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中楚云飞的炮营是哪来的?
原创

《亮剑》中楚云飞的炮营是哪来的?

好文

热门回答:

八路军总部炮兵团的组建。其实便来源于“拣阎落”。也就是晋绥军的部队被日军打得仓皇撤退时。把携带不便的12门晋造山炮推入河中。而装备简陋原来只有几门迫击炮的八路军发现后。那可是如获至宝。捞出来擦一擦修一修。照样是打鬼子的利器。尽管炮弹并不多。

所以在地方杂牌军中。阎锡山部队的武器装备平均数量是数一数二的。因为晋绥军兵力并不很多。但是太原兵工厂的产量可是不小。就这一层说。晋绥军的火炮保有量要远超东北军(没家了)、西北军(穷得叮当)、桂军(基本靠买)和川军(质量太差)。楚云飞能够配备了炮营一点都不稀奇。

先说太原兵工厂。阎老西绝对是民国最富的军阀之一。所以有条件从1927年就开办了自己的兵工厂。工厂拥有设备3800部和职工15000人。其规模直追全国最大的汉阳兵工厂以及奉军的沈阳兵工厂。到1930年左右。太原兵工厂的武器弹药月产量数字为:轻重火炮35门。迫击炮100门。步枪3000支。机枪15挺。冲锋枪900支。炮弹1.5万发。迫击炮弹9000发。子弹420万发。

阎锡山正是依靠这些武器装备。把晋绥军一度发展到将近30万人的兵力。并且还有富余的。干脆高价卖给李宗仁、马家军等外省军阀。把轻武器的产量抛开回到本题。从1930年算起到抗日战争爆发。太原兵工厂至少生产了2000多门大小口径的火炮。除去步兵部队伴随火炮外。晋绥军仅独立的炮兵团就有9个(还有一个重炮大队)。可见其火炮的充沛程度。

日军侵入山西后。晋绥军在忻口会战、娘子关战役和太原战役中损失巨大。部队只剩下58个团10万余人。绕是如此。仍然保留了6个炮兵团的建制。步炮比例达到了1比9。这个比例已经大大超过了中央军。老蒋几百个团的部队。抗战爆发前也只建立了13个独立的炮兵团(两团制的炮兵旅4个。独立炮兵团5个)。所以晋绥军的炮兵数量。确实不可低估。

由于山西大部沦于敌手。以及八路军的存在。晋绥军的可征兵地区已经严重缩小。其部队规模在1940年左右只有8个步兵师和2个骑兵师的建制。骑兵就别算了。步兵部队几乎每个师都能摊上一个炮团的火力加强。那么作为晋绥军的精锐。楚云飞的358团在编组成为加强团时。配属一个炮兵营简直小菜一碟。

而当时的中央军各调整师。也只能下辖一个师属炮兵营。团级建制则只能是下辖战防炮连。至于非嫡系部队和杂牌军。则连这个标准都难以维持。抗战时期日军猖獗一时。与其炮兵的优势大有关系。关于“炮力”这一术语的两军对比。之前有过专答。此间就不作重复了。总而言之。晋绥军的炮兵配置。在抗战时期堪称名列全国前矛。就是战斗力差极。真真浪费东西了。

炮兵营的配置虽然在表面上貌似合理。但问题是。楚云飞这个5000多人加强团的存在却不合理。因为晋绥军就那么点兵(补充完还有134000余人)。还要维持20多个师的建制(1941年得来14个暂编师的番号)。平均每师兵员不过6000人。那么每个步兵团则不过2000人。哪来的什么5000人的加强团?

所以在这一层意思上。《亮剑》的剧情安排。一方面是为了让楚云飞和李云龙的级别对等。好演对手戏。另外一方面其实是在暗讽。即蒋军和晋绥军虽然人多势众武器精良却不干正事。要不怎么楚云飞损失一营装备都不那么心疼?财大气粗呗。

既然如此。在晋绥军358团的编制上就不能太较真。它的钱伯钧一营都有小2000人。还有迫击炮连。而老李全团才只有1门迫击炮。你去哪说理去?况且。《亮剑》虽是一部可看的抗日剧。但是关于军事常识、历史知识和战斗细节方面。瑕疵还是不少的。

就比如下图的楚云飞团部。阎锡山“晋绥军”的称谓只是一个在政治舞台上的通俗叫法。而不是正式的军队名称。他和他的部队早在1927年就集体加入了国民革命军作战序列。那个牌子要写。也得是“国民革命军某师某团”。否则就搞笑了。

其他观点:

《亮剑》楚云飞的炮营哪来的?合理吗?

整体来说。《亮剑》这部电视剧。算是很好的军事常识普及课。但是里面瑕疵很多。不胜枚举。

最典型例子便是。军队编制问题错误严重。

团。是作战部队的基本战术单位。战区军区级将领下命令。通常最多到团级。团一下就由团长带领的团部自由掌握。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抗日战争中的每个团。都是有正式的数字编号的。比如抗日战争四大名团卢沟桥事变的吉星文团是219团、南口保卫战的罗方桂团是529团、奇袭阳明堡的陈锡联团是769团、死守上海四行仓库的谢晋元团是524团。

反观团以下单位。都是以团为主重新编制。通常来说分为一营二营三营。下面分别是1连到9连。以此类推。

所以。不管是八路军还是晋绥军。对团一级的兵力编制、火力配置。都掌控相当强。绝对不会存在李云龙独立团兵力9000多。楚云飞358团兵力6000多。

这一部分。纯属瞎编。大家一笑置之就行了。

抗日战争中。晋绥军的总兵力。基本维持在15万左右。分属于第19、33、34、35军、61军和骑兵第1军。步兵总共编了68个团。总兵力134398人。骑兵原为6个团。仍为6个团。共6584人。炮兵原为9个团及1个炮垒大队。战后整编为6个团。新成立3个团1个炮垒大队。共15383人

也就是说。晋绥军358团作为一个步兵团。如果兵力与其他步兵团差不多。应该为2000多人。即便是违规扩张。到了3000人就顶天了。绝不可能达到五六千人·的规模。

我们八路军这边。更不可能出现一个团就有近万人的情况。剧中还出现了独立团能管得了县大队区小队的情况。更是无稽之谈。抗日战争中后期。华北军队成立了晋察冀军区、晋冀鲁豫军区、山东军区和晋绥军区四大军区。军区对外的编制为120师。129师等单位。可是下面并不设置旅。而是设置了二级军区。二级军区下面有军分区。军分区下面则是团为主的作战单位。以晋冀鲁豫军区兼129师为例。抗战后期发展为21个军分区。以及若干个独立旅。总兵力也不过就是30多万。这样粗略一算。每个军分区下面有一万人左右。军分区下面才是团。

实际操作中。八路军的团一级编制设置相当随意。一个军分区。有的有一个团两个团。有的则直接设置五六个团。原因很简单。每个团设定兵力不多于2000人。甚至少于1000人。便于随时缴获武器。随时补充兵员。

说到这。你大概知道了。为何楚云飞和李云龙抗战八年一直是团长了。其实真相恰恰是。他们早就升了职。做了旅长或军分区司令。只是叫着团长顺口而已。

当你知道了楚云飞实际上是旅长。就能理解为何他会有炮营了。

给楚云飞设置炮营。主要目的有这样几个;

1。让人们看到晋绥军强大火力背后。不抵抗的事实。

2。让人清晰看到晋绥军和八路军武器装备上的巨大差距。

3。晋绥军一个团都有炮营。而八路军整个华北抗战。却拿不出几门重炮。抗战局势每况愈下。原因可想而知。

楚云飞的炮营。百分百是虚构出来的。因为。晋绥军在太原会战后不断打败仗。只有北路军傅作义有所振作。这样的部队。不仅守不住自己的兵工厂生产大炮。更不可能从中央获得大炮的补给。

1937年到1941年。中国军队的军火主要来自于苏联。通过新疆盛世才转运而来;1941年之后。中国军队的军火主要来自于美国。通过滇缅公路和驼峰航线获得。我们可以想象。这样基本全靠进口的情况下。晋绥军作为“后娘养的”。怎么可能在一个团编制下。设置炮营呢?

试想一下。如果晋绥军真的能一个团一个炮营。解放战争还真不容易获胜。1948年年底的淮海战役。华东野战军四个炮团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火炮是战争之神”的话。绝不是想象出来的。

如果楚云飞有一个炮营。可能整个晋西北都成他的了。因为。在山东在河北。小鬼子的炮楼一座一座就能延伸到根据地腹地。专门欺负八路没有火炮。八路抢到一门火炮。小鬼子所有的炮楼都不安全了。

其他观点: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夜深时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少女恶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6日 22:58:36

    晋绥,炮兵,军区,火炮,军分区,兵工厂,楚云飞,太原,八路,部队

  • 夜深时 永久VIP 2022年12月26日 22:58:36

    没想到大家都对《亮剑》中楚云飞的炮营是哪来的?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苏梦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6日 22:58:36

    八路军总部炮兵团的组建。其实便来源于“拣阎落”。也就是晋绥军的部队被日军打得仓皇撤退时。把携带不便的12门晋造山炮推入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