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杨坤老师diss《惊雷》这件事?
原创

怎么看待杨坤老师diss《惊雷》这件事?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杨坤diss《惊雷》这事火了。

杨坤说。我爱咖啡。也爱大蒜。不过《惊雷》还是算了。

《惊雷》是什么。何以被杨坤如此嫌弃?

《惊雷》是首歌。是喊麦“神曲”。很多人此前从未听过。为了搞清杨坤的“品味”如何。还第一次去听了这首歌。第一次了解了“喊麦”这个词。在音乐平台的评论区中。能够发现。有不少人是和我一样。因为杨坤和MC六道“出了圈”的骂战。才专门过来试听。

《惊雷》原唱说这首歌“比杨坤任何一首歌都火”。至少从评论区来看。这说法并不成立——绝大多数听众都知道杨坤。却是第一次来听这首歌。

喊麦不是“创作”只是“呐喊”

杨坤说《惊雷》没有节奏。歌词也不行。根本称不上是音乐。

的确。《惊雷》连珠炮似的喷发。歌词是到处摘抄来的。伴奏也被人揭发涉嫌抄袭——它追求的并不是“唱”。也不是“抒情”。不能用传统的“音乐”来形容。

但《惊雷》却是典型的喊麦。

《惊雷》跟“好音乐”无关

杨坤觉得《惊雷》“算不上音乐”。是作为主流音乐界对网络歌曲的“判决书”。

这里面。或许带有自我本位和一元化的排异性。音乐本就该是有包容性的。很多“非主流”到后来也变成了“主流”。

“主流视障”不可取。

但既然归类为音乐。总该有些音乐维度共同的审美标准与评判“金线”。

所谓喊麦。是直播平台兴起后流行的一种形式。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创作”。而是一种随便的呐喊。有时候它像嘻哈或者rap。但它也可以是任何东西。比较自由。

我发现一个现象。凡是在短视频平台火起来的音乐。几乎都会经历洗脑——被主流音乐人排斥——出现在各大综艺晚会中——悄无声息的过程。《惊雷》目前已经走到了第二阶段。

前两天杨坤在直播间diss《惊雷》。“神马东西。喜欢听《惊雷》的以后别来我直播间。太难听了。恶心!太恶心了!“

以前主流音乐人排斥类似喊麦的这种音乐大多是在心里鄙视。只有说唱圈的敢直接发歌diss。像杨坤这样的大张旗鼓的出来抨击。还是第一次。

后来《惊雷》的作者又反diss杨坤这事就不说了。毕竟这玩意确实不算上得了台面的音乐。还涉嫌抄袭人家伴奏。好不容易上个热搜。还不配拥有名字。只能被称作“《惊雷》作者”。

我就想知道。杨坤为什么会这么生气。用平常人的思维来想。一个大明星有必要和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网络艺人较劲吗?

1、鄙视链这个事一直存在

任何圈子都是有鄙视链的。有的圈子的鄙视链明晃晃。有的玩的是暗线鄙视。你说不上为啥。但就是能让你感觉到。音乐圈也有个鄙视链。用臧鸿飞说的话就是。玩古典的。瞧不起玩爵士的。玩爵士的。瞧不起玩摇滚的。玩摇滚的。瞧不起玩流行的。所有人都瞧不起玩说唱的。

这回好多了。说唱终于从鄙视链的底层上升了一位。底层还有像《惊雷》这样的以喊麦为代表的网络快餐音乐。rapper们终于扬眉吐气。

按理说。大家相安无事都活得好好的。干嘛要鄙视呢?那些挎着LV奢侈包。经常也会鄙视那些买A货的人。是因为买A货的人真的那么可恨吗?不一定。而是捍卫正品。就是在捍卫自己的审美和选择。

老娘花那么多钱买了一个这样的真包。结果你花十分之一的钱就买了个外表看上去一模一样的。不鄙视你。外面的人都把你这个当真包怎么办。你花那么点钱起到的效果居然和我的一样。我怎么可能忍!

杨坤这些主流音乐人心里想的也是这么个理儿。我费那么多钱。那么多人力物力搞出来的歌。我这才是真正的音乐。你那随便弄个beat编几句词就是音乐了?你这不是侮辱音乐是什么?必须鄙视你。不鄙视你。连我自己的操守都没了。另一方面讲。鄙视这东西的存在确实也能给自己一些力量。让自己处在再艰难的境遇下。也能不放弃地活下去。那些做说唱的。哪怕自己的生活一团糟。做的歌的主题还都是看不惯一切。正是这种力量让他们坚持坚持再坚持。一部分人终于通过综艺火到了台前。“鄙视”的力量挺好的。

2、热度你有了。市场你占了。钱你赚了。你让我们往哪走

自从像抖音类的短视频火了之后。音乐流行变得越来越容易。以前那种你根本懒得听的口水歌。在短视频的魔性洗脑下。你竟然莫名其妙地接受了。再听。居然跟着一起唱了。就算于谦老师再觉得《学猫叫》恶心。也忍不住在舞台上来了一句。你说咋整。这对于一部分主流音乐圈的歌手来说。必然是不舒服的。是难以接受的。就这种歌就能全民传唱?《惊雷》的作者之所以有底气去反diss。就是觉得自己的“歌”有那么多听众。恰恰说明了自己牛。你杨坤不服也不行。

这年头秉持的是谁火谁有理。多年前还是摇滚老炮的汪峰。也在《歌手》的舞台上唱起了《空空如也》。然后火了。估计这让不少主流歌手都从一开始的排斥。进入了第三个阶段。融进去。靠这个再火一把。但有点情怀的歌手。估计心里面都挺苦闷的。唱自己的歌。没火多久。倒是因为唱一个网络口水歌火了。到底是该高兴还是该痛哭呢?

杨坤话说得这么狠。我倒是觉得这里面也有对自己的鞭策。提醒着自己。别一个不小心就踏入这洪流中。那时候虽然可能火了。但已经不是自己喜欢的样子了。

3、观众都被你们带坏了。知道吗?

我一直信奉一个道理。就是观众怎么都是对的。观众愿意看啥愿意听啥。都是观众的自由。但歌手演员导演等这些人应该是有使命感责任感的。要给观众有审美有内容的东西。而不应该什么都给。就好像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愿意每天懒着不上班也能来钱的生活。但真的要鼓励每个人都这样吗。肯定不是的。我们每天听到的都是“努力”、“奋斗”、“拼搏”的词。因为只有这样。自己的人生幸福的几率才会大。整个社会才有可能进步。

在音乐圈。歌手必须要有这样的使命感。要给观众更好更有力量的东西。提升观众的审美。不要像电影电视圈。整天弄那些粗制滥造的烂片。还狡辩说是观众爱看这些。真的是观众爱看吗?如果你提供的是更优质的更好的。观众才懒得看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的。

其他观点:

《惊雷》是一首类似当年《一人我饮酒醉》风格的歌曲。最近喊麦比较流行的热门曲目。谁知前几日。杨坤在直播时。被要求演唱惊雷后。直接吐槽称。惊雷是个神马东西!说太难听。要旋律没有旋律。要歌词没有歌词!

杨坤出道多年。是一名非常出色的歌手。手握各大奖项。前几年中国好声音更是请杨坤前去做导师。可见杨坤的专业能力不容置疑!杨坤对惊雷的评价引发了网友的热议。几乎一边倒的支持杨坤。

随后这首网络神曲《惊雷》的原创者MC六道做出了回应。称音乐没有高低贵贱。能够给人快乐就是好音乐。更是嘲讽杨坤。惊雷比他的任何一首歌都要火。这真是。人没怎么火起来。反倒是先飘了!

整个事件可以说。从专业角度上来看。杨坤作为音乐界响当当的人物。有资格对一首歌点评。站在吃瓜群众的角度上来说。《惊雷》这首曲子虽然流传很广。但确实略显低俗。

正如新京报说言:这里并无不尊重喊麦的受众的意思。只是作为文化的生产者。音乐人的肩上是承担着一些责任的。李宗盛说过。“各位的审美决定我们这个时代音乐的面貌。”而代表如今这个时代的也许是意大利阳台上的鸣奏。也许是北大学生用鲁迅的文章做出的rap。甚至也可以是日本偶像女团冲破偶像边界的《沉默的大多数》。但绝不应该是《惊雷》。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少女恶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6日 23:18:38

    惊雷,音乐,自己的,都是,观众,主流,东西,这首,歌手,的是

  • 眼角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6日 23:18:38

    没想到大家都对怎么看待杨坤老师diss《惊雷》这件事?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长街听风 永久VIP 2022年12月26日 23:18:38

    杨坤diss《惊雷》这事火了。杨坤说。我爱咖啡。也爱大蒜。不过《惊雷》还是算了。《惊雷》是什么。何以被杨坤如此嫌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