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尚朴,隶贵拙,楷守正,行取妍,草须险,章法成于势。您咋看?
原创

篆尚朴,隶贵拙,楷守正,行取妍,草须险,章法成于势。您咋看?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这个问题理论性很强。无论从那个角度分析它都是对的。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它有局限性。“朴、拙、正、妍、险、势”六字如果和五种书体加章法人为地捆绑在一起。就会变成教条式的”潜规则”。对书法艺术的创新发展起到阻碍作用!这六个字适合每一种书体而不是分别适合五种书体和章法。比如:篆尚朴。其它四种书体同样也崇尚朴实!其它五字同理。这六个字几乎涵盖了书法艺术审美的全部!无论是那种书体的作品都应该包含这六个字或最大限度地包含这六个字。只有这样这幅作品才算名副其实的书法艺术品!人为地把六个字分别归类某一书体欠妥。不适合书法艺术的审美价值!附图说明:“朴、拙、正、妍、险、势”同在一幅作品中出现堪称艺术极品!



其他观点:

不同时代。祟尚时代书风有差异。所以才有篆尚朴、隶贵拙、楷守正、行取妍、草须险的说法。

一。篆书之美。自然质朴。圆润遒劲。如下图《石鼓文》。张怀瓘云:\"落落珠玉。飘飘缨组。仓颉之嗣。小篆之祖。以名称书。遗迹石鼓。″

二。隶书之美。秀丽而有拙趣。如下图《张景碑》。用笔方圆兼备。

三。楷书之美。端正严谨。如下图柳公权《神策军碑》。刚劲森严。如武林大侠。苏东坡云:\"本出于颜。而能自出新意。一字百金。非虚语也。″


四。行书之美。妍美流丽。如下图赵孟頫行书作品。外柔内刚。清雅俊逸。有行书妍美特征。


五。草书之美。起倒无常。险中求稳。如下图祝枝山草书作品。跌岩纵逸。恣肆放纵。如蛟龙飞天。如风起云涌。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

其他观点:

篆、隶、楷、行、草。包括章法在内。跨越中国书法史几千年的历史。历经几十个朝代。书家可谓是群星灿烂。各有其风格。个性展现千别万别。谱写造就了中国书法的普遍性和个性。其中的共性和特殊性。即书法的法和书法遵循的规律是什么?很少有人正面确切回答这个问题。题者提道:篆尚朴、隶贵拙、楷守正、行取妍、草须险、章法成于势。纵观书法史。显而易见。朴和拙书写时代是尚形也含有韵。即唐前时期。代表作《石鼓文》、《曹全碑》、《乙瑛碑》、《礼器碑》、《张迁碑》、《兰亭序》、《圣教序》等;。楷正的书写时代兴于唐。比如:《九成宫》、《多宝塔》、《勤礼碑》、《玄秘塔》、《雁塔圣教序》、《韭花帖》等。书法的法点法位。无不不到位;行妍和草险。晋唐宋时期的行和草。其法点法位。也是很严谨。其妍和险。在篆隶书时代妍和险就有。只是书法遵循法则和规律的一种两种和三种以上的表现形式而己。没有什么高深奇妙而言。当然了。这里面也有书写艺术的成份和范畴。书法艺术。本身包含着。书法技法和书法技能的诸多因素。题主所说的:尚朴、贵拙、守正、取妍、须险、成于势。很多成份层面上包含着书韵的内含。是书法“既有法。而又无法\"的呈现。也是书写汉字艺术价值价值的呈现。决定书法艺术价值的两个要素:一是书法的法和书法遵循的规律。二是在其础基之上的气和韵。气韵如何合一。是决定书法艺术价值问题的所在。总之。题主提出的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是人们在书法路上勤奋耕雲学习一生的问题。是人们如何走向书法高原顶峰的问题。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清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9:28:46

    书法,书体,之美,章法,书法艺术,如下图,行书,价值,作品,时代

  • 滴蜡泪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9:28:46

    没想到大家都对篆尚朴,隶贵拙,楷守正,行取妍,草须险,章法成于势。您咋看?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一桥孤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9:28:46

    这个问题理论性很强。无论从那个角度分析它都是对的。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它有局限性。“朴、拙、正、妍、险、势”六字如果和五种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