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的考古发掘工作中,有没有发生过因古人留下的机关而致死致伤的情况?
原创

建国以来的考古发掘工作中,有没有发生过因古人留下的机关而致死致伤的情况?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小说和影视剧中。墓主人所设下的巧妙而又阴鸷狠毒的机关在现实中是否存在呢?

而在我国这些年来的考古发掘中。有没有碰到过墓中机关。是否有相关人员因此受伤呢?

首先我们说。盗墓绝对是一件缺德的事情。挖人祖坟盗其财宝。打扰已故先人安息。说起盗墓的起源现已不可考据。但这无疑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职业之一。

因为古代皇帝担心自己死后墓中无数金银财宝遭人惦记。尸体被人打扰。因此对自己陵墓的保护工作。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那么古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墓葬都设立了哪些机关呢?

一。三合土。

宋、明以来。民间出现了一种以“三合土”整个浇筑墓穴的方法。使墓穴被一层又一层的石灰糯米浆、三合土等紧密包裹。增强了墓葬的密封和防盗性能。这种方法在普通官僚士大夫阶层尤其流行。

盗墓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凿穿好几层发现仍距离墓室遥遥无期。再也无力坚持下去。只好悻悻而去。

而考古工作者对这类墓进行发掘时。普通的钢钎打秃了好多根。还是无法进入墓穴。最后是动用了钻井机械才发掘成功。

二。弩弓。

盗墓影视剧中总会有弩箭机关杀掉一批炮灰盗墓者。而弩出现于春秋时期。能控制射击的弩机已是比较灵巧的机械装置。

在司马迁撰写的《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

“始皇初即位。穿治骊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传诣七十余万人。穿三皋。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

三。连环翻板。

鉴于弩弓法有它的局限性。历代的工匠们在此基础上。又发明了连环翻板等机关。

这种方法就是在墓道中挖掘深约3米以上的陷坑。而在坑中放置刀剑利器。坑上层平覆数块木板。木板中间有轴。下缀一小型相同重量的物体。整个机关呈天平秤状。板上有掩盖物。若盗墓者踏上木板。板的一端随之下陷。人必掉到坑内的刀锥之上。受万剑穿心之苦。

四。流沙墓。

流沙墓可以称得上最为盗墓贼头疼的墓冢类型之一了。主要是利用沙子的流动性。通过对挖掘的陵墓进行流沙封存。只要墓室被打开。沙子马上涌入。让人无处可逃。

这种防御方法就是以柔克刚。同时在考古发掘工作中。流沙墓也是考古工作者最头疼的一种墓葬。

上述如此多种类的防盗机关。对考古工作者来说。这些机关根本就伤不到人。而史籍中。也只有《史记》记载秦始皇陵内藏有弩箭。而其他帝王陵墓的史料。几乎都没有出现机关等陷阱的记载。

但是这并不代表发掘现场就没有危险。考古最害怕的是塌方。因为很多工地都在地下深处。此外就是文物的安全。要时刻防止发掘过程中有二次破坏。因此现在考古工地的安全是重中之重。

可能很多人听起来无趣。但是。在现代的考古发掘工作过程中。的的确确罕有发生过因古人留下的机关而致死致伤的情况。除非你相信古埃及法老神秘诅咒致命细菌这一套。

其他观点:

先讲一件盗墓致死的事。

在一次爆炸完成后。先进去的两个人一直没动静。于是。又下去两个人。原来。爆炸将盗洞氧气耗尽。前面进去的两人昏迷了过去。后面进去的两位也出现昏迷反应。剩下的同伙赶紧开车将前面两人送往医院。可是。走到半路就这两人死了。同伙吓坏了。将尸体和车扔到了一个废弃工厂。后面进去的两人后来也死了。被同伙就地掩埋了。

根据这些交待。考古专家和警察来到大云山顶一看。果然是一处大型墓葬!山顶的水池就是千百年来盗墓贼留下的盗洞。积水而成!不过。赵建新这伙人比之前的盗墓贼有本事。挖的盗洞位置更准确。

之后。考古专家将水池抽干。在大云山顶部发掘出一座规模宏大的汉代陵园。包括三个大墓葬和13个陪葬墓!里面出土了上万件珍贵文物。

其实。古墓中基本上没有专门的杀人机关。

在小说和影视剧中。古墓中有各种机关陷阱。例如:弓弩。陷坑。毒气。飞镖。火焰等等。这些都没有。

古人技术有限。机关的寿命更是有限。就算是弄了这么复杂的机关。也没用。在电影中。安置了上千年的弓弩还能照常发射。甚至能自动装填。那都是忽悠人的。真正能同在古墓中的机关。也就是一些简单地防盗墓装置。其目的是阻止盗墓者进入。不是杀伤盗墓者。

这是一种垂直承重墙。由金刚土构成。坚硬无比。

2。流沙!

3。顶门石!

在埋葬完毕后。都会将墓道大门后的顶门石放下。将大门顶死。慈禧地宫就有三道顶门石。孙殿英部在暴力破坏第一道门后。就知道怎么推开顶门石了。所以。后面两道顶门石保存完好。

现在的考古发掘。都是事后保护性发掘。只要小心不被细菌感染就行了。不用担心机关问题。其实。一般考古者面临的精神和肉体问题。就是风湿和孤独!考古环境潮湿。考古工作内容枯燥无味。考古。真没小说写得那么刺激。

我也曾去过保定的一个考古现场。最大的印象就是。中午的大锅菜挺好吃。

(文|勇战王聊历史)

其他观点:

2008年年尾。江苏省盱眙县大云山顶龙塘边。16名盗墓贼趁夜半时分盗挖一座上古大墓。却未料下去一个出事一个。接连死了4名盗墓贼。其余人等皆吓得魂飞魄散。草草处理了这4具尸体后作鸟兽散。各自亡命天涯。

曾有人说这是墓底下的“人”出手护墓了。其实这种说法也并非无稽之谈。

古人因受“灵魂不灭”观念影响。素来讲究“事死如事生”。所以古人自商周以来就有厚葬风俗。尤其到了秦汉时期。厚葬之风愈发炽烈。陪葬物品数目之多、工艺之精美无不令人叹为观止。

但是厚葬天生就有一个最大的缺陷。就是容易被盗墓贼惦记。由此许多秦汉时期的贵族或在墓中放置蛇虫毒物、设置机关暗道。或是故布迷阵制造假象以隐匿墓穴。如此用尽心机也只求自己的坟墓不被盗掘。

那么江苏盱眙的盗墓贼接连出事。真是因墓主人设置的机关所致吗?幸得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逃跑的盗墓贼皆被警方捉拿归案。警方也凭借现代科技揭开了盗墓贼死亡真相。而江苏考古界也藉此发现了一个罕见的汉代王陵。并抽丝剥茧揭开了墓主人的真实身份。

2具尸体引出惊天盗墓案

“我家院子里有死人!“2009年1月初。江苏淮安盱眙警方突然接到报警。

原来报警的王姓男子在盱眙县大云山下开办了一家工厂。但因近几年经济不景气。厂子一直处于无人管理的报废状态。这一天老王闲来无事。就想到厂子里转悠一圈。却突然发现院子里停放着一辆沾满灰尘的白色本田轿车。

老王好奇地上前查看。但由于轿车玻璃防窥。只能模糊看到有个男人盖着军大衣。躺在后座上睡觉。老王随即就敲打玻璃想问问这是什么情况。可无论他怎样朝着车窗又砸又喊。那个男人愣是没有醒。老王心中顿时有些发毛。遂立马选择了报警。

果不其然。闻讯赶来的警方强行打开轿车车门后。发现后座上的军大衣下面确实有个男人。而且已经死亡很多天了。因为轿车内充斥着浓烈的腐臭气味。

但是警方将尸体搬离后。轿车内依旧弥漫着一股刺鼻的臭味。难道还有气味散发源存在吗?于是警方又顺着气味继续搜查。等撬开轿车后备箱后。赫然发现里面竟然还有1具尸体。

一辆轿车2具尸体。在场的无论是办案民警还是厂长老王。亦或围观群众无不被惊得目瞪口呆。

死者身上没有身份证件。若想确定他们的身份。唯有从本田轿车的车主查起。很快警方就通过深入调查。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张影。一个惊人又离谱的盗墓真相随之浮出水面。

合伙盗墓诡异丧命

2008年12月31日跨年夜。一位名叫赵建新的盱眙男人。在自己家中摆了一桌酒席宴请张影、顾忠建以及毛卫星等三位朋友。酒桌上哥几个天南海北聊得那叫一个热火朝天。可唯有赵建新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张影等人都劝道:“在场的都是自家兄弟。有什么话就直说。”

赵建新眼见已吊起了兄弟们的胃口。又故意伸长脖子朝漆黑的窗外看了看。才压低声音说道:“我发现了一个风水宝地。”

张影三人一听到“风水宝地”四个字。马上坐正身体。支棱起耳朵静听下文。因为他们知道赵建新曾是圈里鼎鼎有名的盗墓贼。

原来赵建新在上世纪90年代就曾给某个盗墓集团打过下手。耳熏目染间也确实学到点儿所谓的“寻龙点穴”技术。后来随着警方对盗墓案件的打击力度越来越大。赵建新等人也就及时选择收手。但是赵建新依旧喜欢打听当地各类民间传说。甚至有时还喜欢泡在图书馆。连续多天查阅当地的古籍县志。

2008年4月。赵建新突然发现当地马坝镇大云山上的一处小水潭有些奇怪。随后赵建新天天围着水潭周边转悠。猛然想起最近看得一篇县志中记载着这样一句话“江苏盱眙。大云山顶。龙塘之下。”当地人就把这个水潭称为龙塘。莫非这个水潭之所以被称为龙塘。就是因为下面埋葬着一位皇帝吗?

赵建新虽知盗墓乃重罪。但眼见大墓就在面前。又怎能抵制住金钱诱惑?赵建新经过多方勘查找准墓穴就在龙塘下面。可是这个水潭内储了不少水。直接从上面开挖必须抽干水。这种方法不仅声势太大。而且也不现实。于是赵建新就计划从龙塘侧面挖一个L型的地道。拐着弯进入古墓。

2008年11月。赵建新找了十几个人开挖盗洞。他们每天晚上七八点开始挖掘。一直到快天亮时才停手。然后再小心谨慎地掩盖好盗洞。同时把那些铲出来的土统统扔到很远处的另一个村庄。

挖了近两个月时间。只剩最后一点就能挖通了。可赵建新知道那些雇来挖地道的人毕竟不是自己人。如果真的找到宝物。这些人见钱眼开爆发冲突又怎么办?

于是赵建新就想辞退这些人。然后召集自己的铁哥们做帮手。最后都能捞点宝贝。张影三人岂能放过如此“有福同享”的买卖。皆爽快地答应了赵建新的邀请。

2009年1月4日。这天是赵建新选定的黄道吉日。他们在大云山顶龙塘边祭拜完神灵后。就指挥新雇的施工队继续开挖。几个小时过去了。天色已渐亮。可是盗洞还是没打通。

赵建新有些心急。就索性拿出炸药试图炸开最后几米夯土。随着“轰”的一声巨响。就连龙塘中的池水都出现了涟漪。过了一会儿。赵建新估计盗洞中的障碍已经被清除。于是就派2名工人下去探探路。可谁料这2个人下去后。就再也没有了回应。

赵建新等了有20多分钟。拼命摇动捆在工人身上的绳子。还是一点反应都没有。赵建新又足足等了一个多小时。可无论怎么喊叫。那2名工人依旧毫无回应。

赵建新这下有点急眼了。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将绳子捆在腰上。然后叫上顾忠建一起下盗洞一探究竟。临下去前。赵建新叮嘱张影等人。如果15分钟后他与顾忠建没有动静。那就赶紧往回拉绳子。如果绳子摇晃。那就是他们发出的求救信号。

张影等人纷纷点头应允。15分钟稍纵即逝。赵建新入洞的前5分钟还有动静。可后来动静越来越小。直至没有了任何回应。张影与毛卫星紧张地守在洞口。一看时间到了。赶紧命人往回拉绳子。赵建新被拉上来时。已经处于休克状态。眼神已经开始涣散。

难道他是惊动了神灵。还是冲撞了鬼怪?张影等人眼见赵建新就快不行了。皆吓得连连后退。嘴里不停地念叨了“饶命”。

后来张影被警方拘押后。紧张地解释着当时的情形。原来当时赵建新与顾忠建被拉上来后。还有点微弱的呼吸。张影等人本想将他们紧急送往医院救治。可还没过几分钟。赵建新与顾忠建就没有了呼吸。

张影与毛卫星一看这种情况彻底傻眼了。就赶紧将2具尸体装进张影的白色小轿车中。然后将车开到老王的废弃工厂内。只想着日后再设法处理尸体。可还没等他们想好如何处理尸体。就被老王意外发现了。至于最开始进洞的那两个人。被拉上来时就已没有了生命体征。遂被张影等人就地掩埋了。

盗墓惊魂。赵建新等4人盗墓时到底遇到什么情况?他们又因何在短短2个小时内骤然丧命呢?

死亡真相

警方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死者的鞋底上沾有一些罕见的泥土。再联想到当地一直有“龙塘下面有祖宗宝贝”的传闻。于是警方就紧急联系了当地的考古专家。

当考古专家看到这些泥土时。兴奋地表示这是古代用于墓葬的“青膏泥”与“白膏泥”。当年马王堆出土的女尸之所以能千年不腐。皆是靠青膏泥所赐。

原来汉代陵墓流行用“青膏泥”与“白膏泥”一层层地夯实填满墓坑。直到与地面齐平。可以保证墓室密不透风。以保障墓室内的棺椁以及陪葬品不被细菌侵蚀。

不过汉墓除非王侯级别。一般规制的墓葬不可能使用这种工艺要求极高的青膏泥与白膏泥。由此可见龙塘下面确实有古墓。而且还应是王侯级别的大墓。

于是江苏南京博物院开始与盗贼抢时间。立刻成立了大云山考古队。对龙塘进行考察勘探以及抢救性挖掘。

大云山海拔虽然只有73.6米高。但其却是方圆几十公里最高的山。东面就是一马平川的大平原。确实是当地难得的风水宝地。考古队员根据赵建新等人所挖盗洞的位置与走向。确定墓穴的位置就在龙塘正下方。

随后考古队员经过初步勘探。根据浅表地带的汉代陶片与瓦片确认这就是座汉墓。与此同时墓葬形制也渐渐露出真面目。这里居然是一座汉代皇家陵园。仅主墓就有3座。陪葬墓有11座。陪葬坑有4个。整个面积足有25万平方米。

随后考古队员又在最大的一个主墓中。发现了形如一个“中”字的两条墓道。原来汉代帝后陵皆是亚字形墓葬。有四条墓道;诸侯王陵是中字形墓葬。有两条墓道;再低一级的王侯士大夫以及公主陵则是甲子形墓葬。只有一条墓道。显而易见龙塘下的汉墓只能是历史上有名的汉代诸侯王陵。就连先前推测的王侯级别都不能使用。

考古队员们为此兴奋极了。对挖掘龙塘主墓充满了期待。但当他们抽干了龙塘水后。却在继续挖掘过程中。发现了不少明清以及唐宋时期的文物。甚至还有一柄汉代的木制洛阳铲与一把木制长尺。

经过测量。这把木制长尺每一个格的刻度是24厘米。根据各朝代的度量衡制度。这把木尺应该属于魏晋时期。这足以说明早在魏晋时期。这座汉代王陵就已被盗。大云山顶的龙塘其实并非天然形成。而是口径巨大的盗洞。后来经年累月积蓄的雨水而已。

不出所料。最大的主墓室已被盗贼洗劫一空。就连棺盖都被生生拖出十几米远。只发现了一些散落的金缕玉衣残片。

金缕玉衣是汉代皇帝驾崩后所穿的敛衣。至少需要5000枚打磨得差不多大小的玉片。然后用黄金线连接而成。我国迄今为止只发现了七八件金缕玉衣。当然汉代皇帝除了自己穿金缕玉衣。也可以将其赐给别人。这也传递出一个信息就是大云山汉墓的主人等级仅次于帝王之下。

这一发现令考古队员们信心大增。幸运的是主墓室外围回廊陪葬的精美冥器与实用器物保存完好。同时考古队员又在周边发现一块印有清晰古汉字“东阳”的汉代瓦片。就此划定墓主人范围有6人:荆王刘贾、吴王刘濞、两任江都王刘非与刘建、合阳候刘仲以及堂邑侯陈婴。

随后考古队员又根据墓中出土的钱币是“四铢半两钱”。确认墓葬年代应该是汉文帝至汉武帝初期之间。而且主墓棺椁结构是黄肠题凑。就是用条状的柏木芯。按照头那一侧靠拢摆放方式建成的椁室。一般只有天子级别才能使用。

考古队员就此排除了墓主人是刘贾、刘仲以及陈婴的可能性。进一步缩小了墓主人的范围。后来考古队员在一块拇指大小的封泥上发现了“江都”二字。就此断定墓主人极有可能是刘非父子中的一人。

由于当时西汉诸侯王都使用自己的纪年。所以考古队员将其他文物上的纪年全部记录下来。按照大小排列。发现大云山汉墓带有纪年的最大数字是27。而刘建仅在位9年。刘非在位刚好27年。由此断定大云山顶的汉墓就是江都王刘非的王陵。

江都王陵出土了上万件陪葬珍品震惊世界。不过考古队员们并未在江都王陵中发现机关暗道。其实像电影或小说中出现的诸如弓弩、陷坑以及毒气等古墓机关。在现实中基本都没有。

因为古人的技术有限。就算是弄了复杂的机关。也不可能延续上千年还能使用。电影中那些上千年的弓弩不仅能正常发射。甚至还能自动装填纯粹都是忽悠人的。

而现实古墓中的机关大多都是一些简单的防盗装置。譬如金刚墙、流沙以及顶门石等。目的只是简单的防盗。或是防止虫蛇鼠蚁的危害。

而且这些机关装置在现代科技面前。也没有传说中那么神奇。譬如金刚墙与顶门石完全可以通过爆破炸开。还有流沙对于盗墓者来说也没多大危险。除非盗墓者从下向上挖。被墓葬顶部流沙掩埋。

那么赵建新等4个盗墓者又是因何而亡呢?经南京市公安局法医检验中心对4人血样检验鉴定。发现他们都是死于一氧化碳中毒。简单说就是一氧化碳极易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致使人体血红蛋白失去与氧结合的能力。致使吸入大量一氧化碳者窒息死亡。

而盗洞中的大量一氧化碳又是从何而来呢?原来封存完好的古墓内部通常处于恒温恒湿状态。而墓中的尸体、布帛以及木材等有机体。在漫长岁月中会与墓中的空气发生氧化反应。继而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

如果墓中陪葬品较多。那么它们氧化产生的有毒气体浓度足以杀人于无形。而江都王陵恰巧是拥有海量陪葬品的大墓。遂其墓中一氧化碳浓度应该足够高。

虽然江都王陵后来历经多次被盗挖。留下巨大的盗洞。但是盗洞积蓄的龙塘池水。也对江都王陵起到了很好的密封作用。使其墓中仍然集聚着大量的一氧化碳气体。

还有一个关键点是。赵建新等人挖得盗洞又窄又小。又有个直角弯。所以盗洞中的氧气含量本身就非常有限。而且他们爆破瞬间又消耗掉的大量氧气。总之综合上述几种因素。盗洞中的一氧化碳浓度应该足以让人丧命了。

结语

财帛动人心。赵建新等人见财起意最终死于非命。也算罪有应得。但赵建新等人的死亡真相也应使广大考古工作者警醒。如果考古工作者参与保护性抢救发掘时。即便不用考虑古墓中机关暗道问题。但也要小心不要被古墓中的细菌感染。并注意古墓中诸如一氧化碳之类有毒气体的危害。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风华三生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8:47:42

    机关,墓葬,氧化碳,汉代,江都,墓中,云山,等人,都是,尸体

  • 听闻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8:47:42

    没想到大家都对建国以来的考古发掘工作中,有没有发生过因古人留下的机关而致死致伤的情况?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浮生三叹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8:47:42

    小说和影视剧中。墓主人所设下的巧妙而又阴鸷狠毒的机关在现实中是否存在呢?而在我国这些年来的考古发掘中。有没有碰到过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