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我是一名小学数学老师。也是一名班主任。我来说说我的看看法。
你说的这种情况确实是存在的。但是差距不是三年级才拉开的。而是一二年级就有。只不过没有那么大。所以家长也意识不到。
在一年级的时候。因为孩子们大多都上过学前班。加上一年级的知识比较简单。所以没有多大差距。而开始上二年级的时候。开始学习一些新知识。开始有差距。
首先。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比如说二年级孩子们开始学习关于钟表的知识。学习认识整时、半时等。即使学得不太好。考试的时候关于这个知识点。最多也就5分的题。家长觉得孩子考的还不错。但是到了三年级再学习钟表。就是详细的时刻。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以及时间的间隔。孩子学起来就比较吃力。考试的时候这个知识点占的分值比较大。家长才会发现。孩子怎么退步了。其实是之前就存在问题。只不过没有发现。
其次是。很多孩子在一二年级的时候学习习惯不好。不会听课。作业做得质量也不高。但是因为成绩还过得去。家长和老师都不太关注。但是到了三年级。学习一些有难度的知识。孩子身上的问题就暴露出了。上课听讲不认真。作业回家不会做。如果家长再辅导不了。那成绩自然会大幅下滑。
所以如何指定计划和目标。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出发。如果我上边描述的这些问题孩子都不存在。那三年级按照前两年的学习方法来就行。如果存在上述问题。那家长就要注意了。积极的纠正。要不然三年级的成绩会下滑。
最后。很多地区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家长可以关注一下。英语不像数学和语文。上课认真听讲就可以。需要课下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记忆单词和课本。如果家长有时间可以辅导孩子。如果没有时间或者辅导不了。那就要考虑报班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你解决困惑。
我是小学数学老师兼班主任。陈知了。欢迎关注我。有相关问题一起交流讨论。
其他观点:
在技术层面上建议做好如下六件事情:
第一、兴趣班方面。家长需要跟孩子一起坐下来讨论一下了。最多保留1-2样孩子感兴趣的。有可能在未来成为一技之长的。
因为三年级之后。孩子在学习上会紧张起来。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坚持学习那么多兴趣班了。这个时候该取的取该舍的舍。不能犹豫。
第二、把孩子的书房、至少书桌收拾干净。除了学习用具。如何玩具之类的杂物不能有。把孩子书桌周边的2-3平方米的学习“场”培养起来。让孩子一坐到这里就只想安心学习。
“学习场”可以帮助孩子提高专注力和学习效率。非常有效果。家长可以试试。
第三、准备一个错题本。因为错题本仿照刻意练习的原则。及时反馈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让孩子及时把每天的错题进行整理分析。最好让孩子把错题给家长讲解一遍。
这里应该注意。错题本的整理应该是当天错题当天整理。及时反馈调整。不能等到周末。为什么错都想不起来了。
第四、在孩子的学习方面。家长必须有充分的耐心。因为孩子的学习也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跃迁过程。在孩子量变的过程中时。家长不要着急为什么还没有质变。这个时候家长的责备只会打乱孩子量变的过程。毫无用处。
这就好比电子的跃迁。不同轨道之间跃迁所需要的能量是不一样的。学习上就是不同知识点的掌握所需要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家长不要一概而论。在孩子正处于量的积累阶段就着急为什么还学不会而大加责备。这只会打断孩子的积累过程。甚至对这块知识产生逆反心理。
第五、各学科方面。数学不妨学点奥数。但是要以启发式为主。每天3-5题为宜;英语语文要多阅读。尤其语文。小学阶段以每个月50万字为最佳! 不急不躁。对孩子的学习要跳出来监控。不要跟孩子一起陷进去。空有焦虑。
第六、培养孩子自觉自愿地学习习惯。规定好学校作业、家庭作业的任务总量。尤其是家庭作业要足够的清晰明确。这样孩子每天需要做多少事情他自己就会很清楚;完成作业之后时间交给孩子自由分配。可以自由玩耍。这样孩子就有动力高效率完成作业。
切忌在孩子完成作业之后。家长一看时间还早。再给孩子额外加量。这样就会使得孩子没有动力尽快完成作业!
然后。我们再一起看看三年级与一、二年级在学习内容上、孩子心理上的差别:
一二年级的语文以识字和拼音为主。对阅读和说话要求浅显。写作要求仅仅是看图写话。二年级下学期提升为不少于200字;而三年级不仅字词难度增加。还要能够准确理解词意并加以运用。能够迅速领会文章含义并回答问题。能够写作300字以上的小作文且有一定文字表达水平。如果孩子的阅读习惯不好。理解能力跟不上。写作水平不提高。就有可能掉队。
一二年级的数学是最基本的加减乘除。靠单纯的形象思维、记忆力就可以应付。而三年级的数学则发展到比较复杂的四则运算、分数倍数以及测量、统计等生活运用。如果孩子的计算根基不牢。理解不清题意。抽象思维有困难。就会感到十分吃力。
一二年级的英语属于启蒙阶段。以听说为主培养语感。也让有的孩子养成了读“望天书”的习惯。三年级的英语一下子就落到了笔头。除了正常的对话听读。还要会书写单词、句子。能做一定篇幅的阅读理解。并会运用学过的词句写成连贯的小短文。
相较低年级。这个时期的学生心理发展从易变性向稳定性、从不自觉向内控型转变。一二年级时。学习大多是凭兴趣。上课时精力集中时间能保证在15分钟左右就不错了。到了三四年级。课堂注意力集中时长必须达到30分钟以上。一门学科的考试时间更达90分钟之久。
如果孩子的注意力无法保证。没有克制自己、静心学习的能力。就会慢慢不适应、跟不上。 所以不要等到分数出来再去找孩子的问题。而是要从平时作业和学习习惯上就能推测了解孩子在校学习的情况。及时与老师沟通。或是与孩子谈心。帮助他们卸下思想包袱。直面学习困难。这个时候的分化还不是真正的、完全的分化。要跟他们一起针对问题确立能够改进的小目标。一点一点进步。让孩子重拾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先说说语文:
得语文者得高考的言论虽有夸张。但是一个趋势。语文好的学生。不仅理解能力强。有助于其他学科的审题解题。同时人文素养较好。应对越来越灵活的出题方式可以不变应万变。
三年级语文考核点主要三大板块。分别是“基础知识、阅读理解、作文”。字词表要求会写会认的各250个字。对八九岁的孩子而言。应该没有困难。入选篇目除古诗、散文外。有泰戈尔的短篇、孙中山的故事。也有汪曾祺的日记、叶圣陶的美文。还有安徒生的童话。并且第一次出现文言文。
课后的重点提示、词语积累、口语交际和习作练习的比例明显比低年级增加很多。从大纲要求来说。这一学期的语文学习需要孩子们在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理解一些难懂的词语;阅读的时候尝试猜测与推想并续编故事。增添阅读乐趣;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体会写作的乐趣;学习写日记;留心观察事物。留心生活。把观察所得写下来;理解一段话尤其是关键语句。写作的时候围绕一个意思写;写一件简单的事。
以上是每个新学期领完新书回家后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即和孩子一起大致了解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和大纲要求。对学习范围和难易程度心中有数。需要在生活中去浸润和引导的目标也更加明确。
总之。中年级以后。语文学习更多是功夫在诗外。 要在阅读(尤其是沉浸式阅读)上下功夫——经典名著的涉猎多多益善。从泛读到精读。这个阶段可以让孩子看一些章回体的大部头了。而不再是一个个独立的童话、故事、文章等。帮助他们建立阅读时空感。为今后阅读更多的文学作品打基础;
要在思维培养上下功夫——鼓励孩子对所处的时代、所经历的事情、所见所闻各种事物发表见解。我们经常在上学路上进行各种主题式聊天。看似漫谈。一方面增加孩子对现实社会的认知。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孩子的辩证思维。知道看问题怎么看。表达观点时怎么说。并逐渐形成他们自己的语言风格;
要在书写漂亮上下功夫——字如其人、见字如面。从孩子提笔写字的那天开始。我就经常“熏”他。甚至开玩笑说今后写情书字迹漂亮也能加分呢:)除了掌握前文所述的关键要领。我们还会一起赏析品鉴字帖或参观书画展观摩真迹。把美“印刻”在心里。
三年级有的学校会要求使用钢笔。于是我们从二年级暑期开始建议孩子用钢笔抄写古诗词。配上专门用的摘抄本。写完之后还能保存赏析。这样一来。就把背古诗词和练字等简单的“任务”变成了一件关乎美的事情。感受就不一样了。
再说说数学:
首先。我们的准备工作还是从分析教材开始。
在测量方面。三年级上册要求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千克、克。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并会在各单位之间灵活换算。这些内容源于生活。通过启发孩子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对数学问题更加敏感。
在统计方面。要求学生掌握概数。学会预估。同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数与计算方面。三年级开始要求更高了。要能熟练掌握万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分数的初步概念和简单运算。如果没有前期较好的数感铺垫。一些学生理解起来会有难度。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需要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并会计算周长。通过测量和运算。进一步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教材拓展部分侧重逻辑推理。让学生通过观察事物的排列和组合寻找逻辑性。
可以说。从数感、运算。到测量、运用。中年级数学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相较一二年级是一次跨越。
对于奥数本身。很多家庭并不纠结。而是纠结于为这条道路孤注一掷的投入到底值不值。走数学竞赛这条路的毕竟是少数。与孩子的禀赋和兴趣有关。
但即使不准备拿奥数当作敲门砖的家庭。如果孩子思维活跃。课内学习基础扎实。也可以涉猎一点。更好地拓展数学思维。丰富解题思路。
比如同样是运算。有的孩子会变化角度速算巧算;同样是做题。习惯了画图方式和逻辑推理。解题速度和效果也会更好。
数学学习一定注意要给孩子充分的思考时间。一道题目至少10分钟左右(尤其奥数题)。很多培训机构。甚至于小学这方面做得就不够好。给孩子一道题。2-3分钟后看孩子不会就开始讲答案。这是绝对不可以的。
关于英语
照旧还是先分析教材。三年级开始。以听说为主的英语学习模式过渡到了单词、句式和短文。每个单元复习课均保留了二年级教材里的元音练习(也是必考题型。需要孩子判断给出单词的划线部分读音是否相同。事实上这就是自然拼读的规则。笔者推测今后的课本必将从元音拓展到辅音和更多的拼读方式。只要日积月累。善于总结规律。自然拼读就能很“自然”地掌握了)。
课文内容和低年级一样。也是把新句型融入在情景对话之中。使学生在操练句型的同时学到有交际价值的语言表达。课后题目除保留板块绕口令之外。多了Can you write(完形填空题型。并且开始区分时态)、Can you read(大概十句话以内篇幅的小短文)。以及看图作文(给到一些单词提示。自己说出连贯的句子并处理好逻辑关系。形成Can you tell的口语短文作业)。
对于有课外学习经历的孩子而言或许这些真的不难。因为机构老师已经提前渗透或者教授了方法。但对于跟着校内课堂学习的普通孩子而言。这些要求明显上了一个台阶。
世上无难事。唯有用心和坚持。多年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讲。“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对此笔者非常认同。会学习才是学习的灵魂!
但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成长得更好。今后无论身处什么坐标。他们的人生都会有出彩的机会。
(部分内容参考都都妈的文章观点)
其他观点:
谢邀
另外。家长要做到在孩子学习时不要玩手机。如果有条件的话。一定要陪着孩子写作业。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字迹工整、语序通顺。这对孩子今后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99374.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孩子,作业,家长,时间,年级,二年级,语文,数学,就会,英语
没想到大家都对听说小学三年级成绩开始拉开差距,家长如何和小孩一起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和计划?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我是一名小学数学老师。也是一名班主任。我来说说我的看看法。你说的这种情况确实是存在的。但是差距不是三年级才拉开的。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