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40不惑,到底是指哪些方面“不惑”?我现在为什么这么困惑?
原创

孔子说,40不惑,到底是指哪些方面“不惑”?我现在为什么这么困惑?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人的困惑主要是来自自寻烦恼和不顺心。例如某一件事情困绕人们多长时间。使人困惑;和孔子所说的四十不惑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孔子所说的主要是人到四十岁这一段就什么事都知晓了。都懂了。大慨就是这个意思。

其他观点:

40不惑。可以有多种解释。但有一种解释是必然的。那就是人经过了少年的轻狂幻想。青年的疯狂梦想后。到了40方开始醒悟。原来自己是多么的无知。多么的太把自己当回事。

人的一生有数不尽的无奈。数不尽的力不从心。大多数人都是等人生路走了一半的时候。方才醒悟。从而把心气放下来。把脚步落在实处。不再活在超出本人现实梦幻里。

当然。人到40不是不再求进取了。而是更理性的前行。

至于现在的人。为啥到了40还是迷茫困惑。那是因为现在的人。缺少了人生第一课。那就是苦的课堂。在温室里长大的本身就是先天不足。所以。成熟晚就不足为奇啦。

缺少阳光雨露。缺少风霜雨雪。必然会以另外一种方式来回馈自身。这是大自然的法则。是天地间的公平。所以。到了40还困惑的娇子们。好好的补补人生必修课吧!

一己之见。重在参与!

其他观点:

《论语》的《为政》篇里。有一段孔子纵论人生的著名章句。从人的15岁一直讲到70岁。其中就有“四十不惑”这句话。后来。人们干脆把人到了四十的中年阶段。称为“不惑之年”。也就是说。到了这个年龄。人生已经过半。也该活得明白了。跟以前应该有一个根本性的变化了。那么。孔子所说的“不惑”是指哪些方面呢?我的理解。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含义:

一、目光已经可以穿透世相的迷雾。对世界不再困惑。人年轻的时候有冲劲和魄力。敢想敢干。但毕竟阅历不足。对世界的认识尚肤浅。很多时候有失偏颇。缺少客观性的认识。可是到了40岁以后这个年龄段就不同了。经过社会的长久历练。逐步有了自己的独特的一套处世之道。能够得心应手的处理事务。更重要的是。这个时候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不再像年轻时候那样容易被蛊惑和诱导。因为目光穿透世相的人。一定会很现实的理解世界的万象。理解社会的纷纭。理解众生的艰辛。因此。对世界会更包容。对事情会更豁达。

二、具备了强大的内省的自觉。对自己不再困惑。人年轻的时候。有理想抱负是好事但是对于自己的认识存在误区也是常态。好高骛远。志大才疏的人也不在少数。不惑之年的到来。标志着人开始有了自知之明。没有自知之明是人生的最大困惑。没有对自己的客观认识。不知道自己的本事有多大。能力有多强。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面对客观世界。处于一种“无明”状态。难免高不攀低不就。处处碰壁。屡战屡败。在不惑之年。经过修炼的内心会变大强大起来。知道进取。更知道妥协。追求自我实现。也承担责任义务。

三、宽厚包容的胸襟已经打开。对别人不再困惑。人具备了自知之明的自省能力。有了“三省吾身”的修心自觉。必然会逐渐具备知人之明的胸怀和眼光。不惑之年的人突破了人最容易陷入的自我欣赏自我陶醉的误区。能看到别人的长处。懂得赏识别人的才能。欣赏别人的美德。这样。在与别人的互动中会更加和谐顺畅。更容易融于社会。融于群体。这就为人生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觉得。人这一生。以上几个方面不再困惑。人生的基调就可以确立起来了。当然。我们也会发现。的确也有人到了不惑之年。依旧没有发生这样的本质变化。仍然像是觉得整个世界对不起自己似的:怼社会。黑国家。怨天尤人。心理阴暗。一身戾气。这。可能就是因为没有走出困惑的缘故吧。

说精彩的话。聊精彩的事。请关注头条号@问道闻道得道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北海茫月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8:57:18

    的人,困惑,不惑之年,孔子,自己的,人生,不惑,自知之明,世界,人年

  • 郎不知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8:57:18

    没想到大家都对孔子说,40不惑,到底是指哪些方面“不惑”?我现在为什么这么困惑?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孤飘的蒲公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8:57:18

    人的困惑主要是来自自寻烦恼和不顺心。例如某一件事情困绕人们多长时间。使人困惑;和孔子所说的四十不惑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