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斯大林根本就不知道。而日本人更不会不帮德国。
如果斯大林如此神明。那苏联也不会被德国顶到莫斯科狂揍了。实际上。斯大林不仅不知道。而且根本没有这种自信。更不敢有这种自信。苏联的远东军团。一直维持对关东军的碾压态势。甚至。兵力规模。一度超过苏德战争爆发之前。
日本人不仅没那么愚蠢。而且也不会那么善良。实际上。盯着苏联的关东军。一直是日本陆军中的最强军团。只要有机会。关东军就不会对苏联手软。只要时机允许。日本人即便不帮德国。也会直接把苏联揍趴下。
01.一直蒙圈的日本决策层
1938年的时候。日本决策层在战略上。有上中下三策可选。上策。全面撤出中国。然后重新回到国际社会;中策。北上进攻苏联。然后争取美英谅解;下策。南下东南亚。然后全面开战。
最后。日本选择了下下之策。发动太平洋战争。把美国拖进二战。
日本之所以选了下下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决策层已经彻底蒙圈。
1938年的时候。日本手中已经没啥好牌可打了。正面陷入了侵华战争的泥淖。北面遭遇苏联远东红军的强大压力。关键是国际社会。英法这两个列强。也露出了獠牙。慕尼黑协定以后。欧洲摁住了希特勒。于是腾出手来开始收拾日本。而美国也终于站队中国。向蒋介石提供了2500万美元的援助。关键是。美国朝野已经吵吵着要对日本实施禁运了。只不过罗斯福还在犹豫。
此时的日本。已经孤单到没朋友。但希特勒伸出了橄榄枝。寻求与日本结盟。日本简直是他乡遇故知。立即脑补了一副神奇画面。即:德日意三国同盟。一起猛揍苏联。按照这个画面操作。日本自然就选了中策。北上进攻苏联。然后争取到欧洲和美国的谅解。
但是。1939年。德国进攻波兰。在欧洲打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同时。德国还跟苏联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这个变化就相当于一次暴击。日本决策层一下就被打蒙圈了。然后。平沼内阁立即辞职。理由竟是“欧洲发生了难以理解的事情”。
随即。日本再一次把内心戏发挥到了极致。又脑补了一个画面。即:德意日苏的四国同盟。一起对付美英法。1939年7月26日。罗斯福政府也照会日本。声称六个月后对日禁运。所以。日本这个画面只能越来越强烈。
1940年9月27日。德国意日在柏林签署《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随后。1941年4月13日。日苏代表在东京签署了《苏日中立条约》。这个画面马上就要画好了。但是。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发动了巴巴罗萨计划。全面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然后。日本决策层再一次被打得蒙圈。蒙圈了就换内阁。1941年10月。老陆军出身的东条英机组阁。但是。之前两个内阁都蒙圈了。东条这个军头内阁。也别想好到哪里去。
02.日本到底打不打苏联
1941年7月2日。日本天皇组织了一次御前会议。但是。此次会议仍旧没有拿出一个明确的主张。结论只是继续进攻中国。同时做好南下和北上的准备。但是。到底是南下还是北上。甚至是先南下还是先北上。根本就没说。之所以定不下来。是因为日本决策层还要观望。就是看欧洲怎么发展。但决策层已经连续蒙圈。执行层的军方只能更蒙圈。军方对此次御前会议的解读竟是全面开战。于是海军开始制定太平洋战争的方案。陆军则直接发布作战命令。出兵印度支那。
那么苏联呢?日本人是不是不准备打苏联了?
军方的解读是全面开战。所以不可能不打苏联。要打苏联。一定是关东军打头阵。但是。关东军在整个二战期间。却基本没动。直到欧战结束。苏联对日作战。关东军才有了动作。而这个动作却是挨打。从这个结果来看。日本是彻底放弃北上进攻苏联了。
但是。从结果看。就等于打完靶再说自己能打几环。这是一个毫无意义的视角。所以。不能看结果。需要看行动。具体是日本在二战期间的军力部署。
日本陆军一以贯之的假想敌就是俄国和苏联。所以从路径依赖上说。日本也不会放过苏联。苏德战争爆发后。关东军的兵力规模迅速膨胀。从14个平时编制的师团。每个师团约在15000人。增加为16个战时编制的师团(包括了两个驻朝鲜的师团)。每个师团24000到28000人。整个关东军的总兵力立即扩编到85万人。被编成6个军。不仅包括海军和航空兵。甚至还有15万匹军马。
兵力增加的同时。武器装备也得到强化。关东军下辖三个坦克群。每个坦克群包括三个联队。也就是9个坦克联队。坦克414辆。而日本陆军总共才多少个坦克群?15个联队、690辆坦克。这是坦克。关东军已经雄冠整个日本陆军。同时。还有航空部队。关东军拥有日本陆军航空兵三分之二左右的第一线航空单位。各种作战飞机1025架。加上联络机、运输机和空中摄影队。达到1112架。
兵力规模膨胀、装备水准夺魁。但这还不算完。关东军司令部的第2、第5课以及哈尔滨特务机关。大量招募流亡中国东北的白俄人员。同时。对苏作战计划也被制定出来。为了能够歼灭远东苏军。关东军准备与海军联手。一起拿下海参崴。在扫除苏联东部障碍后。关东军将直接进兵外蒙。而为了解决补给困难。关东军甚至打算为作战部队配备大量的牛。既可以搞运输有可以充当军粮。
从这个兵力部署和精细筹备来看。日本已经剑拔弩张。就是要对苏联动手。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关东军仅被抽调走一个师团。飞机和坦克数量也被削弱。但是。整个二战期间。关东军始终是日本陆军中规模最大、装备最好的重兵集团。兵力规模长期维持在77万人左右。占比日本陆军的三分一;坦克联队6个、飞机552架。占比坦克航空兵的二分之一。
本文数据来自于《二战东线史:斯拉夫民族的冰与火之歌》。而从这些数据看。日本到底要不要北上进攻苏联?当然要。但是。苏联人始终不给机会。
03.苏联始终盯着关东军
德国人宣称:仅莫斯科保卫战期间。远东就调来了25个师和9个坦克旅。但是。这只是德国人的宣称。苏联人始终没有放弃远东。而远东地区一直重兵集结。
从苏德战争爆发前的1941年4月到莫斯科反攻前。苏联从远东调走了23个师、2个旅和2两团。
整个苏德战争期间。从远东地区总共抽调了39个师、21个旅和10个团。总兵力在40万人左右。
上述数字的确不小。但是。跟远东地区的总兵力相比。根本就不算什么。而更关键的是。远东红军还一直得到兵力补充。
1941年12月。远东红军有24个步兵师、2个骑兵师、4个坦克师、23个航空师、11个步兵旅、7个坦克旅、4个航空旅、15个筑垒地域。总兵力为1343307人。火炮迫击炮8777门、坦克2124辆、作战飞机3193架。
于是。远东和东北亚地区就出现了这样一个局面:苏联134万人VS日本77万人;苏联3193架飞机VS日本552架飞机;苏联2121辆坦克VS日本约300辆坦克。
就是这个兵力碾压。你让日本情何以堪?日本就是举国疯狂、关东军就是全军梦魇。也没法进攻苏联了。
日本可以搞偷袭啊。太平洋战争就是偷袭得手。直接干废美国的太平洋舰队。陆战跟海战。就是两种作战模式。在大海上。你一支舰队搞个无线电沉默。然后就消失了。在陆地上。你几十万大军。又是坦克、又是飞机、又是车辆的。怎么可能消失?
希特勒的巴巴罗萨计划彻底把苏联人打成了惊弓之鸟。即便是这种碾压级的兵力对比。远东红军也是长期一级战备。就担心鬼子也学希特勒。二战期间。日本比德国还疯狂。所以苏联必须防。苏军已经戒备到什么程度?在严冬的凛冽寒风中。红军的飞行员们硬是站在飞机旁进行战备值班。许多苏联军人长期全副武装地睡在办公室中。甚至。苏联已经决定在可能被占领的地区组建游击队和地下党组织。以配合主力红军。
在这种戒备面前。关东军连一丝偷袭的机会都没有。来了就等于找死。所以。关东军只能等。他们在等什么?
当时的日本参谋本部对于进攻苏联的时机定了一个标准:一是苏军远东的30个步兵师要减少一半。即剩下15个师;二是坦克从2700辆减少到900辆;三是飞机从2800架减少到1000架。
只有达到这三个标准。关东军才能在兵力上占到优势。也就是自己比苏联人多。在武器装备上。将劣势降到最低。但反超肯定没指望。然而。苏联远东红军的规模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在兵力上越来越庞大。
在莫斯科保卫战的时候。日本就没有机会进攻苏联。因为远东红军始终碾压。在这种情势之下。日本只能继续观望。具体就是观望苏德战争的发展。不仅关东军要等。而且侵华日军、南下的日军以及海军都要等。但是。神操作的日本内阁和鬼操作的日本军部。根本就不等。他们干了一个比让关东军搞自杀更扯淡的招式:直接进攻美国的太平洋舰队。
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不仅无力进攻苏联。反而要留下整个关东军来防着苏联的远东部队。于是。整个二战期间就出现了这样一个奇怪的情况:世界各地打得你死我活。但东北亚地区却有200万大军一直在搞对峙。苏联不敢调走远东红军。而日本也不敢调走关东军。
其他观点:
文字有点多。希望您能静心看完。愿您心宽似海。心平似水。如果觉得回答得在理。请多多交流和分享。
大家好。我是晨曦小荷。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二战中。斯大林因为知道了日本不会派军才敢把西伯利亚师调回前线。那为什么日本不帮德国呢?二战中日本一直在帮助德国作战。比意大利有用多了。是二战中轴心国第二能打能抗的国家。可惜日本遇到了我们中国军民。我们中国军民更厉害。
我们知道国际上公认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德国1939年9月入侵波兰为开始。在这之前的国际形势波云诡谲。英法想着把希特勒引荐给斯大林。让他们两败俱伤。美国利用苏联恢复生产的机会大力发展美苏贸易以及中国抗日战争。偷偷支持日本。两边大发横财。隔岸观火。德日两国可以说这个时候都雄心勃勃、跃跃欲试。这个时候苏联最难做。它和德日都很可能发生战争。美国远水不解近渴。苏联开始了神操作。
所以第一时间。在西线。苏联把目光投向了英法。可是英法只做表面应付。并不给苏联承诺。苏联想活命。在1939年8月23日。斯大林只有暗中与希特勒缔结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这个条约的签订日本事前不知情。在东线的亚洲。苏联暗中支持中国人民抗日。提供武器、物资帮助。甚至派出空军支持作战。用以拖住日本北进的势力。在1938年7月29日—8月11日。爆发了张鼓峰战役。在1939年5月11日—1939年9月16日。爆发了诺门坎战役。由于苏德条约的缔结使得日本北进计划搁浅。日本陆军单挑不过苏联。这时候苏联的西伯利亚军团一直在东方边境上。可以说正是日本的两次进攻。有效地牵制了苏联。让苏联有腹背受敌的担忧。使得苏联迫不得已与希特勒签订了条约。日本帮助了希特勒。
1940年5月英法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德国取得空前胜利。美国如坐针毡。1941年美国开始了租借法案。开始支持英法的战争。同时暗暗收紧了对日本的战略物资出口。因为苏德签订条约。而日本事实上在暗中与苏联也达成了默契不会进攻苏联。换取苏联不再支持中国抗战。美国想引日本北进苏联的计划落空。而日本开始把战略重心向南进转移。配合德国的对英法荷等的战争。从东北抽调大批精锐。在亚洲牵制英法。目标东南亚。进而印度。与德国会师西亚。美国必须直面日本的进攻。所以开始压制日本。
1941年4月13日日本和苏联公开签订中立条约。解决后顾之忧。开始全力准备南进作战计划。因为美国的严厉制裁。使得日本丧失战争潜力。必须与美、英、法等国在西太平洋开战。夺取战略资源。用来支持它的侵略战争。同时为希特勒分担压力。把美英法的力量牵制在亚太一部分。日本把东北的主力部队调走。留守的都是二线部队。可是情况没有变化快。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然对苏联展开了进攻。这个时候日本刚和苏联签订了中立条约。并且苏联在边境上还保留大量的精锐。而且德国开局太好了。日本以为德国可以独自成功拿下苏联。所以日本没办法实行北进了。这时候日本打了鸡血。全力要帮德国:日本要跟美国翻脸。然后就发生了偷袭珍珠港和太平洋战争。希望拖住美国。等待德国胜利后支援它一起打美国。
美国这个时候开始成为了同盟国的奶牛和斗牛。全方位支持英、苏、中、法的抗战。并且自己也参与进来。不再隔岸观火。美国两次世界大战参加的时机都绝对恰到好处。一边大发战争财。一边攫取胜利果实。正是两次世界大战。使得美国占据了世界霸主的位置。这个时候日本。绝对是帮德国分担了很多压力的。因为在大西洋上。其实美国早就等于参加了对德作战。美国的战舰故意去挑衅德国的潜艇。
我们中国最伟大。作为一个农业国从1931年起就独自抗击着武装到牙齿的日本帝国主义。并且美国在日本后面输送资源。比如钢铁、石油、粮食。在偷袭珍珠港之前。美国就是日本帝国主义的帮凶。在日美开战后。美国转而支持中国的抗战。这里就不赘述。继续说日本。这个时候日本已经开动机器。在太平洋把西方的势力打得满地找牙。但是日本已经无法回到东北地区实行北进计划了。因为他的战争资源都用在了太平洋战争了。而这个时候苏德战场开始渐渐出现了僵持。苏联在美国等国的支持下。渐渐稳住了阵脚。并且从西伯利亚调回了大部分精锐兵团。再由于气候、德国指挥不力、苏联军民顽强抵抗等等因素。德国连续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和莫斯科保卫战失败。丧失了战争的主动权。日本只能干着急没办法。因为留守在东北的力量还是不如苏联留守西伯利亚的实力。
如果日本能夹击苏联。苏联必败。苏联败了。那么美、英、法就也败了。那么为什么日本不能夹击苏联呢?因为中国的誓死抵抗和永不投降。把几百万日本的有生力量牵制在了中国。中国战场就是日本的无底洞。它一直在流血。日本终归入不敷出。所以我们中国人民伟大!日本帝国主义没有意识到中国的坚韧。所以它最后失败了。如果日本能一开始就摆正姿态。平等、友好地对待中国而不是妄图侵略和吞并中国。那么日本不会输得那么惨。甚至可能随着德国占便宜。日本的愚蠢和狂妄最终让他们吞食两个原子弹。
作为中国人。一定要认清我们中国在二战中的作用。前期苏联支持我们。后期美国支持我们。说明什么?就说明我们重要。就是怕我们顶不住投降了。我们中国是决定性力量。在战胜法西斯的战争中。我们作用和苏联一样大。二战是中苏为主要牺牲打下来的。中苏军民死伤最多。这是事实。不容人抹黑。我们中国任五大国常任理事国实至名归。那是我们中国军民用血和泪换来的。我们中国军民就是蒸不烂,煮不热,锤不扁,炒不爆响当当的铜豌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一家之言。多有偏颇。原创不易。期待大家的完阅、关注、转发、评论。谢谢!想看作者更多的文章请点击@晨曦小荷
其他观点:
我是青岩。起来回答。
一战中。美国同英法等国一直保持着“同盟关系”。但美国一直窥视着英法等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美国不能直接占领自己盟友的土地。所以在东南亚的战场上。美国对日本采取了默许甚至支持的态度。日本战争中的石油多数是从美国进口的。当日本驱逐了英法在印度支那|(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的马来亚部分和新加坡)的势力后。美国马上改变了立场。企图通过对日本进行“石油禁运”。让日本将印度支那给美国“吐”出来。美国的“石油禁运”极大的延缓了日本对华作战的进攻脚步。引起了日本政府对美国的强烈不满。侵华战争所产生的巨大消耗。耗空了日本的石油储备。“诺门坎战役”的失败使得日本对苏联军队。产生了忌惮。而攻占“印度支那”的战役却异常顺利。日本随将“夺取石油”的目标从远东转向了东南亚地区。
地缘政治
日本列岛孤悬海外。中国丰富的资源。稠密的人口使的日本对中国领土垂涎三尺。反观苏联的远东地区(都处于高纬度严寒地区)虽然资源也十分丰富但严酷的气候条件。使的资源的开采运输都十分不便。就算日本与德国一起夹击苏联能够取的胜利。强大的德国也将分走苏联富饶的东欧平原和高加索油田。而日本在付出巨大代价后。将只能得到犹如“鸡肋”的远东地区。相对于富饶的中国。日本对于苏联的远东地区兴趣缺缺。
军事视角
纵观日本在二战中所有的战略构想。都是以占领中国全境为中心。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起始。日本已然占领了中国沿海的所有地区。如果日本想要帮助德国全力进攻苏联的远东地区。就必须集中自己所有的优势兵力。侵华战场势必要向北。将战线收缩在山海关一带。才能取得稳固的后方基地。这将意味着日本将要放弃卢沟桥事变以后。对华作战的所有“战果。”这是日本政府所不能接受的。
日本决策层内部
作为日本作战的实际指挥者。日本参谋本部分裂成了互相对立的陆军派和海军派。1939年5月4日更加倾向于对苏作战的陆军派。派遣日本陆军第23师团对苏联远东驻军发动了试探性攻击“诺门坎战役”爆发。苏联远东司令朱可夫沉着应战挫败了日本陆军进攻。取得了“诺门坎战役\"的胜利。陆军派在诺门坎的惨败。使得海军派在参谋本部的决策中取得了上风。在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时。日本参谋本部没有出兵远东而是预谋袭击了美国太平洋海军基地“珍珠港”。其中的决策者就是参谋本部的海军派。
日本从自身的利益出发。是不会出兵远东帮助德国的。日本和德国既是盟友又是竞争者。谁也不愿意为别人徒做嫁衣。
原创不易。喜欢的给点个赞
如有不详。还请留言指教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97183.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日本,苏联,关东军,美国,德国,远东,英法,中国,希特勒,坦克
没想到大家都对二战中,斯大林因为知道了日本不会派军才敢把西伯利亚师调回前线。那为什么日本不帮德国呢?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斯大林根本就不知道。而日本人更不会不帮德国。如果斯大林如此神明。那苏联也不会被德国顶到莫斯科狂揍了。实际上。斯大林不仅