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陈忠实都干过民办教师,条友们干过民办教师吗?留恋吗?
原创

路遥,陈忠实都干过民办教师,条友们干过民办教师吗?留恋吗?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毫无疑问。路遥。陈忠实。莫言等文化名人。都是当年民办教师中的佼佼者。

民办教师队伍的出现与发展。都是当年社会发展的需求。当年的国情。社情。民情需要这批身为农民。却干着教育职业的这些人的无私付出。

解放以前的旧社会给新中国遗留下数以亿计的文盲。尤其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识字的人廖廖无几。

解放以后。随着社会的安定。全国人口大量的增加。适龄入学儿童成倍增长。而教师资源严重短缺。尤其是公社化之后。普及小学教育。各山区小村实行就近上学。各小村成立了小学校。更加剧了教师资源的困乏。

在这种情况下。各村识得几个字的初中生。完小生走上了农村教育的历史舞台。

他们与公职教师一样。担负着各学校的繁重的教学任务。而他们的劳动报酬却是微薄的。

在七八十年代以前。他们只能领到同本村社员同等的劳动工份。

改革开放。分田到户后。他们也同其他村民一样分得了土地。他们不得不一边教学。一边侍弄自己的几亩庄田。

到此阶段。教育部门才有了从每月三元。五元。七元五角等逐步升级的补助。一直到九十年代后。补到了三四十元。

在这些民办教师中。有些人转到其他部门工作。当然的这批人是幸运的。有些人分批次的逐步转为公办教师。而大部分也因各种原因脱离了教师岗位。回家做了真正的农民。现在将这批人称为原民办教师。

我即是原民办教师中的一员。

以前。我曾在其他文章中讲过。我参加教育工作的时间是在分田分地以后。结束于九十年代初的“一无两有”运动中。

现在想来。那时所犯的“错误”。也达不到被解除职务的条件。但还是被解雇了。当时。法制观念不强。尤其是在深山偏远地区。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很多事。过去就过去了。有时。深究无益。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能奈几何?

对于那一段历史。我一般不愿提及。提起来百感交集。无法说清。就让他埋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吧。

谢阅!

其他观点:

从民办教师走出来的人确实不少。有的在文革结束。恢复高考考取了大专院校。成了后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生力军。有的成了某行业的领军人物。有的成了作家。如路遥、陈忠实、莫言恐怕也由此经历。

就民办教师而言。如果那时中国乡村教育没有这支队伍。乡村教育是难以为继的。他们忍受着歧视。拿着微薄的一点工资。在三尺讲台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好年华。把农家学子教成才了。把乡村教育最艰苦的时候熬过来了。自己老了。有幸能够转为全民户口公办教师的人还算幸运。没转正掉的光景还是不好的。

现在学校的软件硬件条件好了。他们老了。乡村教师的地位高了。他们老了。工资收入高了。他们老了。福利待遇好了。他们老了。他们又得到了啥呢?

乡村教育幸亏有了他们。这一茬甘于拿每月十八元工资待遇的农民教师。为国家振兴培养了一批基础人才。

民办教师也是值得厚爱的一档人!

说实话。我也有着蛮长时间民办教师经历的人。

其他观点:

忆当年风华正茂。

当民师来到学校。

几间茅屋作教室。

一群村娃瞪眼瞧。

土台子旁坐土墩。

学习抗大信心高。

党的事业俺忠诚。

教育领域展拳脚。

风风火火十五载。

每月工资三十毛。

撵个高分很高兴。

总觉那时很美好。

回忆往往梦中现。

又回课堂把书教。

图片来自网络。与内容无关。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风华三生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20:01:58

    民办教师,的人,教师,是在,乡村,成了,自己的,都是,当年,这批

  • 归属感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20:01:58

    没想到大家都对路遥,陈忠实都干过民办教师,条友们干过民办教师吗?留恋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小新卖蜡笔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20:01:58

    毫无疑问。路遥。陈忠实。莫言等文化名人。都是当年民办教师中的佼佼者。民办教师队伍的出现与发展。都是当年社会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