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上秋居翻译及赏析 灞上秋居诗歌鉴赏答案
原创

灞上秋居翻译及赏析 灞上秋居诗歌鉴赏答案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马戴是晚唐著名的诗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对他有很高的评价。认为他的诗歌成就在晚唐众诗人中排名首位。但马戴的科举之路很不顺利。屡考不中。在一个秋天。他因科举失利。困居长安。感慨之余。写下了《灞上秋居》一诗。原文如下: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灞原上的风雨刚刚停息;傍晚时分。我见到一群群的大雁向南飞去。在这个秋天。诗人困居在灞原。连绵的风雨刚刚停息。寒凉之气砭人肌骨。使人顿增萧瑟凄凉之感。也许是因为风雨初定。也许是为了排遣愁绪。在傍晚时分。诗人来到室外。看到一群群的大雁向南飞去。物候的变化触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他沉吟着。是继续留在长安?还是返回故乡呢?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面对着异乡落叶纷纷的树林。我独自一人面对寒夜中的一豆灯火。谚语说。一场秋雨一场寒。风雨过后。落叶满地。触目皆是凄凉的秋景。这种场景使诗人联想到了落叶归根。夜幕渐渐降临。诗人返回室内。点燃一豆灯火。在这秋天的寒夜里。他一个失意的异乡人独自面对一豆摇曳不定的烛火。诗人觉得自己的前途好像这盏孤灯。困居异乡。自己好像是一个被世界遗忘了的人。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萧瑟的园子中的荒草上频频传来露珠滴落的声音。狭小的房舍与四方游历的僧人为邻。在这个秋夜。诗人失眠了。庭院中的荒草早已枯黄。即便是在屋内。诗人依旧能够听到荒草上露珠滴落的声音。恰恰是这种露水滴落的声音。使这个夜晚显得更加寂静。越发让诗人觉得孤独。更让诗人觉得孤独的是。他的邻居是一位游方僧人。这让他产生了被世俗世界抛弃的孤独感。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我寄居在郊外的荒居已经很久了。什么时候才能有为国家献身的机会?此时。诗人的内心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已经厌倦了这种困居异乡的生活。感到绝望;另一方面。他依旧不愿就此返回故乡。内心仍存一线希望。他或许觉得。留在长安。获得出仕机会的可能性更大。于是。他要在绝望中等待。在矛盾中坚持。他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等来机会。甚至不知道是不是还有机会。但诗人依旧想等下去。

学而优则仕。这是读书人传统的追求。这也是诗人的追求。正是在这一追求的驱动下。诗人才来到长安。希望能够通过科举获得这样的机会。可是。诗人却失败了。人生的失意遇上异乡的秋天。于是。诗人心中有无限的惆怅和感慨。这些惆怅和感慨。是所有在异乡的失意之人的共同体验。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情多浓 永久VIP 2022年12月14日 02:45:13

    灞上秋居翻译及赏析 灞上秋居诗歌鉴赏答案 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明天的阳光美吗 永久VIP 2022年12月14日 02:45:13

    诗人,长安,异乡,风雨,荒草,机会,科举,向南,落叶,雁行

  • 对不起是种借口 永久VIP 2022年12月14日 02:45:13

    马戴是晚唐著名的诗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对他有很高的评价。认为他的诗歌成就在晚唐众诗人中排名首位。但马戴的科举之路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