但他依旧不为所动。皇太极改变策略。假装援兵。祖大寿上当。城中士兵损失惨重。此后再也不应战了。

皇太极又做了大量工作。又亲自写书劝其投降。但是人遭拒绝。后来援兵至。却也都被击退。大凌河城被包围了三个月。粮食早尽。以马充饥。但马尽却杀城中百姓。大凌河城百姓几尽被杀食光。祖大寿才不得已诈降。

1638年。皇太极又亲自率兵攻打明朝。祖大寿与皇太极对峙。皇太极又亲自写信劝降。说无论祖大寿选择留在明朝还是归清。绝不勉强。第2天又释放民间俘虏。但祖大寿都不为所动。

1639年。皇太极再次攻打明朝。而祖大寿奉命镇守宁远。皇太极派遣使者前去会谈祖大寿之妻。让她说服祖大寿归清。祖大寿之后又与清军交战。大败而归。

后皇太极退兵松山。撤回辽宁沈阳。祖大寿又入锦州驻守。1640年。锦州外城众将预谋投降。清军将至。众将准备投降。不过到了这个节骨眼上。祖大寿依旧选择不投降。两军又相持不下。

皇太极得知。非常高兴。命令人盛宴招待祖大寿。并且好言相劝。祖大寿从此归清。担任汉军正黄旗总兵的职位。之后写信招降外甥吴三桂。但却被拒绝。

1656年。祖大寿病故于北京。藏语北京清河附近的永泰村。祖大寿死后。宅邸被改造成祖家祠堂。位于北京市国富街3号。但为何祖大寿坟墓会出现在加拿大呢?

1840年以后。国内战乱不断。而直至清朝被推翻。许多清朝人物的坟墓再无人顾及。整个中国就如热锅上的蚂蚁。在兵荒马乱之下四处逃亡。而国外许多人士早已对中国的古文物虎视眈眈。

克罗夫茨便毫不犹豫地用重金将墓地购买下。将祖大寿墓以及墓前的所有东西(包括精美的石桌、石骆驼、石人等)全部运回加拿大。以高价卖给安大略博物馆。

迄今为止。这座陵墓依旧完好无损地被安置在安大略博物馆。上面刻着“皇清诰封光禄大夫”。但是对于这到底是不是祖大寿陵墓。至今还无法证实。而越来越多的证据指明这并不是祖大寿的坟墓。

2013年。在辽宁兴城又发现刻有祖大寿三字的陵墓。这次发现引起考古学家的格外关注。这块祭文碑至少有三米高。规模是相当大的。这成为了证实祖大寿之墓被移居国外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据。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退到无路可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8:47:14

    大寿,太极,崇祯,宁远,辽东,明朝,兴城,袁崇焕,加拿大,博物馆

  • 郎不知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8:47:14

    没想到大家都对吴三桂的舅舅,一代传奇人物祖大寿,他的墓为何出现在加拿大?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意中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8:47:14

    他身为袁崇焕手下第一猛将。大明王朝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在满清与明朝战役时。不仅炮杀努尔哈赤、击退皇太极。还曾先后两次投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