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中的“亢龙有悔”,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原创

《周易》中的“亢龙有悔”,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好文

热门回答:

“亢龙有悔”。是《周易》《乾卦》上九爻的爻辞。

什么是“亢龙”?

《易传》说的很清楚。龙是用来象征具有天德的君子的。所谓天德。就是天道生生不息的性质。《乾卦》是纯阳之卦。是六十四卦的首卦。也是《周易》的灵魂。

《周易》通过《乾卦》六爻的逐级变化。反映了龙和君子在各种情况下的处境、表现和命运。

龙的最佳状态当然是上卦的中爻。也就是五爻。这个五爻也是天道爻的中爻(按照《易传》。初爻、二爻。是地道爻。三爻、四爻是人道爻。五爻、上爻是天道爻。)。代表龙的力量充足。并且处于与天道合二为一的合规律、合天时、合身位的地位。这时可以大展宏图。所以是“飞龙在天”。

但是再往上上升到六爻。也就是最末端的爻。就是“亢龙”了。“亢龙”。就是离开了天道的中位。越过了正道。处于自己不应居有的过高的地位和层级。既不合于天道。也失去了天时。也不合身位。这就是“亢”。

“亢龙有悔”的启示有以下几点:

1、紧紧把握规律和趋势。保持既中且正。盛满时致戒。

能做亢龙。一般都有一定的成功经历。大概有过或长或短的飞龙在天的体验。不管成功的原因是什么。都鼓舞了他的进取之心。强化了他的自信。但是。如果由此而忘乎所以。逞强冒进。或者把过去的经验复制到新的路径里来。而不是认真总结经验。认清新的进取规律和情势需要。那就要成为“亢龙”了。这是君子在认识方面、心志方面的亢进。

所以《朱子语类》针对这种情况提示道:“盛满时致戒。” 这是失道之戒。

2、知进知退。方能成事。

有才有德。不一定都很清醒地识别形势。一旦得力。力不尽不肯收手;通得其道。道不穷不愿回头。这是阳刚盛满之人容易犯的过失。即使尚有余力进取。但也是愈行愈远。不可久长。《易传·大象传》指出:“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朱熹的《周易本义》:“亢”者。过于上而不能下之意也。

人不能逞强冒进。失去正确的方位。这是失位之戒。

3、形势是变动的。处事不能失时。

人们常说。此一时也彼一时也。道出了时移境迁的常态。象龙一样飞腾的有为之人。当形势已经发生变化的时候。应当随时迁变。继续运用过去的经验。摆老资格。炫耀老经验。很容易象断线的风筝。高则高矣。就是面临失控的局面。

《易传·文言传》指出:“亢龙有悔”。与时偕极。

《程氏易传》:“中正者。得时之极。过时则‘’亢矣。有过则有悔。唯圣人知进退存亡而无过。则不至于悔也。” 这是失时之戒。

4、作为君子。不论是哪一方面的精英和管理者。都不能脱离社会实际和群众。

《易传·文言传》说: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做人做事都不可亢而忘下。忘了自己的来龙去脉。忘了自己之高。是有他人处下相扶。一旦无辅。必然会从高处跌落。这已经有无数的社会历史佐证。这是失实之戒。

5、“亢龙”的出路。在于复归中位。

进取精神充足的君子。应当继续担当大任。或者回到接地气的实际之中;如果进取的志向或者地位都难于持续。则应当顺应潮流。转变到坤顺精神的方面。为而不争。功成不居。谨守中道。兢兢业业。以养育事物、成就事功为己任。成就君子之德。

总括以上四戒。之所以有悔。都是因为这是“穷之灾也”(《易传·文言传》)。

《易传·文言传》说:“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进退也是自知处于“亢龙”地位的君子的去悔之道。

我们把正确的道路、地位、时机、实际看做是“中”。这个“中”在乾有九二、九五。在坤卦有六二、六五。还有一个方面就是夬卦上六。虽然不是中位。但也是转机之中的一个关键。(《九家易》认为应当下退到坤卦的六三爻。荀爽注“其惟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惟圣人乎?”“进”谓居五。“退”谓居二。上“圣人”谓五。下“圣人”谓二。见《周易集解》)

总的思路是“复归中位”。体现“以复天地之心”(《易传·彖传·复卦》。我们理解“天”之心。指上卦的五爻。即天道爻的中爻;“地”之心。指下卦的二爻。即地道爻的中爻。可参考本人关于“复卦”在问答的答题)的纠正过失的规律和意义。也是体现了高而抑之、盈而损之的易理。

这可以分五种情况来取舍。刚刚离开“飞龙在天”的乾卦五位不远。只是一时过亢。应当反思过失。纠正过失。回到六五的盛大光明的状态。继续奋发有为的事业。

如果已经力量不足。阳刚之气尚还充实。脱离实际和群众有一段距离。则应当回归九二的“见龙在田”。老老实实脚踏实际地重新修养、补充自己的能力、知识、力量。

乾卦虽然是纯阳卦。转化的方向则是纯阴的坤卦。如果过亢已极。这是应当既不放弃君子的纯阳天德。又要体现纯阴的地德。

如果力量充分。阳刚之气充实。但是失去了方向。就必须变革自己。这时应当体现坤卦所体现的地德。取坤卦六五的姿态。不再为首。“黄裳元吉”。处中而显示谦下在后。身位仍然是天道的中位。可获元吉。

如果力量和阳刚之气。已经不足以支持处上卦天道之爻。则再退一步。退到坤卦的六二爻。“直方大。不习。无不利。”跟随规律和天道。包容旷大。向前有直的志向。横向有广阔的心胸。处谦下之位。重新塑造自己。在不争、不骄的心态下。发挥自己的德性。体现自己的修养。以培养万物成就大家的事业为定位。仍然不失君子的风度和境界。

处于上六的天道上爻。虽然过中。但是要像前面所说放弃亢进的上位。复归适应自己状况的中位。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这种艰难。体现在卦变方面。就是乾的上六变。而成《夬卦》。《夬卦》只有上六一个阴爻。象征的是五个阳爻联合起来应当除去的阴柔牵连的事情。这个阴爻。对于《乾卦》上六来说。就是难于自我割舍的错误和表面利益。所以。从“亢龙”之处。返归中位。必须象《夬卦》表示的那样。应当决然了断。除去恋恋不舍的表面上的好处。外部袭来的诱惑。和内在心智所受的蒙蔽。以恢复和保全纯阳的天道和君子之德。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中间环节。否则。只能“亢龙”到底。由“有悔”可能招致到“终有凶”的境地。

不能不提及。这里的所谓“亢龙有悔”。毕竟是对有天德的“龙”而言。如果并不具备天德。没有龙和君子的德性。那就不仅仅是“有悔”。而可能是“有凶”了。不是君子。还论不上“有悔”的问题。这是应当注意的一点。

其他观点:

《周易》“亢龙有悔”的准确意思是:

在人和集体行使民主选择的上位权时。用管理的下位权干涉。亢奋的以应用数学(文化)指导自己的龙人和集体。必将有分裂的后悔

我是研究龙学的。答这一问题是最没问题的。不理解龙及龙学《周易》的问题的提出。绝对不能准确地解释这句话。这句话出自《周易·乾》。其原文是:“上九。亢龙有悔。”“上九”为问题。意为: 在人和集体行使民主选择的“上”(六)位权时。用管理的下位权(九)干涉。结果如何?答案是:\"亢”奋的以立体的应用数学(文化)指导自己。反对用占卜方法瞎碰的\"龙(龍字意思)”人和集体。必将\"有\"分裂的后“悔”。

例如:人睡觉行使上位权时。头脑眼睛用下位权干涉。头脑亢奋得不得了。睡不着觉。长期这样。必将有精神分裂的后悔。详见拙著《大众龙学一一应用数学周易的破译》《解密红楼梦真味道》。

文/刘树成

其他观点:

谢谢邀请。我看到大家都写的挺好的。就是无论什么东西。即使是无所不能、运气又是最好的龙也不能一直前进。总有累的时候。一直前进不是累死就是被撞死。不到亢龙就是普通人。做到亢龙才是英雄豪杰。可是也只是英雄豪杰。能够做到亢龙有悔才能踏入超凡入圣的境界。这是红尘和仙境的区别。能够亢龙有悔超凡入圣。即使人在俗世。心已经在仙境了。心已经度过红尘劫难。不再有烦扰。真理有两条。一是少数服从多数。二是弱势服从强势。一般情况下是少数服从多数。但是当你非常强大。运气又是非常好的时候。一人就可以当百当千。可以无论你多么强大。最终也还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争取到多数人。然后多数压倒少数。这样随着敌人的消失。自己内部矛盾就会突出起来。而更加严重的是自己的亲人朋友。很多也会与你产生矛盾。这都需要你有治理的才能和容人的肚量。不能一直强势下去。所以说打天下难。治理天下更加难。古代都想做皇帝。可是多数皇帝都被累死了。他认为全天下都是他家的。而实际却是他在为全天下打工。所以该放手就要放手。不能一直强势和小气。项羽霸气天下无敌。可是给予别人总是舍不得。而且不能容忍不同声音。结果是丢弃了整个天下。刘邦好像什么都不行。可是舍得给予。把事情都交给别人。结果却是得到了天下。这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北海茫月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北海茫月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9:57:44

    这是,周易,亢龙有悔,天道,自己的,君子,圣人,易传,进退存亡,文言

  • 渭城曲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9:57:44

    没想到大家都对《周易》中的“亢龙有悔”,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长街听风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9:57:44

    “亢龙有悔”。是《周易》《乾卦》上九爻的爻辞。什么是“亢龙”?《易传》说的很清楚。龙是用来象征具有天德的君子的。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