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2020年4月。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郑强教授调任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一时引起广泛热议。众说纷纭。这位从浙江大学到贵州大学再到浙江大学。这次又到太原理工的实力派且网红教授的任职为何会得到如此广泛的关注?
郑强教授我们并不陌生。学术上他是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高分子合成与功能构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在专业领域内有非常高的成就。
作为高校管理者。他49岁担任浙江大学副书记。52岁担任贵州大学校长。56岁回到浙江大学担任副书记。此次又调任太原理工大学担任党委书记。
郑强教授对中国高等教育的看法独到深刻。一针见血。敢于在公众场合讲真话。实事求是。其本身学术和管理上的硬实力。加之其为人行事作风。深得广大民众喜爱和关注。因此调任会受到人们广泛关注!
调任这件事本身惹人争议。
从网友在网上对这件事的议论来看。有人说屈才。应该调任教育部主抓高等教育;有人说即将退休。太原理工是最后一站;更有人说其行事作风过于出头。被调走。网友众说纷纭。一度将郑强教授调任太原理工这件事变成热点。探寻调任背后的原因。
其实郑强教授在太原理工大学全校教师干部大会上说出了来的原因:是受山西大好发展局面的感染而来。是怀着对中西部高等教育特别是太原理工的深情而来。格局之大非常人所及!
郑强教授是山西省引进的高端领军人才。将为太原理工大学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带动山西全省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就让时间去证明一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其他观点: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正因为郑强教授的很多意见都一针见血。真实反映了高校工作的短板。引发了大家的共鸣。才使郑强教授得到了广泛的好评。这些意见主要有以下几条。
第一 高校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严重落后。
这些年高校学生的恶性事件层出不穷。“马加爵事件”、“药家鑫事件”、“许可馨事件”等等。让大家对高校教育工作产生很多疑惑。而高校日常的问题也是触目惊心。“违反考场纪律”、“严重浪费粮食”、“校园欺凌事件”等等都是屡禁不止。所有这些事情的发生都与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滞后脱不开关系。
第二 高等教育过于市场化催生了很多三观不正的老师。
这些年“金钱至上”观点在高校大行其道。很多老师忙于走穴挣钱。甚至有老师变向的“以钱换分”。这样的老师怎么可能带给学生正确的三观。
第三 高校越来越缺乏人文精神。老师中的精致利己主义分子越来越多。精美分子、精日分子屡见不鲜。
第四高校法制教育严重滞后。很多高校在工作中有法不依的情况非常普遍。学校都如此。还怎么教好学生呢?
郑强教授在高校工作多年。对高校的问题有清醒的认识。更难得的是郑强教授敢于直面问题。对于这样的一位教育工作者。大家给予好评和支持一点都不奇怪。
其他观点: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最重要的原因肯定是因为郑强教授超高的人气值。不仅是全网最红的教授。也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更因为他的学术成就和丰富的教育管理经验。这里呢。我想重点说说除此之外的几个特殊的也很重要的原因:
60岁任职太原理工大学“一把手”。彰显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我们知道郑强教授是1960年生人。今年即满60岁。到了普通人该退休的年纪。但是郑强教授不一般。他是“长江学者”。还是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教授。按照国家关于退休的相关政策。教授属于正高级职称。分为“一级教授”二级教授“三级教授”四级教授“。按照郑强教授的学术。至少是“二级教授”以上。60岁再度扬帆远航实属不容易。
跨省担任西部省份排名第一的大学党委书记已经是第二次
2012年时任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郑强教授出任贵州大学党委副书记、贵州大学校长。当时正值浙江大学对口支援贵州大学。郑强教授作为高层次人才引进贵州大学担任校长。担任贵州大学校长期间。曾被网友称为“最牛校长”、“网红校长”。获评“最受大学生喜爱的校长”。
而此次履新太原理工大学。是郑强教授第二次跨省任职。这不单纯是高校干部的人事任免。从4月22日的太原理工大学干部教师大会上看出山西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这次任命。山西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曲孝丽、分管教育工作的副省长张复明均出席并讲话。两位副部级领导出席一所高校的干部任免是很罕见。从任职大会上知道。郑强教授是作为山西省委省政府实施高层次专业化领导人员引进专项行动引进的高级别专家。郑强教授表示。他是受山西大好发展局面的感染而来。
关注度高也是因为是太原理工大学。这所学校不简单!
太原理工大学是山西省唯一一所“双一流”建设高校。2017年9月。太原理工大学进入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之列。其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成功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据悉。太原理工大学由原太原工业大学和原山西矿业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历经117年传承发展。学校业已建设成为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学府。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和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学校。
郑强教授是浙江大学化学系毕业。1994年获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工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是高分子。这与太原理工大学“一流专业”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相似。作为复合型人才。相似的专业背景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将为太原理工大学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此外。郑强教授任职的浙江大学属于副部级高校。校长和书记均是副部级。他担任的党委副书记的职务应该属于正厅级。此次调任太原理工大学属于平级调动。不是晋升。
背后的原因——中西部教育资源悬殊。高校人才争夺战激烈。
中西部高等教育资源差距非常大。就像郑强教授所说的。兰州大学在杭州的某年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只比重点线高8分。兰州大学可是百年名校。“985”“双一流”建设高校啊。曾经的兰州大学风光无限。兰州大学是教育部设立最早设立的14所直属综合性大学。在1995年。美国《科学》杂志评选出了中国最好的13所大学。兰大排名第6。其化学系在全球相同专业中位列前千分之一。不得不说中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直接导致了教育资源的悬殊。东部地区高校人才经费较充裕。为了引进高层次人才投入大量资金。许多博士、教授往东部地区跑。呈现出“孔雀东南飞”局面。不得不说这将进一步拉大东西部的教育资源差距。
总结:教书育人。彰显知识分子的教育情怀
就像郑强教授在新任职发言中所说的。“我是怀着对中西部高等教育的深情而来”。
其实我们的教育工作需要的就是更多像郑强教授这样的讲情怀的人才!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97141.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教授,浙江大学,高校,大学,太原理工,贵州,山西,教育部,而来,教育工作
没想到大家都对新任山西太原理工大学校长为什么会获得那么多好评和谋体报道 ?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2020年4月。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郑强教授调任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一时引起广泛热议。众说纷纭。这位从浙江大学到贵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