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上有哪些将军的能力被高估了,导致了怎样的后果?
原创

世界史上有哪些将军的能力被高估了,导致了怎样的后果?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美国“陆军五星上将”麦克阿瑟吧!

麦克阿瑟在朝鲜战场上。其实是被国军给“坑了”。

抗战时。国军战斗力弱。那是出了名的。由于蒋委员长搞排除异己的内斗。各路军阀在抗战时畏首畏尾。勾心斗角。所以。才会有40万日军横扫130多万国军的豫湘桂战役。而此战之时。日军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就这样。国军还是惨败。

(他来了。他来了。他趟着水来了!)

麦帅也是可以。仁川登陆打的“可圈可点”:75000名联合国军痛击朝鲜6500名守军。之后。麦帅依靠装备和人数优势。碾压朝鲜军队。一直打到鸭绿江。

1950年9月15日。到10月24日。联合国只用了四十多天。就打到了鸭绿江。麦帅的神威。到此终止。因为。志愿军过江了。等到麦帅快被彭德怀赶下海时。麦帅还不从自身找问题。还想让杜鲁门扩大投入。甚至。不惜动用原子弹。

麦帅肯定很郁闷。国军战斗力这么弱。为何志愿军却这么牛?!!


同样一副牌。李奇微打的就比麦帅强!回头再看彭老总。那就是封神的人物了!如果志愿军有联合国军那样的武器补给。早把联合国军赶下海了。说白了。美军将领就喜欢依靠装备优势。无脑碾压!真要是让他们到中国战场上。带领国军打日本人。他们败得更惨!对了。抗战和解放战争时。蒋介石的部队也有美国人当顾问。不过。还是一直溃败。

十年后。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说:

“中国军队从士兵到将军都是最优秀的。我要告诫世界军队。不要与中国军队在地面上交手。这要成为军事家的一条禁忌。谁打中国。进得去出不来!”

所以。把三方将领能力做个对比:志愿军(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国军>美军。

有些起义的国民党部队。到解放军以后。本来很弱的部队。马上就成了王牌。例如:解放军五十军。原来是国军60军。这支部队在起义前。因为军纪不好且战绩较差。被人们戏称为”熊军”、人称“六十熊”!可是。抗美援朝时。表现英勇。首先攻入汉城。

毛主席在接见50军军长曾泽生时。还夸奖他说:\"你们打得不错啊!\"

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文|勇战王聊历史)

其他观点:

黄维兵团原本隶属于华中战区。在白崇禧的指挥下作战。主要作战地境是在河南境内。这个兵团下属的第十军、十四军和十八军。都是陈诚土木系的骨干部队。尤其是十八军。更是陈诚起家的老部队。所以一直都受到关照。在抗战结束后。国军接受了大量的美军在二战期间存放在亚洲的武器装备。当时白崇禧任国防部长。没有实权。陈诚担任参谋总长。有权分配武器装备。所以十八军在国军各个部队中。都是优先装备美式武器装备的。十八军受到的照顾尤其多。从而使十八军成为国军在中原战场的几个主力部队之一。

黄维早在1944年就因为和上司闹矛盾。被调离了前线。到后方担任军校校长以及联勤总部副总司令等职务。一直到1948年组建十二兵团时。以十八军、十四军和第十军为基础。黄维才被临时调赴前线。担任兵团司令官。这些部队在解放战争中基本上是由胡琏率领作战。无论是对华东野战军。还是对中原野战军。战绩都可以说是不错的。除了当时这些部队装备优良之外。胡琏在战场上的灵敏和反应迅速。也是重要原因。但在组建兵团的时候。本应该由胡琏出任兵团司令官。白崇禧却因为胡琏桀骜不驯。难以指挥。坚决反对。最后折中下来。才由陈诚系的另一骨干黄维出任兵团司令官。

这和孙元良的情况差不多。孙元良在抗战后期也是被调离了前线。在后方担任有职无权的闲差。在国军将原本在郑州担任绥靖公署主任的孙震调离的时候。孙震为了保住自己麾下的两个川军部队的军。才推荐孙元良出任兵团司令官。而孙元良因为有黄埔军校出身的背景。又是孙震的侄儿。所以才能被各方面所接受。出任了这个职务。但孙元良所率领的这个兵团。仍然是川军四十一军和四十七军两个军。并没有配属其他部队。这和黄维兵团的情况不一样。黄维兵团除了土木系的三个军之外。还配属了吴绍周的八十五军。是四个军的大兵团。而孙元良兵团只是两个军的小兵团。

黄维兵团从十月份接到国防部发来的命令。开始在驻马店和周口一带集结。之后从这里出发。离开华中战场。增援徐州。目的是参加国防部拟定的徐蚌会战。孙元良兵团在撤离郑州之前。白崇禧和华东战场都拉拢过。孙元良意识到华东战场即将进行国共双方的战略大决战。很想逃避。所以她本人倾向于去华中战场。这样便于他在战局不利的时候退入四川。但国防部的一纸命令。硬是将他从华中拉倒了华东战场。这就是说。国军统帅部这时候也是在尽力集中兵力。要在淮海之间与解放军进行战略决战。以保守江南半壁江山。

而且。黄维兵团增援徐州不成。又逐步掉进了中原野战军的包围圈。实际上。当时中原野战军全军的兵力也就十二三万人。和黄维兵团兵力相当。但中原野战军因为挺进中原之后迭经苦战。一直在和华中地区的国军兜圈子。所以重武器基本上都被扔掉了。非常缺乏重武器。黄维兵团不仅兵力和包围他的中原野战军部队差不多。而且武器装备又有优势。但他却不但没有突破中原野战军的阻击。进入徐州战场。反而逐步被包围了。这不能不说是黄维本身的指挥存在问题。他的重武器火力优势完全没有发挥出来。坦克和装甲车等装备也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在胡琏指挥的时候。胡琏兵团虽然是小兵团。兵力远不如黄维当司令官之后雄厚。但胡琏的指挥向来以反应灵敏和迅速著称。可以想象。如果当时率领这个兵团增援徐州的不是黄维。而是胡琏。以中原野战军当时的部队和装备。要想把兵力相当的这个兵团牵制在中原战场。就已经很费力气了。更不要说能够完成包围了。即便是能够包围。以胡琏指挥的灵活机动。也是很有可能冲破中野的包围圈的。毕竟中野当时的情况用刘帅自己的话说。就是“瘦狗拉硬屎”。而在战前制订淮海战役计划的时候。无论粟裕还是中央。实际上都没有敢把黄维兵团纳入歼灭对象。对中原野战军也没有这样的希望。最多不过是希望中原野战军能够牵制住他。不让其靠近徐州战场。影响华东野战军在徐州地区对华东战场的国军的围歼。

在《特赦1959》中。黄维曾经振振有词的对功德林管理人员说。虽然我们打了败仗。但这并不能证明我们这些人是蠢才。言下之意是非常不服气的。但就黄维在淮海战役期间的指挥来说。他还真就是个蠢才。如果不是他。恐怕十二兵团也不会在淮海战役的时候就这样轻而易举的报销。他这种自负和不服气。其实就和他后来长期研究永动机一样。都是自作聪明。实际上是自己的无知和无能。

其他观点:

从古到今。从中到外。能力被高估的将军不是一个两个。中国历史上就有这么两位。一古一今。名气挺大。能力可能被高估了。

关羽这个人。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社会地位都特别高。这几百年更是如此。人们尊敬地称呼他为“武圣”。

此人水平怎么样?高。绝对不一般。曾经和刘备一行。吃尽无数苦头。兜兜转转间打造了一份偌大基业。说实话。创业的时候。关羽表现还是不错。

在刘备占了蜀地。关羽镇守荆州的时候。他的声誉达到了顶点。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

但是。关羽有个明显的缺点:孤傲自大。目中无人。缺乏大局观。

对于老将黄忠。关羽是有轻视的。他想不通此人为何能和他们四人并列五虎将。

《三国志》: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

除了轻视黄忠等人。关羽也轻视自己的直属手下糜芳、傅士仁等。还轻视刘备的义子刘封。这就导致关键时刻。糜芳和傅士仁和东吴站在了一起。而刘封在关羽处于险境时见死不救。

当然。最重要的是。关羽不知道为何瞧不起孙权。毕竟人家是一方霸主啊!在孙权派人给儿子求亲时(希望关羽把女儿嫁给孙权的儿子)。关羽立即拒绝。

《三国志》: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

不同意和孙权当亲家也就罢了。还辱骂人家。这就是关羽的不对了。于是。孙权和关羽就此结下梁子了。

本来。刘备这一方。最好的策略是:联合东吴。北拒曹操。但是。关羽自己破坏了大战略。这是要命的失误。

最后。攻曹仁时。徐晃来相助。短时间攻不下来。

退回时。孙权已经派吕蒙吕子明白衣渡江。占据了关羽老巢。于是。关羽的命运就只剩下走麦城了。而关羽的死亡仿佛推翻了多米诺骨牌。张飞为了报仇给下面人巨大压力。最后被手下所杀;刘备为了报仇。携大军征伐东吴。被陆逊火烧连营。自己也在白帝城离世。从此。蜀汉实力大损。

一句话。关羽的结果是他自找的。全是他性格所致。

一个不顾大局。容易轻视别人的将军。也许某方面过人。但称为不世初的名将。还是高估了。

说完关羽。我们聊聊国民党的“名将”张灵甫。

张灵甫的特点是什么?勇敢。学历高。长得帅。但是此人身上有个大缺陷:情绪不容易控制住。

一个情绪控制不住的人。很容易失控。很容易出问题。

张灵甫曾经是北大历史系的高材生。因为家境不好。无力承担续费而退学了。这有点可惜。过了两年。张灵甫考入了黄埔军校。和胡琏、李弥等都是同学。从此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

本来。张灵甫是有一个农村老婆的。后来。当了军官后。在1933年。张灵甫娶了第二任老婆吴海兰。还生了个宝贝女儿。但是。仅仅过了两年。张灵甫就把吴海兰枪杀了。

为何要杀妻?

一种说法是“张灵甫老婆吴海兰出轨了”。另一种说法是“吴海兰偷了他的文件通共了”。但是。不管哪种方式。枪杀行为实在有点过。不看僧面看佛面。不说“一日夫妻百日恩”。仅仅为了女儿。他都应该理性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张灵甫杀妻事件非常轰动。一度被抓进了监狱。判刑十年。

在抗战开始后。王耀武惜才。把他保了出来。让他到战场立功杀敌。

在王耀武等人的提携下。张灵甫屡立战功。因为打仗不怕死。像个拼命三郎。这引起了从上到下的注意。这是一员虎将啊!

1944年5月的时候。张灵甫已经是74军军长兼58师师长了。抗战结束后。张灵甫成了74军军长兼南京卫戍司令。这就是“御林军”啊!蒋介石非常欣赏。

1946年。74军经过调整成了整编74师。整个师。清一色的美式装备。武器非常先进。带队人看起来也不错。这是绝对的国民党军队中的王牌师。

1947年上半年。国民党蒋介石将陕北和山东作为了重要的进攻地区。要求务必拿下这两个地方。要打压解放军的生存空间。于是乎。蒋介石派了三个机动兵团。一起向山东进发。其中。南边的汤恩伯兵团有三个师向北进发。而三个师中。张灵甫的74师是绝对的核心。另两个整编师就像两大护法。

为了让74师发挥作用。又不至于风险过大。国民党政府让三驾马车齐头并进。西边是黄百韬的整编25师。中间是张灵甫的整编74师。东边是李天霞的整编83师。

接下来。著名的孟良崮战役开始了。

在进攻过程当中。74师张灵甫的情绪又来了。巴不得快速冲上把粟裕的部队灭掉。于是开始孤军冒进。黄百韬和李天霞没有跟得上。这两个也许是嗅到了解放军的味道。步伐缓了很多。

此时。张灵甫面临三大困难。一是山区不适应他的部队大力发挥。二是张灵甫不熟悉那里的情况。三是没有有效距离的支援。当张灵甫意识到自己处境很危险时。为时已晚。

此时。粟裕就像一头忍耐了很久的狼。瞅准机会。派人快速包抄和隔离。直接把张灵甫包了饺子。李天霞。本来和张灵甫不睦。试着进攻。没有大的作用。就放弃了死拼。而黄百韬是努力想救。但粟裕旗下的战士们对着黄百韬就是猛揍。根本不给“闯关救张”的机会。于是。黄百韬也损失不小。

粟裕一门心思。就是要把张灵甫歼灭。因为这会对国民党军队的信心带来巨大的打击。面对真正的名将。张灵甫终究没有撑住。几乎全军覆没。张灵甫本人也是命丧孟良崮。

国军最精锐的御林军全军覆没。张灵甫死亡。蒋介石大发雷霆。直接把李天霞抓了起来。送上了军事法庭。而张灵甫的老上级王耀武。听到张灵甫死亡的消息。泪流满面。

其实。张灵甫从来都是一位勇将。不是一位智将。最重要的是。他容易头脑发热。情绪不容易控制住。这导致后来身死战场。

孟良崮战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役。被高估的张灵甫。葬送了精锐的74师。也严重打击了国民党军队的信心。让解放军在心理上的优势增加。而“华中粟裕”名扬天下。成了很多国民党将军的噩梦。

有意思的是。一年多后。张灵甫的上级。著名的军事家王耀武在济南战役时被粟裕俘虏。

历史上。能力被高估的将军不少。篇幅所限。我们就介绍这么两位。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念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8:47:36

    兵团,国军,张灵甫,关羽,野战军,中原,部队,战场,都是,徐州

  • 难入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8:47:36

    没想到大家都对世界史上有哪些将军的能力被高估了,导致了怎样的后果?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浮生三叹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8:47:36

    美国“陆军五星上将”麦克阿瑟吧!麦克阿瑟在朝鲜战场上。其实是被国军给“坑了”。抗战时。国军战斗力弱。那是出了名的。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