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这句话?
原创

如何理解“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这句话?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这句话是孔子他老人家说的。也许是在他给自己的三千弟子讲课或者聊天时随口说出的一句话。却被他的弟子整理辑录在《论语》这本书中。流传千年。

孔子生在春秋时代。公元前551年。两千五百年的时间。改变了很多事情。尤其改变了我们说话的方式。在今天能够读到两千五百年前孔子他老人家说的话。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更奇妙的是。古人说话都这么言简意赅吗?

所谓“微言大义”。短短的十六个字。孔子竟然讲清楚了“君子”和“小人”的分别。在他老人家看来。君子和小人之间。就是“周”和“比”的不同。要理解孔子他老人家的意思。我们必须搞清楚“周”和“比”这两个字的意思。

君子周的“周”如何理解?

“周”最初出土于殷墟甲骨文的占卜辞中。甲骨文中的“周”字。没有“口”字。由“田”字演化而来。在四个空格中各加一点。表示 “封田分地”。所以周王朝的建立。其实就是分封制度的建立。也就是封建制度的雏形。

但是出现了“口”字后。“周”的意思发生了变化。表示田地里的庄稼茂密。引申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周密的意思。《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的:“周。密也。从用、口。”

如果用“周”来组词。我们会说——圆周。周密。周长。都有一种环绕的意思在里面。所以周。就像一个圆圈一样。从圆心到各边界的长度都是相等的。

孔子把“周”用来形容君子之间的关系。就可以理解为——君子平等地对待任何人。不偏不倚。不远不近。不亲不疏。君子就像是一个圆圈的圆心一样。他们对待人没有任何的偏袒。和所有人都保持相同的距离。

小人比的“比”什么意思?

“比”同样是甲骨文。象形文字。表达的是两个人。步调一致。比肩而立的意思。和“从”字是一样的字形。但是方向相反而已。《说文解字》中说:二人为从。反从为比。

《象形字典》中对“比”的解释:

“比。甲骨文。字形与“从”相似。像两个人、并肩而立。造字本义:两人并肩挨着。”

所以“比”字。同样能够用来形容两个人关系亲密。但是更多了一层意思。表示两个关系亲密的人。连言行姿势都非常相似。

比。在《周易》六十四卦中排在第八卦。主要讲内外交往和相互团结。因此“比”。其实最初并非一个贬义词。和“周”一样。都是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没有高下之别。但是到了孔子的这句话里面。“小人比而不周”。比字就成了贬义词。和小人的关系划上了等号。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出自《论语 为政》。多数人翻译成:“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其实并没有真正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孔子其实想表达的是。君子能够和所有人搞好关系。不刻意疏远一个人。也不刻意亲近一个人;小人呢?往往和一两个人走得很近。步调一致。因为这一两个人而疏远其他人。

为什么呢?君子和所有人搞好关系。是因为君子和光同尘。对别人没有所求。心胸开阔。光明磊落;小人则不同。贪财好色。见利忘义。他们和一两个人亲密。是因为他们交往的人。都是为了能够给自己带来某种好处。

END.

声明:本文由博书团队原创首发。禁止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联删。

我是博书君。更多精彩内容。关注我的头条号:博书。看完文章。记得点赞和关注~

其他观点: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是《论语》中的一句活。孔子说的。意思很简单。周是“周遍”。东西南北。四面八方全部包括就是周。近于“周围”之意。“比“的象形是两个人紧紧靠在一起。有连结连络勾结之意。词语“比邻而居”“比翼双飞““朋比为奸“都是此意。全句意思是说。君子的行为特点是能和周围所有人搞好关系,平等相待。而不仅仅和自己走的近的人结成朋党。相互照应。而小人的行为方式与此恰恰相反。他们是小部分人之间为了利益相互勾结在一起。拉邦结派。很难和大多数人普遍搞好关系。

今天我们说到君子和小人的时候。侧重于人格的评价。君子是道德高尚的人。而小人是品格低下之人。按中国传统“内圣外王“的思想。内德高尚的君子人格可以获得广泛的支持。受到大多数人的拥护。这就是内圣自然外王的道理。所以。君子的品格本质上就是领导者的品格。人道效法天地之道。天不私覆。地不私载。所以君子之道周而不比。

小人之道。也就是相对于领导者的普通人之道。所以。在孔子这里。君子与小人只是人的品格的自然差异。并不包含道德歧视在内。也就是说。小人品格。也是合理的。“小人比而不周“体现的是。人的社会关系是有亲疏之别的。情感上自然也会有差异。对家人和亲戚自然更好一些。这就是所谓的“比“。

周。也可以理解为“周到“。一个人办事能方方面面都照顾到。就可以当领导了。也会是一个好领导。此之谓“周“。如果当领导的只关心自己的亲戚朋友。就是所谓的“比“了。此小人所为。非君子之品。久必失其位。

普通人在考虑问题之时自然会先考虑亲近的人。这是人情之常。对于亲近的人来说。这是小人的可爱处。可是。如果小人当了领导。必然偏心。于是。古人云:小人用事。必乱家国。原因也正在此。。小人比而不周。小人喻于利。小人常戚戚。

其他观点: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朋比为奸”。

什么叫朋比为奸呢?

我们看“朋”这个字。是两个“月”并列。再看“比”字。是两个“匕”并列。实际上。这两个字。都代表着“呼朋唤友”“勾肩搭背”。这是中国汉字的象形大法。让人一看就明白这个字是怎么一回事。

图:“比”字的甲骨文

而“周”字。原先是象征着圈地画线。围绕整整一周的意思。里头的点。象征着庄稼。外头的匡。象征着田园。田园里的庄稼。是密集的周遍均有。后来引申为“一圈”和“周密”两层含义。《説文解字》解释说:周。密也。

既然知道“比”是“朋比”“勾肩搭背”的意思。而“周”是“周密”的意思。那么。“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也就很好理解了:君子团结紧密而不朋比为奸。小人勾肩搭背而不团结紧密。进一步理解。则可知。君子处事为公。在这件事上看起来是紧密团结在一起的。他们即便有意见的不同。也不会相互攻讦;意见一致。也不会朋比为奸。小人一心谋私。故而私下勾结、走动。却每个人都心怀鬼胎。不是可靠的联盟。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北海茫月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9:53:25

    小人,君子,孔子,的人,朋比为奸,不周,关系,的是,都是,而不

  • 渭城曲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9:53:25

    没想到大家都对如何理解“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这句话?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意中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9:53:25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这句话是孔子他老人家说的。也许是在他给自己的三千弟子讲课或者聊天时随口说出的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