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宋朝黄庭坚在给他外甥洪驹父的信(译文)中说:
自己创作最难。杜甫。韩愈的诗文。都有出处。后代的人读书少。错误的认为。韩愈杜甫的文字语言。都是自己创作出来的。古人写文章要体会现实。擷取古人的语句。言辞。融入自己的笔墨。如同灵丹妙药。可以点石成金。
也就是。黄庭坚认为:写诗作文。古人也要学习借鉴前人的文字。并不都是自己创造出来的。但。这并不是说。黄庭坚赞同抄袭。那么如何避免抄袭?
就是擷取古人的言辞。语句。融入自己的翰墨。像灵丹妙药点石成金。也就是化用。借用古人的诗句不是用来抄袭的。而是用来再创作的。用来点石成金的!
如果化用或借用古人诗句用于再创作。赋予其新意。成为新诗的有机组成部分。点石成金。就不属于抄袭。如果所谓创作的新诗。就是古人诗句的拼凑。组合。而没有自己创作。那。就是抄袭。
据此。自古以来。在诗词创作过程中。古今许多人无论是有意。或是无意。都会化用或借用古人的诗句。融入自己的诗词中。点石成金!如: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短歌行》曹操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诗经-子衿》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旅夜书怀》杜甫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渡荆门送别》李白
“欲问平安无使来。桃花依旧笑春风”
《胡笳十八拍十八首》王安石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题都城南庄》崔护
毛主席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金铜仙人辞汉歌》李贺
一首诗词化用。借用古人诗句。一般多被改写过。与自己的诗融为一体。而且。化用。借用也就是只言片语。过多。就涉嫌拼凑抄袭了!郦波教授的《旅夜作书》一诗。自所以被诟病。化用。借用过多。确实欠考量。
辛弃疾是用典高手。有辞中龙之称。其诗词用典很多。但。不是抄袭;如果化用借用古人诗句过多就涉嫌拼凑抄袭了!
其他观点:
诗词短小。出现类似的诗句并不奇怪。这种现象。有的是故意化用或者引用。有的是无意识的偶合。
至于是不是抄袭。老街可以说大多数不是。
下面细细道来。
一、有意与无意
1、有意
有意的化用或者引用前人作品的诗句。是用典的一种。
诗词的篇幅短小。化用如同加了杠杆作投资一样。可以赋予作品更多的内涵和意义。
古人不但不批评。而且还把这种方式。作为有学问、有能力的表现。
例如黄庭坚评价韩愈作文、杜甫作诗的时候。讲到:
\"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耳。古人能为文章,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陈言..........《答洪驹父书》
2、无意
也有很多人作诗。一定是无意出现与前人偶合的现象。例如《唐宋诗醇》中。就认为杜甫作诗。似乎是无一字无出处。但是未必有意而为:
少陵所以独立千古者。不在有所本也。读书破万卷。偶拈来即是耳。诗三百篇岂必有所本哉。《唐宋诗醇》
意思是。人家读书太多。因此作诗的时候难免信手而来。并不是有意用典。
陆游也提到了这个问题:
今人解杜诗。但寻出处。不知少陵之意。初不如是。..........且今人作诗。亦未尝无出处。渠自不知。若为之笺注。亦字字有出处。但不妨......《老学庵笔记》
陆游说。时人解析杜甫诗。总是喜欢给每句诗找一个出处。其实杜甫未必每句诗每个字有一个出处。
当然了。假如您一定要较真。自然每个字都可以找到出处。
其实。陆游的这段话。几乎可以用到大多数的古诗词中。何尝杜甫诗有出处呢?
二、无意的案例
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 卷二十五。记录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元之本学白乐天诗。在商州尝赋《春日杂兴》云:‘两株桃杏映篱斜。装点商州副使家。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
其子嘉祐云:‘老杜尝有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之句。语颇相近。’因请易之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
宋朝诗人王禹偁字元之。他写了一首《春日杂兴》咏桃花和杏花 :
两株桃杏映篱斜。装点商州副使家。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
王禹偁的儿子王嘉祐看到这首诗以后说。老爸你这首诗和杜甫的一首诗太像了。是不是改一改呀?意思是。避免人家说你抄袭无新意。
杜甫这首诗。可以比较一下。《绝句漫兴九首·其二》
手种桃李非无主。野老墙低还似家。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后面两句诗极为相似。甚至最后五个字完全一样。 但是王禹偁不但不遗憾。还非常开心:
王元之忻然曰:‘吾诗精诣。遂能暗合子美邪?’更为诗曰:‘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杜甫是前身。’卒不复易。”《苕溪渔隐丛话前集》
王禹偁开心地说。我作诗这么好了吗?竟然和杜甫的诗句一样。
他还作诗说。本来想学学白居易。没想到竟然到了杜甫的境界。于是决定不改了。
三、有意的案例
有意的案例就太多了。古人用前人诗句。有化用、引用、隐括、集句等等方式。
1、集句
集句的作品。基本上每一句都是拿来主义。例如司马光的这首《集句诗》
年去年来来去忙。唐·郑谷《燕》
暂偷闲卧老僧床。唐·郑谷《定水寺行香》惊回一觉游仙梦。宋•魏野《谢知府寇相公降访 其一》
又逐流莺过短墙。唐·郑谷《燕》
王安石的《急足集句》也是如此:
年去年来来去忙。倚他门户傍他墙。一封朝奏缘何事。断尽苏州刺史肠。
2、引用
集句是通篇引用。也有的诗词是部分引用。例如晏几道的《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出自五代翁宏《春残》:
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寓目魂将断。经年梦亦非。
那堪向愁夕。萧飒暮蝉辉。
李清照喜欢欧阳修的”庭院深深深几许“。因此常在自己作品中使用这句诗: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临江仙》
3、化用
化用。是对前人诗句的一种改编。 黄庭坚《答洪驹父书》解释:
“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
意思是。化用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吴承恩的《西游记》中有一首五律写水帘洞瀑布:
一派白虹起。千寻雪浪飞。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依。冷氣分青嶂。余流润翠微。潺湲名瀑布。真似挂帘帷。
熟悉李白的话可以看出来。这首诗化用《望庐山瀑布之二》: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其中海风吹不断。直接引用。其他是化用。
4、隐括
还有一种叫隐括。例如苏东坡一首词隐括了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
东坡词《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江水浸云影。鸿雁欲南飞。携壶结客何处?空翠渺烟霏。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
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违。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与问牛山客。何必独沾衣。
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原诗为: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四、三偷与抄古人
古人对于以上的几种方式方式。也有一些有趣的评价。
例如唐朝诗僧皎然。有一个三偷的说法。偷语、偷意、偷势:
三不同語意勢
不同可知矣。此則有三同。三同之中。偷語最為鈍賊。如漢定律令。厥罪必書。不應為。酇侯務在匡佐。不暇采詩。致使弱手蕪才。公行劫掠。若評質以道。片言可折。此輩無處逃刑。其次偷意。事雖可罔。情不可原。若欲一例平反。詩教何設?其次偷勢。才巧意精。若無朕跡。蓋詩人偷狐白裘于閫域中之手。吾示賞俊。從其漏網。
集句和引用。类似于偷语。偷意。类似于化用。偷势。诗歌中的境界类似。
南宋周紫芝的《竹坡诗话》中说过这样一句话:
自古诗人文士。大抵皆祖述前人作语。
空海和尚在《文镜秘府论》说得更直接:
凡作诗之人。皆自抄古人。诗语精妙之处。名为随身卷子。以防苦思。作文兴若不来。即须看随身卷子。以发兴也。”《文镜秘府论》
诗人作诗。总是从学习前人作品而来。假如诗思枯竭。不妨看一看古人作品。受到启发。打开创作的思路。
结束语
作为用典的一种。诗人们有意化用前人佳句。甚至水平越高。化用越多。旧体诗词中。如果有诗经离骚的痕迹。就更为人所推崇。
作诗不是写论文。引用或者化用。均不需要注明出处。
有人看得懂。有人看不懂。读书多的人一种理解。读书少的人一种理解。经历多的人一种理解。读书少的人一种理解。
正如皎然、周紫芝和空海所说。作诗之人。基本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创作。无论有意无意。作旧体诗词。完全脱离前人。几乎是不可能的。
@老街味道
其他观点:
只要不是全抄。拼凑就不算。
很多诗人算借鉴了前任之作。但意境。风格有很大的变化。甚至超过了原作。
我们先看下毛主席的大作和前人有何区别: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原作:
《金铜仙人辞汉歌》唐代李贺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毛主席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与李贺的虽然文字一样。但是诗境和诗意完全不一样。
主席的句子是上天如果有感情。上天也会为我们革命的事业深深感动。一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
李贺的原意则是天倘若有情意。也会因悲伤而衰老。有种强烈的伤感情绪。
不同的风格。只能说是交流借鉴。产生更美丽的诗篇。
同样“天若有情天亦老”被历代诗词名家引用借鉴。
《河满子》·宋·孙洙
天若有情天亦老。摇摇幽恨难禁。
《减字木兰花》·宋·欧阳修
伤怀离抱。天若有情天亦老。
此意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
《行路难/梅花引》·宋·贺铸
不知我辈。可是蓬蒿人。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若果引用的诗句没有生搬硬凑的感觉。全篇一气呵成。又有何不可呢?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 刚创业,投资新项目有什么选择?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96334.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古人,杜甫,诗句,前人,黄庭坚,的人,若有情,诗词,出处,点石成金
没想到大家都对古代诗词中有很多类似的诗句,能算得上抄袭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宋朝黄庭坚在给他外甥洪驹父的信(译文)中说:自己创作最难。杜甫。韩愈的诗文。都有出处。后代的人读书少。错误的认为。韩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