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范仲淹诗浅析
新定感兴五首
数仞黄堂上。题名仅百贤。孤高宋开府。千载可拳拳。 山水真名郡。恩多补谏官。中间好田锡。风月亦盘桓。 风物皆堪喜。民灵独可哀。稀逢贤太守。多是谪官来。 去国三千里。风波岂不赊。回思洞庭险。无限胜长沙。 江上多嘉客。清歌进白醪。灵均良可笑。终日著离骚。
新定。指郡名。新定郡即睦州。范仲淹众多贬谪之地之一。感兴。因事因景引起的感想。五首。五首五言绝句。因其题材相同故统一在一起。命名为新定感兴五首。
第一首。数仞黄堂上。题名仅百贤。高高的太守的公堂之上。留下名字的太守仅仅百人。范仲淹初到新定。见到公堂之上留名的前任官员。历史浓缩成了一个个人的名字。自己也将留下名字在这里。但一个“贤”字就提出了做官的目标。要想留下一个贤名。必然要做一个好官。孤高宋开府。千载可拳拳。这两句细化了目标。孤高。孤特高洁。有自己的追求不同流俗。宋开府。指唐代名相宋璟。拳拳。指恳切的心情。这里指宋璟为民做事的恳切心情。也指作者至今想到宋璟仍心怀崇敬的心情。
第二首。山水真名郡。恩多补谏官。新定真是一个风光秀美的地方。有皇帝的厚恩。派来这里做官的很多是因言论而遭贬谪的人。中间好田锡。风月亦盘桓。这些贬官中有一个叫田锡的好官。风月从这里经过也要为他而徘徊停留。欣赏山水风光并不是范仲淹所追求的。但贬在这里不能施展才华。有好风景不能不说是令人有一丝安慰的。在贬官时有所作为的好官田锡。怎能不让人钦佩呢?风月亦盘桓。是拟人。更表达了诗人对好官的赞许。
第三首。风物皆堪喜。民灵独可哀。风物指风景。民灵指百姓。新定这个地方风景很令人喜爱。但诗人只为当地的百姓感到悲哀。当然这是作者的自嘲。因为后边的两句“稀逢贤太守。多是谪官来”。说出了为当地的百姓感到悲哀的原因。到这里做官的大都是不贤的人。是贬谪来的官员。诗句中隐隐有一丝苦涩。
第四首。去国三千里。风波岂不赊。去国。这里应指离开京城。风波指政治斗争。赊。意思是远。远远地离开了京城。也远离了政治斗争漩涡。回思洞庭险。无限胜长沙。回想起仕途的险恶。新定这地方真是太好了。风景好。心情也就慢慢地好了。
第五首。江上多嘉客。清歌进白醪。范仲淹在新定结交了新的朋友。欣赏着江上的美景。唱歌喝酒。好不快活。灵均良可笑。终日著离骚。灵均指屈原。屈原太可笑了。整日地写忧国忧民的离骚。这一句是作者的自嘲。作者时刻没忘记忧国忧民。只是暂时地远离了政治中心罢了。
从这五首诗中可以看出。作者以前贤为榜样。暂时以风景为寄托。安于眼前。徐图将来的心路历程。
游乌龙山寺
高岚指天近。远溜出山迟。 万事不到处。白云无尽时。 异花啼鸟乐。灵草隐人知。 信是栖真地。林僧半雪眉。
这一首五言律诗。是游乌龙山乌龙寺时所作。前两联写乌龙山。后两联写乌龙山寺。先写山后写寺。这样安排使寺有了阔大的背景。突出了寺是远离尘世的清修之地的特点。写乌龙山的山间云气高低远近自由自在。怎不令作者向往。写乌龙山寺的花。鸟。草。人。花是异花。鸟是乐鸟草是灵草。人是隐人。只有鸟儿才能见到异花。只有隐人才能知道神奇的草。鸟因此而乐。隐人也因此而乐。无一样不令作者向往。山林里的僧人隐居修真的生活安静自在。作者宦海浮沉。到此自然心生羡慕。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作者厌倦尘世的烦扰。悄然有归隐之意。
江干闲望
江干日清旷。寓目一搘筇。 落叶信流水。归云识旧峰。 兰荪谁共采。凫雁自相從。 莫爱苹风起。波来千万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江干日清旷。寓目一搘筇。江干。江边。搘筇。拄着竹杖。江边的风景因太阳高照而更加开阔美丽。诗人一个人拄着拄杖出外游览。首联交代了外出的缘由是观景散心。落叶信流水。归云识旧峰。一个“信”字。一个“识”字写出自然景物的自由自在。也就是诗人自己的自由自在的心境。诗人回归自然的渴望不能不说流露无遗。兰荪谁共采。凫雁自相從。诗人说自己要采集兰荪这类香草。有谁和自己一起去采呢?诗中提到是凫雁。还是回归自然。采集香草是一种象征。屈原首创采集香草象征追求美好的理想。莫爱苹风起。波来千万重。最后一联。陡然一转风起波来。诗人用了“莫爱”二字似是对自己人生的一种提醒。及早远离政治风波回归江湖才是自己人生的另一种选择。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301271.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太守,乌龙,作者,诗人,屈原,风景,孤高,风月,离骚,风物
没想到大家都对关于诗词赏析及译文有哪些推荐?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范仲淹诗浅析新定感兴五首 数仞黄堂上。题名仅百贤。孤高宋开府。千载可拳拳。 山水真名郡。恩多补谏官。中间好田锡。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