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精卫的子女们的人生结局是怎样的?
原创

汪精卫的子女们的人生结局是怎样的?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汪精卫一生虽只活了短短61年。但他拥有过的头衔却比谁都多。

他是民国四大美男子之一。是早期革命志士。是政坛风云人物。是孙中山遗嘱的起草者和执行人.....但他的这些头衔均被一顶叫“大汉奸”的帽子盖住了。其子女的人生也均因其父汪精卫的“汉奸”头衔而受到了重大影响。

汪精卫与妻子陈璧君一共生了六个子女。这六子女除一子早夭外。其他均长寿。

汪精卫的五子女分别是:长子汪文婴。长女汪文惺。次女汪文彬。三女汪文恂和次子汪文悌。

在汪精卫的众多子女中。生于1913年的长子汪文婴年最长也与父亲关系最为密切。他后期甚至曾在汪伪政权中任军事委员会第三庭担任军需处长。成为了父亲汪精卫汉奸路上的帮凶。

后来的汪文婴一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过着半隐居的生活。再未回过祖国。

同汪文婴相比。汪精卫的其他子女也均生活在美国、印尼、中国香港等地。无一人生活在内地。这其中的原因。自然是与其父汪精卫的汉奸身份有关。

汪精卫众多子女中。唯一一个有记载的曾回过故土的便是其次子汪文悌了。值得一提的是。他也是汪精卫众多子女中。受父亲“汉奸”头衔影响最大的一个。

汪文悌生于1928年。他出生这年父亲汪精卫已经45岁了。“老来得子”的汪精卫和妻子陈璧君自然十分宠爱汪文悌。

可惜(或许是幸运)的是。汪文悌年16岁这年。父亲汪精卫便在日本名古屋因“骨髓肿”病死了。抗战胜利之后不久。即1946年汪文悌被以汉奸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月。缓刑五年。

后来的汪文悌。未从文也未从政。而是做了商人。遗传了汪精卫聪慧的他一直在香港从事桥梁建筑事业。后来。他还应邀回到了内地开展合作项目。

面对故土的呼唤。汪文悌疑虑重重。一方面他怀念生养他的故土也希望能再度与故土发生联系。一方面他却又顾及父母的汉奸身份。

2005年。在深思熟虑之后。汪文悌终选择了回到大陆。

作为子女。看到父母跪像的汪文悌自是万般痛心。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时年已77岁的他却在看到父母跪像后含泪哽咽道:

“做了错事就应受到惩罚!”

这句话。像是汪文悌对自己说。也像是他对父母说。也像是他对天下人说。只这一句。便够让无数人感慨万千了。

相比之下。 汪精卫的三女、即汪文悌的三姐汪文恂也住在香港。但在有记载的记录中。未找到她回大陆的消息。

与从商的弟弟汪文悌不同的是。汪文恂选择了从事教育行业。这位在文学上颇有造诣、早期曾为父亲整理文稿的姑娘。后曾在香港大学教育系担任教授。并于2002年病故。

较之汪精卫三女的平顺人生。同样从事教育行业、早年也同在香港的汪精卫长女王文惺就没这么幸运了。

汪文惺

雪上加霜的是。汪文惺出生时正是汪精卫和陈璧君夫妇最忙的时候。于是。他们只得请方君瑛、曾醒帮忙照顾刚在法国出生的汪文惺和年仅一岁的哥哥汪文婴。好在。在她们的悉心照顾下。两个孩子都健康成长了。

为了感谢方君瑛、曾醒对孩子们的照抚。汪精卫为孩子取名时。特地取了“瑛”“醒”同音的“婴(文婴)”“惺(文惺)”。

汪文惺长大后。于1939年与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系毕业生何孟恒结了婚。

万般无奈下。 汪文惺不得不四处谋生。为了生存。她甚至还曾卖过花。后来她辗转在多所私立、公立小学任教。直到1970年退休。

这期间。一家子的生活一直捉襟见肘。但好在王文惺和丈夫始终乐观。在他们的努力下。三个女儿均先后赴美国留学、就业、成家了。

再后来。女儿们将汪文惺夫妇接到了美国新泽西定居。自此。他们夫妇两才终于过上了安稳的日子。

从以上归总可知。汪精卫与陈璧君的子女基本都是在美国和香港生活。但最后出场的这位却打破了这种惯例。实际上。最后登场的汪精卫次女汪文彬真真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特殊存在。

汪文彬出生于1920年。她是汪精卫五个孩子中最不像“汪家人”的一个。

汪文彬自小便有非常强的是非观。对于国家民族大义。她也分外看重。也正因此。在后来其父亲汪精卫提出要她“帮忙”时。她严词予以了拒绝。因着这一层缘由。抗战胜利后。她并未因父母是汉奸而受到任何牵连。

于是乎。抗战胜利后。她也同兄弟姐妹一样。选择了离开她深爱的国家。

离开祖国后。汪文彬选择了回到母亲陈璧君的家乡:南洋。此后。她便一直生活在印度尼西亚。

汪文彬遗传了父亲的高智商。加之她在学习、工作上刻苦。很快她便在印尼受到了重视。被任命为印尼医药行业的官员。

但最终。汪文彬却并未成为印尼的华人高官。原因是:她突然选择了绝尘做修女。关于汪文彬绝尘的背后原因。众说纷纭。目前仍未有公论。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汪精卫的子女均不同程度地因父母的所为受到了相应惩罚。

依旧是那句感叹:卿本佳人。奈何做贼?!

其他观点:

1907年。汪精卫来到了马来西亚槟城。然后在这里认识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女人——陈璧君。

这一年。他24岁。陈璧君16岁。她对他可谓是一见钟情。

陈璧君很早便已经在同盟会的《民报》上“认识”了汪精卫。对于才华横溢的他。她早已心生钦慕。只是。当风度翩翩的汪精卫出现在她的眼前时。这份发酵已久的钦慕瞬间变成了爱慕。

可是。一个风度翩翩的美男见到一个眼神炙热的丑女。心中又会生出什么感觉?

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或者一个女人对一个男人的好感。总是始于颜值。没有颜值的话。乍看一眼。哪来的好感?

陈璧君曾经这么形容自己:“绝对清洁。但不齐整。爱好天然。不事装饰。除去爽身粉外。一生未涂过脂粉。”

汪精卫是一个文人。也向往风流才子俏佳人、风花雪月的桥段。可是这时候却突然乱入一个“蓬头垢面”的陈璧君。他在心里自然是抵触的。

于是。汪精卫为了躲避陈璧君。一路逃跑。

不过。陈璧君是一个泼辣的女人。汪精卫能逃。她当然也能追。将“死缠烂打”这一招用到了极致。他跑到哪里。她便追到哪里。只是陈璧君的这份执着。却没有打动汪精卫。或者说还没有打动汪精卫。

她似乎已经抱定了非他不嫁的决心。不管他对她怎么冷。她也始终没有放弃。

1910年。汪精卫和黄复生、喻培伦、曾醒、方君瑛几人来到了北京。几个年轻人心中怀着理想和抱负。他们想在北京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刺杀清政府的高官要员。让清政府看到他们革命党人的决心和力量。

他们要刺杀谁呢?不得不说汪精卫的野心太大了。几经周折之后。他竟然将摄政王载沣定为了他们要刺杀的目标。

载沣何许人也?清王朝的实际统治者!

所以。汪精卫想要刺杀载沣。不用想也知道难度有多大。这不。当他们自以为隐秘地在载沣上下班经过的银锭桥下埋炸药时。却不小心暴露了。刺杀载沣的计划便也夭折了。汪精卫也因此被捕入狱。

陈璧君本来也跟着汪精卫到了北京。参与策划了刺杀载沣的事。不过计划暴露后。因为她正好离开了北京。所以没有被捕。

俗话说的好。“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更何况这时候她可没有嫁给汪精卫。可是她却没有离开汪精卫。反而是去了北京。想方设法地营救汪精卫。

更让人震撼的是。在汪精卫打算行动的前夕。陈璧君竟然去跟他说:“我给你干一下吧。你明天要死了。我没有旁的送给你。”

即便在给在狱中的汪精卫写信。她也忍不住向他表白。真可谓是海枯石烂、矢志不渝。

陈璧君绝对是一个狠人。当然也是因为爱他爱到深处。

这时候的汪精卫终于看到了她的好。看到了她对自己的感情。即便再冷漠的心也会被她炙热的感情打动。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政府为了“讨好”革命党人。不得不宣布“开放党禁”。然后释放了不少被捕入狱的革命党人。汪精卫也在此列。

汪精卫被释放后。去了上海。陈璧君听到这个消息后。也迫不及待地去了上海。

一番哽咽过后。汪精卫决定娶陈璧君!

1912年。汪精卫和陈璧君在上海举行了婚礼。

汪、陈结婚后。陈璧君为汪精卫生了三儿三女。不过。他们的第五个孩子在很小的时候便已经夭折了。余下的五个儿女分别是汪文婴、汪文惺、汪文彬、汪文恂、汪文悌。

汪精卫虽然在1944年便已经死了。陈璧君也在1945年被捕入狱。可是。他们的儿女却没有一个受到波及。后来也活得很好。个个善终。

汪文婴是1913年在法国出生的。后来汪精卫给日本人当了走狗。然后在南京弄了个伪国民政府。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虽然汪精卫得的是邪魔外道。可也不会影响他利用职权给家人一个“前程”。所以汪文婴也曾在汪伪任职。

不过。汪伪垮台的时候。汪文婴却狡猾地溜走了。后来去了美国定居。所以没被清算。

图为汪文惺结婚照。

汪文惺于1914年生于法国。后来汪精卫急着回国帮助孙中山。所以将汪文婴和汪文惺这一儿一女托付给了方君瑛和曾醒。所以汪精卫在给这一儿一女取名时用了和瑛、醒同音的婴、惺。

汪文惺还好。没帮着汪精卫做过什么事。她在1945年后去了香港。后来又跟着自己的儿女移居美国。

汪文彬生于1920年。这是汪精卫活着的5个儿女中最为特立独行的一个女儿。虽然也从过政。不过后来因为信奉基督教。也可能是因为不喜欢政治。所以跑去当了修女。后来定居于印尼。

汪文恂是汪精卫的小女儿。生于1922年。曾经在汪伪给汪精卫当助手。因为她是汪精卫的女儿。所以汪精卫也让她帮自己做了不少事。1945年。汪文恂趁乱跑去了香港。后来在香港大学当教授。2002年在香港去世。

图为汪文悌。

汪文悌生于1928年。是汪精卫的小儿子。毕业于汪伪的南京中央军校。小小年纪便已经在汪伪任职。他也是汪精卫5个儿女中唯一一个被以汉奸罪判刑的。他在1946年时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缓刑5年。

不过。他很幸运。5年的时间还没到。蒋介石便已经灰溜溜地跑路了。哪还顾得上汪文悌?后来。汪文悌去了香港。在桥梁建筑领域颇有建树。他在2005年时还曾回南京给汪精卫和陈璧君烧过香磕过头。

汪精卫从一个革命英雄堕落成了一个投敌叛国的汉奸。虽然在1944年死在了日本。没有受到审判。但是他的几个儿女也曾给汪伪出力。按理说应该要接受审判。奈何他的儿女和他一样命硬。

汪精卫一生中遭遇过很多次刺杀。不管是王亚樵的刺杀。还是军统的刺杀。可以说是几次深陷死地。可是每次都被他给逃脱了。

他的儿女也不赖。眼看着日本投降了。一个个赶紧趁乱跑路了。唯一一个被判刑了的汪文惺最后也是屁事没有。

这一家人。真是活成了精。

其他观点:

一。汪精卫的慷慨赴死

对于汪精卫。人们最熟悉的一首诗是他刺杀摄政王载沣的那首绝命诗:

慷慨歌燕市。从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汪精卫写下这首绝命诗。为了革命慷慨赴死时。何等的悲壮、何等的豪迈。

可惜。汪精卫的慷慨赴死。是一场从闹剧开始从闹剧结束的闹剧。

于是。汪精卫慷慨歌燕市。去刺杀载沣了。汪精卫等人准备在载沣上朝必经的银锭桥下安装炸弹。炸死他。第一次安装炸弹。人多眼杂没敢下手。第二次安装中发现引线不够长。第三次安装被丢了媳妇的车夫发现举报。仓皇逃窜丢了一只铁桶。警察顺着铁桶找到汪精卫。一网打尽。

汪精卫被抓。被免除死刑。终生监禁。从此。那个意气风发视死如归的汪精卫就死了。换上的是一个没有原则没有底线的政客。因为载沣和善耆放了他。汪精卫对满清的王爷们感恩戴德。就像《让子弹飞》里说的“不杀之恩。是为大恩”。

民国初建。汪精卫被赦免。受到了袁世凯总统的接见。于是又成了袁世凯的铁粉。在狱中的几个月。没有受多少折磨。却能让这样一个革命志士变成无底线的政客。令人唏嘘。

当年慷慨歌燕市,曾羡从容做楚囚。恨不引刀成一快,终惭不负少年头。二。汪精卫的寡廉鲜耻。

其实。很少有人知道。汪精卫临死前还写过一首绝命诗:

心宇将灭万事休。天涯无处不怨尤。纵有先辈尝炎凉。谅无后人续春秋。

汪精卫临死前。应该知道自己会遗臭万年了。因为1944年在日本主子的医院里面死去时。美军就一直在轰炸日本各地。日本败局已定。汪精卫临死前的痛苦。可想而知。

汪精卫死在1944年。可是致命的枪伤却发生在1935年。当时日军侵略华北步步为营。而国民党政府步步退让。蒋介石短暂下野。汪精卫在位。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秦土协定》几乎把华北拱手让人。这时上海斧头帮的王亚樵派出孙凤鸣刺杀汪精卫。汪精卫身中数弹。及时抢救才免于一死。但是。汪精卫脊柱里的子弹永远无法取出。医生断言。汪精卫活不过十年。

三。汪精卫子女。五子登科。狡猾如狐狸。

汪精卫和陈璧君养育了五个儿女分别是:汪文婴、汪文惺、汪文彬、汪文恂、汪文悌。

汪精卫和陈璧君在辛亥革命后就出国留学。当孙中山和黄兴闹翻组织二次革命反对袁世凯的时候。汪精卫和陈璧君都在法国留学。生下了长子汪文婴。汪文婴在德国留学。专业是政治经济学。汪精卫组织南京伪国民政府时。汪文婴也参加了这个汉奸组织。担任后来任汪精卫政权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第三厅军需处处长。。

汪文婴在抗战后期早早预料到日本垮台后的局面。悄悄跑到美国去了。美国的加利福尼亚有很多大农场。以汪文婴做汉奸的继续。买个农场隐居起来。算是最好的结局了。

汪文惺抗战胜利后去了香港。从事当了小学教师。儿女长大后有本事。帮他移民到了美国新泽西州。

长女汪文彬生于1920年。从事医药行业的职位。此女应该是和南洋的舅舅姥姥关系不错。曾担任印度尼西亚政府医药部门高级主管。在印尼那样的一个典型基督教国家。汪文彬最后皈依了基督教。做了一名修女。也许在耶稣面前的祷告。能够减轻他父母犯下的罪行吧。

幼女汪文恂生于1922年。汪精卫组织汪伪政府时。她20岁左右。给汪精卫当助手。帮着陈璧君监督老爸不要有外遇。1945年。汪文恂潜逃香港。后来成了香港大学教育系的教授。

汪文悌在香港从事桥梁建筑工作。也算中产阶级。2005年。汪文悌回南京。在汪精卫和陈璧君的灵前。只是轻描淡写地说:

做错事就要受到惩罚。

不愧是汉奸种子。滔天罪行说成“做错事”。既然要“受惩罚”。缓刑期间畏罪潜逃出境。应该算什么惩罚。

大概。作为汪精卫的儿女后人。最羞于提起的就是父母的汉奸行为吧!

也许。把这一家子忘了。就是对他们最大的仁慈了。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清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6日 23:12:41

    汪精卫,汉奸,的是,去了,这一,香港,印尼,儿女,美国,女中

  • 入了迷 永久VIP 2022年12月26日 23:12:41

    没想到大家都对汪精卫的子女们的人生结局是怎样的?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一桥孤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6日 23:12:41

    汪精卫一生虽只活了短短61年。但他拥有过的头衔却比谁都多。他是民国四大美男子之一。是早期革命志士。是政坛风云人物。是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